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什库大街 自从那尘土飞扬的街道,改修柏油路;骡子拉的轿车逐渐淘汰,改为马车,甚至出现了汽车以来,通衢大道都称为马路了。而以前顶多叫大街。可是,不管是马路,还是大街,必然意味着商店林立,车马塞途,行人辐辏的一副景象,断不会有走了半天,看不到几辆车,也碰不到多少行人的马路。但也有例外,旧北京西安门里的西什库街,就是看不到车马行人的一条马路。 这条马路我从小就对它印象很深,成年以后,也时常在课余、休沐的时候来这里散步。这是一条处在闹市之中非常幽深邃渺的大路,绝非小巷。但它的风貌,又与北京所有的大街小巷迥异,有它独特的风格:车马稀少,商店全无,所以显得特别幽静。此外,它又树木丰茂,路径曲折,空气新鲜。走在这里使人头脑清醒,常引起许多很少出现的浮想。 西安门,在明清两代属于宫城外廓。一进西安门,虽然也有民居,但在当时已属于禁城范围。大官的“赐第”,多在这一带。各种作坊、仓库也多设在周围。如惜薪司胡同,是宫廷的柴炭供应处;饽饽房是宫廷点心制做处等等。西什库则是归宫廷专用的十个库房。由于在宫廷之西,故称西什库。清末,十库久废。义和团运动时,西方利用十库旧址建造的教堂,收容避难教民,曾被拳民围攻,战斗相当激烈。以后教堂虽经修复,可是这条马路,却一直处于冷落的状态之中。 现在,回忆一下当年西什库的外貌。 这条路,南口在西安门内大街,北口在西皇城根、厂桥附近,是在宫墙处开通一段,故又称“厂桥豁子”。土路很宽、很平坦,两旁有一条窄窄的泄水明沟,沟两旁便道全是参天蔽日的大树,与这条路相终始。全长大约一里。直北尽头,就是那座教堂。顺教堂东转,出现一条东西向横路,径僻人稀。不多远,再往北一拐,又是一条笔直大道。这条路幽静冷僻更有甚于教堂前面一条。两旁没有住家或商店,只是高墙和树木。西面的高墙是教堂的东墙,其内自然是十库旧址;东面高墙是宫墙,只见墙内外树荫蔽径,看不到一点阳光。路虽然是笔直的,但由于每隔一定距离,建成一道半圆形的拱形过道。远远望去,加深了回环曲折的情趣。从此北出,就是厂桥,到了西皇城根大街了。 这个西什库,原是明朝储存宫廷御用杂物之所。因为是皇家私有,不属国库,所以设在宫城之内,由太监掌管。十库各有专名,所存物资分类储存备用。据清初高士奇所著《金鳌退食笔记》一书,详开十库所存物资分类。不妨简单摘录一下: 甲字库:掌银硃、明矾、紫草、水胶、水银、硼砂、茜草、白芨等药物染料,皆江浙等省供纳。 乙字库:掌纸张等物。 丙字库:掌本色丝绵、荒丝、棉花绒等。 丁字库:掌生漆、桐油、铜、黄蜡、牛皮、牛筋、麻、麂皮、鱼胶、锡。 戊字库:掌盔甲、弓箭、刀及废铁。 承运库:黄白生绢。 广盈库:平罗熟绢、各色杭纱、棉布等。 广惠库:掌采织手帕、钱贯钞锭等物。 广积库:掌焰硝,硫黄、火药等。 赃罚库:掌没官衣物等(即抄家物资)。 从以上看,除药材、武器、钱钞及籍没的抄家物资之外,主要是工艺上的原材料。自然也都是御用品的加工原料。据《金鳌退食笔记》记录:明朝的罪大恶极的权阉魏忠贤,就是从掌管甲库出身,所以后来待十库之人独厚。清代三十余年,十库封锢不开,尘土堆积,到光绪年间,震钧的《天咫偶闻》也说:“西十库始明代、康熙中,检查封禁,近已倒尽,几如土阜,而库藏犹有存者,竟无人过问”。由此可见。整个有清一代二百八十年来此库未被重视和利用。正像高士奇所描写的:“……库后古木丛茂,居人鲜少,众鸟翔集,作巢以数万计……”。这几句短短的描写,竟和我在五六十年前所亲身经历的西什库环境完全一致。 一进西什库南口,迎面竖立着那座高耸的教堂钟楼,但距离尚远。两旁夹着整齐的高墙和茂密的杂树。远望好像在望远镜中管窥一样。越前行树木越多,人也越少。只觉得密密层层全是枝叶连成的一片绿海。盛夏时,这里也觉得阴森蔽日,看不到多少阳光,感不到一丝暑气。清肃之中,只有满耳蝉声,才能想到是在夏天。转过横街再朝北踱,树木愈茂,在春、夏、秋三季,空气中散布着由植物发出来轻柔的叶香,有时也能闻到花香,但不知来自何处,隐隐约约只能为叶香所掩。深秋,这里黄叶堆积盈尺,走上去,好像踩在地毯上一样,沙沙作响。冬天,冷落荒凉只剩枯林积雪,更为清寂了。住户没有,行人也很少走这条路。唯一带有生气的就是鸟巢。树上的鸟巢布满,地上的鸟粪层出。空中的鸟类飞翔,便成为这里的特殊景色。清晨宿鸟初惊,傍晚倦鸟归林,这种时刻,西什库一带出现异常的喧闹气氛。不过这不是人声的喧闹,市肆的繁嚣,是不惹人讨厌的。 我曾在深秋傍晚,在这一带缓步等候过倦鸟归巢。靠在一棵大树干上,仰首西方天际,只见那高密的树梢头,还映射着非常醒目的金黄色。不过四面寒云已渐渐升起,林中的光线也暗淡下来。就在一刹那,从遥远的西方传来一两声沉着而又清亮的鹤唳,转眼间,在树隙的蓝天中出现一行大张着翅膀,双脚后伸,缓缓地自西向东而飞的黑灰色的鹤群,安翔东去。原来这是栖息在太庙(现在劳动人民文化宫)古柏丛中的珍禽灰鹤,陆续归来了。鹤群过后不久,大批鸦群,分批飞来了。只觉得一片喧闹,纷纷停落在远近的树上。刚安静下来,第二批鸦群又来了。鸦群刚刚定下,就可以发现其他各种宿鸟也都纷纷归巢。这时才蓦然察觉到满林中一片暗紫,暮色已深,于是踏着层层黄叶,在沙沙声中挙步归去。 上世纪90年代回乡,特意探望了一次西什库。从厂桥进来,从西安门大街出去,大变样了。人家、商店,在那条笔直的大街上比比皆是,甚至还有著名的医院和机关。一条东西横路,已与红罗厂开通,东西成了交通要道。只有那已改为中学的教堂钟楼,依稀尚存旧貌,可是参天古树,所剩不多,再也听不到宿鸟归巢的喧闹声了。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3:23 , Processed in 1.128268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