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老北京的银号会馆——正乙祠

2024-2-20 10:26| 发布者: weiwei |原作者: 马铁汉|来自: 燕舍谭

摘要: 正乙祠又名银号会馆,位于北京前门外西河沿西口内路南,为清康熙六年(1667年)浙江来京经营银号的商贾所建。其目的是“奉神明,立商约,联乡谊,助游燕也”(《重修正乙祠碑记》)。即以祭神为由聚集乡里,其间可洽谈业 ...

       正乙祠又名银号会馆,位于北京前门外西河沿西口内路南,为清康熙六年(1667年)浙江来京经营银号的商贾所建。其目的是“奉神明,立商约,联乡谊,助游燕也”(《重修正乙祠碑记》)。即以祭神为由聚集乡里,其间可洽谈业务,增进同行之联系,交流信息,并为在京经商的同乡提供方便,解决一些困难。每年春秋两次集会,祭神乞福,集资办些善事,如购置义地以埋葬客死于京的同乡。平时经常举办各种堂会,邀集名角、名票,在此演出京剧、杂耍等。

  既为银号会馆,为什么取名正乙祠呢?原来是以神明为号召, 用来维系这一同乡组成的行会团体。正如同治四年《重修正乙祠整饬义园记》碑文中所记:“以谓人无论智愚,未有对神明而敢肆厥志者。”故除建祠祭神外,另建戏厅以娱人。

  正乙祠究属何意,供奉何神,不得其详。但从字面上看,可能与道教有关。我国古代“乙”字与“一”字通用。《续字汇补》:“泰一天一,丹元子作太乙天乙。”丹元子是唐朝王希明的号,他在开元时(713—741年),以方伎为内供奉待诏翰林,曾奉敕编纂《太乙金镜式经》,有一定的权威性。既然“一”与“乙”通,则正乙即为正一,汉代有“正一道”(又名五斗米道),传说为张道陵所创,张被尊为正一天师。元代道教南北各派逐渐合流,遂统称正一道。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废去前代天师称号,称其后世为正一真人。可见正乙祠即“正一祠”,理应供奉张天师。但这无关紧要,其性质和职能仍是会馆。

  正乙祠占地规模并不太大,当年“鸠工庀材为堂三楹,后室称之,以妥神像。周其廊庑,辟其户牖,期年而落成”(康熙五十一年诸起新撰:《正乙祠碑记》)。虽经历代修葺,历时三百余年,其古貌犹存。朱漆大门内是一长方庭院,东西长,南北短。两排客房南北对峙。迤南为戏厅,厅内三面环楼,两旁设有楼梯,观众拾级而上可达“官座”或“两廊”。楼下“池座”呈马蹄形,戏台伸入观众席中,人们可从三面看戏。戏台为二层,两旁设有红漆台柱。上有雕漆栏杆,古色古香。厅内可容纳观众数百人。当年,不少名伶、名票在此献艺,使正乙祠名声不胫而走。

  1919年9月11日名伶余叔岩为母做寿,在正乙祠举办堂会,名角云集,盛况空前。白天演出曲艺、杂耍;晚上演出京昆戏剧。

  其间名伶反串,妙趣横生。如《春香闹学》,竟由架子花脸李寿山扮演春香,以其伟岸之躯强做少女娇憨之态,令人捧腹不已。又如《打杠子》,旦角芙蓉草反串强盗张三,武花脸钱金福反串村妇,用沙哑之嗓念柔媚之音,令人忍俊不禁。尤其演到村妇用计诓过杠子之后,他一反“常态”,恢复其武花脸的表演,挥舞木杠,上下翻飞,有奇峰突起之妙。

  东道主余叔岩除演出拿手戏《问樵闹府》外,还在大轴戏《辕门射戟》中赶扮刘备。此剧由梅兰芳反串吕布,麻穆子扮演张飞,李寿山扮演纪灵,阵容齐整。梅兰芳扮相英俊,风度翩翩,唱腔刚健委婉,一洗脂粉之气,观众为之倾倒,把堂会推向高潮。

  正乙祠内除邀请专业演出外,还有一些票友也在此粉墨登场。

  如上世纪20年代,黑龙江省督军吴俊陞(绰号吴大舌头)之公子吴XX酷爱京剧,尤喜彩唱。曾向余叔岩学习《辕门斩子》、《战太平》、《珠帘寨》等剧,颇有心得。特意派人赴苏州定制红蟒、白蟒、红靠、红龙箭衣等物。其样式、图案均以余叔岩的行头为标准,毫厘不差。吴公子试穿后非常惬意,于1928年在正乙祠正式演出《战太平》,吴饰华云。戏刚开演,忽然吴俊陞打来电话,对演戏之事加以申斥,认为有辱门楣,责令立即停止演出。吴公子只好卸装、洗脸,怏怏而归。回到府门不敢把行头运至内宅,遂存放传达处,由某副官保管。不久,皇姑屯事变爆发,吴俊隆与张作霖同车,均被日军炸死,而吴公子也不知去向,其所寄存之行头,长期无人领取。十年后,有人委托荣春社打鼓佬周子厚出头,将行头变卖。社长尚小云闻知,准备全部买下。但在荣春社任教的老生演员宋遇春与尚商量,欲购两蟒一靠,尚开始不肯相让,宋遇春说:“我买下这几身行头也是陪着您唱啊!你看我在《梁红玉》中扮演的韩世忠穿的那身紫靠也不好看哪!”尚小云听了觉得有些道理,遂作了让步,将两蟒一靠匀给了宋遇春,自己只留下了红龙箭衣,后来用这件行头改了一件旗蟒,在新戏《北国佳人》中穿用。

  上世纪30年代,正乙祠经常有行会举行的堂会,言菊朋、张伯驹、鲍丹庭、陈墨香等名家多次在此演出,盛极一时。

  正乙祠在上世纪90年代为北京市宣武区教育局招待所,戏楼等古代建筑保存完好,只是在戏台上安装了隔扇,利用其地办公。前院格局如故,尚有残碑一统,碑文依稀可辨。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30 14:30 , Processed in 1.140149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