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起源于古代的宦官。 宦官的称呼有很多——寺人、妇寺、宦者、中官、中监、幸臣、常侍、中人、内臣、内官、内侍、内监、小人、小臣、中贵、中使、涓人,俗称公公、老公。 宦官大约起源于商代,之所以把他们称为“宦官”,是因为早期的宦官,大多来源于战争中的俘虏。“宦”字下面为臣,“臣”字,含有臣服、顺从、奴仆的意思,因此,宦官最初是宫廷中的奴隶。 宦官在宫廷中服务,因与皇帝朝夕相处,皇帝很容易对其产生信赖,同时,皇帝也认为宦官没有家室,没有牵挂,因此对宦官比较放心,所以才导致宦官专权。从秦朝的赵高,到东汉的十常侍,都是因为宦官祸乱朝政,导致改朝换代。 ▲《三国演义》中的宦官——十常侍 到了明朝,明太祖朱元璋鉴于历史上宦官作乱干政,以致亡国的教训,严格规定,宦官不得读书识字,不得干预政事。并在宫门处立铁牌,写着“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 然而,在燕王朱棣起兵夺权时,为了打探宫中情况,都是以宫中的宦官为眼线。朱棣登基后,许多宦官开始受到重用。 明宣宗时,还设立了内书堂,让宦官读书识字。这样当需要颁布旨意时,皇帝只需要口述,而由司礼监的秉笔太监用红笔记录,再交给内阁拟旨。这样一来,宦官的权利越来越大。 到了明武宗时,宦官刘瑾专权,司礼监竟然能够代替皇帝批阅章奏,在朝中权势熏天,连内阁首辅都不放在眼里。刘瑾曾夸口,“满朝公卿,皆出我门,谁敢问我者?” ▲明朝的司礼监 图:《大明王朝1566》剧照 就在刘瑾专权之时,宦官有了一个新的称呼——太监。太监本来是官职名称,明朝的宦官机构,称为“二十四衙门”,下设十二监、四司、八局,各设掌印太监一名。由于刘瑾等宦官在朝中横行,权势极大,有些人为了讨好他们,就直接称呼他们为“太监”,后来,太监就成了宦官的代称,并逐渐流行开来。 ▲明朝太监 图:《大明王朝1566》剧照 清代警告太监的铁牌 到了清朝,鉴于明代太监专权误国的教训,顺治皇帝效仿朱元璋旧制,命人铸造三块铁牌,分别立于交泰殿、内务府、慎刑司三处,予以警告,太监凡有干预朝政、结交朝廷官员、妄议官员是否贤能的人,立即凌迟处死。(“犯法干政,窃权纳贿,嘱托内外衙门,交接满、汉官员,越分擅奏外事,上言官吏贤否者,即行凌迟处死,定不姑贷”。) ▲顺治皇帝 ▲顺治帝铁牌 图:网络 到了乾隆时期,乾隆皇帝的奏事太监,故意使用秦、赵、高三姓,以此警示自己。清末虽然出现了安得海、李莲英、张兰德等著名的大太监,由于慈禧太后的宠信,他们过得很是风光,可是,尽管如此,他们的手里并没有多少权力,在主子面前,始终是奴才。所以终清一朝,基本没出现过太监干政误国之类的事情。 ▲慈禧太后身边的太监 此外,清朝严格控制太监的数量。明朝宫廷中,太监最多时达到十万人。明朝灭亡后,遗留下来数万太监。清朝入主紫禁城后,大量削减太监的数量。根据《清宫档案》记载,1798年,紫禁城内有太监2675名;1842年,有2216名;1874年,有1596名;1887年,有1693名,到了清朝灭亡时,仅剩下一千多名。 太监的末日 太监年老或者生病之后,不能服侍主子了,就得离开皇宫。为了有个安身之处,早在乾隆时期,太监们就自发成立了养老义会。 今天的北京中关村,原名“中官村”,也就是太监聚集之地。在过去,那些有些积蓄的太监,都会来这里买一块地,建庙盖屋修坟,并在离开皇宫后来这里生活。而那些贫困的底层太监,买不起土地,只能加入太监养老义会,否则只能流落街头。 ▲中关村,原名“中官村”,过去太监养老之地 图:网络 清末,北京万寿兴隆寺的养老义会规定,太监入会,必须要有他人介绍,然后缴纳180块钱,作为义会经费。三年后,就可以到义会所属的寺庙养老,去世后,义会还会给他们操办后事。 清朝灭亡后,最后一批太监被遣散出宫,除了极少数回家养老外,大多数太监根本无家可归。有的即使有家,也被亲人鄙视,不肯接纳。手里有点钱的,还能加入到养老义会,而那些贫困的太监,由于从小被阉割没有气力,又没有一技之长,只能流落街头。 ▲无家可归的老太监,靠摆地摊为生‘ 当初慈禧太后身边的秀才太监信修明,看到老太监们流离失所,就拿出自己的积蓄,成立了恩济慈善保骨会,并收留了几百名无家可归的太监,到万寿兴隆寺养老。 信修明在1959年去世,他临终时曾说:“我是过来的人,为了过去、为了现在、为了未来,日念陀佛三千声。今生不如人,希望来生脱此苦,并希望穷神爷爷别尽跟这类人开这种不人道的玩笑!”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3:48 , Processed in 1.080994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