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山西霍州千佛崖摩崖造像发掘简报

2024-6-13 10:30| 发布者: weiwei |原作者: 白曙璋等 |来自: 故宫博物院院刊

摘要: 霍州市位于山西省临汾市北端,从地理上看,它是晋南的最北端,与晋中灵石县接壤,是连接晋中、晋南的关键区域。霍州市境内有多处石窟寺、摩崖造像,本次清理的霍州千佛崖摩崖造像是其中一处规模最大的以唐代为主的摩 ...
霍州市位于山西省临汾市北端,从地理上看,它是晋南的最北端,与晋中灵石县接壤,是连接晋中、晋南的关键区域。霍州市境内有多处石窟寺、摩崖造像,本次清理的霍州千佛崖摩崖造像是其中一处规模最大的以唐代为主的摩崖造像,且是临汾地区乃至晋南地区规模最大的摩崖造像群。该摩崖造像的发掘,对研究晋南唐代佛教造像以及密宗信仰来源和传播具有重要价值。

山西霍州千佛崖摩崖造像发掘简报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霍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根据石窟寺(含摩崖造像)专项调查数据显示,山西省共有石窟寺(含摩崖造像)485处,其中石窟寺279处,摩崖造像206处。临汾市位于山西省中南部,现存石窟(含摩崖造像)47处,其中石窟23处,摩崖造像24处,霍州千佛崖摩崖造像是临汾市一处规模较大的佛教造像遗存。鉴于当地文物部门将对霍州千佛崖摩崖造像进行加固等文物保护工程,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21年8月-12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霍州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对霍州市千佛崖摩崖造像及窟前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和清理,并对摩崖造像进行了初步研究,现将发掘、清理情况报告如下,需要说明的是,描述时左右相对位置以造像的左右为序。


整体概况

霍州千佛崖摩崖造像位于霍州市西南7公里处的汾河东岸山崖上,山势南北走向,造像分布面积长34米、高约12米。崖壁背山面水,处于郭庄泉域中心,背靠辛置镇郭庄村,与郭庄村所处的山体原为一个整体。该崖壁因东临108国道(霍侯一级公路),致使山体被分割,崖壁西面180米处为国家能源集团霍州电厂,汾河从西面向南流过〔图一〕。地理坐标北纬36°30′43.3′′,东经111°41′20.1′′,海拔高度526米。

〔图一〕千佛崖位置示意图 作者制

千佛崖摩崖造像相关记载见于明清时期地方志中,以清代为主。明嘉靖《霍州志》载:“圣佛崖,在州西南十五里,汾东岸,上有佛百余,故名。”清康熙十二年版《霍州志》载:“圣佛崖:在州西南十五里。汾水东崖上有佛百余,因以为名。”清道光《直隶霍州志》载:“圣佛崖在州西南十五里,汾水东上,有石佛千余。”说明在明嘉靖及清康熙、道光年间,千佛崖被称为圣佛崖,与州城相距15里,且圣佛崖规模比现在大,可能因为近现代铁路、公路建设等人为原因,还有崖体结构变化、水害等自然原因,致使崖体受损,造像消失数量巨大。

千佛崖摩崖造像于1985年被霍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市文物局对千佛崖进行了修缮,复原大佛前抱厦,增设石台阶;2004年临汾市政府公布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公布名称为千佛崖石刻;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千佛崖摩崖造像仅露出大佛足部以上部分,其余崖体基本未露出,更名为千佛崖摩崖造像。2017年,大佛以下的北、南部下部位置造像由于修筑河坝,在施工取土时逐渐露出,但仍有部分造像被土石掩埋。2020年在全国石窟寺(含摩崖造像)专项调查项目中,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于12月对千佛崖进行了保存现状、管理机构及人员状况、病害状况等专项调查。

窟前遗址及地层堆积

由于千佛崖摩崖造像位于汾河东岸,在距离崖壁正前方约15米处修筑了现代拦河坝,因此,本次窟前遗址布设的探方须在拦河坝内5米的安全红线内,在红线至崖壁的区域内,共布设5米×5米探方14个,5米×2.5米探方6个,发掘面积共计约425平方米。

地层堆积十分简单。此地位于汾河滩,加之2013年左右当地进行河坝建设工程,地层全被破坏,表层土下全为扰动过的杂土,夹杂大量石块。

窟前遗址共发现两处遗迹,一处为现代废弃的混凝土管道,另一处为崖壁下方石块砌筑的长条形遗迹护坡(或道路)。

混凝土管道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修筑,据说是用于河对岸的电厂供水的管道,后在本世纪初废弃,废弃的管道位于安全红线内5.5-7.2米处,宽约1.5-1.7米,南北纵线单列贯穿整个遗址区。

石块砌筑的长条形遗迹位于崖壁正下方,自最下层佛像底部开始,宽1-1.8米,贯穿整个崖壁下方。由石块层叠垒砌,石块大小比较均匀,靠近崖壁的内里部分以较小石块填充,疑为护坡或道路遗迹〔图二〕。


图片〔图二〕崖壁下方护坡

由于窟前遗址位于汾河河床,当发掘至水面下时,河水大量上涌,加之遗址又处在郭庄泉域的中心,后山的泉水从石缝不断涌入,近年人为破坏等,以致本次发掘未发掘至护坡(或道路遗迹)底部,亦未找到古代活动面。

分布状况

千佛崖摩崖造像位于汾河东岸南北走向的山崖上,坐东面西,西面即为汾河,造像分布于长34米、高约12米的崖面,分布面积约300平方米〔图三〕。造像中部以北保存较南部好,北部以体型高大的倚坐佛为主尊,周围分布约110龛(编号为K1-K72及大量附龛),存在避让、打破、借用关系。此外,崖面分布20处题记(编号为T1-T20)和少量线刻图案(编号为XK1-XK5),由于风化、脱落等病害,仅可识别十余处题记和两处线刻图案。现就保存较好、有代表性的龛像、题记及线刻图案等报告如下。

〔图三〕千佛崖摩崖造像全景

(一)造像(龛)

K1 大像龛,位于千佛崖崖壁北侧最上方,龛形已不存。倚坐佛,螺发,高髻,面相方圆,眉眼雕刻清晰,大耳垂肩;颈部粗短,阴刻三道蚕节纹,双肩宽厚,胸腔厚重,胸际雕乳房线,身材健硕;着通肩上衣,衣纹凸起,疏朗厚重,衣纹在腹部呈“U”形;右手上举,掌心向外,施无畏印;左手五指清晰,掌心向下置于左膝,两腿微微外侈,倚坐于方形高座上,座下为有梗莲座痕迹。两腿之间有题记T1。像高5.43米,肩宽1.9米〔图四〕。

〔图四〕K1大像龛倚坐大佛

K4 位于摩崖龛北侧中上部,北邻K4-1,龛形已破坏。主尊头部局部用细砂填补,作馒头状高肉髻,面相方圆,眉眼细长;颈部粗短,阴刻三道蚕节纹,胸腔厚重,身材健硕,双乳发达;着露胸通肩式上衣,衣纹厚重疏朗,呈泥条状凸起;右手置于腹部,左手下垂置于左膝,结跏趺坐于莲座之上。通高0.47米,像高0.35米,最宽处0.22米。主尊两侧各立一胁侍菩萨,头部均用细砂填补。左侧菩萨,面相方圆,衣着、纹样、装饰模糊不清,下身风化严重,跣足立于莲座之上。通高0.36米,像高0.3米,最宽处0.1米。右侧菩萨,上身服饰风化不清,下身着裙,腹部系带,帔帛婉转飘逸,跣足立于莲座之上,通高0.36米,像高0.29米,最宽处0.9米〔图五〕。该龛外左上方有“正德三年”纪年题记T2。

〔图五〕K4(左)与K5(右)造像龛

二龛中间为“ 正德三年” 纪年题记T2

K5位于摩崖龛北侧中上部,北邻K4,南邻K5-1。圆拱形龛,龛内雕一佛,龛外各立一身胁侍菩萨。主尊佛像头部疑为重新粘补,肉髻较低,似有髻珠,面部方圆,眉眼雕刻清晰;颈部粗短,有两道蚕节纹,双乳发达,体态丰腴;着露胸通肩式上衣,衣纹厚重,呈泥条状凸起,下衣垂于莲座之上;双手掌心向下置于膝部,五指雕刻清晰,结跏趺坐于仰覆莲座之上。通高0.54米,像高0.43米,最宽处0.27米。左侧菩萨,束高发髻,面相方圆,颈部粗短;上身服饰已漫漶不清,下着长裙,腹部系带结节,帔帛尾端呈鱼尾状。双手合什,跣足立于有梗莲台之上。通高0.34米,像高0.27米,最宽处0.1米。右侧菩萨,发髻不清,面相方圆,身体呈直筒状;双手持净瓶置于胸前,瓶口之上似有宝珠或莲花,跣足立于莲台之上。通高0.39米,像高0.32米,最宽处0.1米〔见图五〕。龛外北侧为“正德三年”纪年题记T2。

K6 位于摩崖龛北侧上部,南邻K6-1、K7。龛顶已残毁,内雕一佛二菩萨。主尊佛像肉髻较低,面部已风化漫漶不清,方脸大耳;颈部较粗,有三道蚕节纹,双肩宽厚,身体硕健;着通肩上衣,衣纹疏朗厚重,呈“U”形。左手风化严重,似置于膝部,右手上举,掌心向外施无畏印,头后有素面桃尖形头光,结跏趺坐于有梗圆台之上。通高0.64米,像高0.46米,最宽处0.3米。左侧菩萨,头部面向主尊,五官雕刻清晰,颈戴桃圆形项圈;上身袒裸,腹部微鼓,下着长裙,腹部系带,帔帛自左臂落至膝前,再绕至右手肘,然后分别沿身侧下垂及地,裙腰处系带垂于双腿间;左手下垂,右手五指并拢置于胸前,头后有素面桃尖形头光,跣足立于圆台之上。通高0.51米,像高0.46米,最宽处0.1米。右侧菩萨,面部风化严重,漫漶不清,颈戴圆形项圈;上身袒裸,两臂戴臂钏、腕钏,下着长裙,腹部系带,裙腰处系带垂于双腿间;左手掌心向上,似手托摩尼宝珠,右手下垂于身侧,似手握帔帛;头后有素面桃尖形头光,跣足立于有梗莲座之上。通高0.53米,像高0.47米,最宽处0.11米〔图六〕。

〔图六〕K6(上左)、K7(上右)及K8(下)造像龛

K7 位于摩崖龛北侧上部,北邻K6-1,下邻K8。圆拱形龛,龛顶已破坏,内雕一佛二菩萨。主尊佛像馒头状肉髻,面相圆润,方脸大耳,颈部较长;着通肩上衣,衣纹疏朗厚重;左手下垂置于左膝,右手残损,置于胸前;头后有素面桃尖形头光,结跏趺坐于莲座之上。通高0.83米,像高0.63米,最宽处0.4米。左侧菩萨,束高发髻,五官面部刻画呆板,颈饰圆形项圈;上身袒裸,双臂戴臂钏、腕钏,下着长裙,腹部微鼓、系带,帔帛于膝前绕,然后分别上搭两侧手臂,沿身侧下垂及地;左手下垂,似捏宝瓶,右手上举置于胸前,头后有素面桃尖形头光,跣足立于圆台之上。通高0.71米,像高0.63米,最宽处0.18米。右侧菩萨,束高发髻,面相方圆,眉眼细长,颈饰项圈,双臂戴臂钏、腕钏;上身袒裸,下着长裙,腹部微鼓、系带,垂带中部系结于双腿之间,垂至脚部,帔帛于膝前横过,绕至左肘,落向身侧;左手置于胸前,似手持莲蕾,右手下垂于身侧,手捏帔帛,头后有素面桃尖形头光,跣足立于莲座之上。通高0.73米,像高0.6米,最宽处0.17米〔见图六〕。

K8 位于摩崖龛北侧中上部,上邻K7。龛顶不存,龛内雕一坐佛,龛外两侧各雕一胁侍菩萨。主尊佛螺发,高肉髻,有硕大髻珠,面庞饱满,两眉之间有白毫,眉眼雕刻清晰,方形大耳;颈部有三道蚕节纹,双肩宽厚,胸腔厚重,双乳裸露;着露胸通肩式上衣,衣纹厚重;左手掌心向下垂置于左膝,右手上举施说法印,拇指与中指相捻,其余手指自然伸展开来,结跏趺坐于莲座之上。通高1.4米,像高1.06米,最宽处0.9米。左侧菩萨,束高髻,五官雕刻清晰,眉眼细长,大耳垂肩,颈部三道蚕节纹;内着掩腋衣,衣上饰花,下着长裙,腹部系带,肩披帔帛,帔帛于身侧飘荡下垂及地,帔帛末端呈鱼尾状;双手持念珠,跣足立于莲台之上。通高0.8米,像高0.68米,最宽处0.18米。右侧菩萨,有高发髻,面相方圆,五官风化较为严重。颈部三道蚕节纹,戴连珠项饰,胸饰璎珞,戴臂钏、腕钏,下着长裙,肩披帔帛,帔帛婉转灵动,左手捏帔帛,跣足立于莲座之上。通高0.8米,像高0.66米,最宽处0.18米〔见图六〕。

K9 位于摩崖龛北侧中部,下邻K60。圆拱龛内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主尊佛像有馒头状肉髻,眉眼雕刻较清晰,双眼微睁,嘴唇微抿,胸际雕出乳房线;着露胸通肩式上衣,衣纹疏朗厚重,呈“U”形;左手掌心向外置于左膝,右手上举于胸前,结跏趺坐于半圆形台座之上。佛像身后带有桃尖形大头光,头光上延至龛顶外。通高0.76米,像高0.58米,最宽处0.4米。主尊两侧各立有一身胁侍弟子。左侧弟子,面部似为现代重补;上身着双领下垂式袈裟,衣纹厚重,双手拱于腹部,跣足立于圆台之上。通高0.64米,像高0.54米,最宽处0.14米。右侧弟子,眉目慈善,作微笑状,手势、服饰同左侧弟子,跣足立于圆台之上。通高0.64米,像高0.54米,最宽处0.14米。弟子两旁各雕一身胁侍菩萨。左侧菩萨,头部亦为现代重补。上身袒露,戴圆形项圈、腕钏,腹部系带,下着长裙,裙摆衣纹清晰,帔帛横于膝前;左手下垂于身侧,右手执宝珠置于胸前;跣足立于圆台之上。通高0.7米,像高0.62米,最宽处0.14米。右侧菩萨,高发髻,方形大耳,颈戴双层圆形项圈,上身着掩腋衣,腹部系带,下着长裙,裙摆衣纹漫漶不清,帔帛于大腿部横过;左手执莲蕾或宝珠置于胸前,右手下垂于身侧,跣足立于圆台之上。通高0.7米,像高0.6米,最宽处0.16米。此铺下方中部左右两侧各有一蹲狮,狮后各有一胡跪男性供养人,分别手持圆形宝物、行炉;龛外右侧浅浮雕两身供养人形象,一男一女,均站姿,男子双手合拢置于胸前,手执一支莲蕾〔图七〕。

〔图七〕K9造像龛



K11 位于摩崖龛北侧中部,上邻K10。龛内雕一佛二菩萨,龛形已毁,头部疑用细砂填补。主尊佛像有馒头状高肉髻,面相方圆,眉眼细长。颈部阴刻三道蚕节纹,胸际雕出乳房线;着露胸通肩式上衣,衣纹凸起,呈阶梯状;左手下垂置于左膝,右手掌心向外上举至胸部,结跏趺坐于圆座之上;头后残存素面桃尖形头光。通高0.4米,像高0.33米,最宽处0.21米。左侧菩萨,素面桃尖形头光,颈饰圆形项圈,腹部系带,下着长裙,垂带结节于双腿间至台座,帔帛于膝前横过,绕至右肘,呈“U”形,沿身侧下垂至地;左手下垂,右手执莲蕾或宝珠上举至胸部,跣足立于圆台之上。通高0.32米,像高0.3米,最宽处0.06米。右侧菩萨,身姿、体态、衣着与左侧菩萨近似,垂带无结。通高0.33米,像高0.31米,最宽处0.07米〔图八〕。该龛下方有“开元五年”纪年题记T4。

〔图八〕K11造像龛

K22 位于摩崖龛北侧下部,南邻K24-1,下邻K25。龛形已毁,龛内雕一佛二菩萨,龛残高0.4米,宽0.5米。主尊头部已毁,着通肩上衣,衣纹疏朗厚重,左手下垂,右手上举,结跏趺坐于圆座之上。残高0.4米,像残高0.27米,最宽处0.24米。左侧菩萨,站姿,头部已毁,颈饰项圈,下着长裙,帔帛于膝前横过;左手握帔帛,右手上举。残高0.3米,像残高0.25米,最宽处0.11米。右侧菩萨,站姿,头已毁,上身着掩腋衣,下着长裙,帔帛于膝前横过,然后上搭两肩,双手合十,跣足立于圆台之上〔图九〕。残高0.3米,像残高0.25米,最宽处0.1米。龛右侧有两列题记T7。

〔图九:1〕K21-K28造像龛

左为K21,右为K23,中间从上至下依次为K22、K25、K26、K27、K28

〔图九:2〕K22造像龛

K27 位于摩崖龛北侧下部,北邻K21,南邻K23,下邻K28,上邻K26〔见图九〕。龛内雕三身佛像,站姿,衣着、姿态均近似,龛高0.37米,宽0.31米。面部五官风化严重,漫漶不清。脸型方圆,馒头状髻,着通肩式上衣,双手拱于胸下部,手持圆形宝物。下身着筒状下衣,跣足立于圆台之上。头后饰有素面桃尖形头光。左侧佛像通高0.25米,像高0.22米,最宽0.06米;中间佛像通高0.27米,像高0.24米,最宽处0.06米;右侧佛像通高0.27米,像高0.24米,最宽处0.07米〔图十〕。北侧为题记T8。

〔图十〕K27造像龛

K35 位于摩崖龛北侧中部,北邻K1,南邻K36,上邻K4、K4-1,下邻K39。尖拱龛内雕一佛二菩萨,龛高1.07米,宽0.72米。主尊佛像馒头状肉髻,面相方圆,方脸大耳,眉眼雕刻清晰,颈部粗短,阴刻三道蚕节纹;着露胸通肩式上衣,衣纹疏朗厚重,胸腔厚重;左手下垂置于左膝,右手五指舒展上举于胸前,双腿张开,倚坐于方形台座之上,两脚踩内侧二小莲台,莲座下接莲梗,主干分别生出支梗,支梗上各有一小莲台,两胁侍菩萨立于外侧二小莲台上,头后饰有素面桃尖形头光。通高0.85米,像高0.73米,最宽处0.33米。左侧菩萨,头束高髻,面相方圆,颈饰项圈,戴臂钏、腕钏;上身似着掩腋衣,下着长裙,腹部系带,裙腰处系带垂于双腿间,帔帛自左肩落下,于膝前横过,呈“U”形,绕至右肘,垂于身侧;左手下垂,右手执宝珠置于胸前,跣足而立,头后有素面桃尖形头光。通高0.7米,像高0.52米,最宽处0.13米。右侧菩萨,头束高耸的螺旋状发髻,疑补塑,面相方圆,方形大耳,眉眼弯弯,雕刻清晰,作微笑状;颈部粗短,阴刻两道蚕节纹,上身着掩腋衣,下身着长裙,腹部系带,垂挂璎珞,帔帛于膝前横过,然后上搭两侧手肘,戴臂钏、腕钏;左手上举置于胸部,右手下垂,似手握一包状物,跣足而立,头后有素面桃尖形头光。通高0.69米,像高0.58米,最宽处0.14米〔图十一〕。

〔图十一〕K35(左)与K36(右)造像龛

K36 位于摩崖龛北侧中部,北邻K35,南邻K37,西邻K39-2,上邻K4。尖拱龛内雕一佛二菩萨,龛高1.16米,宽0.77米。主尊佛像有馒头状肉髻,面相方圆,方脸大耳,眉眼雕刻清晰,嘴唇微抿,头部疑为填补;颈部三道蚕节纹,双肩宽厚;着通肩式上衣,胸腔厚重,衣纹疏朗,悬裳覆于座前,呈倒山字形;左手掌心向上置于腹部,右手掌心向外,施无畏印;结跏趺坐于束腰须弥座上,头后有素面桃尖形头光。通高0.92米,像高0.58米,最宽处0.4米。左侧菩萨,头束高髻,面部圆润丰满,嘴唇微抿,作微笑状,颈部戴双层圆形项圈;上身袒露,下着长裙,裙腰系带结节垂于双腿间,帔帛自左肩落下,于膝前横过,绕至右肘;左手捏帔帛下垂,右手上举执一方形宝物,跣足立于圆台之上,头后有素面桃尖形头光。通高0.74米,像高0.63米,最宽处0.14米。右侧菩萨,体型、身姿、衣着与左侧菩萨近似。通高0.72米,像高0.63米,最宽处0.12米〔见图十一〕。

K45 位于摩崖龛北侧中部,北邻K44-1,南邻K45-1。尖拱龛内雕一佛二菩萨,头部皆残损,龛高0.21米,宽0.14米。主尊佛像馒头状肉髻,脸型圆润,方形大耳,颈部阴刻三道蚕节纹,着露胸通肩式上衣,衣纹模糊,依头部残存轮廓看,头与身体比例不协调,头部偏大;左手置于左膝,右手上举于胸前;结跏趺坐于有梗半圆形台座之上,头后有素面桃尖形头光。通高0.15米,像高0.11米,最宽处0.06米。左侧菩萨,头部被凿毁,面部五官不清,颈饰项圈;上身着掩腋衣,下着长裙,腹部微鼓,系带,裙腰处系带垂于双腿间,帔帛自左肩落下于膝前横过,绕至右肘,垂于身侧;左手垂于身侧,右手举至胸前,头后有素面桃尖形头光,立于圆台之上。残高0.13米,像高0.11米,最宽处0.04米。右侧菩萨,身姿、体态、衣着、装饰与左侧菩萨近似,左手执宝珠或莲蕾于胸前。残高0.14米,像残高0.12米,最宽处0.04米〔图十二〕。龛外左侧有“天宝三载”题记T10。

〔图十二〕K45造像龛

左侧为K44-1,右侧为K45

K54 位于摩崖龛北侧下部,北邻K53,南邻K55。圆拱龛内雕一佛二菩萨,龛高0.56米,宽0.46米。主尊头部损毁严重,左手置于左膝,右手上举于胸前,头后有素面圆形头光,衣着不清,结跏趺坐于束腰须弥座之上,悬裳垂于座上,呈倒山字形。通高0.45米,像高0.29米,最宽处0.23米。左侧菩萨,头部损毁严重,腹部微鼓,帔帛自左肩落下于膝前横过,绕至右肘;左手置于胸前,右手捏帔帛,跣足立于圆台之上。通高0.3米,像高0.28米,最宽处0.09米。右侧菩萨,风化侵蚀极为严重。通高0.29米,像高0.25米,最宽处0.08米。龛外左侧有一蹲狮,张口露牙,举前爪。高0.23米,最宽处0.17米〔图十三〕。龛下有“会昌□年六月”纪年题记T13。

〔图十三〕K54造像龛

龛下为“会昌□年六月”纪年题记T13

K60 位于K9正下方,南邻K60-1。圆拱龛内雕一佛二菩萨,龛高0.6米,宽0.71米。主尊佛像有馒头状肉髻,面相方圆,双目微合,嘴唇微抿;着露胸通肩式上衣,衣纹疏朗厚重;左手置于左膝,右手掌心向外,上举置于胸部,施无畏印,结跏趺坐于有梗圆形台座之上,头后有素面桃尖形头光。通高0.42米,像高0.3米,最宽处0.2米。左侧菩萨,头戴化佛宝冠,宝缯下垂及肩,面相方圆,颈戴圆形项圈;下着长裙,裙腰处系带垂于双腿间,帔帛自左肩落下于膝前横过,绕至右肘;左手下垂,右手执宝珠或莲蕾于胸前,跣足立于圆台之上,头后有素面桃尖形头光。通高0.38米,像高0.36米,最宽处0.11米。右侧菩萨,身姿、体态、衣着、装饰与左侧菩萨近似。通高0.38米,像高0.35米,最宽处0.12米。龛外左侧另有一龛K60-1,残存两身立姿造像。右侧为菩萨像,通高0.45米,像高0.38米,最宽处0.14米。左侧为手捧圆形盒状佛像,通高0.39米,像高0.34米,最宽处0.09米〔图十四〕。龛下有“开元十一年”纪年题记T15、“天宝十四载”纪年题记T16。

〔图十四〕K60(左)与K60-1(右)造像龛

二龛下为“ 开元十一年” 纪年题记T15、“ 天宝十四载” 纪年题记T16

K67 位于摩崖龛北侧中部,北邻K65,南邻K69,下邻K68。龛内雕一佛二菩萨,龛残高0.67米,宽0.52米。主尊佛像有馒头状肉髻,面相方圆,方形大耳,颈部阴刻三道蚕节纹;双肩宽厚,着露胸通肩式上衣,衣纹疏朗厚重;左手置于左膝,右手掌心向外,施无畏印,上举于胸前;结跏趺坐于束腰圆座之上,头后有素面桃尖形头光,顶部残。通高0.6米,像高0.35米,最宽处0.25米。左侧菩萨风化漫漶极为严重,细节不清。右侧菩萨,头部被凿毁,颈饰项圈;上着掩腋衣,下着长裙,腹部系带,垂带于双腿间垂至台座,帔帛自右肩落下,于膝前横过,绕至左肘;双手戴腕钏,左手上举,持摩尼宝珠,右手下垂,手握帔帛,跣足立于莲座之上,头后有素面桃尖形头光。通高0.53米,像高0.45米,最宽处0.12米〔图十五〕。

〔图十五〕K67(上)与K68(下)造像龛

K68南侧为“开元二年”纪年题记T19

K68 位于摩崖龛北侧中部,北邻K66,上邻K67。龛内雕一佛二菩萨,龛顶残损,龛高0.32米,宽0.31米。主尊佛像头部被凿毁,颈部粗短,双肩宽厚,衣纹服饰已风化漫漶不清;左手置于左膝,右手上举,结跏趺坐于有束腰圆形台座之上。通高0.28米,像高0.18米,最宽处0.13米。两侧胁侍菩萨,站姿,均风化漫漶严重,细节不清,身形瘦长,微倾。左侧菩萨通高0.28米,像高0.25米,最宽处0.07米;右侧菩萨通高0.28米,像高0.24米,最宽处0.07米〔见图十五〕。龛外南侧有“开元二年”纪年题记T19。

十一面观音像 霍州千佛崖摩崖造像群现存五身十一面观音像,分别是K17、K21、K23、K50、K65,除K65头部缺失外,其余四身基本保存完整。

K21 位于摩崖龛北侧下部,龛高2.4米,宽0.7米。北邻K20-2,南邻K22、K25、K26、K27、K28。造像共有五层十一张面孔,自上而下呈“1、1、3、3、3”式排列分布。主面观音头戴化佛宝冠,立于圆形台座上,面相方圆,弯眉垂目,唇线轮廓清晰,两眉之间有白毫;颈部阴刻三道蚕节纹,戴连珠纹项圈,发辫呈波浪状垂至双肩;手戴臂钏,身挂璎珞。上着掩腋衣,下着长裙,腹部系带,裙腰处系带垂于双腿间,帔帛自左肩落下,于膝前横过,绕至右肘;左手下垂,手握帔帛一端,右手持摩尼宝珠置于胸前,双臂戴臂钏、腕钏〔见图九:1〕。通高2.38米,像高2.06米,最宽处0.6米。其左手南侧有一处题记T8。

K23 该龛位于摩崖龛北侧下部,龛高2.42米,宽0.56米。北邻K22、K25、K26、K27、K28,南邻K23-1、K24、K29,上邻K24-1。造像体型、姿态、衣着、装饰与K21基本一致,不同之处为左手提宝瓶〔见图九:1〕。通高2.3米,像高2.1米,最宽处0.5米。

K50 位于摩崖龛北侧下部,龛残高1.94米,残宽1.66米。北邻K34,南邻K53,上邻K44、K44-1、K45。龛内由北至南依次为十一面观音像、菩萨像、立佛像,通高1.9米。十一面观音像身形、姿态、衣着、装饰等与K21、K23基本一致,不同之处为此像戴重环形项圈。像高1.9米,最宽处0.44米。中间的菩萨像呈站姿,束高髻,头戴化佛宝冠,面相方圆,发辫垂肩,颈部阴刻三道蚕节纹;戴连珠形项圈,双臂戴臂钏、腕钏;上身着掩腋衣,下着长裙,腹部系带,裙腰处系带垂于双腿间,帔帛自左肩落下,于膝前横过,绕至右肘;左手提宝瓶垂于身侧,右手上举至腋下。像残高1.14米,最宽处0.46米。其左小臂外侧有一处题记T9。立佛像作水波纹发髻,上有髻珠,面相方圆,脸颊圆润饱满,眉眼雕刻清晰,双目微合,嘴唇微抿;颈部粗短,阴刻三道蚕节纹;上身着露胸通肩式上衣,衣纹疏朗厚重,下身漫漶不清;双手捧圆形宝物置于腹部。残高1.34米,宽0.5米〔图十六〕。

〔图十六〕K50造像龛

(二)题记

霍州千佛崖摩崖造像共发现二十处题记,大多保存较差,时代集中在开元至天宝年间,较早的题记时代为开元二年、开元五年、开元十一年,天宝年间有天宝三载、天宝十四载,以后有宝历二年、长庆二年、会昌二年,最晚的题记时代为正德三年。题记涉及人名、官名、地名、佛(菩萨)名称等。下面就几处保存较好的题记举例说明。

T19 位于K68左侧。载:“唐开/元二/年岁□/寅十二/月二十三日佛弟子□□□奉......于此灵龛敬造阿/弥陀佛观世音......”文字左下方阴刻一跪坐的供养人像〔图十七〕。

〔图十七〕“开元二年”纪年题记T19拓片

T4 位于K11下方。载:“开元五年/秋九月霍/邑尉于□/□□□□□令□奉/尊□敬/造一佛二/菩萨永/承胜下/游必有/方一切/供养。”〔图十八〕

〔图十八〕“开元五年”纪年题记T4拓片

T15 位于K60-1下方。载:“晋州益昌府/别将□义□/□州益昌府/□□上柱国□/□□泉普为□/□奉......敬造阿弥/陀佛一铺/开元十一年/岁次癸亥/□月□□□。”〔图十九〕

〔图十九〕“开元十一年”纪年题记T15拓片(左)

与“天宝十四载”纪 年题记T16拓片(右)

T10 位于K45左侧。载:“安边郡长塞镇官康/日云天宝三载十月八日过。”〔图二十〕。

〔图二十〕“天宝三载”纪年题记T10拓片

T16 位于K60下方偏左,T15东侧。载:“霍邑县尉/皇甫□□/天宝十四/载九月八日/敬造。”〔见图十九〕

T1 位于K1大佛左腿北侧、台座中部。行文从左至右载:“朝议郎□州/诸军事□刺史右/神蒙军行营都知与/马□□□/长庆二年五月廿七日。”〔图二十一〕

〔图二十一〕“长庆二年”纪年题记T1拓片

T20 位于西区。行文从左至右载:“中书舍人郑涵/宝历二年十月/廿一日/奉使/太原...... ”〔图二十二〕

〔图二十二〕“宝历二年”纪年题记T20拓片

T8 位于K21左侧、K27右侧。载:“......霍邑县/尉兼摄益昌府/左□□赵□□过/普□一切□□□敬造/一佛二菩萨......黄相于。”

T9 位于K50佛像右臂外侧。载:“本府同知因过/普济院造像/三尊永为供/养。”

T13 位于K54下部。载:“右神像押衙□/行□造切德一铺/愿平安/会昌□年六月廿□/记。”〔图二十三〕

〔图二十三〕“会昌□年”纪年题记T13拓片

T14 位于K55左下部。载:“度支□/遣判官赵宗□/造佛一铺会/昌二年□□。”〔图二十四〕

〔图二十四〕“会昌二年”纪年题记T14拓片

T2 位于K4右侧。载:“平阳府霍州□□宣/二里男善人嘉□/造佛一尊□二人/正德三年四月□□日。”〔图二十五〕

〔图二十五〕“正德三年”纪年题记T2拓片

T7 位于K22右侧。载:“造辟支佛一躯弟子/晋阳郡夫人王氏。”

(三)线刻图案

霍州千佛崖至少有五处线刻图案,位置比较集中分布在崖壁中部及偏下,保存极差,图案内容均为礼佛供养人,有男有女,手执莲蕾、行炉,多行跪坐、胡跪之礼。现以刻画较清晰者举例如下。

XK4 位于K59下方。图案分布在一整块长方形平面,中部留空,左、右两部分分别阴刻女性、男性供养人礼佛图,男、女均面向中部。左侧共三人,前面由比丘尼带领,比丘尼右腿跪坐,左腿蹲姿,手执行炉;身后跪拜一妇女,头梳高髻,云鬓雾鬟,直鼻小口,身着帔帛,双手拱于胸前,执一支莲蕾;妇女身后站立一侍女,头梳高髻,弯眉细眼,身着帔帛,双手合十,执一支莲蕾,三位供养人身下铺方形地垫。右部阴刻男子两人,前面男子双腿跪拜,头戴幞头,身着窄袖长衣,双手合十,执一支莲蕾,其后男子呈站姿,双手置于胸前,手执一支莲蕾,此二人身下亦铺方形地垫。两部分图案用方形阴线起框,其中男子礼佛方框左上角用花叶装饰〔图二十六〕。

〔图二十六〕XK4拓片

结语

霍州千佛崖摩崖造像处在两山之间,汾河干流从山谷流过,历史上可能未发生汾河在此处改道的情况。根据摩崖造像的高度,现在的汾河河床应当向上抬升了几米,才更适合当时人们观瞻、礼佛的角度。古人常于河道两侧开窟造像,尤其设立大佛,可能有保平安之意,加之摩崖造像位于河道“U”形弯外侧,在当时具有良好的瞻观视野,能够很好体现出古人选址的因地制宜。现代人为活动致使窟前遗址破坏严重,加之摩崖所处位置处于汾河河床一侧,且此处正属于山西省第四大岩溶泉——郭庄泉域的核心,地下水及岩层中的泉水不断涌入,因而本次发掘未找到古代窟前遗址,仅在崖壁正下方找到了当时的护坡或道路遗迹,该遗迹紧靠崖壁,宽度不足2米,是古代道路或是堤坝的可能性较小,推测其应当是保护崖壁的护坡。

一般来说,官方开凿尤其是皇家开凿的窟龛,都有严格的制作标准,雕刻精美、技艺精湛;民间开凿的龛像组合则相对混乱、随意,带有自身条件的局限性。霍州千佛崖摩崖造像从整体看,虽有比较明显的分层布局,但总体而言,雕刻水平参差不齐,布局紧凑,相互之间打破、避让和借用关系多且复杂。根据雕刻状况以及存在的题记判断,霍州千佛崖摩崖造像是以本地官员为主的民间信徒开凿的功德龛像群,反映了当时此地民间信仰比较兴盛的情况。

从造像题材及组合看,霍州千佛崖摩崖造像有一佛二菩萨、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供养人狮子等题材组合,均是唐代常见的题材组合。

从造像风格来看,霍州千佛崖摩崖造像受到长安、洛阳两京地区石窟造像的影响,整体体态丰腴,菩萨身姿多僵直,唐代造像特征明显。K1倚坐佛体型高大,整体庄严,高螺髻,面庞方圆,颈下三道蚕节纹与彬县大佛寺石窟武周时期造像、天龙山石窟第9窟上层倚坐弥勒像近似,应是武周至玄宗时期完成。

T2位于K4、K5之间,从壁面的平整性分析,T2应是K4的造像题记,而K5与K4两龛造像风格相近,佛像宽厚,甚至有点肥胖、臃肿,胸乳发达、裸露,胁侍菩萨身材矮粗,比例不协调,因此,此二龛可能为明代正德年间造像龛。

霍州千佛崖摩崖造像共有五身十一面观音像,其中四身保存完整,是十分重要的密宗信仰造像。山西除霍州千佛崖发现十一面观音造像外,目前仅在太原天龙山石窟发现有十一面观音石像,但二者的十一面排列方式不同。千佛崖十一面观音之面共五层,从上至下为“1,1,3,3,3”的“纵式”排列,而天龙山石窟十一面观音之面共三层,从上至下为“1,9,1”的“横式”排列。从风格上分析,千佛崖十一面观音是盛唐时期开凿,天龙山石窟十一面观音是晚于武则天时期所雕刻,两者之间开凿年代相近,但从其十一面排列方式比较,显示出二者之间的来源方式可能不同。

千佛崖发现的几处线刻图案人物是唐代常见人物样貌,与万荣薛儆墓石椁线刻人物样貌和装束基本一致,薛儆逝于开元八年,二者之间创作年代接近。此外,与西安附近出土的永泰公主墓、章怀太子墓、懿德太子墓等墓葬壁画、石刻中唐代人物基本一致。

霍州千佛崖摩崖造像是山西中南部尤其是汾河中游分布面积最大、单体造像体型较大、内容题材十分丰富的佛教石刻造像群。保存完整的十一面观音造像对研究密宗思想在中原内地的传播范围、途径、来源,尤其唐代山西密宗的空间分布和时间途传均是极其重要的研究材料。

附记:本次发掘项目负责人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韦正教授,现场负责人为白曙璋,参加工作的主要人员有吴俊杰、阴旭明、崔嘉宝、梅仁华、卫国平、梁云晓、石吉彤等,拍照由李达鹏、厉晋春、崔嘉宝等完成,拓片由贺张红完成,绘图由程虎伟、白曙璋完成。简报执笔者为白曙璋、崔嘉宝、刘树伟、梁云晓、韦正。

[执笔者单位:白曙璋,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崔嘉宝,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刘树伟, 霍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梁云晓,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0-24 21:03 , Processed in 1.074118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