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出了两个皇帝的雍和宫

2024-3-6 09:33| 发布者: weiwei |原作者: 金石|来自: 金石笔记

摘要: 北京北二环东北角内,并列着三组规模庞大的古建筑群。西面那组,覆盖着标志中国封建社会等级最高的黄色琉璃瓦,基高殿大、规制整齐,那是元、明、清三朝中央最高学府国子监和祭祀孔夫子的场所文庙(孔庙);东面那组 ...
      北京北二环东北角内,并列着三组规模庞大的古建筑群。西面那组,覆盖着标志中国封建社会等级最高的黄色琉璃瓦,基高殿大、规制整齐,那是元、明、清三朝中央最高学府国子监和祭祀孔夫子的场所文庙(孔庙);东面那组灰瓦红墙、格局严谨,为元、明、清三朝京师“八大寺院”之一的柏林寺;在这两者之间,坐落着另一组与之风格迥异、巍峨壮观的古建筑群,在老北京城的灰色基调之中,格外凸显其红墙黄瓦辉煌的皇家气势,这里就是清代朝廷的首寺——雍和宫。

坐落于北京二环内东北角的雍和宫

  雍和宫殿宇宏伟,气势巍峨,乾隆九年(1744年),雍和宫改为喇嘛庙,是清中期以后北京城内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也是目前北京唯一的藏传佛教活动场所,清廷特派总理事务大臣管理雍和宫事务。

  从雍亲王府到雍和宫

  雍和宫最早为清世宗胤禛作贝勒和亲王时期的府邸,也是他的儿子清高宗弘历降生和成长之地,是清代雍、乾两代帝王的“龙潜之居”。所以殿宇被改为黄瓦红墙,提升到与紫禁城皇宫一样的规格。

雍和宫:南向北依次为天王殿、雍和宫、永佑殿、法轮殿、万福阁五进院落

  清世祖顺治定鼎中原后,笃厚皇族的基本国策没有改变,皇帝的子嗣都有爵位封赏和府邸。但鉴于明代封藩制度给皇权带来的威胁与恶果,清廷采取了“只封爵,不列藩”的政策。

  有清一代一般情况下,皇子年满十五岁由皇帝钦定后可获得爵位,并在宫外赐予其相应的府邸。除被派遣出征或者因罪发配之外,王爷必须居住在王府不得离开京师。

  与明朝的王府都在外封地不同,清代的王府都在京城,且多分布在紫禁城周边,因此清代的王府大多坐落在北京内城,宣武门、前门、崇文门以南的外城不设立王府,这是清军入关后形成的旗、民分居政策造成的。

  清廷于顺治五年(1648)年下令,将原先居住在内城的汉民搬迁至外城居住,腾出的内城则作为八旗兵营,旗人按所在旗籍的位置居住在内城各处。这种制度等同于将北京城划分为“满城”与“汉城”两个区域。作为宫廷文化的一部分,王府文化也成为了连接满族宫廷文化与民间文化的沟通纽带。

  清兵入关之初,以李自成为首的农民军和南明政权的军事势力依旧存在,清廷无暇大兴土木。京师的贵胄府邸基本沿用了前朝遗留的勋戚宅邸,并改建了一些旧府库来安置勋戚。但北京的街巷格局形成于元代,街巷胡同内的空间有限,要找到很大的空地来营建王府这样的巨邸实为其难。

  政局稳定之后,为了修建王府,清廷拆除了一些占地较广的明代职能性建筑,如大木仓改为郑亲王府址;台基厂改为裕宪亲王及安亲王府址;西城坊草场及阜成厂改为诚亲王府址,并对已大批使用的前朝旧邸进行了改建,使其符合王府规制,如明代的诸王馆改建成了豫亲王府;明代十王府改建为怡亲王府;明代崇祯帝外戚周奎宅邸改建成为了怡亲王府;明崇祯帝田妃家邸改建成为了恭亲王常宁府。

  仓厂等建筑是明代防止蒙古军队频繁侵扰、围困京城而修建的,主要是用作囤积粮食及物资。满蒙结盟后实际上消除了这种威胁,也使得清王朝统治期间大量的仓、厂被改建。另外,清廷还将原分布在西城的草料厂、火药厂、铳炮局、仓库等尽数裁撤东移,只保留一些必要的仓库,如新太仓及海运仓,粮食等物资进京的漕路,就固定在与京城内河道连通的城东运河道上,这也为日后在内城修建王府提供了一定的便利。

位于西单大木仓的郑亲王府

  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康熙皇帝在内城安定门东边原明朝太监官房的基础上,为他的四儿子胤禛修建府邸。修好后16岁的爱新觉罗.胤禛被康熙分配到的这处宅子里,准备成家立业。

  这处宅子在京师内城东北角,近7万平米,咋听起来还挺不错的。其实这个地方在明朝是太监们住的官房,挨着安定门。安定门外地坛一带,是当时北京主要的粪场,因而当时安定门是走“粪车”的门。这要是赶上西北风的时候,空气中的味道可想而知会有多么的奇妙,可见当时康熙皇帝并不怎么待见这个四阿哥。而且当时四爷胤禛被分到的这套房子,和其它皇子相比,离皇宫算是挺远的。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胤禛被封为贝勒,故这座宅子被改称贝勒府;康熙四十九年(1709年)胤禛晋封为雍亲王,这里始称雍亲王府,胤禛在这里度过了近30年的时光。

  那时候的夏天是没有空调的,不像现在大家的清凉都是空调给的,那时候一到夏天只能将门窗敞开得大大的才能活命。当年四爷胤禛整天宅在家里读书写字,表面上比较低调,但是夏天树上知了太吵了,于是他就命人用长长的竹竿来抓知了。怎么抓?就是杆子上弄上粘粘的东西,往知了上一粘,就下来了。

  慢慢地,胤禛就发明了“粘杆处”这么个部门。后来“粘杆处”竟逐渐演变成了一个特务机构,粘杆处的成员被称为“血滴子”。我们今天在影视剧里常看到的血滴子,是个取人首级的凶狠暗器,可见这个组织的厉害。这些人为了掩人耳目,对外宣称他们是一个专门粘蝉捉蜻蜒、钓鱼的“休闲机构”,在“九子夺嫡”时暗地里帮助四爷监视大臣和皇兄皇弟,做了大量不为人知的事,为以后雍正的继位立下了汗马功劳。到后来,也许是“粘杆处”这个名号不好听,也许是名声太臭,就改名叫了“尚虞备用处”,逐渐演变成了皇帝的贴身侍卫。据说,和珅在没有发迹以前,就是粘杆处的侍卫。虽然地位不高,但每天能伴随皇帝左右,是一份很有前途的职业。

  胤禛成了雍正皇帝后,雍亲王府成了“潜龙邸”,雍正三年(1725年)改称雍和宫,主要殿堂也由绿琉璃瓦改黄琉璃瓦。

  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皇帝驾崩,乾隆皇帝执意要将雍正皇帝的灵柩停放在雍和宫永佑殿内。可是这里以前只是个王府,建筑规格不够,大行皇帝怎么能在这里停灵呢?于是乾隆下令,15天之内把雍和宫内主要殿堂的全部改造,全部建筑都换成黄琉璃瓦,将单檐屋顶基本都改成了重檐,与紫禁城一样的规格,以匹配大行皇帝的身份。

  乾隆皇帝是个大孝子,为了彰显孝心,就邀请得道高僧住在雍和宫里面。乾隆九年也就是1744年,又把雍和宫改成了喇嘛庙。自此,雍和宫就成了清朝中后期,全国规格最高的藏传佛教寺院。

  黄琉璃瓦屋顶既表现了雍和宫曾经是帝府的历史,同时也显示了在全国喇嘛教寺院中的尊贵地位。由于历史的原因,雍和宫将王府和寺庙、汉族和藏族的建筑元素融为一体,成为京城独具一格的古建筑群,雍和宫的名字也一直沿用至今天。

  雍和宫的主要格局

  雍和宫西与著名的国子监街隔街相对,北临护城河与地坛相望,东临柏林寺,南界戏楼胡同,占地66400平方米。主要由三座精致的牌坊和五进宏伟的大殿组成。

雍和宫大街西侧的国子监街牌楼,街的对过就是雍和宫。

  从飞檐斗拱的东西牌坊到古色古香东、西顺山楼,有殿宇千余间。雍和宫建筑布局完整,规制合乎梵宇伽蓝。寺院前端矗立牌坊,昭泰门前铺设辇道,显尽皇家敕建气势。

      雍和宫坐北朝南,据1950年统计,共有房661间,其中佛殿238间。其建筑风格非常独特,融汉、满、蒙等各民族建筑艺术于一体。整座寺庙的建筑分东、中、西三路,中路由七进院落和五层殿堂组成中轴线,左右还有多种配殿和配楼。

雍和宫的牌楼院(东西北各有一座牌楼)

      雍和宫规模宏丽,布局严整,主要建筑循中轴线布置,呈对称格局。正门前有三座琉璃牌楼构成门前广场(牌楼院),大门坐东朝西,东、西、北各立一木牌坊,南侧有一黄、绿琉璃砖瓦的影壁。

牌楼院南侧有一长约26米的朴素砖影壁

  雍和宫的三座琉璃牌楼建于乾隆九年(1744年),均为黄琉璃瓦顶。东西两座为四柱七楼坊,北边为正坊,是四柱九楼坊,汉白玉的匾额题刻均为乾隆御笔,坊前左右各立石狮一尊。

  1939年,侵华日军将三座牌坊的楠木梁柱全部换掉,运回日本,重建于名古屋。

  琉璃牌楼北侧广场有一条长达百米的甬道,直通昭泰门,通道两侧松柏成荫,空间疏透,环境清幽。

琉璃牌楼北有一条百米银杏甬道直通昭泰门,是京城三大银杏大道之一。

  中路建筑主要包括牌楼院、昭泰门、天王殿(雍和门)、雍和宫、永佑殿、法轮殿、万福阁等。

      昭泰门是雍和宫的正门。昭泰门为三座琉璃门,均为黄琉璃瓦歇山顶,正门上额有门簪4个,上匾额刻有满、汉、蒙、藏、四种文字“昭和门”。

雍和宫昭泰门

  进入昭泰门后向北前行依次为天王殿、雍和宫、永佑殿、法轮殿、万福阁(又名大佛楼)等与两侧翼楼组成五进院落。

  天王殿的匾额上写着“雍和门”三个大字,雍和门原是雍亲王府的宫门,宫改寺以后,将雍和门改建成为天王殿,里面供奉着布袋和尚以及四大天王。

雍和宫天王殿

      天王殿前为乾隆御笔对联“法镜交光六根成慧日,牟尼真净大地起祥云”。殿内正中供着贴近木雕的弥勒佛坐像,殿后面北立着护法神韦驮木雕像。

四角御碑亭

  穿过雍和门就能看到一座黄琉璃瓦重檐四角攒尖顶的四角御碑亭,配合着五彩鎏金斗拱和金龙合玺彩绘,这建筑规格是相当的高,可以说是整个雍和宫里最高的了,甚至比紫禁城里的中和殿规格还要高。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座四角御碑亭也叫四体碑亭,亭子里有1块四方碑,上面是用满、汉、蒙、藏4种文字,刻着乾隆82岁高龄时候撰写的《喇嘛说》。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西藏发生叛乱,乾隆帝在派军队击退侵入后藏的廓尔喀军平定西藏后。随后汇总颁布了《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之后,撰写了《喇嘛说》一文。文中乾隆系统讲述了他的藏传佛教政策,以及在乾隆五十七年(1792)取得廓尔喀战争的胜利后,对活佛转世制度的思考。里面最重要的一句话就是:盖佛本无生,岂有转世,但使今无转世之呼土克图,则数万番僧无所皈依,不得不如此耳。

  《喇嘛说》将清政府参与宗教事务管理的基本国策昭示天下,也奠定了雍和宫京都“首位皇家御用寺院”以及清政府“管理藏传佛教事务中心”的地位。

  碑亭后面就是雍和宫的正殿——大雄宝殿了,“雍和宫”三个字的匾额就是挂在这里的。

  作王府时这里叫“银安殿”,是雍亲王结交文武官员的场所,说白了就是雍亲王府的大客厅。宫改寺之后,这里就相当于普通寺院里的大雄宝殿了。

雍和宫的大雄宝殿

  银安殿是清代亲王或郡王的宫殿,与皇帝的“金銮殿”相对应。银安殿的形制在《大清会典》中有规定,亲王是面阔7间,郡王是5间,亲王的前墀(月台),郡王的则没有。银安殿屋顶一般采用歇山顶,亲王的可用绿琉璃瓦,据《大清会典·工部》记载的规定,亲王府“凡正门、殿、寝均覆绿琉璃瓦”。郡王府(亲王世子府)无此规定,但在叙述了郡王府的建筑形制之后,最后有一句“余与亲王同”。也就是说郡王只能用灰瓦。官员宅第厅堂均不得使用歇山式。清代后期的王府,比较简朴,多用硬山顶,反映出财力的衰退。王府的银安殿不能使用皇帝专用的和玺彩画,但可以用旋子彩画中等级最高的,如金琢墨石碾玉,龙锦枋心;套殿可用墨线小点金,大殿井口天花可用坐龙。

雍和宫正殿(雍和宫三字系乾隆手书)

  银安殿檐角上的垂脊兽为七个,郡王五个。正脊两端用螭吻,正殿中设座,高八尺,广十有一尺,修九尺,基高尺有五寸,朱裸彩绘五色云龙,座后屏三开,上绘金云龙,均五爪。郡王绘画四爪云蟒,各色花卉。正殿不设座,余与亲王府同。

殿内两侧供奉的十八罗汉像形象生动

  雍和宫为寺内主殿,殿内供奉铜质三世佛。两侧的十八罗汉像,罗汉表情自然,形象生动,采用了“蒙麻脱沙”和“彩绘泼金”的塑造方法。据说这种艺术手法在我国已经失传,因此更显得弥足珍贵。

  大雄宝殿后面是永佑殿,永佑殿始建于康熙年间,原为雍亲王府的寝殿,雍正作雍亲王时就住在这里。雍正皇帝死后这里供奉他的画像,曾一度改名为“神御殿”。

雍和宫永佑殿

  永佑殿内供有三尊铜佛像,各高2.35米。殿东墙上挂着一幅白度母像,殿西墙上挂着一幅绿度母补绣像,长2米,宽1米多。是乾隆母亲孝圣宪太后为丈夫雍正帝超度亡灵,也为自己祈福,用了一年多时间和7000多块色泽不一的锦缎补绣而成,十分精致细腻,堪称“补绣”之精品。

  出了永佑殿就是法轮殿,左右两侧是班禅楼和戒台楼。

  雍和宫的法轮殿,是一座塔与殿的巧妙结合物。从宫内看是一座雕梁画栋、飞檐彩椽的宏丽大殿,这是汉族建筑的特点;从远处看却见殿顶的五座宝塔华丽端庄,使人误认为是一座西藏式的宝塔。两种不同风格的建筑物,浑然一体,交相映辉,格外壮观。

  法轮殿平面成十字形,大经堂法轮殿顶上建有5座天窗式的暗楼,有5座铜质鎏金宝塔,“一大四小”的五座藏式天窗,深含佛教“须弥山”被四大部洲簇拥环绕的寓意。其面阔七间、进深六间的勾连搭式的建筑,为喇嘛做法事的场所。

  法轮殿的正中供有6.11米高的喇嘛教黄教始祖宗喀巴镏金坐像,在其背光处是5个化身像。宗喀巴像前有一个仅高40厘米的释迦摩尼坐像。此像为纯金铸造,且是1924年前的供奉主像。

  法轮殿内正中铜坐像的背后,是雍和宫“三绝”之一:《紫檀木五百罗汉山》,高2.5米、宽3米,由紫檀木雕凿而成,并用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铸造了500尊罗汉。五百罗汉山与后院万佛阁里的檀香木大佛、昭佛楼里用金丝楠木雕刻的佛龛并称为“木雕三绝”,是雍和宫的一大特色。

紫檀木的五百罗汉山

  宗喀巴像后琉璃阁内的五百罗汉是用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制成,五百罗汉山系紫檀木雕刻,山峦起伏,怪石嶙峋,松柏古塔交映,精妙绝伦。

  话说,雍正家的小四儿——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就是在雍亲王府里出生的。当时民间有洗三朝的习俗,就是给刚出生三天的婴儿洗澡。乾隆曾经用一个由金丝楠木制成的木盆洗澡,这个木盆便是法轮殿内五百罗汉山前,俗称“洗三盆”的木盆。按照民间洗三朝的习俗,弘历降生三天就在这个盆中洗澡。盆上雕有四条鲤鱼,龙头鱼身,有飞黄腾达的意思,所以这个盆也叫鱼龙变化盆。雍和宫出了两位皇帝,大家都说这里是“龙潜福地”。

  雍和宫最后一重院落是万佛阁。万福阁,飞檐三重,高30余米,是雍和宫内最高大的建筑。东西两侧各为二层的永康阁、延绥阁,两阁之间有架空的飞桥相连,甚是雄伟壮观。

雍和宫万福阁(两侧为二层的永康阁、延绥阁,两阁之间有架空的飞桥相连)

  万佛阁底层正中悬雕龙华带匾,上以满、汉、蒙、藏四种文字书“万福阁”。阁内供奉着一尊地上18米、地下8米,总高26米的木雕迈达拉佛(弥勒站像),其主干由整棵白檀木雕刻而成。此为雍和宫“三绝”之冠。

万佛阁内供奉的总高26米的木雕迈达拉佛(弥勒站像)

  万佛阁东侧的昭佛楼里有一个护佛巨龛,用金丝楠木雕镂,贯通二层大殿阁楼,雕凿正龙、侧龙、行云龙、布雨龙、盘柱龙、滚地龙等各态金龙共计99条。此为雍和宫的“三绝”。

  铸造于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的青铜大鼎矗立在雍和门之北甬道上,炉色呈古色古香的鳝鱼青,通高4.2米,炉身中部的六组火焰门分别镂刻着二龙戏珠,鼎座上图案为三狮戏球,十分精美,与北海团城玉瓮亭内玉瓮和北海九龙壁并称为“北京三绝”。

被称为“北京三绝”的青铜鼎矗立在雍和门之北甬道上

  民国时期的雍和宫继清朝之后继续作为藏传佛教的宗教场所,发挥着联系蒙藏的作用。但因缺乏资金,建筑物没有得到有效维护,日渐残破。

民国时期的雍和宫天王殿

  新中国成立后,1950—1952年间,国家两次拨巨款对雍和宫进行全面修缮,使雍和宫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1952—1954年间,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雍和宫视察,对僧人生活、寺院管理给予极大关怀。

  1961年3月,雍和宫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2月作为宗教活动场所对社会开放;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1995年雍和宫藏传佛教艺术博物馆挂牌成立。

  如今的雍和宫,融宗教活动场所、博物馆和旅游景点于一体,每天吸引着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信众。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5-2 20:07 , Processed in 1.121553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