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阁老和中堂

2024-5-8 13:08| 发布者: weiwei |原作者: 西里西亚打字工人|来自: 甲申十七年

摘要: 在一些明清的电视剧中,经常能看到“阁老”和“中堂”的说法,比如《大明王朝1566》中的“严阁老”和《雍正王朝》的“张中堂”、“隆中堂”。这是明清时对大学士的称呼,今天就来说说这些大学士。“大学士”起源于唐 ...
在一些明清的电视剧中,经常能看到“阁老”和“中堂”的说法,比如《大明王朝1566》中的“严阁老”和《雍正王朝》的“张中堂”、“隆中堂”。这是明清时对大学士的称呼,今天就来说说这些大学士。

“大学士”起源于唐朝,唐中宗景龙二年(708年),修文馆设置了大学士四人,这是正史对“大学士”的最早的记载。到了唐玄宗时,李隆基打算任命张说为“大学士”,但是张说说,“学士”就是“学士”,没有什么“大学士”,我可不敢当。由此可见,“大学士”在唐朝时只是偶然的出现,并不是常设职务。
宋朝时,宋仁宗设置昭文殿大学士和集贤殿大学士,由正副宰相兼任,这时的大学士已经和明清时非常类似了。
明朝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杀胡惟庸后,罢中书省,政归六部,两年后设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大学士,后又设置文华殿大学士,都是五品,属于是皇帝的顾问。
朱元璋这个人是个工作狂,但是他的子孙可没有他那个精力。朱棣起让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政务,从此军国机务开始属于大学士的职责,这时期的大学士依然是五品,事情转变发生在朱高炽时期,升杨士奇为礼部侍郎、杨荣为太常寺卿,他们都兼殿阁大学士,这样他们的品级都上来了,到了朱瞻基时期,升为尚书,开始真正的位高权重,隐隐成为实质的宰相。
明代大学士必须翰林出身,到了清代沿袭了这个制度,设置保和殿、中和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大学士,乾隆时改“四殿二阁”为“三殿三阁”,分别是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体仁阁、东阁,满汉各二人,均为正一品,为文臣的最高官位,其中汉人一般也都需要翰林出身,直到雍正时期设置了军机处,大学士的职权才被削弱。但是清代的正式诏书都是以殿阁大学士的名义拟出,臣僚的正式奏章也要交给内阁,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宰相的角色。
我们看电视剧,总下意识的认为,“阁老”是明朝的产物,“中堂”是清朝的产物。这个其实是不对的。严格说,“阁老”起源于唐代,是中书舍人的称呼,最早用来描绘中唐时期的宰相杨绾wǎn的,《唐书》中写道,“绾为中书舍人,故事,舍人年久者称为阁老”,其实是一种尊称。
而“中堂”在明朝时也已经产生了,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设置内阁大学士,在翰林院上任,三年后命殿阁大学士皆为翰林院官,所以在翰林院中设置大学士的专座,翰林院的主官掌院学士只能坐在他们的旁边,于是翰林们都称殿阁大学士为“中堂”,是说他们坐在中间的意思。
所以,“阁老”和“中堂”都不是官制,,“阁老”是一种敬称,“中堂”是一种家具摆放模式。在清代,并不是所有的殿阁大学士都被人称为“中堂”,这里面有着约定俗成的潜规则,简单说就是,内阁大学士必要要掌部或者手握实权才可以,比如康熙朝的张英,也就是张廷玉的爹,他身为文华殿大学士,但没有分管六部事物,所以不能叫“张中堂”,同样还有乾隆朝的福康安和尹继善,他们都不是“中堂”。
在这个角度上,《雍正王朝》中的“隆中堂”其实是个错误的说法,小多子并不是大学士,他爹佟国维(正史中小多子是佟国维的儿子,而不是他的侄子)才是大学士,所以隆科多并不能被叫做“中堂”,此外还有晚清的许多军机大臣,比如翁同龢,也不是大学士,所以也不是“翁中堂”。
“阁老”这个词多在明朝初中叶出现,到了明代中期之后渐渐不再被人提,因为当时的内阁大学士有了更为高逼格的称呼,那就是“首辅”,或“首揆”、“元辅”等等,以表示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实际宰相,下臣对首席内阁大学士尊称“首辅”是合适的,亲近的人多称呼籍贯,比如对张居正,亲近的人称“张江陵”是ok的,你要说“张阁老”就显得有些不伦不类了。
但是“阁老”也并没有消失,多是存在在民间的口语中,多用来称呼清朝中期以前的高级文官,比如著名汉奸范文程,死后葬在北京怀柔,当地一直故老相传这里是“范阁老墓”,此外还有野史中乾隆皇帝的亲爹陈元龙,也在金庸先生的小说中被叫做“陈阁老”。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2 22:06 , Processed in 1.078735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