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残酷”两个字来形容钓鱼台国宾馆礼兵的日常训练,是再为恰当不过的了,要知道钓鱼台国宾馆每年都会接待来着世界各国的元首和政府首脑。因此,国宾馆礼兵的形象直接就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形象,甚至于意味着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 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聊聊钓鱼台国宾馆礼兵的那些事。 严苛的训练 选拔礼兵的条件十分的严苛,可以说是很苛刻了,通常是从现役兵里面进行选拔,身高一米八是最基本的要求,除此之外,还要求五官端正,目光要炯炯有神才行。可以这么说,选拔礼兵的各项条件,严苛的程度甚至于超过了飞行员和潜水兵。 或许是我查询的资料不够详细吧,据我所查到的资料显示,从1983年开始,钓鱼台国宾馆才有了正式的礼兵。当然,这个只是我个人查到的资料,或许是不够准确的,钓鱼台国宾馆是1959年国庆庆典前夕正式投入使用的,至于那会有没有正式的礼兵,这个我就不知晓了。 我就从1983年开始说起吧,从1983年开始,钓鱼台国宾馆的礼兵至今完成了多达600多个国外元首,以及2700多名重要外宾的司礼任务。 他们的形象代表着中国的形象,也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新气象,作为一名合格的国宾馆礼兵,最基本的一个要求就是: 风吹不眨眼、天热不擦汗、虫咬不动手、熟人不交谈 白天,他们要不断重复把一个动作训练上千百次,只有形成肌肉记忆才不会出错;晚上,他们还得熟悉日常的业务。 可以说,一个细微的小动作都能彰显出军威和国威,一个不经意的动作,都会有损军威和国威;因此,哪怕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举礼枪的动作,都得重复的练习上千次,甚至于达到上万次的频率。 练军姿更是一种磨练,必须得在头上顶着砖块,为了保持脊背的笔直挺拔,就在背部绑上一根木棍。你以为这样就完事了?并不是,还得在膝盖之间夹一片树叶,腿上也绑着沙袋。等一场训练下来,有的战士直接双腿打颤,难以行走。 或许,会有人觉得搞这些训练属于形式主义,除了故意折磨人之外毫无意义。这可真就是大错特错了,一个军人,一支军队,倘若连最基本的军容军貌都做不到,那和散兵游勇没啥区别了。别说什么战场上见真枪,一个平时挺过严格训练的军人,在意志上首先是坚毅的,是超越大多数庸人的存在,这种意志力坚毅的人,你觉得上战场会怂吗? 所以,我很是反感这种失智的行为,用我朋友的一句话来评价:庸人会诋毁努力奋进的人,直到把对方也变得平庸,这样才会体现出他的聪明。 我刚才所说的训练,还只是严苛训练的冰山一角,正是有着严格的训练,每一个国宾馆的礼兵都有一对“铁砂掌”。 何谓铁砂掌呢? 就是举礼枪的时候,那一阵阵整齐又清脆的拍枪声,一下一下拍打出来,让人也情不自禁的感受到来自军人的威严。 要练就这“铁砂掌”的本事,也得是下苦功夫才行,有的战士在训练中用力过猛,重复多次下来,直接把右手的虎口给震破了皮,那虎口流出来的血,顺着枪管往下流,即使是这样,仍旧坚持着训练。等训练结束后,那血都凝固在了枪管上。 除了这些训练之外,还有一些外人想不到的训练。譬如,在强光照射之下正确判断车牌号。 这是因为,在晚上的时候,倘若有车子来到国宾馆,礼兵哨就得在车灯的照射下,准确无误的判断出这辆车的牌号是什么。为了锻炼出这个本事,礼兵们自己独创了一种训练方式,就是用强光手电筒先照射人眼,然后移开强光,再去看车牌号。 一开始,强光移开之后,人的视力会短暂的失盲;经过多次训练之后,才练就了晚上在车灯照射下看清车牌的本事。可以说,用强光手电筒训练看清车牌号,已经成了礼兵的一项必修课。 速记,这个本事也是每一个礼兵需要掌握的本事,除了必须掌握最基本的执勤常识之外,每一个礼兵还需要记住很多东西,譬如:每一个车牌号(多达800多个)、20多个证件的名字和长相、100多个国家的国旗图案、特殊国家的一些特殊风速和忌讳....... 就说为什么要记住多达800多个车牌号吧,在最忙碌的时候,礼兵哨放车的数量多达200多辆车。你想想,这么多的车子要在短时间内做到准确无误的放行,平时除了严格的训练之外,还得掌握独特的窍门才行。礼兵们平常就会运用什么归纳法、对比法、谐音,等不同的记忆方法来记住那么多的车牌号。 换来的尊重是军人的荣誉 正是扛过了日常诸多严苛的训练,才有那梅花的暗香浮动,才获得了众多外宾的称赞。 1984年4月,美国总统里根来华访问的时候,就住在钓鱼台国宾馆,这是里根首次踏上中国的土地。在晚宴上,按照惯例询问他对这次访问有什么印象。里根直言,国宾馆的礼兵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对这群训练有素的礼兵,充满了敬意和敬佩,也正是礼兵们自身的本事硬、自带军威,才赢得了里根的尊重,他谈到礼兵的时候,神情也是严肃的,这尊敬的态度是对一个军人最高的荣誉。 里根对国宾馆礼兵的尊重不是停留在口头上的,当他结束访问离开国宾馆的时候,当车子行驶出国宾馆的时候,当他即将离开的时候;里根降下了车窗,对着站岗的礼兵比了一个“OK”的手势,并用不流利的中文对哨兵说了一句:谢谢,再见! 能得到认可和尊重,你说平时那些近乎残酷、不近人情的训练值不值得?有没有意义?如果你非得说,为什么非得要得到别人的尊重不可?那我只好摊手,默默无语两行泪流得飞流直下三千尺了....... 1997年7月,克林顿访华的时候,对国宾馆的礼兵也有着深刻的印象,或许,在他的认知里,重新认识到了中国军人的形象,重新认识到,原来军人还可以是这样子的。 当他结束访问坐着车子离开国宾馆的时候,当站岗的礼兵朝他的车子行军礼的时候,克林顿特意让司机降低了车速。他探出车窗,对着站岗的礼兵回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当然了,礼兵们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突发小状况,譬如一些不知趣的小动物,不知趣的爬上身子,这个时候你也得咬牙坚持着,岿然不动。 王九州,曾经是国宾馆礼兵班的首任班长,他就回忆过当年的一个小插曲。 那一天,一队外宾车队刚要到达钓鱼台东门的时候,正好是他在站岗,又正好一只不知趣的马蜂不偏不倚的落脚在他的脖颈上叮了一口。一阵剧痛从脖颈上传来,这时候要是上蹿下跳扑腾马蜂,那成何体统。他硬咬着牙撑下来了,哪怕疼得汗珠打湿了衣领,依旧笔直的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2005年7月,第四轮朝核“六方会谈”在钓鱼台国宾馆进行,这天,张元捷刚上哨没过多久,一只不知趣的小蜘蛛调到了他的帽檐边。这个不知趣的小家伙,居然在帽檐和他的鼻梁之间,编织了一个小小的网。 这场面当时成为了一道特殊的风景,给严肃的六方会谈注入了一丝趣味。 就这么一个小细节,给外媒展示了一个中国军人的执行力,展示了严格军威和小动物之间互动的温馨。 正如礼兵们自己所说的那样,他们自己也深知,站在钓鱼台国宾馆哨岗的那一刻开始,他们的一举一动代表的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在外宾们的眼中,他们看到的不仅仅只是一个中国军人,看到的更是背后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形象。 他们不能让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让这片土地蒙羞,这是一份责任,也可以说是刻进了骨子里的血性和教养。而那些还对此嗤之以鼻的人们,倘若让他们站上去,那可真是让国家和民族蒙羞了,想都不敢想那画面能有多美、能有多滑稽...... 没有硝烟的战场 钓鱼台国宾馆,每年都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宾和元首,自然也就聚集了世界的目光,可以说,国宾馆的一举一动,哪怕是一个细小的突发事件,都会牵动着世界政坛那根敏感的神经。 这是真正的没有硝烟的战场,不仅要彰显出一个国家的威武文明之师,更要时刻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 在国宾馆礼兵的血液之中,有着一个很深刻的认识,就是不管什么时候,只要身处国宾馆,就得押上自己的身家性命保证安全。在他们的日常工作中,绝不允许一点失误的存在,必须要保证万无一失。因为一个细小的失误,都会成为外媒拿来攻击国家的素材。 他们必须做到一秒不差、必须做到完美无缺、必须做到万无一失。 在这里,你不能有个性,必须做到一个按照标准来执行的一颗螺丝钉,这是肩膀上的责任,也是一个军人的标准。 有时候,遇到突发事件,必须果断出击,不能有丝毫的顾虑和犹豫。 2006年11月1号,“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在北京进行的时候,就发生了一个小插曲。4号这一天的中午,来自九个国家的元首的车队,从大会堂返回钓鱼台国宾馆的时候。礼兵曹振远远的看到有三两黑色小轿车行驶过来。 打头的那一辆车牌,他是认识的,那是来自苏丹的随团车,但是后面紧跟着的两辆黑色车子,却是陌生的。 之前发生过有的陌生车辆想蒙混进来的情况,因此,曹振果断做出了让三辆车停止前行的手势。 但是这三辆车居然没有减速,仍旧不管不顾的往前行驶,这还得了,要是让后面那两辆陌生车辆顺利进去,这就属于重大的失责了。既然你不听,曹振也就不客气了,他直接走到大路中间,强行止住车子的形势。 就在车子距离他不到20厘米的地方,一串急促的刹车声响起,险些就撞上了曹振。 后来询问之下才得知前因后果,原来后面那两辆陌生车子上,坐着的是我国中兴集团的工作人员,他们和苏丹大使谈妥了,在大使的引荐之下去国宾馆会见总统商谈事情。但是,苏丹大使和中兴的人,都不知道进入国宾馆的规矩。 双方都误以为,只要跟随着苏丹大使的车子,就可以进入国宾馆,这就造成了这么一场误会。 各种突发的小插曲,在几十年的时间内上演了很多次,国宾馆的礼兵们没有一次失误、没有一次失责,能做到这一点,是很难很难的。 这就是国宾馆礼兵,是我国众多军人的一个缩影,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复兴希望的缩影。 参考资料: 1.<续写国宾卫士的神圣使命——武警北京总队六支队钓鱼台国宾馆礼兵班纪实>. 陈传会. 李超.中国军网. 2.<探访中国最神秘的宾馆>. 中国日报. 3.<国际风云与中国外交>. 王海运著. 4.<中美关系风云录>. 周溢潢著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3:43 , Processed in 1.075700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