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是十二生肖里,唯一在现实世界寻不到的,但龙又处处在:皇家和民间,宫殿和寺庙,街巷和店铺,龙不在天上,龙在人间,甚至在北京的城市地理中,都潜伏着一条巨龙。以大清门为龙头,地安门乃至钟鼓楼为龙尾,大清门前一东一西恰好有这样两口井,犹如龙眼,其后就是东西两座十开间偏吉官厅(偏吉为满语,“旁侧”之意),恰似两道眉毛。这样一来,龙脉就活灵活现了。 1909年拍摄的古观象台 我们一直有一个认知,认为龙是皇家专用,但人间烟火气,也少不了龙的吞吐。因为龙纹历代都有创新,以至于我们可以根据龙的不同形象,判断年代。 在皇朝时代,龙是皇权的象征,以至于到了民国,就开始刻意的隐去这些象征:太和殿的龙椅被新式高背椅替换,金龙大柱被涂改得面目全非,更晚近的时期,金龙和玺的彩绘,龙纹的琉璃瓦,都换成了植物纹饰,以示同旧时代彻底切分的决心。 众人皆知的,宫内宫外的两座九龙壁,观象台上明清天文仪器上的九天之龙,龙还有九子,分封在檐头殿顶,雄踞于台座桥头,个个神气活现,和人间的帝王分享着无上的权力和荣光。我们其实可以把整座皇宫看作一个大祭台,天子就是大祭司,这些龙子龙孙都是神秘的图腾,烘托氛围,努力于天上人间的沟通。图为颐和园仁寿殿前的铜龙。 龙在皇宫大内处处可见,宫里到底有多少条龙,是任谁也数不清的。就只说一座太和殿,就有五千多条龙,它们在柱子上蟠卷,在藻井里俯临,在彩绘里金光灿灿,在琉璃瓦的流光溢彩里若隐若现。图为1906年拍摄的太和殿盘龙大柱。 1912年前后的万牲园(今动物园)大门口挂着龙旗 在诸多老照片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庚子年间,侵略者们排队在龙座上合影,在龙尾御道上列队行进。 龙是一种鲜明的标志,或者说徽记,代表天子从上天获得的神秘力量,所有的仪式都要有龙的参与和统领,否则这种强大的精神暗示就会大大消解。所以我们在皇城和紫禁城里处处见龙,从建筑到装饰,从服装到仪仗,龙是一种强制性的存在。当1900年,外国侵略者们闯入紫禁城,抢着在太和殿龙椅上拍照时,更令人观之唏嘘。 当旧王朝面对一个新世界时,龙还是古老中国的象征,龙旗飘扬,龙洋流通,还有著名的大龙邮票,都选择了龙作为标识。以至于外国人来到中国,布置自己的家时,优先选取的装饰元素也是龙,团龙挂毯、绣龙靠枕,瓷器有龙,木雕有龙,似乎不如此不足以显出“中国通”的派头。图为外国摄影师在北京的家,装饰里充满了龙元素。 龙并非皇家专属,在旧京店铺的诸多影像里,总能看到木雕沥粉贴金的龙头装饰,它们伸出半个身子,有时还要有一条双头龙横在半空,伴着五颜六色甚至叮当作响的幌子招牌,营造出绚烂多姿的氛围。图为1930年代拍摄的颜料店门楣。 民国初期,东四附近的店铺,龙头装饰非常精美。 1901年北京孩子玩的一种游戏,叫作“龙头”。 如今,龙恢复在原有的位置,依然是极具象征意义的图腾般的存在。百年之间,从潜龙在渊,到搏击风浪,龙行龘龘。龙对于北京,到底意味着什么呢?答案就在这座都城生生不息的精神印记里。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3:46 , Processed in 1.080505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