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轴线外城天桥复原研究

2023-12-29 19:44| 发布者: weiwei |原作者: 赵星|来自: 建筑杂志社

摘要: 北京中轴线汇集了13世纪以来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国家纪念性建筑、礼仪建筑和标志性建筑,是中华文明的独特见证。在北京中轴线上,不仅能直观地读历史,还能清楚地看变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杂志社全媒体特推出“ ...
北京中轴线汇集了13世纪以来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国家纪念性建筑、礼仪建筑和标志性建筑,是中华文明的独特见证。在北京中轴线上,不仅能直观地读历史,还能清楚地看变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杂志社全媒体特推出“北京中轴线保护与传承”栏目,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古今对比的解读、形神兼具的阐释,品读北京中轴线建筑万象,记录在历史文化遗产滋养下的城市生活风貌,展现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无穷魅力。

自20世纪10年代起,伴随着城市建设发展,北京中轴线外城天桥逐步消失于人们的视野中。2022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北京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对天桥遗址正式开展考古发掘工作,同时对相关历史文献资料进行收集与整理,发现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

天桥原址位于北京中轴线南部,前门大街、天桥南大街与天坛路、永安路相交处,是明、清北京中轴线上的一处重要桥梁,是历代皇家去南郊祭祀的必经之路。

明永乐建天地坛(东)和山川坛(西),嘉靖年间修筑外城、天坛,先农坛改建,作为皇家去南郊祭祀必经的天桥,桥名和桥形查无明确文献记载。清乾隆十五年至十八年对两坛又进行较大规模改建,至此“天桥”之名已在官方文书上明文记载。进入20世纪10年代后,历经四期,至1958年天桥终因区域整体改造被全部拆净。

一、考古成果

2022年底、2023年4月,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在配合南中轴路(珠市口大街—永安路)道路施工过程中对原天桥处进行两个阶段的考古发掘,发现排水沟1处(排水沟由沟盖、沟壁和基槽组成)。

现存沟盖石板共计19块,其中第18号石块:长3.0 m、宽0.66~0.7 m、厚0.32 m,与清末天桥两侧石平桥沟盖石板记录的尺寸吻合。排水沟沟壁和基槽所用石构件与孔庆普所著《天桥遗址考察纪实》中转载《天桥下部结构考察报告》中提及的石构件基本一致,应属于天桥遗物。

二、历史沿革

天桥始建于元代,明嘉靖年间重建,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重修。经查孔庆普著《天桥遗址考察纪实》所述天桥自1919年始改造分为四个阶段至拆除无存。

第一阶段:1919年,改修天桥桥面,拆去桥面中间的两道石栏杆,掀开桥堍及两头的石板路面(两头大概是各60 m),垫高路基,重新铺砌石板路面,使桥面和桥头路纵坡度降低。

 1919 年后天桥桥面,拆去桥面中间的两道石栏杆,垫高路基(图片来源:《天桥遗址考察纪实》)

第二阶段:1929年,天桥拆除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埋于地下。1929年工务局档案记载:“民国十七年八月下旬,虎坊桥明渠(虎坊桥至太平桥支渠)和天桥明渠(太平桥支渠至金鱼池)改暗沟工程开工,十月底停工,翌年五月底竣工。天桥的桥面隆起较高,拆除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埋于地下。暗沟穿过天桥桥孔,暗沟上面修筑道路,虎坊桥至太平桥南街北口,命名虎坊路。太平桥南街北口至西经路命名永安路。永安路东口至天桥沿用旧名西沟旁大街。天桥至金鱼池命名天桥东大街。”

第三阶段:1953年二季度,拆除天桥东北角的燕翅和局部桥台前墙。1953年二季度,卫生工程局下水道维修队实施新建珠市口南大街东侧(天桥以北东侧)下水道工程。施工期间,新建下水道的南端接入天桥暗沟,拆除天桥东北角的燕翅和局部桥台前墙。燕翅墙长5.10 m,用6层花岗岩石板砌筑,桥台前墙用5层花岗岩石板砌成,石墙厚均约80 cm,石板的对接缝上都嵌有一块银锭铁。石墙后面有1.00 m厚的城砖墙,城砖墙后面有厚约1.10 m石灰土,石灰土非常坚硬。

第四阶段:1958年二季度,将天桥下部结构及海墁拆除,至此天桥全部拆净。1958年二季度,市政工程局(1958年1月,上下水道工程局和道路工程局合并,成立市政工程局)第四市政工程公司实施龙须沟上游排水干线改建工程,将天桥下部结构及海墁拆除。

三、尺度、型制推测

结合考古成果及文献记载综合分析,现存天桥遗址处遗存的砖、石构件为原天桥旧物,原天桥已于1958年全部拆净,现以孔庆普所著《天桥遗址考察纪实》中记载的拆除天桥时详细的尺寸、内部构造及工艺做法作为天桥主要的复原研究依据,同时参照同期历史照片及其他文献记载中与之相对应的能提供辅助支撑的材料作为补充要素,对天桥开展复原研究工作,以下复原研究内容完全遵照文献记载内容客观呈现,非必要不做主观推测。

从《天桥遗址考察纪实》记录中可以明确天桥为一单孔石桥,由桥体构造可知:把控雁翅位置、桥头金刚墙位置等主要信息即可基本明确桥基平面尺度;把控桥身宽度、桥头宽度、桥身长度、桥面雁翅长度、栏板、柱子的数量及位置、桥面铺装型制等主要信息即可基本明确桥身平面尺度;把控桥底条石装板、河身泊岸、两侧雁翅泊岸之高度及金刚墙高、券高、仰天石高、石栏杆高即可基本明确桥身竖向尺度。

(一)平面

根据《天桥遗址考察纪实》记载可得,桥面全宽22.80 m,净宽21.70 m,两宽之差为1.1 m,应为两桥面石栏杆地伏石及金边(宽55 cm)宽度之和。桥梁全长22.25 m与桥身长11.30 m之差为10.95 m,为桥两端雁翅桥面(长5.48 m)之长,按基本雁翅宽出角度计算,桥头总宽约25.77 m。桥券洞直径5.6 m,前墙长24.00 m,为券洞两侧金刚墙实长,转接45度角续长5.15 m雁翅墙后接河岸,可定两岸宽约11.88 m。

《天桥遗址考察纪实》中记载桥面有四道节间式白石栏杆:“两侧有节间式白石栏杆,每侧有望柱10根、栏板9块、抱鼓石2块,桥身上有望柱6根、栏板5块,八字栏杆各有望柱2根、栏板2块、抱鼓石1块。桥面上也有两道节间式白石栏杆,每道栏杆有望柱10根、栏板9块、抱鼓石2块,将桥面分隔成三部分。”从历史照片细节反映,桥面两侧为横铺条石桥面,中心为纵铺条石桥面,桥面栏杆由二十四气柱头式望柱及透瓶式栏板组成,整体型制与正阳桥型制保持一致。

 1919年天桥照片,拆去桥面中间的两道石栏杆,尚未垫高路基(图片来源:《中国之旅—从阿穆尔到北京紫禁城Down the Amur.Peking.The Forbidden City》)

 1919年天桥照片,可见桥两侧栏杆及地面铺装样式(图片来源:《中国之旅—从阿穆尔到北京紫禁城Down the Amur.Peking.The Forbidden City》)

图4天桥复原平面示意图(券脸石戏水兽、雁翅镇水兽无史料记载,仅按规制示意绘制)

(二)立面

《天桥遗址考察纪实》中记载燕翅墙长5.10 m,是用6层花岗岩石板砌筑,桥台前墙是用5层花岗岩石板砌成。即桥券两侧金刚墙为5层条石,条石高度记载为石板厚45 cm,5层总高约2.25 m(与正阳桥型制相似),燕翅墙高约为2.7 m。天桥券洞直径5.6 m,券高计2.8 m,券脸石宽46 cm,券伏石宽14 cm,其上条石桥身高约33 cm,栏杆为二十四气柱头式望柱及透瓶式,栏板高约1.6 m(按历史照片及常规推算)。

又查得张次溪著《燕市旧闻》中关于天桥外观型制的描述,“桥基作八字形,高出地面六尺、宽约七丈”。宽约七丈这个尺寸与《天桥遗址考察纪实》中记录的桥宽非常接近。高出地面六尺可以推算出桥身总体弧度隆起约1.92 m。据此数据反向推算券伏石上皮至桥面约33 cm,满足桥面铺条石所需厚度。

天桥复原立面示意图(券脸石戏水兽、雁翅镇水兽无史料记载,仅按规制示意绘制)

四、工艺、材料、做法研究

据1919年京都市营造局档案记载,券拱为半圆形镶边纵联式结构,券脸由7块券脸石组成,券脸外边有拱眉石,拱眉凸出于碹脸,拱眉与侧墙齐平。又据《天桥遗址考察纪实》中转载李卓屏所著《天桥下部结构考察报告》:“桥台带有燕翅,是用花岗岩石板砌筑,前墙是5层石板,燕翅墙是6层石板,石墙厚80公分(“公分”为旧时计量单位,今为“厘米”),石板厚45公分,采用两顺一丁砌法,石板的对接缝上皆嵌有一块银锭铁。石墙后面有城砖墙,砖墙厚100公分,砖材系明代城砖。砖墙后面有石灰土墙,灰土厚约110公分。桥基和海墁是在梅花桩基础上铺砌单层花岗岩石板,石板厚约35公分,木桩的上端直径10~12公分,桩长130~150公分。桩间填掺有碎石片的粗质石灰土,填料厚约50公分,海墁东西长约32.00米。”

这些信息都明确记载了天桥桥身、金刚墙、雁翅墙、拱券、桥基等处的结构构造方式,同时还对石桥内部构造、做法、工艺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我们发现这些细部特征与中国古建筑瓦石营法相关官式石桥规制完全吻合,通过以上信息可以明确自20世纪10年代开始分四次拆净的天桥应为明代时期所建石桥。其型制、体量与正阳桥高度相似。

五、天桥两侧石平桥

笔者查询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有关天桥两侧石平桥二座的清末修缮记录。从《北京地里全图》可见(见图6),天桥两侧紧邻绘有两座小桥,疑似修缮记录里描述的天桥两侧石平桥二座。

图 6 《北京地里全图》(1865 年成图)

(图片来源:古地图数字博物馆)

经考古发现,现存天桥遗址遗存条石砌筑沟体10余米,盖板石共计19块,其中保存最大一块石板的尺寸与天桥平桥修缮记录的沟盖石尺寸完全一致。其余遗物也与文献记载内容多有关联之处。因此有必要按文献记载的内容开展两石平桥复原研究,为今后更深入地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一)修缮记录

修缮记录内容如下:

文献照片

(图片来源: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天桥两边石平桥二座,各桥面连海墁牙石,长三丈四尺,宽三丈一尺。由平桥至天桥沟盖石二段,各长九尺五寸,凑宽三丈二尺。现查石隙裂陷,坑洼不平。全拟拆修计。豆渣石桥面搭石三十块,各长九尺五寸,均宽二尺六分,厚一尺,内挑换新石十五块。

搭石两头豆渣石海墁四段,横铺计二十四路,每路均计六块,凑长二丈九尺,均宽一尺八寸七分,厚一尺,内挑换新石十二路。三面牙石四十二块,凑长二十一丈四尺,宽一尺,高二尺,内挑换新石二十一块,凑长十丈七尺。豆渣石沟盖十六块,各长九尺五寸,均宽二尺,厚一尺,内挑换新石八块,以上俱底面做糙五面做细,其余旧石截头夹胁刷面俱露明占斧。

海墁地脚,凑长五丈七尺,宽三丈七尺,创筑灰土三步。海墁下衬平,凑长四丈一尺,宽二丈九尺,创筑灰土二步。牙石外口,凑长二十四丈六尺,宽三尺,筑打护牙灰土四步。(丈、尺等为我国古代计量单位)

(二)尺度、型制推测

文献仅记录两平桥所用石料(沟盖石、桥榙石、海墁豆渣条石、牙石)及灰土(地脚、下衬、外口等处的灰土)的尺寸和用料,没有河道尺寸、结构构造等相关情况的记载。因此,关于尺度、型制推测只涉及平桥与天桥间距离、平桥桥面、两端海墁条石地面等相关信息,不涉及河道部分。

通过文献记载尺寸(清营造尺一尺合32 cm)换算可知,平桥与天桥净距离约5.1 m,平桥桥面总宽约10 m,桥搭石长约3 m,推算河道宽约2.5 m。平桥南北各豆渣石海墁条石各一,宽约10 m,长约4 m,海墁豆渣石周圈有护脚牙石一围(三面)石宽约0.32 m,厚约0.64 m。护脚牙石外有创筑灰土护脚一围,宽约1 m,筑打四步。

天桥两侧石平桥平面复原示意图

(三)工艺、材料、做法研究

通过文献记载可明确天桥两侧石平桥的石料全部为豆渣石(花岗岩),底面糙麻、不铲平,其余五面作细,上表面为传统刷道工艺。又有海墁下衬平,创筑灰土二步;海墁地脚,创筑灰土三步;牙石外口,筑打护牙灰土四步。明确海墁条石地面下应夯筑灰土二步,海墁周边地脚牙石下应夯筑灰土三步,牙石外侧夯筑灰土四步的工程做法。此部分工艺做法与清代石路地面铺装做法一致,应是当时通用的地面铺装工程做法。

六、结论

通过对考古成果及相关文献的研究可以证明现存天桥处遗物为原天桥所用砖、石构件。结合《天桥遗址考察纪实》《清代修缮记录》等文献资料所记载的内容进行复原研究,基本可以还原天桥及两侧石平桥相关型制、结构、材料等方面的信息。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5-1 03:07 , Processed in 1.096728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