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话说当年“电蛐蛐”和“大哥大”

2024-6-5 18:36| 发布者: weiwei |原作者: 刘一达|来自: 北京纪事

摘要: “电蛐蛐儿”的烦恼三四十岁往上的人,也许还记得当年北京人出门,裤腰带上别着的BB机的场面,跟当时满大街跑的黄色“面的”(出租车)一样,这都是1990年代初京城街头的一景儿。BB机的学名叫寻呼机,但什么新鲜玩意 ...

“电蛐蛐儿”的烦恼

三四十岁往上的人,也许还记得当年北京人出门,裤腰带上别着的BB机的场面,跟当时满大街跑的黄色“面的”(出租车)一样,这都是1990年代初京城街头的一景儿。

BB机的学名叫寻呼机,但什么新鲜玩意儿,到了喜欢幽默的北京人嘴里,总会鼓捣出葛词儿(搞怪的词)来,北京人管BB机叫“电蛐蛐儿”,管黄色的面包车叫“黄虫”(含有蝗虫之意)。

您也许有所不知,寻呼机在京城大面积普及,是在1992年前后,但早在1983年,上海就开辟了国内第一家寻呼台,换句话说,寻呼机这玩意儿1983年就进入中国了,但使用它的人主要是在广州和上海。

为什么寻呼机没有在京城迅速普及呢?主要是因为当时的私人电话还是稀罕物。1984年,北京的私人电话才有800户。您琢磨琢磨当时近2000万人口的京城,私人固定电话之少,现在看有点儿不可思议,但当时一点儿不稀奇,因为跟北方的一些大城市相比,北京拥有私人电话是最多的。

电视剧《我爱我家》
您别忘了,寻呼机的功能是寻呼,它只能告诉您:谁给您打电话了,机子本身并不能直接回电话。您看到寻呼机上的呼叫信息,得马上找电话,给人家回话,一时找不到,那不等于抓瞎吗?

所以,在电话没普及的时候,许多时候,BB机几乎是摆设。即便您腰里别着10个BB机,但一时找不到电话,也没法跟对方联系,只能干着急。

直到1990年代后期,私人电话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寻呼机这才雨后春笋一般在京城发展起来。当时腰里别着BB机,是一件很光鲜的事儿。

北京人喜欢攀比,尤其是在买卖地上,人家腰带上别着“电蛐蛐儿”,您没有,似乎人前人后一下子矮了半截,甚至谈生意都失去了底气,所以,无论如何您的腰带上也得有个带响儿的。

您腰上有“电蛐蛐儿”,我腰上也有,而且最初寻呼机的呼叫声几乎都一样,于是当时就出现了一种有趣的社会现象,一个人的“电蛐蛐儿”一叫,身边所有的人都会看寻呼机。后来,厂家意识到这种“一呼百应”的问题,有的品牌厂家很快研究出寻呼机的呼叫声个性化。

岂知进入1990年代,通讯业的发展瞬息万变,没等数字寻呼机在老百姓手里焐热乎,人们腰上的“电蛐蛐儿”还没都叫出个性来呢,“汉显”寻呼机就问世了。“汉显”,就是在寻呼机上能出现文字,虽然文字超不过几十个字,但要说什么事儿,这几十个字大概齐也能交代明白。“汉显”无疑让“电蛐蛐儿”更加便利,也更能贴近百姓生活,自然,也促进了寻呼机的发展。

1992年前,“电蛐蛐儿”刚风行时,卖寻呼机的只有几家,寻呼机也只有“摩托罗拉”“诺基亚”等几个品牌。1993年以后,“电蛐蛐儿”的市场骤然升温,并且在短短几个月,京城卖寻呼机的门脸儿达到了几百家,而且地下交易异常活跃。一时间,冒出许多倒卖寻呼机和呼机号的“电信虫儿”,把市场弄得乱云飞渡,鱼目混珠。

我当时在《北京晚报》当记者,为了调查寻呼机市场的状况,在“电信虫儿”的主要据点:中国电信西直门营业厅和广渠门营业厅等地界,混迹于他们当中近一个月,了解到一些内幕,写了长篇报道发表在报纸上,产生了很大社会影响。有关部门配合工商、公安等执法部门迅速出击,对“电信虫儿”给予打击,市场经过整顿有所好转。

但是谁能想到,当许多人还迷恋“汉显”“电蛐蛐儿”的时候,移动电话带来的电信技术“革命”已经打响,新的电信手段悄然取代了传呼机,让“电蛐蛐儿”展露头角没两年就光荣地“就义”了。

“大哥大”的张狂

有人说,现代化的通讯工具是从移动电话开始的。不知道这儿说的“现代化通讯工具”的含义是什么,但说到移动电话,确实让中国的老百姓感受到了通信发展的“飞速”。

移动电话(手机)是美国人马丁·库帕在1973年发明的,经过五次技术革新,1983年摩托罗拉手机在美国上市。1987年,摩托罗拉手机进入广州,由此拉开了这台大戏的序幕。

手机对话需要有移动通信网络,否则没法跟对方的电话对接。1988年3月,北京开通了第一代移动通信网络。您看好这个年份,1988年。当时北京的寻呼机还没普及,换句话说,移动电话几乎与传呼机前后脚来到北京的。跟“电蛐蛐儿”的谑称一样,移动电话刚在京城面世时,因为其个头大,拿在手上透着气派,有份儿,所以被北京人戏称“大哥大”。

当时,北京的第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只有5个基站,73个信道。一个信道只能保障一部手机的对接,也就是说,同一时间内,只能有73个人通电话,所以相互抢信道,接不通电话的情况属家常便饭,通话的质量可想而知。

那会儿的“大哥大”用户特别有意思,经常可以看到他们手里拿着“大哥大”,铃声一响,“喂喂”两声,便跑到楼下接电话的情景。当然也能看到从楼里的窗户伸出脑袋打电话的镜头。此外,“大哥大”的电池蓄电量有限,差不多半个小时,一块电池就用光了,“大哥大”就成了“哑巴”。

所以说,最早使用“大哥大”的人,并非完全是为了打电话方便,摆谱儿充大,显示自己的“大款”身份才是第一位的。因为最早使用“大哥大”的,主要是先富起来的“大款”,要不怎么老百姓把移动电话叫“大哥大”呢。

您会问了,干吗不多开几条信道呀?谁不想多开呀!但当时信道的造价非常高,别的不说,光用于通话的模拟载屏就29万一台,一台最多能容纳2000户。正因为如此,早期的“大哥大”用户发展比较慢,1990年,全国的移动用户有1.8万户,到1991年,北京有“大哥大”用户是4000个。当时“大哥大”属于高端消费品,一般老百姓不敢问津。

为什么一般人对“大哥大”敬而远之呢?主要是因为它的身价儿太高。一部“大哥大”两万多元,此外还要缴纳入网费6000元,通话是双向收费,此外还要缴通讯费、频率使用费等。当时,北京人的平均月工资不过两三百元,您说工薪阶层对“大哥大”是不是只能望洋兴叹了。但改革开放,已经让一部分北京人富了起来,尽管“大哥大”对许多人高不可攀,但买“大哥大”的仍大有人在,而且它在市场上还供不应求。当时,买“大哥大”,要奔位于复兴门内大街的北京长话大楼。我作为记者曾到这里采访,申办移动电话的营业厅在大楼外的临建房,这里每天都人满为患。营业员告诉我,办里一部移动电话最多要排一年左右。

不过,北京的移动电话用户是逐年增长的,到1993年底,“大哥大”用户已经达到32000个,这个时候,市场仍然供不应求,许多用户付款后,还要等半年才能拿到手。“大哥大”着实风光了两三年。

异军突起的手机

这些年,让人们感到变化最快的就是通信工具了。当北京的老百姓对“大哥大”望洋兴叹,那些“大哥大”用户还陶醉在通信便捷的快乐之时,殊不知,移动通信网络正在悄然换代,1995年,第二代移动电话网络开始投入运营。移动电话网络的更新换代,意味着“大哥大”将要告别历史舞台。随着第二代移动电话网络的运营,新的通讯工具手机出现了。

手机的使用,不但频率资源利用率高了,而且通信质量、保密性、网络覆盖率、漫游功能等等也有了很大提升,当然,比起笨拙的“大哥大”来,手机像个窈窕淑女,拿在手上方便自如,关键是它的身价降了下来。

当时,我这个当记者的,如果手里有一部“大哥大”,联系工作多方便呀!但“大哥大”的价位,让我望而却步。不单是我,那会儿,北京新闻界的同行,手里有“大哥大”的也是凤毛麟角,所以当手机出现时,我们无不感到欣喜,因为它的价位我们还能接受。

曾经的摩托罗拉广告
1995年,手机的用户猛增,到1997年,北京数字移动电话的用户已经增加到31万。当时,“大哥大”已经过时,手里拿手机的人越来越多。我曾经拍过收废品的老爷子用手机打电话的照片,自然,这种镜头当时还属新闻。

2000年,北京移动通信公司的模拟网A网关闭,到2001年,服役了13年的北京模拟网B网也光荣退休,这也宣告了9000名用户,彻底跟“大哥大”道了拜拜。

最早的手机是直板的,但很快出现了翻盖手机,翻盖手机新鲜了没两年,智能手机就问世了。

无所不能的智能手机

让人没想到的是,2000年5月,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相继宣布为用户提供WAP服务,这意味着手机可以上网了。这是真正意义上的通信技术革命。

手机让我们走进了网络时代。一部手机,通过互联网,我们可以和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方的人取得联系,与此同时,我们可以随时知道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发生的大事小情。互联网实在是太神奇了。手机与网络联姻,使手机在北京迅速普及,到2001年7月,我国的移动电话用户达到了1.2亿,超过了美国,跃居世界第一。这一年北京的用户是500多万,普及率36%,位居全国第一。

电视剧《家有儿女》
有意思的是,2001年,北京的手机用户首次超过固定电话用户,手机成为北京人的第一通信工具。2008年,北京移动电话达到了每百人98部。2019年,工信部已经发了5G商用牌照。从此,中国正式进入5G时代。如今,北京的手机用户已经超过1000万,成人几乎每人一部手机,有的人手里不止一部。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浏览网页,视频通话,观看电影,地图定位,移动支付,智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现在人们出门没有手机,可以说寸步难行。远了不说,20多年前,我们都难以想象互联网的功能会如此神通广大。那时,我们还在为家里能不能安上一部固定电话而着急上火。

家里有部固定电话,曾经是多少人的梦想。记得20世纪五六十年代,社会上流传一句顺口溜:“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人们把能住上楼房,家里有电灯电话,此外还能吃上“土豆烧牛肉”,当作是进入共产主义的标志。现在看来,这多少显得有些幼稚。

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让我们进入了网络时代。生活在这个时代,我们才真正体会到手机带来的便捷,也真正感受到幸福生活的内容和意义。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0-18 11:44 , Processed in 1.109340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