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元日》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盛大的节日,寄托着华夏子女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春节来临,在外的游子也将踏上归途,一张张“窄窄的船票”,回应着乡愁。相信每个人都有着自己关于新春的“独家记忆”。今天,小志带大家看看古籍里的华夏新春。 清 姚文瀚《岁朝欢庆图》(局部) 描绘了孩童在春节点旺火、放鞭炮的场景 古代春节叫什么? 春节是中国民间一年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时间在夏历元旦,即正月初一。实际上春节曾经并不叫春节,时间也并非定于正月初一。其中原委且听小志一一道来。 春节历史悠久,在古代有岁首、岁朝、元日、元旦、元正等多种称谓。这些对春节的称谓,也都有各自的渊源来历。 首先,我们现在“年”的概念在古时各个时代是不同的。《尔雅·释天》:“唐虞曰载,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 这一句话里就出现了“载”“岁”“祀”“年”四个称谓。 “载”是“始”的意思,取“物终更始”,万物更新重新开始为一载。 “岁”本指岁星,取“岁星行一次”,岁星十二年行一周天,称十二次,岁星每行一次为一岁。《尚书·尧典》:“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 “祀”是“祭祀”的意思,取“四时一终”,也就是对祖先四时祭祀,祭祀一遍为一祀。 “年”本指谷物成熟,取“禾一熟”,即谷物成熟一次为一年。甲骨文中“年”的写法即为上边一个“禾”,下边一个“人”。 年(甲骨文) 不论是“载”“岁”“祀”“年”中的哪一个,它所指代的时间周期都是现代人所说的一“年”。 有了“年”时间周期的概念,也就有了“新年”这个时间节点。关于这个时间节点的定义,古时候将“岁首之日”定为新年。传说这一节日源自上古时代,《尚书·舜典》:“正月上日,(舜)受终于文祖。在璿(xuán)玑(jī)玉衡,以齐七政。肆类于上帝,禋(yīn)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 但是由于历法的差异,岁首之日常有变动。夏代建寅,以寅月为起始,相当于我们今天农历正月;商代建丑,相当于农历腊月;周代建子,相当于农历十一月;秦代建亥,相当于农历十月;汉初沿袭秦制,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颁行《太初历》,恢复夏历建寅,以夏历正月为一年岁首。 此后两千多年,虽然历法不断修正变化,但正月岁首的时间基本没有改变。时间节点固定下来,年节的习俗也传承了下来。魏晋南北朝时期,岁首称为元正、元日、元会;隋唐称为元日、岁日、元正;从唐代开始,春节成为法定假日。唐开元年间《假宁令》规定,元日给假七日,每逢元日,朝廷照例举行早朝大典,庆贺新年。民间元日阖家团聚,设宴欢庆。宋、元、明、清各代,春节被称为元日或元旦、新年。 1914年,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将阴历的元旦定为春节(此外还有端午夏节,中秋秋节,冬至冬节,一年四节)。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将公历1月1日称为“元旦”,夏历正月初一仍称“春节”。1949年12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第十二次政务会议上通过《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春节为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今天中国人普遍使用公历,但是谈到新年,还是以农历春节最受重视,这就是寄托于传统之中的乡愁与文化。 古代春节干什么? 春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是我们管窥“历史中国”的一扇窗户。2006年,春节民俗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那么,古人春节都是怎么过的呢?究竟为何如此具有魅力呢? 南宋戴复古的《除夜》中写道: 扫除茅舍涤尘嚣,一炷清香拜九霄。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 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筵开听颂椒。 野客预知农事好,三冬瑞雪未全消。 诗中形象地描写了除夕之夜人们扫尘、拜祖、放爆竹、守岁等一系列习俗。下面小志就一一为您介绍。 明 李士达《岁朝村庆图》 描绘了山村人家岁朝之日,或拜年宴饮,或眺窗赏景,或围炉煨芋,或煮茗佐谈,或评赏古画,或外出访友,或燃放爆竹的热闹景象。 扫尘 扫尘习俗起源于尧舜时代,从古代驱除病疫的一种宗教仪式中演变而来。到了唐宋时期,“扫年”之风盛行。据宋人吴自牧《梦粱录》记载:“十二月尽……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以祈新岁之安。”清代顾禄的《清嘉录》卷十二记载:腊将残,择宪书宜扫舍宇日,去庭户尘秽。人们借助“尘”与“陈”的谐音以表达除陈、辞旧的意愿。古诗中写春节除尘习俗的有很多,如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爆竹行》写道,“食残豆粥扫罢尘,截筒五尺煨以薪”。 祭祖 中国人向来强调慎终追远。东汉崔寔《四民月令》:“正月之旦,是谓正日。躬率妻孥,絜(jié)祀祖祢(mí)。”早在汉代,祭祖就已成为春节重要的民俗活动。唐代白居易的《三年除夜》诗中也写描写了祭祖的场景: 晰晰燎火光,氲氲腊酒香。 嗤嗤童稚戏,迢迢岁夜长。 堂上书账前,长幼合成行。 以我年最长,次弟来称觞。 七十期渐近,万缘心已忘。 不唯少欢乐,兼已无悲伤。 素屏应居士,青衣侍孟光。 夫妻老相对,各坐一绳床。 清代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就有关于“宁国府除夕祭宗祠”的描写:有诰封者进宫朝贺,诸子弟有未随入朝者“皆在宁府门前排班伺候,然后引入宗祠”。祭拜仪式肃穆,“只见贾府人分昭穆排班立定:贾敬主祭,贾赦陪祭,贾珍献爵,贾琏贾琮献帛,宝玉捧香,……青衣乐奏,三献爵,拜兴毕,焚帛奠酒,礼毕,乐止,退出。” 当然,各地祭祖规矩不同,时间也各有不一,有的地方在年夜饭之前祭拜,有的则在除夕子夜前后祭拜,还有的在初一家中祭拜后还要再去祠堂祭祖,也有上坟祭祖的。虽各有不同,但对先祖的缅怀之情无异。这个古老的仪式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不仅能够使人们缅怀祖先,更能够增进家族的凝聚力,传承文化传统,以及培养下一代的家国情怀。 燕王WF 绘《家祭》 (选自《华夏节令:传承传统节日》) 拜年 拜年指人们在度过旧岁迎来新年之际,互相庆贺,以祝新生:古时,朝廷有盛大的“元会”,君臣相贺;在民间,家族成员、乡亲邻里之间会相互拜年。 明代宛平县第一部县志——《宛署杂记》(作者为宛平县令沈榜)中记述了老百姓拜年的礼节:“岁时元旦拜年:晨起当家者,率妻孥,罗拜天地,拜祖祢,作匾食,奉长上为寿。……道上叩头:元旦出游,道逢亲友,即于街上叩头。” 士大夫之间则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宋代周煇的《清波杂志》写道:“至正交贺,多不亲往,令人持马衔,每至一门撼数声,而留刺字以表到。”明代文征明《贺年》:“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当然,对于这种“流于形式”的拜年,清代潘荣陛的《帝京岁时纪胜》也记载了相关俗语:“新正拜年,走千家不如坐一家”,强调拜年还是注重真心实意为好,不仅要注重数量,更要注重质量。 如今也有一些文人喜欢在新年之际互寄拜年帖,其意义同贺年卡类似,但更加符合中国传统文人的情怀和志趣。 傩礼 “除夕”的“除”,意为“改变,变换”。对远古时期的人们来说,新旧两年的转变意味着危险。东汉应劭《风俗通义》中有除夕之时县官根据神荼(shū)、郁垒二人“执鬼以食虎”的传说,“饰桃人,垂苇茭,画虎于门,皆追效于前事,冀以卫凶也”的记载。据此可推测,“傩礼”起源于一种驱鬼的仪式。 汉代,这种仪式演变为傩仪。《续汉书·礼仪志》中记载了汉代宫廷“卒岁大傩”的盛况:一百十二名年轻宦官助祭,在官中举火唱和,逐疫出宫门,由骑兵接力传递火把,丢弃到洛水中。 到了宋代,正史、笔记中开始大量出现关于宫廷鬼祟妖异的记载,面对“禁中讹言祟出”的情况,南宋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详细描述了除夕宫廷“千人假面埋祟”的傩仪:“至除日,禁中呈大傩仪。并用皇城亲事官、诸班直,戴假面,绣画色衣,执金枪龙旗。……谓之“埋祟”而罢。” 南宋灭亡后,傩礼未再出现于国家正式礼制之中。民间的岁末傩仪,虽没有皇家气派,但同样隆重、热闹。先秦的“乡人傩”,孔子都朝服而观。 如今,驱傩的仪式只在南方还有保留。 守岁 除夕守岁习俗由来已久。老百姓以岁首为分界,岁前驱邪除秽,岁后迎新纳福。那么,守岁的习俗从何而来呢? 关于守岁的起源在史料中记载不多,大约于隋唐时期开始兴盛。宋代守岁又称为分岁。 《东京梦华录》中说“是夜,禁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当时还有“守冬(冬至)爷长命,守岁娘长命”的俗信,即孝顺的儿女们为给父母亲添福添寿,通宵守岁。 古代描写守岁的诗歌很多,比如,唐代白居易的《除夜》中写道:“岁暮纷多思,天涯渺未归。”清代孔尚任在《甲午元旦》中写道:“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除夕通宵守岁,给百姓们带来了围炉而坐、合家团聚的机会。宋代苏轼曾经在《守岁》中描写了“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的守岁场景。比他稍晚的袁文也在《瓮牖(yǒu)闲评》中写道:“守岁之事,虽近儿戏,然而父子团圆把酒,笑歌相与,竟夕不眠,正人家所乐为也。” 如今,守岁往往伴随着全家齐聚观看春晚,其含义更多的是对过去一年的回顾和留恋,以及对新年到来的美好期许。守岁蕴含了对时间的尊重、对生命的珍视、对家庭的关爱以及对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望。 贴春联 春联由桃符演变而来。汉代,人们已经开始在大门上挂桃木吉符。《后汉书·礼仪志》曰:“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 周代时,人们把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称为桃符,用来驱鬼辟邪。五代十国时的后蜀君主孟昶(chǎng)(公元919年—965年)开始在桃符上写联语。据《宋史·蜀世家》记载,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964年),学士幸夤逊(又作辛夤逊、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馀庆,嘉节号长春。”大意为新年享受着先代的遗泽,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该春联成为目前已知用文字记载下来的最早的一副春联。大约在明代,桃符改称“春联”。 如今,春联专指在中国农历春节时张贴在门上的对联,又称对联、对子等。贴春联也已成为华夏春节的固定习俗。春联作为一种文学形式,表达了人们对过去一年的回顾和对未来一年的憧憬,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和发展,同时也是对家庭和睦、事业兴旺的一种祈愿。 庙会又称“庙市”“节场”,是中国的市集形式之一,早在唐代就已经存在。当时,小商小贩们看到来寺庙烧香拜佛的人多,于是就在寺庙外摆起各式小摊赚钱,而后渐渐成为定期活动。 老北京庙会是古老的民俗及民间宗教文化活动。春节期间,庙市为旧时北京最富有民间特色的习俗之一。每逢庙会开市,四方商贩云集。日常生活所需之物无所不有,连外国客商也来赶庙会、做生意,明代《谈经》有这样的记载:“碧眼胡商,飘洋香客,腰缠百万,列肆高谈。” 1909年的西城护国寺春节庙会 老北京庙会各具特色,包括都城隍庙庙会、护国寺庙会、厂甸庙会等等。其中,源于明嘉靖年间的厂甸庙会更是与南京夫子庙庙会、上海城陛庙庙会、成都青羊宫庙会并称为中国四大庙会。2006年5月20日,厂甸庙会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今年春节,北京地坛、龙潭、厂甸、大观园、石景山游乐园、八大处等传统庙会将全面恢复。厂甸庙会将以“漫步古都中轴 共赏百年厂甸”为主题,进一步突出京味传统。 随着中国文化影响日益扩大,春节也成为了世界性的节日庆典,朝鲜、韩国、越南、泰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早已将春节(农历新年)作为法定节假日。2023年12月22日,第七十八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未来,中国的春节庆典与年节礼俗,还将以其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在世界范围绽放异彩。 参考资料: [1]《华夏节令:传承传统节日》 [2]《先秦至唐宋时期春节习俗研究》 [3]《中国古诗中的春节习俗文化研究》等 部分内容摘编自 《华夏节令:传承传统节日》(学苑出版社)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2 22:38 , Processed in 1.117208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