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刹海银锭桥观景 北京什刹海由前海、后海和西海三部分组成,历史悠久,景致幽胜,在市民心目中的地位堪比长安曲江、杭州西湖。 三海虽位于城中,却颇近似《园冶》中所说的“江湖地”,正所谓“江干湖畔,深柳疏芦之际,略成小筑,足徵大观也。”因此这里常被视为内城修筑园林的首选佳地,元明清三代以来湖畔府宅园林和寺庙园林均曾盛极一时,明代李东阳有诗描绘:“豪客园池非旧业,梵家宫殿有高台。林花苑柳如相识,又是一度春风来。” 什刹海地区的寺观祠庙十分繁杂,其性质分别属于佛教寺院、道教建筑和各种杂祀祠宇,鼎盛时期接近百座之多,规模不一,风格各异,其中有很多属于寺庙园林的范畴,也是北京地区除了西北郊之外最重要的寺庙园林群落。究其景观类型,则大致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拥有相对独立的小园和楼阁亭台,往往内敛幽静,同时又有良好的对外借景条件,风格类似私家园林。 如后海北岸明代曾有一座三圣庵,背依水田,故于庵之西部辟园区,陈设豆棚瓜架,且筑亭台,以作观景。《帝京景物略》载:“三圣庵,背水田庵焉。门前古木四,为近水也,柯如青铜亭亭。台,庵之西。台下亩,方广如庵,豆有棚,瓜有架,绿且黄也。外与稻杨同候,台上亭曰‘观稻’,观不直稻也。畦陇之方方,林木之行行,梵宇之厂厂,雉堞之凸凸,皆观之。”从《乾隆京城全图》上可见此庵规模很小,分为两院,东院为庵堂,西院则为小园,观稻亭在其北端。 护国寺又名崇国寺,位于三海南部的胡同坊巷中,距离水面较远,规模宏大,格局严整,其中曾辟有葡萄园,于僧房一带竹木交荫,自成天地,明代袁宗道诗曰:“老僧爱竹石,点缀似山家。”“数亩葡萄林,浓条青若若。以藤为幡幢,以叶为帷幕。以蔓为宝网,以实为缨络。蜩蝉递代响,虽聒胜俗乐。” 第二种情况虽无独立的园亭之设,但整个寺观祠观的内外环境都做了园林化的处理,大多数实例都属于这一类,如海印寺、净业寺、太平庵、汇通祠、普济寺、瑞应寺、兴隆寺、莲花庵、金刚寺、火神庙等等。 《元史·河渠志》载:“海子岸上接龙王堂,以石甃其四周。”可见早在元代,海子岸边就筑有龙王堂,四周砌石,充分与水面结合,具有一定的景观效果。 明代海印寺在万宁桥以北,后改称慈恩寺,临湖建高楼台殿,名“镜光阁”,寺内多植名花佳木,为什刹海一大名胜,可惜至清代已废。明人有诗句称赏,曰:“海子桥西寺,高楼御苑花。中流自日月,平地有烟霞。”“湖景澄珠阁,云虹度石梁。行攀双树杪,坐对九华觞。”“禅刹凌空出,山门近水开。院寻祗树底,斜过禁城隈。”其景致略可想象。 明代净业寺位于西海北,曾于寺门以东构轩二楹,以观荷花垂柳,《明水轩日记》载:“净业寺门临水岸,去水止尺许。其东有轩,坐荫高柳,荷香袭人,江南云水之胜无以过此。”明代诗人多有题咏,如孙如有《游净业寺》诗:“禅堂入暮可曾关,马逐飞花向此间。钟界朝昏应自急,水流深阔正如闲。苍然野岸灯初过,迥尔疏林月始弯。风定湖光分半翠,不知是影是真山。”民国初年朱文炳《涵碧登高集》中记载净业寺“庭中花木杂错,掩映有致。西偏有楼三楹,环以竹篱,足资临眺,即涵碧楼也。”寺中涵碧楼为登临赏湖之处,曾经是京师文人聚会的场所,目前尚存。 净业寺之西旧有太平庵,《五城寺院册》载:“庵背城临湖,可数顷许。每秋夏之间,接天莲叶,向日荷花,四顾送青,满波轮绿。”由《乾隆京城全图》观之,庵门南向临湖,院落平面不规则,内仅一殿,似湖边别墅。 民国时期汇通祠旧照 汇通祠旧名“镇水观音庵”,始建于明代,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改建,易名汇通祠,位于西海北岸以南的小岛上,紧邻水关,四面环水。祠宇高居水上,周围叠有多座奇石和不同的石雕。《燕京访古录》记载:“积水潭上汇通祠,四周乱石参差,若蹬然,石下雕一石螭,长八尺,肩宽二尺二寸。北岸即水关。寺后立石一,层叠如云,相传为陨星所化,高六尺五寸,下承以石座。石之阳有天然一鸡一狮,鸡左向右走式,狮右向下伏式,石顶高处,另有镌刻一大鸡一大狮,鸡大四寸,居左向右走式,狮大七寸,居右向左卧式,此二鸡狮亦系天生形貌,后有镌刻家加以摹刻,愈觉形象逼真,堪称奇石,俗呼鸡狮石。” 汇通祠今景 乾隆帝有御制诗咏汇通祠:“一座湖亭倚大堤,两边水自别高低。片时济胜浮烟舫,春树人家望转迷。”《天咫偶闻》述其景象:“北面雉堞环周,如映如带。西北土山忽起,杂树成帏。石蹬高盘,寺门半露,汇通祠也……从祠上望湖,正见其缥缈。”20世纪70年代因营建地铁,汇通祠被拆除,后于1988重建完成,辟作郭守敬纪念馆,设山门、前殿、后楼,并建有碑亭以藏乾隆帝御制诗碑,并仿制了原有的石鸡石狮以及石螭。 普济寺位于西海南沿,俗称高庙。寺坐西面东,其后照楼高耸于湖之南岸,被誉为“日下第一楼”,《天咫偶闻》载:“南岸危楼蹇嵼,有如高士枕流,美人临镜,高庙之‘日下第一楼’也。” 瑞应寺位于后海北岸,明代时名龙华寺,明人有诗赞曰:“湖际先朝寺,幽栖验物情。声声松下静,鸟语竹间清。”“湖边远远湿朝暾,细写秋光上寺门。花木欲深香色聚,稻田全覆绿云屯。”清初重建,改称瑞应寺,广廷植木,花果繁盛。 兴隆寺原名兴德寺,位于西海以南的抄手胡同,其中“右傍多僧舍,修篁绿箨,丛木青柯,相望楚楚。后有平台,大可亩许,解带临风,开襟敌水,固不减在濠濮间也。”寺西北有莲花庵,“疏临朗樾,含吐余清。后一台,瞰湖阳诸寺,若列眉案。邻有火神庙,可眺远。” 明代的金刚寺又名般若庵,也位于抄手胡同,《帝京景物略》描绘其景色为:“背湖水,面曲巷,盖舍弃光景,调心坊肆。……旧有竹数丛,小屋一区,曲如径在村,寂若山藏寺。”《燕都游览志》也称其“前小阁,后静室,纸窗棐几,殊有幽趣。”其中小园曲径,俨然世外佳境,后于万历中“改创大殿高阁,左右翼楼数十楹”,反失旧韵,“往昔清凉幽趣之致,尽化于沙砾间矣。” 火神庙又称火德真君庙,位于地安门大街,其中曾建有水竹轩,明代黄元功有诗曰“地静烟云满,开轩水上栖。” 清代罗聘所绘《小西涯诗意图册·十刹海图》 明清时期,后海西岸还有一座什刹海寺,坐西朝东,从清代画家罗聘所绘《小西涯诗意图册·十刹海图》上看,宛如一座藏在树林深处的 小园 以上寺庙遍布三海沿岸,如繁星之点缀银河,刹宇梵宫,钟鼓相闻,形成京城水边寺庙园林群。 这些园林大多以借景为第一要义。净业寺山门之前为极佳的观景地点,《帝京景物略》记述详细:“立净业寺门,目存水南。坐太师圃、晾马厂、镜园、莲花庵、刘茂才园,目存水北。东望之,方园,宜夕。西望之,漫园、湜园、杨园、王园也;望西山,宜朝。深深之太平庵、虾菜亭、莲花社,远近之金刚寺、兴德寺,或辞远眺,或谢韦游矣。”东南西北,景致朝夕变化。 相邻的寺庙或因朝向不同,往往也可以获得完全不同的借景效果,如《天咫偶闻》曾比较从西海北侧的汇通祠和南岸普济寺的后照楼分别南望、东观湖面的效果,称“从祠上望湖,正见其缥缈;从楼上望湖,又觉其幽秀。神光离合,乍阴乍阳,妙无定态。”正是什刹海多变的水面和沿岸丰富的园林景观赋予其不同的视觉感受。 就布局而言,这一地区的寺庙园林虽有围墙,但大多不拘方向,灵活自由,山门掩藏于柳荫之中,颇能于闹处寻幽;或另以高台层楼凸起于墙上,以作眺远。也有如汇通祠那样崛起于湖面小岛之上,四面开敞,居高临下,宛如仙山神殿。 明清北京对于内城园林引水有严格的控制,一般需要得到皇家的特许;同时又由于临近大面积湖面,并不缺乏水景可赏,因此什刹海地区的寺庙园林一般均不再独自营造水池,而是尽量以三海之水为背景,“纳千顷之汪洋”以为己用。同时,寺庙园林的景致均较少雕琢,很少像府宅园林那样专门堆叠假山。 寺庙园林除殿宇之外常常重视楼阁和亭子的修建,除前面提及的普济寺后照楼、净业寺涵碧楼而外,海印寺、汇通祠均有高楼,火神庙建有玉皇阁、斗母阁,金刚寺(般若庵)也曾先后建有小阁和大殿高阁、翼楼。如此之多的寺庙楼阁与公共园林和府宅园林的楼阁相互辉映,形成三海岸边望楼林立的景象。 民国时期广化寺山门前菜地与树木旧照 寺庙园林内外,常有名花异卉,古树嘉木,如普济寺以白海棠著称,《荃詧余斋诗注》载“庙中白海棠高数丈者五六株,花时繁珠缀玉,他处所无也。”《燕京访古录》载什刹海西北隅净海寺有古槐一株,“其干南倾而枝北向,树心已空,叶犹茂盛,其势力蜿蜒,宛若龙蟠。”此寺也因此而俗称“槐宝寺”。护国寺曾有数亩葡萄林;三圣庵门前有四株古木,树干如青铜;瑞应寺的文光果实曾结出并蒂骈颗,得到康熙帝的御制诗咏;兴隆寺、金刚寺均以竹取胜;广化寺殿前原有一株古槐,枯枝遒劲。 此处的除了日常向市民开放游览之外,还经常在山门外设置一些宴席设施,并在一些特殊节日举办庙会和其他游乐活动。如《燕都游览志》载:“净业寺前旧作厂棚,列席浮尊,宴饮殊适。”七月十五中元节夜晚,各寺僧人会聚集在水边,在荷花间放莲花灯,很多市民也予以仿效。护国寺的庙会同样热闹非凡,游人可以一边参与餐饮、购物、游乐,一边欣赏风景。 随着历史的变迁,什刹海地区多数的寺庙园林都遭到比较严重的毁弃,古木凋零,不复往日盛况。今天什刹海已经被列为北京市的历史保护区,被誉为“老北京的最后图景”,一些现存的寺庙文物建筑陆续得到修复。期待未来能够从风景园林的角度加以进一步的保护和整治,为古都留存更多的优美景观和历史记忆。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2 22:22 , Processed in 1.085324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