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的天亮得早。每天早晨七点半,阳光已经从云层里钻出,洒在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折射出金黄色的光芒,让人目眩神飞。 清晨短暂的寂静被一辆辆运送游客的大巴车打破,莫高窟的一天又开始了。 这几年,文博大热,莫高窟太火。今年国庆期间,每天的游客数量都达到了18000人次的接待上限,想来的人得早早定好闹钟,卡点抢票。 而距离莫高窟不到200公里的东千佛洞,却是另一番光景—— 地处深山,道路崎岖,人迹罕至,大门紧锁,与世隔绝。只有一名文物管理员和寂静的古佛相伴。 东千佛洞释迦牟尼涅槃图 其实,东千佛洞曾经的“后台”,不输莫高窟。公元12世纪西夏内乱,皇帝东迁至此,出资开凿佛窟,祈求神佑。因此,这里的西夏壁画比莫高窟的更为精美。 只是斗转星移,佛像千年如斯,人世早已不同。如今,同是佛窟,有的依然是“高高在上”,有的却已隐入历史尘烟。 文物保护,冷热不均 不只佛窟,这样的云泥之别,在整个文物界都存在。 五千年的文明,一代又一代人的营建,从民居园林到宫殿庙宇,能穿过历史的风雨,幸运来到我们面前,又被大家关注到的,终究只是凤毛麟角。 在故宫、颐和园、秦始皇陵兵马俑等著名景点之外,山林里的古墓、荒野中的长城、悬崖上的佛窟……一些同样见证了民族千百年治乱兴衰的文物古迹,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正在褪色、风化、坍塌、消失。 B站UP主@遗产君对此深有感触。“2015年,我参观了近20处山西古建筑,大部分都很破败。一些宋元时期的木构建筑整个屋顶都是塌的,墙也是倒的。” 也是从那时起,他决定做一名文物分享博主。8年来,他走访了全国2000多处文物古迹,发布了25000多条文物帖文。 这些年,国家文物保护力度逐渐加大,“前两年我再去山西,看到情况改善了很多。只要是‘国保单位’,基本都修复好了,我快认不出来了。” “国保单位”,即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国家文物局直接拨款保护,力度最大。然而,我国76.7万处不可移动文物里,能被国家重点保护的,只有5058处,不到0.7%。 那些散落于乡村山野间的低级别文物,才是更让人担心的。 就在不久前,山西长城被挖上了热搜:两名工人为了“抄近路”,竟然用挖掘机把一段明长城挖了个大缺口。 除了谴责当事人,也有人提出质疑:为什么如此重要的历史文物,没有标识,也没人管理?“乍一看还以为是个小土坡”。 山西明长城的悲剧并不是偶然。2018年,遗产君在敦煌旅游时,从阳关回市区的路上,看到私家车直直地从一段汉长城上碾过去。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秦时的明月仍在,汉关却在车轮下被碾为尘土。 “许多冷门文物都经历了类似的破坏。”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特任研究员朱展云表示,这几年大规模、有组织的文物盗掘少了,但“无心之失”还有很多。 山西某清代探花府 “以往,许多古墓葬、古长城、古民居,在当地民众眼中,并不算文物,不觉得有多么珍贵,对待起来比较随意,”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李君认为,“文物保护也存在冷热不均,而且非常明显。” 河北张家口蔚县明代古堡 “没有钱,怎么保护?” 为什么这些本该被保护的文物遗迹,大多难逃衰败? 大部分的“冷门”文物,都面临着“先天不足”。它们散落在山林荒野,位置偏僻、人迹罕至,人生活在那里本就很不方便,日常看护非常困难。 比如巴蜀的石窟,除了小部分是成规模的聚落,大部分都零星分布在山崖峭壁之中,很多地方至今仍不通路,只有蜿蜒的羊肠小道能通往。 四川安岳石窟 巴山蜀水间,这样的石窟造像共有2850处,接近全国总数的一半。 “还有一些墓葬、长城,规模非常大。一个墓葬群,经过了十几代人不断营建,覆盖面积能达到十几平方公里,保护起来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 除了文物自身条件,文物保护的力度,说到底,还是取决于地区的经济实力。 文物古迹多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往往有限。 最典型的,莫过于文物大省山西。“地下看陕西,地上看山西”,山西的“国保单位”就有500多处,全国第一,其他不可移动文物有5万多处;而山西2022年GDP总量仅排名全国第20位。 山西董家岭村清代民居 “我们总开玩笑说,在山西,元代以前的还能顾得上,元代以后的古建、遗址,多到顾不过来。”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李君的自嘲中透着些许无奈。 “在广东,一个明代的墓葬就珍贵得不得了;但在山西,很多农村住房就是明代的,根本保护不过来,”遗产君说,很多文物大省都面临“钱少盘子大”的局面,只能先抓大放小。 有钱好办事。资金缺乏,接踵而来的便是:人手不足、手段落后、专业欠缺…… 目前,每个县的文物管理所编制一般只有3-5个人,规模大的,能达到10个人左右。很多偏僻的地方只有一个文物管理员,大多是当地村民父子相传、兄弟相托。 不像武侠剧里的闭关修炼、一鸣惊人,现实中人与佛像、古墓终日为伴,总感无聊、逼仄、孤寂。 图片来源:@袁蓉荪 在漫长的岁月里,他们没有任何报酬,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陆续有微薄的工资,到现在最高不过1000多元/月。山西的文管员,工资仍是300多元/月。 虽然他们大多尽职尽责,但毕竟不是专业的,保护手段仍比较原始。 有人为了防盗,把家搬到石窟里,文物每天都受到烟熏火燎;有人把古寺“一锁了之”,没有了人气,“什么时候塌了都不知道”;还有人没及时给文物立碑,大众根本不知道这是文物…… 四川安岳孔雀洞,图片来源:@袁蓉荪 “文物破败大家都心疼,但不能全怪当地的文保人员,没有钱、没有技术,怎么保护呢?” 还得一步步来 尽管有很多客观条件制约,但多位考古人员和文博爱好者都亲身体会到,“冷门”文物的保护情况在慢慢变好。 “我们现在带学生去野外调查古建筑、古墓葬,就有当地老百姓警惕地问我们要干啥,怕我们想盗墓。”在李君教授看来,大家的文保意识已经提高了不少。 遗产君有位朋友专门画山西破庙,“他说五年前,山西遍地都是破庙,但这两年想找破庙已经不太容易了”。 面对资金的缺乏,各地也在摸索新出路。 2017年,山西省文物局出台了“文物认养”制度。在不改变所有权的前提下,认领者可以通过修缮、保护古建筑,获得一段时间的使用权和经营权。 比如一家煤企认养的张壁古堡,曾经垃圾遍地、房间破败、泉水干涸,现在已经成了4A级景区。 “旅游开发也是一个思路,”李君教授介绍道,比如大同打造了一条长城旅游一号公路,沿着长城修建,方便人们参观野长城。 对文物最好的保护,是让文物“活起来”,发挥用处。遗产君在浙江参观时发现,一些古村落,把祠堂改造成了图书馆或者村民活动中心,有卫生间、停车场、电脑室,把传统和现代化结合起来。 这些文物的开发、利用,都是很好的尝试。这个月,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也要启动,计划用三年摸清我们的文物家底,尤其是低级别文物保护状况。 在历史的洪流中,文物和人一样,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记述。 不只是名人、上层人物的历史才有色彩,才值得留存下来,除了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正史”,还应有普通人的历史、民间的历史。往往,那些夹杂在史书里、碎片一般的普通人的声音,留下一点,反而特别动人。 那些散落在山野林泉间的“冷门”文物,不正是历史上普通人留存于世的生活痕迹吗? 它们不该被隐入历史尘烟。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2 22:02 , Processed in 1.090720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