为什么每月只开放两天 北京广化寺的公众号文章说得很明白。 简述广化寺的历史 广化寺始建于元代,传说是一高僧托钵化缘、筹措布施所建,寺亦因此得名。明天顺七年(1463)重建过一次。明万历年间、清咸丰十二年(1852)重修,光绪二十年(1894)重建。1937年溥儒(名画家溥心畬)曾出资修整。 广化寺在明代为净土宗庙,清道光年改为子孙剃度庙。宣统元年(1909)由清学部主持在广化寺筹建京师图书馆(原北京图书馆前身),民国时期鲁迅作为教育部主管图书馆工作的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常来此工作。1917年京师图书馆从广化寺迁至方家胡同国子监南学。1921年8月广化寺对外开放。1927年,北平的南、北两个佛教会合并,设会址于广化寺。1939年在此创办广化佛学院,1946年建广化小学。1982年北京佛教协会成立并将会址设在此寺。 美国人阿灵顿的叙述 【译文】 如果沿着湖边向西走,不远处我们就能看到保持得很好的寺庙——广化寺。广化寺名字的来源有个传说:元朝一个化缘的和尚在一片空旷的地方(就是现在广化寺现在的位置)住下来,通经修行达二十余年,以周围邻居接济他的衣食生活。他每诵完一章佛经,就把一粒米放入饭钵里。他自己食用一部分粮食,把省出的另一部分卖掉,换成钱来修寺庙。人们见他如此虔诚,纷纷多给他些钱助他修寺庙。因为寺是众人周济而成,因此就有了这个寺名。传说中的细节都刻在曹化淳立在院中的石碑上了,曹是一名太监,崇祯七年(1634)重修了此寺。 日下旧闻 北京广化寺的建筑布局 广化寺占地面积20余亩,13858平方米,拥有殿宇329间,广化寺整体院落保持完好,建筑共分五路。 寺院南侧有影壁,向北为山门殿,匾额书“敕赐广化寺”五个金粉大字。 中院:是全寺的主体建筑。正中依次分布着山门殿、钟楼、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等主要殿堂,两侧对称排列着钟楼、鼓楼、伽蓝殿、祖师殿、首座寮与维那寮。这些殿堂组成了广化寺的正院。 东院:东路尚存二层殿,其余均已拆改。 西院:西侧两路各有二进院落,方丈室、法堂、祖堂等。 主体建筑有有观音阁、地藏阁、大悲坛、祖堂、法堂、方丈院、退居案。三个院落之间回廊环绕,僧房毗连,形成一座大四合院中有众多小四合院,即“院中有院”的建筑持色。 整座寺庙古柏苍翠,花草溢香,曲径通幽。 寺内有石碑4通。一些书法石刻嵌于廊壁。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3:45 , Processed in 1.087661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