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直门外大街下关东头曾有个土坡,土坡以西有个地名儿塔叫院儿。一般塔院儿都跟佛寺有关,因为得道高僧圆寂之后就要建塔,或埋尸骨、或存舍利......;所以这个地名儿一定跟寺庙有关,但由于缺乏文献记载,不知道寺庙原名,只知道清末民国时塔院中只有一座铁塔,故此被俗称为铁塔寺。如今还有铁塔的照片传世,从中可以看到塔院就建在土坡上,四周有砖墙,门开在西南侧,院中还有其他建筑,塔位于院落后方。 此塔的结构非常特殊:下方是一座八角形砖石结构平顶殿宇,顶上建有一个小型铁塔;铁制的塔本身就少见,更不知此塔为何用。不过可以把八角殿看作独立建筑,上部是独立的塔;也可以将塔与殿视为一体,那么小铁塔就等于是塔刹,八角殿才是塔身。殿前后有券门,东西有窗,四面门窗上方都嵌了石匾,正门石匾为“护国东镇永明宝塔”,其他匾额没有记载,内容不详。 由于外观与众不同,全北京可能都是“独一份儿”,因此这座塔的名气很大,俗称东外铁塔。更传奇的是,里面供奉的一尊“肉身佛”。肉身佛就是高僧在缸中坐化,若干年后取出,如果尸身不腐,便被认为修行有法;将其肉身外包泥,塑成佛像,在佛教中地位很高,在民间也是备受追捧膜拜的,同时也是珍贵的文物。据说清朝时北京有记载的肉身佛只有两尊,一尊来源明确,是乾隆年间高僧桂芳和尚金身,供在西山八大处香界寺宝珠洞,另一尊供在东外铁塔中。 此尊肉身佛位于砖砌佛龛中,看上去仿佛三四十多岁年纪,高颧隆鼻,口唇微张,头戴五佛冠、身披袈裟,脖颈上挂着飘带,依稀可看出“民国十一年”等字样;佛龛前有玻璃,据说是民国时期加上去的。这尊肉身佛生前是谁不得而知,但因其长相与中原人略有不同,故民间流传着“铁塔胡僧”的说法,而且关于其身世有着离奇的传说。胡、指胡人,是古代对北方边地区及西域各民族人民的称呼,同时也泛指外族人或者外国人。 民间传言明代时有个西域(另一说是辽东)僧人四处云游,曾在襄樊广德寺学法,后来到了北京某古刹内修行,讲经说法,受到官宦们的推崇。因病去世后,僧众发现尸身不腐,于是在东直门外建铁塔寺,并将肉身佛供奉于塔内。另据传言,这位胡僧的身世牵扯到一桩惊天的大秘密:他不是别人,正是明初靖难之变后下落不明的、至今仍是“千古之谜”的建文帝朱允炆。 永乐皇帝靠靖难之役夺了侄子皇位的事儿地球人都知道,但朱棣打进南京皇城后却没找到朱允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此事成了朱棣最大的心病,派人四处寻找,据说他命郑和数次下西洋也不是为了与外邦交流,而是探寻建文帝下落。坊间传言朱允炆并没死在南京皇宫那把大火中,而是通过密道逃离了。后来朱允炆出家,随后去了西域、跟随当地一位高僧学习佛法。学成之后便以胡僧的身份云游天下,终于在数年之后忍不住心中的愿念,想看看自己这位造反登基的叔叔皇帝当得如何,朱家天下是否安泰。 于是他便来到北京,见到京城一派繁华,加上多年云游看到的太平景象,觉得四叔儿这个皇帝还算合格,也就放心了。朱允炆本想继续云游,可自己毕竟出身于皇家,又做了几年皇帝,年少时养尊处优,后半生辛苦漂泊,中年的他身体已经不太好,最终病死于北京某寺庙。由于“退位”之后一直潜心修行,以致圆寂后肉身不朽,僧众和信徒集资筑成肉身佛。如果说胡僧真是朱允炆,这么大的秘密又怎么能传出来呢? 据说当时东直门住着一个老头儿,建文帝在位时曾在朝中为官,朱棣登基后他为表忠心辞官回了原籍北京,以卖水为生。老着无意间在朱允炆生前所在寺庙中见到他,一眼便认出来了,但他不敢说,怕给“先帝”带来杀身之祸,直到他坐化之后才偷偷告诉了家人,若干年后此事才在民间传开。当然这只是传言而已,没有任何的证据,不过1935年出版的《北平旅行指南》记录了此事:“寺在东直门外东行里许,周墙作圆城状。铁塔高矗半空,塔下为正方砖台,相传寺建于明末。塔中祀像为一胡僧,云系坐化于此。祀像乃其肉身,外傅以漆,香烟所熏已不辨颜色。俗以为明建文帝遗像者,实无考据。每月旧历正月初一日及四月初八日,例有庙市,游人亦复不少。” 从照片中肉身佛脖颈上挂着飘带也可看出,当时的铁塔寺是有香火的;铁塔正面匾额中有“东镇”字样,因此也有人说此塔是北京城东部的风水镇物。据当地老人说,铁塔寺定期举办庙会,除了正月初一之外并非《北平旅行指南》说的四月初八日,而是四月十八,庙会持续三五天不等,出售日用百货,还有各类表演。上世纪50年代末铁塔被拆除,塔院儿作为地名也逐渐废除。铁塔所在土坡被称为下关土坡,又因靠近一个十字路口,故有十字坡之称(跟水浒、孙二娘、肉包子可没关系),这个地名如今还在。 旧时十字坡以西即铁塔寺、铁塔寺有庙会,北边儿是春场、开春儿会举行迎春仪式,西南是九王坟、即多尔衮墓,每年都有几次祭奠活动。所以十字坡附近经常人来人往,挺热闹的,还有人在坡上开了一家“二荤铺”,供过往行人喝水、打尖、休息,据说生意还挺好。1940年日本人在这一带修跑马场,九王坟被起走;五十年代北京建使馆区、美术馆和北京站,许多居民搬迁到东直门外,墓地被彻底拆平,建了居民区。由于迁来的居民对“坟”字有意见,于是就改了新中街。随着坟地消失、春场消失、铁塔消失,这附近早就建起了大批楼房、成了人口密集的市区。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2-5 15:05 , Processed in 1.075033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