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老北京俚语俗谚

2024-4-1 07:41| 发布者: weiwei |原作者: 刘建斌

摘要: 有钱不住东南房 “有钱不住东南房,冬不暖,夏不凉,”这是老北京人形容居住房屋的俗谚,它真实,形象地描绘出了北京“大杂院”的情况。 北京自辽金时代就开创了四合院的格局,到了明清之际,朝廷又明文规定按照 ...
有钱不住东南房

       “有钱不住东南房,冬不暖,夏不凉,”这是老北京人形容居住房屋的俗谚,它真实,形象地描绘出了北京“大杂院”的情况。

       北京自辽金时代就开创了四合院的格局,到了明清之际,朝廷又明文规定按照封建礼制建筑房屋,官民房屋不准超过“九五”之数。因而形成了四合院的标准模式:坐北朝南的正房(北房);坐南朝北的倒坐房(南房);东西两边的厢房(东房、西房),组成一个封闭式的院落,即一个院落由四组房屋围合而成,故称“四合院”。四合院又有小、中、大之别,主要以四合为主,形成二进、三进的大院落,以垂花门或角门相连。最初,四合院一般都为一家一户所居,长辈住正房,子、孙辈住厢房,倒坐为书房或客厅,以及供杂役人员暂住。后来,人口急剧增加,一座四合院被不同姓氏的几家人分租合住,这就是北京人说的“大杂院”。

       住大杂院的居民,一般都是花钱按月按年租住,北房(正房)高大宽敞,日光常年照射,采光好,显得很明亮,租价自然就高。而东厢房,坐东朝西,早晨不见日光,可是到了下午,太阳西斜,阳光正晒,特别是夏天,日照时间长,使得东房住户难耐炎热。南房则终年不得阳光,北京的夏天又多雨,南房屋内更加潮湿,住着很不舒服。因此,人们宁肯多出一些钱也要租住正房或西厢房,而不愿意住在“冬不暖、夏不凉”的东南房中。“有钱不住(租)东南房”既反映了北京旧住宅的实际情况,也是老北京人生活经验的总结。

明末修庙 清末修道

      北京作为辽、金、元、明、清的首都,历史悠久。每朝每代都给北京留下了许多谈资和谚谣。“明末修庙,清末修道”这句俗谚真实记录下了这两代封建王朝末期的一些史实。

      明代自英宗宠信侍读太监王振开始,宦官权力恶性发展,至熹宗朱由校宠信宦官魏忠贤,太监权力发展到极点。他们借助皇威,飞扬跋扈,左右朝政,树党营私。

      他们还任意搜刮钱财,然后把一部分钱财用来修坟建庙,城内的崇元观就是明代太监曹化淳所修,西山大部分庙宇则是魏忠贤等权阉所修。“西山巨刹,创者丰中珰,金碧鳞鳞,区过六百”,形成了一股修庙热。因而留下了“明末修庙”的俗谚。

      清朝末年,对外开口通商,西方洋务传入中国,经济贸易有所发展,对道路交通需求迫切,因而成立了路工局,专门负责修建京师内外城各街道马路。从光绪三十年(1904年)起,在东华门、王府井、东长安街等处修建了十几条石渣路面的马路。清末有一首描述长安街和北京重要街道变化情况的竹枝词说:“大街拥挤记当年,高在中间低两边。一自维新修马路,眼前王道始平平。”在民间也就留下了“清末修道”的俗谚。

臭沟开 举子来

       昔日北京在每年的固定时间里,安排有相同内容的工作,年复一年,成为定例。北京在很长时间里,流动人口也有定例。“臭沟开,举子来”这句俗谚,就具体地反映了明清之际北京在特定的一段时间里的风貌。

       北京自元代修筑大都城时,就注意了污水的排放问题,在主要街道和居民区的地下修有长长的暗沟,上边与一座座用砖砌成的渗井相通。污水倒入渗水井后,慢慢渗入暗沟中,再从暗沟流向水关、河道里。

       明清两朝,仍然借助元代修的渗井和暗沟排放污水。由于历经数百年,暗沟中淤积了大量秽物,而且暗沟砌在地下,疏浚淘挖十分不便,使得城市中地面污水横流,脏乱不堪。明朝成化十年(1474年)宪宗朱见深准奏:“京城水关去处,每座盖火铺一,设立通水器县,于该衙门拨军两名看守。遇雨过,即令打捞疏通,其各厂大小沟渠、水塘、河槽,每年二月令地方兵马通行疏通。”从此,每年一过春分,由兵丁和雇佣的淘夫,刨土掀沟盖,淘挖渗井中的淤泥,疏通地下暗沟。当时,沟盖一打开,秽气冲腾,臭不可闻,淘夫经常被熏倒,有的甚至中毒而亡。那些淘出的污泥秽物,堆在大街上,臭气四散,过往行人“多佩大黄、苍术(两种散发香气的中草药)以避之。”清代有一首竹枝词描述京城三月臭沟开的情景是:“污泥流到下洼头,积秽初通气上浮。逐臭当须掩鼻过,寻常三月便开沟”。

      春季淘挖暗沟之时恰好是朝廷开科取士的殿试之期。来自五湖四海的天下举子,进入朝思暮想的北京城中,最先看到的却是一堆堆散发着臭气的污泥和漾着臭水的暗沟,而北京人在春风燥吹,交通堵塞,臭气熏染中见到的则是面目陌生的进京赶考的外地举子。“臭沟开,举子来”这样的反映旧日京城风貌的俗谚也就传开了。

前要照 后要靠

      北京地处华北大平原西北端,“其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形势雄伟。古代在选择国都地点时,有一句“前要照后要靠”的谚语,北京城完全符合这个条件。

       谚语中所说的“照”,是指照水,即像镜子一样的海洋、湖泊或河流。“靠”是指以高大的山脉作依靠。

      北京前边的“照”既有茫茫渤海,又有永定河、潮白河、拒马河、河以及北运河五大水系。水土丰茂,光彩照人。北京的“靠”是东北和西郊绵延不断的群山。东北的军都山属于燕山山脉,西部的西山属太行山脉,最高的山峰是位于西北部边缘的海坨山(海拔2334米),其次是西部的灵山(海拔2303米),虎踞龙蟠,天然形胜。

      在北京、西安、洛阳、开封、杭州、南京这我国的六大古都中,只有北京符合“前要照、后要靠”的要求。

       西安是前有秦岭、后有渭水,属于“前靠后照”,而洛阳、开封、杭州、南京都是位于平原地区,虽有奔流的黄河、长江,甚或涛涛的东海,但都缺乏作为依靠的连绵高山,属于“有照而无靠”,整体地理形势都不如北京。

九门八典一口钟

  明清时期北京的城门每天都是按时开启的,在开城门和关城门时都要鸣典撞钟为号,俗谚“九门八典一口钟”,就是记录这一史实的,这其中还有着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

  传说北京在古代是一片潮湿的沼泽地,人称“苦海幽州”。据传在崇文门的地下,有一个海眼直通大海,一个癞头鼋(俗称大王八)趴在海眼上,挡住了汹涌海水,使其不流出来。崇文门就建造在这个巨鼋的背上。不知哪一年的晚上,睡在紫禁城里的乾隆皇帝做了一个梦,梦见压在崇文门下的巨鼋对他说:“我背负城门,肚压海眼已经多年,什么时候才能出去呢?”乾隆顺口说:“你听到打典的声音就可以出去了。”

  什么叫“典”呢?这是古代一种与钟、锣等相似的金属制敲击器物,形状扁平,上有一孔可用绳索穿系悬吊。北京内城的正阳、宣武、阜成、西直、德胜、安定、东直、朝阳八个城门上的值班人,每天晚上只要听到钟楼鸣钟,就开始打典。钟声、典声相互呼应,悠远苍凉,给古城增添了一种古朴神秘的色彩。待钟声停止,典打一轮就开始关城门了。每天早晨,听到鼓楼的鼓声,守城人仍以打典相应,鼓声停止,城门也就大开了。由于崇文门下有海眼和巨鼋,人们怕巨鼋出来,海水泛滥,于是就将典改为钟。内城九门中,只有崇文门是以钟声应对钟鼓楼的钟鼓声,所以传下“九门八典一口钟”的俗谚。

小村店

  出西直门,沿立交桥往北走,桥下马路东边,过去有一村落,叫作“小村”。现在的南北马路大致就是原来的护城河所在。

  “小村店三杯两盏无有东西”的故事,就出在这护城河边的一个小小饭铺里。

  明朝时,出了西直门就比较荒凉了,只有一条土路经高梁桥,过娘娘庙,穿大柳树村逶迤通向海淀。在高梁河汇入护城河的河岸边,聚集着几十户人家,因为村落小,而又是出入城的必经之地,人们随口叫它小村。在这个小村子里,傍着护城河边有一家小酒饭铺,由于店小也没有什么字号。这一年,明朝的正德皇帝忽然心血来潮,要出城私访,带着大臣刘三吾,假扮成主仆二人离了皇宫,来到了西直门外,疲劳口渴之际,忽见小村店酒旗招展,于是踱入店中,要来水酒和下酒素菜,无非是煮青豆,花生米之类,比起皇宫内院的奢华,显得太寒酸了。君臣对饮之时,正德皇帝随口咏出“小村店三杯两盏无有东西”这样一句上联。谁知店主人虽然是村野之人,却十分喜好读书,善于拟对。听人咏出上联,他忙从桌旁站起,对曰:“大明朝一统万方不分南北”。皇帝听了十分高兴,第二天派人来重赏了店主人。这家小酒店也就更加兴隆起来。

火烧潭柘寺水淹北京城

  坐落在京西门头沟区崇山峻岭中的潭柘寺,是北京地区建筑最早的寺庙。“火烧潭柘寺,水淹北京城”也是流传久远的北京俗谚。它涉及了神奇的传说和珍贵的文物,令北京人津津乐道。

  在旧北京的古老神话传说中,把潭柘寺说成是北京的“风水穴”,它的存在也关系着北京城的命运。如果潭柘寺失火,寺庙被烧毁,即“火烧潭柘寺”,那么被镇服的水怪就会冲破千年禁锢,引来东海之水,把北京城淹没,造成“水淹北京城”的后果。

  神话自是神话,编说神话的根源是因为有两件实实在在的历史遗物。先说“火烧潭柘寺”,原来这是由寺中奇特的煮饭大锅而生发来的。

  “潭柘寺的和尚——没数儿”是有关这座寺庙的一句歇后语,极言人数之多。其实据史书记载,潭柘寺最兴盛的时候,僧众达7000余人。这么多人的吃喝全凭10几口大型铜锅。这种锅直径一丈,深六尺,一次可煮10担米。在锅的底部都铸有“潭柘寺”三个大字,燃柴煮粥,火苗总要烧烤铜锅下边的大字,这就是“火烧潭柘寺”的由来。

  “水淹北京城”的秘密,原来在地安门的桥下。北京城共有三道城墙,这就是外围的京城,中间的皇城和核心部位的紫禁城。

  皇城的正门是天安门,后门是地安门。在地安门外有与什刹海相连的一条河。正对地安门的河上建有石桥一座,俗称后门桥。在后门桥的下边桥洞的正中间刻有“北京城”三个大字,北京的“京”字,正好坐落在北京城的中轴线上。河水上涨,正好能把这三个字淹在水下,所以说“水淹北京城”。

​机灵鬼儿透亮碑

      “机灵鬼儿透亮碑、小精豆子不吃亏。”这是早年流传在北京的一句顺口溜,用来形容小孩聪明乘巧。这句话又是与东岳庙有关的俗谚,它巧妙地赞扬了古代碑刻的精巧。

       东岳庙是北京一座大型道教寺院,坐落于朝阳门外神路街口,始建于元仁宗延祐年间(1314—1320年),明清时期均加修缮。庙内供奉着泰山之神——东岳齐天仁圣大帝。

       东岳庙由中路、东路、西路三部分组成。中路从南往北,依次为山门、钟鼓楼、穿堂殿、岱宗皇殿、育德殿、藏经楼等。东路有娘娘殿。西路是玉皇殿、药王殿。

      庙内遗存有元、明、清各代石碑百余通,可以称得上是北京的一座碑林。这里最著名的是元代的三座石碑。其一为张天师神道碑,由大书法家赵孟钏椋敖崽逖蘩觥⒂帽实谰ⅰ薄F涠适ス窃榉矣钗那寮粤ナ樘遄吹模囟溲拧F淙训碌畋墒榉艺允姥邮樾矗牌哟蠓健;褂幸蛔鞔埠苤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5-3 16:42 , Processed in 1.112015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