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的城墙和城门还剩下什么?上

2024-5-7 12:47| 发布者: weiwei |原作者: 燕都|来自: 北京访古

摘要: 提及北京的城墙和城门,总是伴随着很多遗憾。北京有着三千多年的建城史和八百多年的建都史,那么现如今北京历史上的城墙和城门还剩下哪些遗迹呢?我来为您介绍一下(本文仅介绍北京作为都城、陪都时的城墙城门遗迹, ...
      提及北京的城墙和城门,总是伴随着很多遗憾。北京有着三千多年的建城史和八百多年的建都史,那么现如今北京历史上的城墙和城门还剩下哪些遗迹呢?我来为您介绍一下(本文仅介绍北京作为都城、陪都时的城墙城门遗迹,不包含地方性的城墙城门,比如宛平县城、潞城古城等)

      有学者认为早在殷商时期北京地区就有部落“蓟”的存在。但那时的城邑建设还处于原始阶段,部落“蓟”究竟位于哪里还没有明确答案。到了周朝北京建城的脉络开始清晰起来,北京建城源于周武王灭商后实施的分封诸侯制度,据《史记》等历史文献记载,当时在北京这片土地一共有两个分封的诸侯国——蓟国、燕国。蓟国的国都位于今天的广安门一带,后来被燕国所灭,其国都蓟都成为了燕国的国都。2006年北京广安门内大街信息大厦后面一处工地内出土战国时期的货币三万余枚,以方足布为最多,伴有少量尖足布和燕明刀。这些钱币大多有流通痕迹,排除了是铸币遗址的可能。这么大规模的一次性出土战国货币,不要说在北京历史上,就是放在山西、河南等战国货币出土大省也是不多见的。因而足以说明这片区域在历史上的繁华。

       燕国的情况则比较复杂,燕国的国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从目前的考古及历史资料来看,燕国至少有五个国都。分别是1:初始燕城;2:临易;3:蓟城;4:易城;5:襄平。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有两个主要因素,一是国土面积的增加,二是与北方游牧部落山戎、赤狄的战争。目前保存有城垣遗迹的分别是1初始燕城和4易城,由于易城位于河北地区故而咱们本篇文章暂不涉及。

       咱们主要聊聊位于房山的琉璃河商周遗址,这处遗址的范围以董家林村为中心,并涵盖其周边的洄城、刘李店、黄土坡、立教、庄头五个自然村落。整个遗址东西长3.5公里,南北宽1.5公里,面积5.25平方公里。

       据《史记》记载,周武王灭商之后,就将召公奭封于北燕地区建立燕国,既然是分封一方的诸侯国,那么一定要有都城,但这座都城究竟在什么位置,史学界一直以来都没有确定答案。1945年中国考古学先驱吴金鼎教授的弟弟同样是考古爱好者的吴良才在出差途径琉璃河时收集到了一包陶片并交给了考古学家苏秉琦教授,虽然苏教授认为这是一处有价值的历史遗址,但在当时并没有条件展开考古工作。1962年北京市文物工作队和北京大学考古学联合在琉璃河一代进行考古挖掘,确定了琉璃河遗址属于“西周遗址”,有着极高的学术价值。接下来在1972-1977,1981-1986两阶段大规模考古中,一共挖掘出275座墓葬遗址和26座车马坑遗址,其中位于黄土坡村的1193号大墓还出土了两件重要的青铜器——克盉(音同和)、克罍 (音同雷);这两件青铜器上的铭文印证了典籍中召公封燕的史实,证明了召公长子“克”是第一代燕侯,燕国最早的都城就在琉璃河一代,这里是最早的“北京城”。为此1995年市政府还特意在此修建了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今北京考古遗址博物馆——琉璃河遗址)。
这座博物馆是不折不扣的小众博物馆,但却极为精彩,博物馆从历史资料记录、考古挖掘进程、出土文物展览和考古遗址呈现,全方位的介绍了这座燕国最早都城的历史脉络。

       博物馆所在地琉璃河村目前已全部腾退,考古工作依旧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而燕国都城的北段城墙遗址和东西段遗址由于在考古遗址范围内,所以并不对外开放。南段城墙遗址仅仅有一小截,因为在通往博物馆的村路边上,所以尚能拍摄。

这是百度地图上截取的琉璃河遗址,我做了一下标注,红框内是博物馆的位置,绿框内是燕国的宫殿区遗址和祭祀区遗址,黄条标注的位置就是燕国都城城墙尚保存的遗址部分。其中“A”就是目前在村路边上可以拍到的部分。

这段土墙会被很多参观博物馆的游客忽略,特别是开车进去的游客。看似不起眼,但却是北京现存最古老的城墙遗迹。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到公元907年唐王朝灭亡。中国的核心区域一直是在今天的陕西地区。那会儿的北京远离政治中心,但无论是魏晋时期的“蓟城”还是唐代的“幽州城”,城池范围都没有离开老宣武地区。但具体的城垣遗迹因为城市的改造发展已无迹可寻。

       公元907年唐王朝灭亡,随之而来的就是五代十国的大动荡。此时位于北方的少数民族契丹族却悄然崛起,那时统治北京地区的刘仁恭刘守光父子荒淫无度鱼肉百姓,甚至让百姓用泥制作货币进行交易。不堪暴政的幽州百姓纷纷北上逃到契丹境内,此时契丹国首领耶律阿保机以中原地区的混乱局面作为契机,不仅大量接受汉人难民,而且允许汉人入朝为官,并开始采用汉族的官僚体制和礼仪制度。这些措施大大促进了民族融合。公元947年耶律阿保机的次子耶律德光在汴京登基称帝,改国号为“辽”。

      辽在全国的行政区划采用“五京制度”分别是:辽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东京辽阳府(今辽宁省辽阳市)、南京析津府(今北京市广安门地区及周边) 、西京大同府(今山西省大同市)。北京作为辽五京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从定为五京之一到1122年被金兵攻陷的这将近二百年的岁月中,辽南京城基本上是岁月静好的状态,其城池范围就在今天的广安门地区。

      地图中的“凸”字形就是明清北京城的位置(即今天的二环路),绿框部分就是辽南京城城池的范围。

       尽管辽南京城在北京历史上的地位相当重要,但其城墙和城门没有任何遗迹保留下来。

       在老宣武区有一条老墙根街,清朝和民国时期就叫“老墙根”。1934年出版的《燕京访古录》一书中写道“宣武门外老墙根有半截废城一段···城砖坚固,石基如新,平嵌一石···上刻隶书‘通天’二大横字,左刻‘辽开泰元年’五字···”通过这段描述,至少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这里还有一段辽南京城的城墙遗迹。应该是东城墙的一段遗迹。

       尽管辽国虎视中原并占据燕云十六州,但其始终未能南下,在与北宋的对峙中,另一股少数民族势力开始日益强大起来,这就是女真人。公元1115年完颜阿骨打正式称帝,国号“金”。金人的强大让北宋找到了合作伙伴,公元1122宋金联手灭辽,金军的铁骑攻入辽南京城。按照盟约规定,北宋收回燕云十六州。但好景不长,公元1125年金人卷土重来不仅重新占领燕云十六州并且继续南下,第二年攻破北宋都城开封,徽、钦二宗被虏,北宋自此亡国。其余宋朝宗室皇亲则逃到临安建都,史称“南宋”。

       为了更好的控制中原地区,公元1151年金海陵王完颜亮颁布诏书决定自上京迁都燕京。并参照北宋都城汴京的规划和建筑式样,在辽南京城的基础上进行扩建,在历经两年的大兴土木之后,公元1153年工程竣工。同年三月正式迁都,改燕京为中都。如果说辽南京城尚为“陪都”。那金中都则是金国之唯一首都,而且完颜亮在迁都时为了断绝后路,还将旧都上京会宁府的宫殿及主要建筑彻底夷毁。大批皇宫贵族的进入让金中都迅速发展起来,而且带动了周边的皇家园林建设,我们今天熟悉的北海公园,其皇家宫苑格局就是在金朝时奠定的。

       地图中的红框就是金中都城墙的位置。我用蓝色标注的1234就是目前还尚存的历史遗迹。1、金中都水关遗址;2、万泉寺村城墙遗址;3凤凰嘴村城墙遗址;4、高楼村城墙遗址。

       金中都水关遗址是1990年北京市园林局在右安门外玉林小区建宿舍楼时发现的,是金中都景风门西侧城垣下的水关,它不仅是中国现存古代水关遗址中规模最大的,而且在形制上与宋代《营造法式》中的卷水窗的规制完全一致,是研究我国古代水利设施的重要实例。正因如此金中都水关遗址也被评为1990年全国考古十大发现之一。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已开辟为博物馆。

已开辟为博物馆的金中都水关遗址。水关就是穿越城墙用以连通城内外水流的关口。金中都时期城内有鱼藻池等皇家园林。园林的水必须是“活水”,鱼藻池的水就是通过这个水关流入城外护城河的。

       在丰台区的万泉寺村和其西边的凤凰嘴村还有两段金中都城墙遗址。

这是位于万泉寺村的金中都城墙遗址,就这么一小段了。照片是18年拍摄。21年我曾故地重访,当时正在进行考古挖掘,未能再次进入。

      凤凰嘴村的金中都城墙遗址位于万泉寺村的西边,在一处名为“万泉公园”的街心公园内,但这里一直不对外开放,除了一段被苫布覆盖的城墙遗址外还有一些石碑、石马等石构件,应该也是从附近征集整理安置于此的。

我曾先后于18年和22年两次到此寻访,但公园都没有对外开放,也只能把相机举过墙头对内拍摄几张,被苫布覆盖的就是金中都城墙遗址。

       通过地图和实地走访,金中都水关遗址和万泉寺村金中都城墙遗址、凤凰嘴村金中都城墙遗址都是金中都南城墙的历史遗迹。而高楼村金中都城墙遗址则是西城墙偏南段的历史遗迹了。

       高楼村顾名思义就是村里有一座“高楼”,这座“高楼”就建在高大的金中都城墙遗址上,但“高楼”是什么年代的已无人说的清了。上世纪50年代,为了填平附近大大小小的低洼地,城墙的夯土就成了最佳选择。日日挖,日日填。到如今别说“高楼”了,连城墙也仅仅就剩下这么一小段了。

这就是位于高楼村的金中都城墙遗址,照片拍摄于18年,21年重访时这里正在进行考古挖掘,未能再次进入。近几年金中都遗址也在继续考古挖掘中,而且不断有新的遗址遗迹被发现,让金中都更为立体化的呈现在我们面前。

      公元1206年,蒙古部成吉思汗统一大漠南北,建立大蒙古国。此时的金朝国力衰退,朝纲混乱。皇帝完颜永济更是昏庸无能之辈。成吉思汗不会放过眼前的大好形势,蒙古铁骑开始南下,并于1215年攻陷金中都。占领金中都后将其改名为“燕京”。

       蒙古帝国的辉煌始自成吉思汗,但最终完成疆域统一大业的则是他的孙子忽必烈。为了进一步的南下中原和避开内部的政治争斗,公元1264年忽必烈下诏改燕京为中都,作为陪都。1267年决定迁都于此,并开始在这片区域重新选址兴建城池。中书省官员刘秉忠被任命为工程的总负责人。1276年新的城池建成,这就是著名的“元大都”。“元⼤都”让北京第⼀次成为了⼤⼀统王朝的⾸都。

       红框部分就是元大都城墙,其中虚线部分现在依旧有城墙遗迹保存,且以开辟为元大都遗址公园,成为北京非常有名的一座以历史遗迹为底蕴的城市街心公园。而且通过这张地图可以看到,明清北京城内城的四分之三的地区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营建的。今天北京的东四地区、西四地区、南锣鼓巷地区依旧保持着元大都时期胡同的肌理,胡同宽且直。

现存的元大都北城墙遗迹,与明清北京城墙不同,元大都时期的城墙还是夯土筑城,并无城砖包裹。这也就是为什么又称其为“土城”的原因了。

       元大都北城墙遗迹中也保留有一处水关遗迹,和金中都遗址的水关不同,这座水关在规模上明显小了很多,但完整程度上却要好于金中都水关,其水关上方的涵洞也完好保留。

元大都北城墙水关遗址

       除了北城墙,元大都西城墙也有一段保留了下来,而且还有一处被誉为燕京八景之一的蓟门烟树碑。

于清末的蓟门烟树碑旧影,当时碑亭还有保留而且就是建在元大都城墙上面。


现在的蓟门烟树碑

       元大都西城墙遗迹中最为珍贵是保留有元代城门的遗迹。这就是元大都的肃清门瓮城遗迹。

       元代的城门,丽正门为正中之门,其位置大概在今天的天安门城楼。以丽正门为起点顺时针分别是:丽正门、顺承门、平则门、和义门、肃清门、健德门、安贞门、光熙门、崇仁门、齐化门、文明门,共计十一座。其中光熙门、安贞门、健德门还有地名存在。1969年拆除西直门箭楼时发现了包裹在里面的元大都和义门的瓮城城门遗迹,但也没有保留。因此说肃清门留下的这段瓮城遗迹就显得格外珍贵了。

       在过去的城池防御体系中,城门是由箭楼,城楼,瓮城组成的。我们以清乾隆京城全图里的德胜门为例。图片A是德胜门箭楼,B是德胜门城楼,C是德胜门瓮城。这三部分组合在一起才是完整的“德胜门”。

还是这张元大都地图,绿线标注的地方是肃清门的位置,其中虚线部分就是仅存的瓮城遗迹。

这就是肃清门城遗迹,在一座小区里且已成为小区的花园部分。周围都是高高的塔楼,很庆幸它没被拆掉。


从楼上俯拍可以清楚的看到瓮城的弧度和远处的元大都西城墙遗址(红箭头所指处)。

       肃清门瓮城遗迹是元大都留下的唯一一座和城门有关的遗迹,也是北京现存年代最为久远的一座城门遗迹。它对于北京的城市历史来讲是相当重要的。

       除此之外,据专家考证建国门附近的明清古观象台就是在元大都东南角楼的旧址上修建而成的。在过去城墙与城墙的交汇处大多会修建一座转角楼用于防御。


现已开辟为博物馆的明清古观象台

       以上我为您介绍了北京在燕国,辽南京城,金中都,元大都四个时期尚保存的城墙和城门遗迹。公元1368年,随着明朝大将徐达攻破元大都,北京的城墙和城门又出现了新的变化。公元1421年永乐皇帝迁都北京,我们最为熟悉的那座北京城到来了。600余年的岁月之后,它还剩下那些与城墙、城门有关的遗迹?在下期的北京访古中,我再为各位介绍。

文章所有图片均为本人拍摄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上一篇:水头村石塔下一篇:北京的摩崖石刻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9-8 08:14 , Processed in 1.099281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