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以5米多长的画卷,描绘了北宋都城汴梁(今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们的生活状况。这幅画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更由于它精彩绝伦的绘画技艺和扑朔迷离的传世经历,最终被列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首。长久以来,后人对此画不断解读,众说纷纭,逐渐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贬褒各半。尤其是当下媒体及众多学者,多持有“盛世危言”及“充满险情及忧患意识”的论调,遂使世人对此画多少有点敬而远之的心态。 “政治清明”盛世说 及“忧勤惕厉”危机说 《清明上河图》原画后面有金元明三代共13人的题跋。通读所有跋文,基本看到两种观点:“政治清明”盛世说及“忧勤惕厉”危机说。 第一位题跋者为金人张著,他在题跋中首次为后人提供了作者张择端的生平事略;其后张公药诗跋“升平风物正堪传”、王磵诗跋“歌楼酒市满烟花,溢郭阗城百万家”、张世积诗跋“谁识当年图画日,万家帘幕翠烟中”等诗句,流露出怀念旧都与感慨当世之意;张公药诗中有“老氏从来戒盈满,故知今日变丘墟”句,则借老子《道德经》“日中则昃,月满则亏”之句,指出宋徽宗的亡国是因“盈满”而最终导致汴京城“变丘墟”;张世积则以“繁华梦断两桥空,唯有悠悠汴水东”感叹世事沧海桑田。三位金代诗跋者的诗句与张择端画作互为表里,交相辉映,共同描绘了当时汴京风貌:“太平盛世”、“政治清明”与满目“繁华”;他们离北宋灭亡时间才相隔几十年,估计其中个别人还亲眼目睹了当时的盛世景象,所以对汴京城当时的景物描绘应该是非常写实的,字里行间也未对张择端画作描绘的景物真实性流露出丝毫的质疑。由此可以基本肯定,张择端是如实描绘了汴京城当时的盛世繁华与祥和景象。 随着宋朝灭亡,蒙古人统治中原,元代题跋者们已不满足于发表惆怅和感叹。尤其是他们中的汉族文人或士人,面对异族统治,有感于当时的社会现实,将复杂的民族感情和家国忧虑倾泻于题跋之中,不断表达出“忧勤惕厉”及“独从忧乐感兴衰”的观点。 第一位元人题跋者是杨准,其跋“……盖汴京盛时伟观也。……至宋列圣,休养百年,始获臻此甚盛,其君相之勤劳,闾井之丰庶,俗尚之茂美,皆可按图想其万一。吾知画者之意,盖将以观当时而夸后代也……”此处杨准非常精准地揭示了张择端殚精竭虑创作此画的用意:即让后人能通过他的画作感受大宋君臣相协,朝野和谐,国泰民安,“盛时伟观”,且告诉后人如此煌煌巨作,也仅仅能使人“按图想其万一”。杨准跋文至此忽然话锋急转,“……夫何京攸父子,以权奸柄国,使万姓愁痛,强虏桀骜,而汴之受祸有不忍言者……”对宋徽宗听信蔡京父子亡国痛恨之意已昭然文中。随后第三位元人题跋者李祁,直指此画“……然宋祚自建隆至宣政间,安养生息,百有五六十年,太平之盛,盖已极矣。天下之势,未有极而不变者,……观是图者,……抑将犹有忧勤惕厉之意乎?噫,后之为人君为人臣者,宜以此图与无逸图并观之,庶乎其可以长守富贵也”。 李祁首先提出《清明上河图》“犹有忧勤惕厉之意”,也最早提出此画危机重重。“厉”指危机,《诗·大雅·瞻卬》有“降此大厉”,此处意指《清明上河图》隐藏各种险情。他还将《清明上河图》与唐开元年间明相宋璟献给唐玄宗的《无逸图》相提并论,从物极必反、居安思危的中国传统思想、从后人读史的视角、以北宋山河破碎的历史教训,对为君为臣者提出劝诫,只有君臣团结、上下一心才能确保社稷江山永固长存,“庶乎其可以长守富贵也”。 此后,李祁五世从孙、历任明弘治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的李东阳,曾三次观摩《清明上河图》,并于1491年和1515年两次为画题长跋。第一次以诗题跋:“宋家汴都全盛时,万方玉帛梯航随。清明上河俗所尚,倾城士女携童儿……花棚柳市围春风,雾阁云窗粲朝绮……”诗跋不断呼应张择端画中描绘场景:——汴都百姓倾城上河——扶老携幼,郊外扫墓——踏青者往返于汴河——祥和景象,所以此画“赢得风流后代夸”。诗跋的最后,李东阳还对此画做出“丰亨豫大纷此徒,当时谁进流民图?乾坤钛鲆獠患朗氯倏菸薮蕖钡钠缆邸@疃羧衔嘶ν瓿捎凇胺岷嘣ゴ蟆钡男郧埃⒃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4:03 , Processed in 1.097853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