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2023年度驻外使节工作会议与会使节时强调:“(要)敢于善于斗争,做国家利益的捍卫者……以箭在弦上的备战姿态和不畏强权的坚定意志,坚决维护好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在一百多年前的积贫积弱的晚清,曾有一位青年外交官,为维护国家主权利益而殚精竭虑,他就是被梁启超誉为“身临危难,无一失体”的曾纪泽。 书香门第 曾纪泽(1839-1890),字劼刚,号梦瞻,湖南湘乡人,为晚清名臣曾国藩之次子,清末著名外交家,中国近代史上第二位驻外公使,曾先后出任清政府驻英国、法国与俄国公使。 ❖ 曾纪泽像·《清史图典》 曾纪泽出身书香门第和官僚世家,自幼受到严格教育,4岁就入私塾学习,师从湘中名士冯树棠,开始习读经史诗文。从幼年开始,曾国藩就对曾纪泽的读书、写字、做事、做人等都多有教导,要求相当严格。 ❖ 曾纪泽书法作品 青年时期的曾纪泽长期随侍父亲曾国藩。当时曾国藩幕府人才荟萃,极一时之盛,“凡法律、算学、天文、机器等等专门家,无不毕集,几于举全国人才之精华,汇集于此”。曾纪泽得以和徐寿、徐建寅、李善兰、华蘅芳、薛福成、吴汝纶、黎庶昌等通习西学的人物相识,执经问难,进一步开阔了自身的眼界。其涉猎广泛,不仅通晓篆刻丹青、音律骑射,研习天文算学,还对西方知识和西洋器物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为难得的是在当时保守的社会环境下坚持勤学英语,为日后从事外交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曾国藩在《家训喻纪泽》中指出:“尔之短处,在言语欠钝讷,举止欠端重,看书不能深入,而作文不能峥嵘。若能从此三事上下一番苦功,进之以猛,持之以恒,不过一二年,自尔精进而不觉”,从一位父亲的角度指出了曾纪泽的不足,给予了指导。而后青年曾纪泽遵照父亲教诲,持之以恒下苦功,其学习英语之法是将《圣经》《英语正音》作为课本,每日抄写、背诵一二十条,终有成效。出使英、法、俄国前,曾纪泽的英语水平已可与外国友人书信流畅交流。而担任驻外公使期间,曾纪泽依然勤学英语,每日使用英语听、说、读、诵不辍,就连出门拜客时都在“舆中看英文耶稣书甚久”,其水平已可胜任专业翻译,曾于光绪十年(1884年)将英国诗人傅澧兰所作之诗译成中文七绝四章,为中国诗歌翻译史上较早的佳作。 ❖ 曾纪泽英文学习笔记 据日本史料记载,光绪十二年十二月十四日,时任总理衙门大臣的曾纪泽与其他高官向驻京各使馆的外交官祝贺新年,曾纪泽以英语“Happy New Year”为贺,这是记载的清朝官员首次用英语贺年,从一个侧面见证了悠久中华文明不断吐故纳新、与近代接轨的历史进程。 出任公使 光绪四年,39岁的曾纪泽被任命为出使英国、法国大臣,获太后、皇帝召见,慈禧太后对其言:“你替国家办这等事(外交),将来这些人必有骂你的时候,你却要任劳任怨。”曾纪泽回答道:“臣从前读书到‘事君能致其身’一语,以为人臣忠则尽命,是到了极处了。近观近来时势,见得中外交涉事件,有时须看得性命尚在第二层,竟须拼得将声名看得不要紧,方能替国家保全大局”。其维护国家大局为先的外交观念跃然眼前、令人动容。 曾纪泽的驻外历程辛苦而曲折,从上海离国后,先是抵达法国,随后移驻伦敦,又赴俄谈判到条约签字,再移驻巴黎,一直辗转于英法俄三国。后来因中法越交涉卸去驻法大使一职,专使英俄,最后于光绪十二年卸任,自英启程回到北京。 ❖ 出使英法大臣曾纪泽呈派驻英国人员清单 曾纪泽认为在当前中西方差异较大、敌强我弱情形下,如果空谈道义、鲁莽排外,势必将使洋务越办越糟,难以收拾,只有积极主动向西方学习、徐图自强,才可能减少或避免中西交涉中中国吃亏的现状。所以驻外期间,曾纪泽坚持不懈地了解、学习西学,希望找到中国的富强道路,为此他深入了解考察各国历史国情、研究国际公法。八年持节异国,曾纪泽成长为洋务派的中坚力量,他敏锐的看到西方国家市场里存在着的中国商机,并希望中国商民能将此转化为富强之一道,还将西人专利法宣传介绍到国内,高度重视先进机器制造业和提升清军武备,曾对购买英国“蚊子船”之事多加关注。 曾纪泽任内以清廉闻名。驻英期间,因临时使馆“人多屋少,苦无术也”而必须设立正式使馆,曾纪泽多方寻找比较馆舍,先后在布兰司登街、沙逊房屋、蛮德费尔街、波特兰大街等多处考察,最后选中并租下波特兰大街49号,并订购了“货坚而价廉”的家具,经过改造后的使馆的规模既不失大国气度,亦不流于奢靡。在使馆日常运转中曾纪泽也提倡节约公费、摒弃贪烈,对虚耗公款的电报费、药费进行了改革。 ❖ 曾纪泽选定的驻英使馆建筑沿用至今 尽职尽责的曾纪泽得到了外国人的敬重,曾纪泽的同时代人、也是著名外交官的薛福成评论:“光绪初年以来出洋之星使,究以曾惠敏公为第一。以其资性聪明,颇多材艺,而又得文正之庭训。在任八年,练习洋务,并谙言语,至今为洋人所钦慕。” 伊犁交涉 同治年间,英国支持的中亚浩罕国军事首领阿古柏入侵我国新疆,沙俄趁机出兵强占我国伊犁,并假意声明替中国“代收代守”,表示“俟关内外肃清,乌鲁木齐、玛纳斯等城克复之后,即当交还”。 清政府屡次派员交涉,但沙俄拒不撤兵,甚至直到光绪三年左宗棠收复除伊犁之外的整个新疆地区后,沙俄仍无意归还伊犁。为了尽快解决伊犁问题,清政府任命署盛京将军、左副都统御史崇厚为出使俄国头等全权大臣,于光绪四年赴俄交涉归还伊犁事宜。不料昏愦无能的崇厚屈服于沙俄的压力,急于求成,独断专擅,与沙俄签订《里瓦几亚条约》,丧权辱国。消息传来,举国哗然。清政府迫于舆论压力,拒绝批准条约,将崇厚革职治罪,另派曾纪泽兼任驻俄公使,赴圣彼得堡与俄国谈判改约。 ❖《大清德宗景皇帝实录》中的相关记载 重新谈判收回伊犁的重任于是落到了曾纪泽身上。他对谈判进行详细的筹划,全面分析了当时情势,在光绪六年四月十九日的“敬陈管见疏”中陈述了谈判“重界轻商”的原则,并请了两位外国帮手:马格里、日意格,分别前往英国、法国驻俄公使探听消息,提供情报信息。 在谈判过程中,曾纪泽熟练运用国际“公法”,力持定见,外柔内刚,争重让轻,面对俄方代表的讹诈毫不畏惧,在关键问题上反复辩论,据理力争,终使俄方让步。在订条约全文时,曾纪泽在无损双方协议的基本原则下,力争在各条款内添加对中国有利的详细字句,对条款内容一字一句地悉心斟酌,力求严谨准确,不留含混不清、模棱两可的痕迹,预防后患。 光绪七年七月,曾纪泽代表中国政府与沙俄互换《中俄伊犁条约》(又称中俄《改订条约》)等各件约章专条,伊犁及周边固有领土得以重回祖国怀抱。 ❖ 伊犁锡伯古城(图片来自网络) 曾纪泽身为近代外交先驱,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时人给予很高赞誉,其墓志铭云:“俄恃其强,据我新疆,谁与会议,自毁堤防。公踵其后,十易八九。折冲樽俎,夺肉虎口。不辱使命,不激不随。公此一举,倾动四夷”,而其勤学廉洁之精神也同样值得今人学习。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4:06 , Processed in 1.074464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