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宣武区东北部有条魏染胡同,在虎坊桥以西、骡马市大街路北,北至南柳巷。这条胡同历史悠久,“至少”也有四百年了,明代称魏染胡同,清代改称魏儿胡同,民国改回魏染、并一直沿用至今。为什么说至少?因为传闻此胡同得名与历史上最有名的宦官:魏忠贤有关。魏忠贤是天启年间“走红”的,传说当时他家就在这条胡同里,照此说是不是四百年左右? 魏忠贤权倾朝野时,仪仗几与皇帝看齐,人称“九千岁”,甚至“九千九百岁”,可以说将太监做到了极致。崇祯继位后清除阉党,治魏忠贤十大罪,无奈之下他自缢而亡。传说其死后,人们将他所居之地称为“魏阉胡同”。不过这只是传说,虽有文字记载,出自一本叫《北平地名志》的书,但书中也说的是“据传”魏忠贤曾在此巷居住,被诛后叫魏阉胡同,今为避恶名改为魏染胡同。历史记载魏忠贤在北京的住所不止一处,但未见魏染胡同。而且嘉靖年间的《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中已有魏染胡同,那会儿魏忠贤还没出生呢。 所以此胡同历史不止四百年,且与魏忠贤无关。而是因为一家魏氏染坊,故名“魏染”。写《北平地名志》那位据说是一个民国居于北平的日本人,估计也是道听途说。魏忠贤如日中天时,巴结奉承他的人甚至为其建生祠,比如卢沟桥隆恩祠,崇文门广仁祠等,最有名儿的是宣武门外“茂公祠”,离魏染胡同不远,大概就是根据这点,将生祠讹传为故居。魏染胡同没住过大太监,倒是住过大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的吴伟业、即吴梅村,对、就是写《圆圆曲》那位,其中那句“冲冠一怒为红颜”也算脍炙人口了吧? 另外,魏染胡同还号称北京报业发祥地,因为民国时期邵飘萍在此办《京报》。我国报纸的诞生有两个来源,一是由历史上的邸报演化而来,二是西方传入我国的新闻报纸。实际明朝时邸报的别称就叫京报,清初京报与邸报也是同一概念。当时各省都派专司文报的提塘长驻京师,兵部则派提塘分驻各省。驻京提塘称“京塘”,抄发的邸报就被称作“京报”。 但这个不属于大众传媒,而是官场的情报资料,只有抄录和印刷人员,没有记者、编辑,只许照章抄录宫门钞、谕旨和奏章,不准自行采写新闻、发表评论,因此不能列入近现代报刊之列。光绪33年(1907)又出现一份《京报》,主要刊载政治新闻,但没多久就被勒令关闭了。由邵飘萍、潘公弼创办的《京报》创刊于1918年10月5日,为日报,注重对政局、战局的报道评述和新闻的时间性,这才是融合了西方新闻媒体而诞生的近代报刊之一。 邵飘萍原名镜清,字飘萍,浙江金华人;少年时就喜欢读旧报刊,提倡新闻救国。1916年被上海《申报》聘为驻京特派记者,两年后创办《京报》。这期间他在北大新闻研究所讲课,结识了在北大图书馆工作的毛泽东。后来毛泽东同志在陕北和斯诺谈话时就高度评价邵飘萍,说他是“具有热情理想和优良品质的人”。邵飘萍是杰出的新闻战士,中国新闻理论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也是革命志士,后世对他有新闻全才、乱世飘萍、一代报人、快笔如刀等评价,和“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的赞语。 京报创办之初,馆址在宣武门外珠巢街,但因五四运动时揭露曹汝霖等人的卖国罪行而被查封,1920年在魏染胡同重建京报馆。京报鲜明的反帝反封建立场引起了军阀的痛恨。1926年4月24日,邵飘萍不幸被捕,4月26日被害于天桥,年仅40岁。同日《京报》被封,1929年在邵飘萍夫人汤修慧(近代著名新闻记者,两人并称“夫妻报人”)主持下再度复刊。七七事变后汤女士撤离北平,《京报》正式停刊。 京报馆旧址是魏染胡同30号,为一座二层小楼和一处四合院。进大门是一条狭长通道,绕过通道东边的房子原为编辑部,三间北房是邵飘萍工作室和会客室。魏染胡同32号是邵飘萍在北京的家,为一处两进四合院。历史风云变幻,所幸两座院落基本保留了当年格局。1984年被列为市级文保单位,2021年七一前夕作为中共早期革命活动旧址被修葺一新、重新开放。 魏染胡同所处之地古称宣南,实际还有很多近代报纸刊物或诞生、或发展于此,因此整个宣南地区都被称为北京报业的发祥地。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2 23:26 , Processed in 1.106735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