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崇祯十七年(1644)正月初一,大风骤起,天昏地暗。此时,明太祖朱元璋的老家凤阳传来地震的奏报。崇祯帝急忙占卜,卦象显示“风从乾起,主暴兵至,城破”。这虽然带有迷信色彩,但这一年,确实发生了崇祯帝自缢、李闯王进京和顺治帝登基等在中国历史上有深远影响的重大事件。 无力回天 崇祯帝自缢煤山 明朝惯例,正月初一皇帝要接受百官进宫朝贺,但这天崇祯帝却闷闷不乐,因为李自成即将称帝的消息前几天就传入了宫中。果然同一天,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国号大顺,建元永昌。 李自成并不甘心偏安一隅,随即发诏举兵,率大顺军向北京进发,直捣明廷。大顺军一路势如破竹,先后攻破太原、大同等地后,于三月十五日攻克居庸关,次日占领昌平,十七日直逼西直门下。 此时,驻扎城外的明朝三大营官兵放弃抵抗,纷纷投降。京城炮声轰鸣,负责守城的襄城伯李国祯惊慌失措地求见崇祯帝,被宦官喝止。李国祯气得大叫:“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拦着,恐怕君臣见一回少一回了!”崇祯帝传话让李国祯入见。李国祯禀报军情:“守军不听命令,用鞭子打起来一个人,另一个又躺下了。”崇祯帝大惊失色,直呼:“内外诸臣误我,误我!”但此时的明朝已无精兵可用。 紧要关头,崇祯帝不是激励军民协力守城,而是依赖宦官苟延残喘。在他看来,只有这些宦官才能与自己共命运。然而,宦官们也不愿冒死抵抗,私下议论:“那么多文官武将都在干什么呢?”无奈之下,崇祯帝拨库银20万两重赏,总算组织起数千宦官。守城大权落在宦官手里,一些想要为国请命的文武大臣也无可奈何。 三月十八日,大顺军攻势如潮,炮火凶猛。这些被重金“求”上城的宦官也没有替崇祯帝卖命。当天夜里,贪生怕死的太监曹化淳打开外城广宁门(今广安门),引大顺军入城。 崇祯帝听闻大顺军攻入外城,心中焦急万分。慌乱中,他与司礼太监王承恩登上煤山(今景山),望见南面火光冲天,心知大势已去,遂返回乾清宫安排后事。他召见太子和永王、定王:“你们今天还是皇子,明天就是平民了,万一能活下来,要隐姓埋名,日后替父母报仇。” 事毕,崇祯帝命人传来周皇后,对她说:“大势已去了,你是天下人的母亲,应该死去!”随即与之对饮十几杯。周皇后返回坤宁宫自缢而亡。接着崇祯帝走进仁寿宫,见15岁的长平公主正在痛哭,挥剑砍下其左臂,哀叹:“你为何生在我家!”在昭仁殿,他又杀死了6岁的小女儿昭仁公主。 随后,崇祯帝手持三眼铳,与太监王承恩率几十个手持刀斧的宦官骑马出东华门。至朝阳门,谎称王太监奉旨出城。守城人让他们等天亮后验明身份方能放行,崇祯帝便和这群宦官一起向城门冲去。守城人以为发生内变,遂发炮还击。崇祯帝身边人少,无力强夺城门,只得退回。他们又跑至安定门,但城门的门闸非常坚固,无法打开。 黎明时分,崇祯帝逃跑不成,只好返回宫中。他在宫中亲自鸣钟召集百官,然而没有一个人来。最后,35岁的明朝末代皇帝踉踉跄跄地爬上煤山,在一棵老槐树上自缢身亡。明朝就此灭亡。 闯王破城 吴三桂先降后叛 三月十九日中午,李自成在大将军刘宗敏等百余骑陪护下,从西直门进入北京内城。 传说李自成至承天门(今天安门),见“承天之门”四字,就弯弓指门榜,大声对诸将说:“我如果能为天下之主,则一箭射中四字中心。”一箭射去,结果仅中“天”字下方。“莫非这是天意吗?”李自成心中惊愕。丞相牛金星忙上前圆道:“中在其下,您应该能中分天下。”李自成听后大喜,投弓而笑。 进城后,抓到崇祯帝成了李自成的当务之急。三月二十一日,得知崇祯帝已吊死在煤山,李自成下令将崇祯帝尸体抬至东华门旁,放置于柳木棺中,次日移至茶庵,由太监看守。为了安抚百官,二十四日,李自成接受明朝官员的请求,以帝礼为崇祯帝举行了葬礼。因崇祯帝生前没有给自己建造陵墓,所以李自成将崇祯帝和周皇后的灵柩移出城外,雇用民夫打开昌平州马鹿山的田贵妃(崇祯帝妃子)墓,将三人合葬。 入城之初,李自成采取措施控制军纪,打击豪门贵族,驱逐所有太监,废除东厂和锦衣卫,宣布五年内不征钱粮,准备均田,但随着追赃助饷的展开,局面开始失控。大顺军以助饷为名,向明朝官员动用酷刑,追缴“赃银”多达7000万两,大大超过预期。大顺军士兵还利用追赃助饷的机会掠夺私财,更使得京城人心惶惶。 其间,大顺军将领刘宗敏将驻守山海关的明朝大将平西伯吴三桂的父母及亲属拘禁抄家,并将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掳走。相传,本来已经投降大顺政权的吴三桂从山海关返京,走到永平(今河北秦皇岛)时,碰到家里逃出来的人,问道:“我父亲没事吧?”那人回答:“被闯王拘捕了!”吴三桂抱着侥幸心理说:“我到后,应该立即就会获释了。”接着又碰到一个从京师来的人,问道:“陈夫人(圆圆)没事吧?”这人答道:“被闯王占有了!”吴三桂勃然大怒,誓与李自成不共戴天,可谓是“冲冠一怒为红颜”。 吴三桂当即返回山海关,秣马厉兵,决心一战。得知吴三桂降而复叛,李自成大为震怒。四月十三日,他亲率大军征伐吴三桂。与此同时,不知明朝已亡的清军尚屯兵山海关外,蓄势待发,准备向明朝进攻。 清军入关 顺治帝定鼎北京 四月初七,以和硕睿亲王多尔衮为首的满洲贵族祭告太祖、太宗,誓师伐明。次日,顺治帝于盛京(今辽宁沈阳)笃恭殿赐多尔衮大将军敕印,特命他代统大军,挥师中原。 十五日,清军行军到翁后(今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内),遇到吴三桂派来的求援使者。经过磋商,多尔衮决定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立即令汉军八旗携带红衣炮,日夜兼程,长途奔袭200里,及时赶到山海关。二十二日,清吴联军与大顺军爆发了山海关之战。一番搏杀后,大顺军大败,李自成率残部退回北京。 二十九日,李自成匆忙在紫禁城武英殿举行登极典礼,即皇帝位。三十日黎明时分,李自成率众由朝阳门出离北京。 五月初二,多尔衮率领清军从朝阳门进入北京城。入紫禁城后,他来到武英殿,在御座上向清军下达命令:为崇祯帝发丧三日,以皇帝礼制安葬;归顺的明朝旧臣,一律原官任事;士兵入城不得劫掠百姓;修葺明朝宫殿。此举迅速把京城秩序稳定下来。 多尔衮提议立即迁都北京:“先皇帝曾说过,如果占领北京,就应该立即迁都,以求扩张。而且现在人心未定,不能弃北京而东归。”多尔衮的提议得到了大部分王爷、贝勒、大臣的赞成。年方7岁的顺治帝,采纳了多尔衮的迁都奏请。 八月二十日,顺治帝从盛京启程,九月十八日到达通州,多尔衮率领诸王大臣前往接驾。次日,顺治帝自京城正阳门进入紫禁城。 十月初一,顺治帝往天坛祭天,“定鼎燕京,亲诣南郊,告祭天地,即皇帝位”。顺治帝本应在皇极殿(今太和殿)举行登基大典,但皇极殿已烧毁,只能在皇极门(今太和门)举行。 太和门(来源:《旧京史照》第32页) 顺治帝入主紫禁城后,先后对三大殿进行修缮。顺治二年(1645),修缮后的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改名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顺治元年(1644),是一个注定载入史册的重要年份。宏阔雄伟的紫禁城,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内,经历了明亡清兴的风云变幻。无论是登极大典,还是遭遇战乱,这段历史终究被镌刻在了王朝更迭的史册中。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2:27 , Processed in 1.103095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