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庙会,都是大人带着孩子逛,但孩子往往是庙会上消费的主体,大人不见得给自己买什么,但是孩子是不能空手而归的。庙会中饭食摊儿最多,也有许多传统的市井珍味,这里就不多谈了。那是值得专门记录的,今天专门儿讲讲庙会上的玩具。
庙会上的玩具摊,大都是廉价品,绝没有东安市场要货摊上的高档品。这些玩具都还保留民间的朴素风格。多半是泥塑、纸扎、手折、毛扦的简单品种,价廉而充满了生活气息。一般儿童花一两个铜板(铜子儿)就可以弄一只玩。其中也有些制作极为精细的玩具,而且有些还是庙会的专有产品,别处买不到。除风筝外,有三种。作为纪念我要分别谈一谈,就是:1.托偶人;2.影戏人;3.江米人。
托偶人 北京过去的木偶戏,一种大型的,称 “大台宫戏”。组班演唱,多提线法。人形一般在一尺半上下,用京戏形式演出。有很多名班。当时有许多爱唱戏的票友,常义务在 “宫戏”演出中串演,为了过戏瘾。这种大台戏到民国初年后逐渐淘汰了。还有一种就是街头临时支台卖唱的,俗称“耍傀儡子” (音如“古利子”)。不用提线法,用木棒撑着表演。所以叫托偶人。戏文多民间传说故事,制做也比较粗糙。但是作为儿童玩具在庙会上出现的小型托偶人,是一家专门制作这种玩具的手工艺人。制作极精,不论是外型、服饰、色彩,都比市上作耍傀儡子的小贩制品高得多。虽比作戏用托偶小(连木棒不过一市尺),但精细,鲜艳,小巧玲珑,漂亮得多。它是专为儿童买回家去自己做戏用。这个摊主是位老人,专门在东西两庙出摊,从来不到白塔寺作生意。他们一家妻女子媳都参加制做。原料简单,除一根木棍外,一个泥制的面型最费工夫。衣服不过用零碎的绸缎材料。但他们依照京戏服装冠饰设计。面目姣好,彩色鲜艳,极受人喜爱。 虽是儿童玩具,成人也很喜收藏。常是配好一出出的戏,买回来挂在墙上观赏,轻易不肯给小孩子玩。当时一副两个人戏,要五角四角,武戏还要贵一些,差不多等于二三斤肉的价钱。所以小孩子们只好花十个铜子儿买一二只布袋戏耍着玩。
影戏人 影戏,在北京当年很流行。一般人家,喜寿堂会多用影戏娱客,比较便宜省事。有一时期是中等娱乐中较为兴旺的。影戏在北京有两大流派,一来自京西,或中洲一带,俗称西影;一来自蓟东,为东影,俗称滦州影。西影较早,东影较晚,可是后来东影较为流行。影戏人原料或用驴皮,或用牛皮,上涂铜油,上彩色。其形为侧面,头部和帽子均可根据剧情而随时更换。人物的衣褶、眉目,甚至衣帽的花纹,都是镂空雕刻,透过灯影,轮廓鲜明。手足躯干的关节处,都是活的,用线连结,以便表演人物活动表情姿态,线条分明,形象逼真,纤条毕现。而舞台装置只要一方形纸窗,一盏明灯而已,故称影戏。和托偶人一样,庙会中也有影戏人的摊子。当然也是专卖备儿童玩耍的小型人物。具体而微,不用驴皮、牛皮,而用油浸厚纸,而色彩更加鲜明光艳。其大小约及真正表演的三分之一,不过五寸左右。自然也不是廉价物,买一对人物非三四角不办。这种影戏人摊子,每个庙会都去摆。但不是会会必到,只能碰巧。摊上把各种人物,一只只挂在一条长线上,上下重叠数行。买者可以自由翻拣挑选。大约三十年代开始,这种玩具日见稀少,以致不久在庙会上就绝迹了。
江米人 俗称捏面人的。江米,实际上是糯米,但北京人以粳代糯,应称“粳米人”。俗音读成“江米人”了。这种手工艺,现在已得到继承,很多青年都精于此技,有的甚至扬名国外了,所以不必多叙。不过“江米人”在北京有精粗两种,上面所说的是精品,属于工艺美术类别的。庙会的摊上做给小孩儿玩的是粗品,用一根竹扦,上面草草捏一个“孙悟空”、“胖小子”之类,二三个铜子儿就可买下了。
写到这里,勾起我对一个旧友的怀念。
我十二三岁时,门口常来一个捏面人的小贩,手艺极精。只二十多岁,生得宽面大口,塌塌的鼻子,能说善笑,有极好的口材,善讲故事。我时常请他进门捏一两个面人,一边看他操作,一边听他讲故事,久之就成为小友。解放以后,他的工艺,受到国家的重视与培养。作品还获得国际声誉。五十年代,他南来上海,我不期和他相会,重叙了童年友情。此时他已被选为人大代表。垂老之年,他仍那样爽朗风趣。可惜在六十年代中期不幸去世。他名叫赵洞明。想来现在还应有人记得他。
庙会情形,大致如此。会期从中午开始到傍晚,它的拥挤繁器,无法详述。特别是什要场和吃食摊,到处都是人流。只有庙后较偏僻的地方,设有花鸟市,殿廊空处,设有简单的茶座。多数是附近居住的老年茶客在此消闲,喂鸟赏花。逛庙的人,是不大在此吃茶的。
现在定期的集市庙会,已不再长设了。它和春节中临时举行的厂甸、白云观、地坛等庙会不同,没有节日气氛,但充满了日常生活气息。由于提到妙应寺白塔,不免使人回忆到庙会,特别是“护国”、“隆福”二寺的庙会,所谓“东西二庙”,那是比白塔寺的庙市,还要繁荣的。定期逛庙,是过去北京人生活的一课。
(该文写于上个世纪80年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