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古都风韵——胡同的区域特征 在“明清北京城图”上,北京城为“凸”字形。内城呈“口”字形,外城的西侧是金中都旧城所在地,这两处过去都是按《考工记》的规划理念设计。所谓自南至北谓之经,自东至西谓之纬。南城的东部,即今梁家园南北一线以东地区,是在明嘉靖年间兴建外城时并入的居民区,受环境和地形影响,不规则的斜街较多。由于不同区域的胡同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使得北京的胡同不仅存在着内城与外城的不同,即或是内城和外城之中,也存在有南北差异和东西的差异。 从北京的空间结构入手 , 结合历史地理和人类活动,北京内城的胡同又可划分为皇城内胡同区,长安街北由火巷改建的明清胡同区,长安街以南明朝规划的胡同区,什刹海周围的胡同区;前三门外又可划分为宣南古老的辽金胡同区,前门外和崇文门外胡同区。现在,就让我们按此顺序,对不同地域的胡同分别予以介绍。 北京皇城内的地名,很多都散发着与帝王有关的“皇气”,如东皇城根、西皇城根,等等。这一特点,在河流的命名上也得到充分发挥,像东安门内的御河、紫禁城里的内金水河、天安门前的内金水河等。明皇城的范围,北至今平安大街,南至今东、西长安街,东至东黄(皇)城根、南北河沿一线,西至西黄(皇)城根、灵境胡同、府右街一线,一律为红墙顶覆黄琉璃瓦。 北京皇城历经明清两代建设经营,因其庞大的建设规模和高超的建筑技艺,成为中国唯一保存完好的封建皇城,也是全世界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皇家建筑群。它以紫禁城为核心,以明晰的城市中轴线为纽带,城内有序集合皇家宫殿园囿、御用坛庙、衙署库坊、胡同四合院等设施,呈现出皇权至高无上的规划理念和完整的功能布局。 帝京高拥九重尊 今天我们看到的北京皇城是明代建设的,明皇城从明永乐四年(1406)开始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与紫禁城同时落成。清代沿袭明制,在皇城的基本格局上并未做大的改变,只是对其中的主体建筑进行了多次维修和改建。 皇城以景山为制高点,建有紫禁城、北海、中南海、景山、太庙、社稷坛等皇家建筑和为皇室服务的内官署,即所谓四司、八局、十二监的二十四衙门。按照规定,二十四衙门主要是在皇帝周围服役,为皇家起居的生活服务部门。但事实上,明代宦官已经发展成为极其重要政治势力,不但掌管宫廷内有关饮食起居一般事务,还控制了全国军政要务。十二监中司礼监是明宦官二十四衙门的首席,在整个宦官系统中权势地位最高,时人称其“无宰相之名、有宰相之实”。明朝历代擅政宦官如王振、刘瑾、冯保、魏忠贤等,均是司礼监太监。司礼监的职权主要有三项,一批答奏章,传宣谕旨;二总管、统领有关宦官机构;三兼顾其他重要官职,如东厂提督、南京守备等。 东皇城根南街东延的东厂胡同,就是他们在内城建立的活动基地。朱棣不相信外臣,命他的亲信太监做东厂提督,权力在锦衣卫之上,首开宦官干政之端。从此东厂成为在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个衙门之外特设的特务机构,用它专门刺探臣民“谋逆妖言、大奸大恶”之事。清朝时,荣禄府第在胡同东口路北,除皇宫外是北京城内第一个装上电灯的宅院。大学士瑞麟、光绪年间礼部尚书怀塔布曾住胡同东口。辛亥革命后,袁世凯以10万银元买下荣禄宅东半部,送给黎元洪,黎任大总统时一直在此居住。后成为日本文化事业总委员会所在地,日本人在里面造楼房,据说此楼房是北京城最早安装铁制门窗的建筑。今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世界历史研究所等所在地。 据清嘉庆《大清会典》记载“皇城,其门有七”。皇城的南北东西各有一门,北曰北安,位于皇城北墙正中,南对景山、北对钟鼓楼,清改称地安门,1954年12月拆除;东曰东安,门西对宫城之东华门,1912年袁世凯策动曹锟发动“壬子兵变”时惨遭焚毁;西曰西安,因西苑水面所限,设在皇城西墙偏北处,1950年12月因附近摊贩失火被焚;南曰承天,取“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 意,清顺治八年(1651)改建并易名为天安门,含“受命于天”和“安邦治民”的意思。在天安门正南有千步廊,千步廊南为大明门,清初改称大清门,民国年间改称中华门。大明门位于北京城中轴线上,是明清两代皇城正门天安门的外门,又称“皇城第一门”。 满清入关以后,统治者即下迁汉令,规定北京内城由旗人居住,汉族官民一律搬到外城,八旗则按军旗颜色定其户籍。顺治五年(1648 年)八月十九日,清朝下令原驻内城的汉族官民一律于来年年底以前,全部迁至外城,不得拖延,其在内城原有住房,或卖给旗人,每间折银四两。汉人如到内城寺庙进香,准其白天来往,不许在内城留宿过夜,违者治罪。 鉴于明朝宦官之祸,清初撤销了一些明代在皇城内由太监管理的机构,废除内宫衙门,许多通道开放。紫禁城与皇城之间,准诸王居住,产生了许多街巷胡同。为笼络第一个汉人封王的吴三桂,在南长街的西南角建有南府,赐给顺治帝堂妹、恪纯公主的额驸,平西王的儿子吴应熊。 到乾隆年间,皇城内已经出现不少规则的街巷,如南池子、北池子、南长街、北长街、内府大街、马神庙街、新开路街、高房胡同、吉祥胡同、琵琶胡同、碾子胡同等。到了清朝后期,不少汉人权贵纷纷入住皇城,清初不许汉人入住内城的禁令也成一纸空文,此时皇城内外已无多少分别。据统计,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北京内城人口共计414528人,其中旗人223248人,汉人191280人,这也间接反映出清政府对内城尤其是皇城周围的管理力度减弱。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随着帝制的取消,皇宫禁地彻底被打破,因政治原因和城市交通的需要,对原封闭的皇城墙逐渐拆除和改造。民国初年,首先打通了长安街,拆除长安左、右门两侧的围 墙。1913年在南皇城拆出“南长街”和“南池子”两个街口。按照对清室的优惠政策,溥仪退位后仍在紫禁城居住,而将西苑的中南海让出作为共和国总统府。中南海在清时设有南门,建总统府后,在南侧宝月楼下开门,是为新华门。 苏州胡同江南景 沿着天安门和太庙的红墙向东,在南皇城墙处有南池子和南河沿两个街口。南池子和南河沿南北走向,南起东长安街,北至东西向的东华门大街。这两条街在明清时均为皇城内东南隅的通道,其东即为东皇城根。区域内原系明代皇帝的御园,称东苑,又称南内、南城或“小南城”,向为皇家禁地。 走进南池子,一条长约600米的菖蒲河由西向东蜿蜒其间。菖蒲河古时称御沟,因河内菖蒲丛生,遂以得名。端午节时,人们在这里采菖蒲叶子插在门上,传能避邪。菖蒲河是明清皇城中外金水河的一段,河由西苑太液池南端流出,折向东南,经过天安门前,往东汇入玉河。既是西苑三海的出水道,也是紫禁城筒子河向南流经太庙的出水道。河南岸为南皇城墙,西端为长安左门北墙下的半边桥,东端为进入玉河的水闸,清代名天妃闸。 明代在河上有桥一座,北通东苑长街,清代名牛郎桥,是一座石台木板桥,与西苑的织女桥遥相呼应,象征天上银河和牛郎织女星。1913年打通南池子大街,在皇城墙上拆出券门,将此桥改造为石拱桥。河北岸在明代为皇宫东苑,跨河建有涌福阁,清代已无存。民国以后,菖蒲河两岸陆续建满房屋,在河南岸形成东、西银丝套胡同,2002年拆平后亮出菖蒲河故道。 南池子在清初称南长街,又称东华门外南街,有内务府属下库房、衙署。1913年,在街南皇城墙上开辟三孔券门,此街才与东长安街连通。街內老北京的各式门楼、门匾、砖雕、门墩儿、老房子、街道胡同布局基本保存完好,现为北京市以传统居住形态为主的历史文化保护街区。 南池子东南为明、清两代的皇家档案馆,即皇史宬。明嘉靖十三年(1534)建,珍藏明清实录、圣训、玉牒等重要典籍,1982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与缎库胡同、普渡寺西巷等胡同相交,西南依次与大苏州胡同、小苏州胡同、飞龙桥胡同相交。清代,大、小苏州胡同统称苏州胡同。明时此地有观心殿,再往西还有一组建筑龙德殿,殿后有一石桥名为飞虹桥,后音变为飞龙桥。桥用白石建造,刻有龙、鱼等动物,栩栩如生。桥南北各建牌楼,桥后垒石为山,山上建乾运殿,山后是引水环绕的环碧殿。楼亭、山石、泉水交映成辉,颇似苏州园林。 南河沿原是皇城外御河南下的河道,明宣德年间把皇城的东墙从御河西岸移到东岸,这段河道也被圈入皇城,到乾隆时称南河沿。1926年至1927年,北洋政府内务部拆卖东皇城墙,御河改成暗沟,填平道路后与皇城墙间陆续建满房屋,始形成街区。街南口路西,原系明“小南城”崇质殿,俗称黑瓦殿。明正统十四年(1449),塞外瓦剌南犯,明英宗贸然亲征,导致“土木堡之变”。英宗被俘之后,以于谦为首的大臣,拥立英宗之弟朱祁钰为帝,是为景帝。于谦率兵在北京城外击退了来犯的瓦剌军队,史称“北京保卫战”。瓦剌的首领见英宗已无利用价值,即将其释放。英宗回京后,被尊为太上皇,景帝将他软禁在崇质殿。八年后,英宗利用景帝病重的机会,复辟成功,遂将崇质殿升格为崇质宫。景帝朱祁钰去世后,英宗朱祁镇把他葬在西山金山陵,没有进入昌平明十三陵。 明末清初,崇质宫等建筑被战火焚毁。清顺治八年(1651)在旧址敕建普胜寺,为清初所建三大寺之一。后来,因寺内住持有一石姓蒙古人,故俗名“石达子庙”。1915年,欧美同学会首任会长梁敦彦倡议,由欧美同学会的会员顾维钧、詹天佑等集资两千两白银,购得普胜寺,改建为欧美同学会的所在地。 多尔衮占据“南内” 东苑始建于明朝初年。明永乐十一年(1413)端午节时,由于北京紫禁城的大规模建设尚未完工,而此时东苑已初具规模,从南向北建有宜春宫、观心殿、龙德殿,乾运殿、洪庆殿、重华宫等,“瑶台玉砌,奇石森耸,环植花卉”。既有金碧辉煌的殿宇,又有种满蔬菜的田园风光,其建筑也如紫禁城内一样富丽堂皇。于是,明成祖朱棣便驾临东苑,在此大宴群臣。“观击球射柳,听文武群臣、四夷朝使及在京耆老聚观。自皇太孙而下,诸王大臣,以次击射”。诸帝王经常来此游幸。以后,诸帝王也都喜欢这里的清幽安静,经常在此巡游、居住、赐宴大臣。 清顺治初年,南池子东侧的重华宫改建为摄政王多尔衮之睿亲王府,府第“金碧辉煌,雕镂奇异”,规制之高,其他王府无可望其项背。清初吴伟业在其《读史偶得》中慨叹:“七载金滕归掌握,百僚车马会南城”。多尔衮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清太宗皇太极之弟,皇太极称帝后,封多尔衮为和硕睿亲王。皇太极去世后,多尔衮和济尔哈朗辅佐顺治登基,是清朝入主中原的重要功臣。 康熙三十二年(1694),将睿亲王府南部改建为缎匹库。缎匹库与大库、 颜料库通谓户部三库,掌收各省解绸、缎,绢、布、皮、丝、棉、线、麻及江南织造之缣帛纱縠等项,以待支放,今为缎库胡同。缎库西为灯笼库胡同,是清时内各府存放灯笼的地方。王府北部改建为玛哈噶喇庙,供奉藏传佛教中的大护法神大黑天。 乾隆四十年(1775),又将玛哈噶喇庙翻修扩建,赐名“普度寺”,供后人祭拜。昔日摄政王府大殿被改建为“慈济殿”,寺左为黑护法佛殿,内藏铠甲弓矢,皆摄政睿亲王旧物。整体院落都建在3米多高的城砖台座上,显示着昔日王府不凡的气度。现在普度寺周边有前巷、东巷、西巷、后巷等胡同名牌,都写作“普渡寺”,而在《宸垣识略》等多部记述北京历史地理的书籍中,“度”字没有“三点水”旁,写作“普度寺”。 普渡寺东巷与磁器库北巷、南巷相连。磁器库胡同,呈东西走向,东起南河沿大街,南邻缎库胡同,为明清宫廷存放磁器的仓库。民国初张勋住此,张勋复辟失败后,宅毁于火,人称“火场”。 光禄寺改宗人府 北池子大街在东华门大街西部北侧,南北走向,与南池子相接。 东华门大街北侧的智德前巷,是由智德东巷、智德西巷、智德北巷组成的胡同群。明代在此地设光禄寺和尚膳监,掌管御膳、宫内食用和筵宴等。我们看京剧,皇上一高兴就吩咐光禄寺大摆筵宴,与众卿贺功。但是光禄寺作为采购、管理、分配食品物料的花钱机构,渐渐地滋生出贪污、浪费、腐败等弊端,竟至连小吃也偷工减料、粗制滥造。清代人总结明代京师有“十可笑”,“光禄寺茶汤”名列首榜,“盖讥名实之不称也”,成为众人笑柄。 清初将明朝的光禄寺改建为英亲王府,位置在智德前巷11号。府主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12个儿子,多尔衮的胞兄阿济格。阿济格骁勇善战,带兵入关破李自成大军,被晋升为英亲王、靖远大将军。多尔衮死后,阿济格被削爵、抄家、赐死,子孙废为庶人。王府收回后,初为光禄寺,清末改为宗人府,现留有光禄寺夹道,记载着这段历史。 1917年,蔡元培、李石曾和北大教授沈尹默、马幼渔、马叔平等在东城方巾巷华法教育会的会址,创办新型的孔德学校。校名取自法国实证哲学家奥古斯特·孔德的姓,实行男女同校,开此风气之先。后迁至东安门北河沿原北大三院内,并在今东华门幼儿园和东华门小学所在地创办北京中法大学孔德学院。1928年,国民政府令拨宗人府旧址为孔德学校校址,现为北京市第27中学。骑河楼街,呈东西走向。东起北河沿大街,西止北池子大街,北与骑河楼北巷、草垛胡同相通,南与骑河楼南巷、智德北巷相通。《芜史》云:有亭居桥上,曰涵碧。桥建于明代,系楼阁式桥梁,在骑河楼街东端横跨御河,乾隆时称骑河楼街。清末,桥已久废,只剩街名。 骑河楼39号,有清华同学会总会成立的清华同学会会所,在今骑河楼南巷内。 骑河楼南巷 , 清称妞妞房。胡同位于骑河楼街南侧,呈南北走向,是自西向东数的第一条胡同,南达箭杆胡同。北京有四处以妞妞房命名的胡同,它们分别是今骑河楼街南巷、东板桥街西巷、西什库大街东侧的爱民里三巷和府右街西侧的博学胡同北段。妞妞是北方人对小女孩的爱称。清代每三年选一次秀女,入选者都是八旗的少女。每年各旗要将本旗的14岁至16岁的女孩子造册上报。赶上选秀女的年份,各旗负责选秀女的官员要把这些女孩子送到北京。初选秀女,会问清楚她们的姓名、年龄,说话是不是清楚 , 有没有口吃。然后,让被选者转圈行走,观察其举止风度,有无轻佻,有无毛躁等。检查合格者留下姓名牌子,称作“留牌子”。未被选上的女孩子,由本旗的车子带回原籍归家。初选合格的小姑娘都会被嬷嬷带到妞妞房,在这里进行宫规和礼仪学习。培训后再入宫复选合格者留在宫中,不合格者送出宫去,称作“撂牌子”。妞妞房胡同由此得名,这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留下的痕迹。 妞妞房9号,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陈独秀旧居”。1917年,陈独秀接受蔡元培的聘请,出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这里曾经是陈独秀的住所,也是新文化运动主要阵地之一,《新青年》编辑部。 公主府建大学堂 今景山公园东墙外,为景山东街。景山东街路东,从南往北数的第一条胡同叫沙滩后街,清称“马神庙街”。此地即明御马监所在地,因旧有马神庙而名。沙滩因有古代河道留下的沙滩而名,北京人称“沙滩儿”。清乾隆时其东段称双碾儿胡同。光绪时东段称双碾胡同,西段称东、西沙滩,中段即汉花园。过去沙滩向东并无道路,民国三十六年(1947)拆掉该地300余间房,东西道路修通后,泛称沙滩或猪市大街。1965 年,因有北京大学五四红楼,定名为五四大街。 乾隆二十五年(1760),乾隆的四女儿和嘉公主下嫁福隆安。赐地马神庙路北,建和嘉公主府。可怜公主23岁便香消玉殒,这处公主府也日渐荒芜。光绪二十四年(1898),光绪帝在维新派推动下,接受康有为、梁启超的变法主张,实行新政,下诏提出举办京师大学堂。五月八日,军机大臣、总理衙门奏擬由梁启超起草的《京师大学堂章程》。旋以景山下马神庙四公主府为大学堂基址,诏立京师大学堂。1904年,京师大学堂选派首批47名学生出国留学,这是中国高校派遣留学生的开始。 1912年,京师大学堂改称国立北京大学,严复出任校长。其建筑遗存今在沙滩后街55、59 号,现保留有原属于和嘉公主府的正殿、公主院等清式建筑和民国年间建成的数学系楼、及“西斋”十四排中式平房。北京大学成立后,该地出现大学堂夹道、操场大院等胡同名。1916年在松公府南端靠近汉花园大街处兴建学生宿舍楼,因主要部分墙体为红砖砌就,人们称之为“红楼”。松公府原为清乾隆时一等忠勇公傅恒的府邸,是京城第一大府邸。光绪时,其孙松椿承袭爵位入住,后称松公府。其南墙外为清朝内务府所属汉花园大街,现为五四大街。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4 05:43 , Processed in 1.094611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