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数百年的北京暴雨史

2024-7-25 00:01| 发布者: weiwei |原作者: 申哥旅行|来自: 申哥带你走天下

摘要: 每年的“七下八上”,都是北京的大雨季。除了一些极为特殊的年份,这倾盆大雨的如期而至,早已被北京民众当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那么,北京地区的大雨,尤其是大暴雨,有没有一定的规律?这雨又会集中落在哪里呢?根 ...
每年的“七下八上”,都是北京的大雨季。除了一些极为特殊的年份,这倾盆大雨的如期而至,早已被北京民众当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那么,北京地区的大雨,尤其是大暴雨,有没有一定的规律?这雨又会集中落在哪里呢?

根据《北京当代自然灾害史(1949-2000)》(北京燕山出版社)的说法:北京地区年降水量是644.2毫米,最早出现于4月,最晚结束于10月下旬。但在时间的分布上十分不均衡,降水一般集中在6-9月的汛期,其中7月下旬、8月上旬的降水最为集中,在暴雨时节能达到全年降水总量的80%,即所谓的“七下八上”。这也是北京特大暴雨发生的集中时间段。

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称为降水强度,气象科学按12小时和24小时降雨强度划分降雨等级,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

小雨: 12小时降水量小于5毫米,日降水量小于10毫米。

中雨: 12小时降水量5至14.9毫米,日降水量10至24.9毫米。

大雨: 12小时降水量15至29.9毫米,日降水量25至49.9毫米。

暴雨: 12小时降水量30至69.9毫米,日降水量50至99.9毫米。

大暴雨: 12小时降水量 70至139.9毫米,日降水量100至199.9毫米。

特大暴雨: 12小时降水量不小于140毫米,日降水量不小于200毫米。

北京地区的暴雨分布与降水分布是一致的,就是说在汛期降水多的地区,同时也就是暴雨的多发地区。这个地区大致以房山百花山、昌平军都山、云蒙山为界,分布在其以南的房山暴雨区、怀柔暴雨区和平谷东部暴雨区。这三个地区,房山、怀柔在暴雨发生的时候,日降水量一般在180毫米以上;平谷东部山区在暴雨发生的时候,日降水量一般在150毫米以上,都达到特大暴雨的级别。在极端气候下,则可以是特大暴雨。

像房山的南尚乐、张坊、城关镇、十渡、马各庄、史家营都是经常发生暴雨、泥石流的地区。怀柔的黄花城、杨宋、枣树林(今怀柔区怀北庄)、八道河、汤河口、崎峰茶、沙峪、琉璃庙,密云的石城乡、四合堂、水堡子、冯家峪、番字牌、黄土梁、北庄、大城子、张家坟,以及怀柔以西交界处的地区,都是北京地区的暴雨和泥石流经常出现的地区。

平谷的镇罗营、黄松峪、将军关、西水峪、大华山和昌平的老峪沟、下庄、阳坊也是暴雨和泥石流经常发生的地区。以上地区一般海拔在400-600米。

地理位置对于暴雨和泥石流的形成至关重要,怀柔的枣树林、汤河口、崎峰茶,密云的冯家峪、番字牌往往是暴雨的中心地区。其中,枣树林村因地处迎风坡面,造成暴雨异常,被列为1942年以来海河流域12个最大降雨点之一。

北京地区的特大暴雨则主要分布在山前和山前偏南迎风坡一带,北京市区、城近郊区、海淀、石景山、门头沟东部、昌平、顺义、怀柔等地常见特大暴雨。

有统计指出,自清末光绪九年(1883)至2000年之间的118年中,北京出现日降水量或24小时降水量超过200毫米的计有73次,其中大于300毫米的有20次,有17次是发生在1949年以后。

1972年7月27日怀柔枣树林出现创纪录的日降水量479.2毫米,怀柔县沙峪出现创纪录的 12小时降水量410.8毫米。1976年7月23日密云县田庄出现创纪录的2小时降水量288毫米。

大暴雨来临,对于城市居民最严重的危害,便是城市内涝。目前的北京城区建设,或是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因为在北京的历史上,由于城市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薄弱,至少是在明、清、民国时期,都曾发生过暴雨时城市被水浸淹的情况。

图片例如:明朝成化六年(1470)六月戊辰,顺天府大水。庚午,吏部尚书姚夔言:“自六月以来,淫雨浃旬,潦水骤溢。京城内外军民之家,冲倒房舍,损伤人命,不知其数’。”

城市内涝主要是城内的排水系统陈旧,出水不畅造成的,所以成化八年(1472年)正月戊午,工部以监察御史夏玑奏:“西城频年雨潦为害。议以京城壕堑自正统间修城之后,三十余年未经疏浚,及城内河槽、沟渠尤多湮塞,每天雨连日,流泄不及,坏军民庐舍,乞敕内外大臣总督疏浚。’”朝廷采纳了他的建议。

明代朱国桢的《涌幢小品》中曾经记载:“万历三十五年丁未(1607),闰六月二十四等日,大雨如注,至七月初五、六等日尤甚,昼夜不止。

京邸高敞之地,水入二三尺,各衙门内皆成巨浸,九衢平陆成江,洼者深至丈余,官民庐舍倾塌及人民淹溺,不可数计。内外城垣倾塌二百余丈,甚至大内紫金(禁)城亦坍坏四十余丈,会通运河(通惠河)尽行冲决,水势比甲寅(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更涨五尺。皇木漂流殆尽,损粮船二十三只,米八千三百六十石,淹死运军二十六人,不知名者尤多……雨霁三日,正阳、宣武二门内,犹然奔涛汹涌,奥马不得前,城堙不可渡,诚近世未有之变也。。”明代谈迁在《国榷》也说:“京师大雨,至七月丙申不止,地水三尺,九逵如河,淹溺人畜无算。”

至于清朝,彭孙贻《客舍偶闻》载:“戊申(康熙七年)六月初八日夕,初更,大风怒号,雨如决河,庭水涌阶入室,暗中僮仆靴履皆浮,良久始觉,群起夜呼畚水。须臾风息雨止,倖逃崩压。”

“浑河水决,直入正阳、崇文、宣武、齐化诸门。午门浸崩一角。五城(按,清代,北京外城分为五区,称五城)以水灾压死人数上闻,北隅已报民亡一百四十余人。上登午门观水势,更遣章京察被灾者,屋倒之家户给二两,人亡者人给四两。”“宣武门水深五尺,冒出桥上,雷鸣峡泻。有卖蔬人,乱流过门下,人担俱漂没。有乘驼行门下,驼足不胜湍激,遂流入御河,人浮水抱树得免,驼死水中。宣武、齐化诸门流尸往往入城。”

父老言:万历戊申(三十六年,按误,应当是三十五年)都门亦大水,未若今尤甚。诸门既没,肩舆人朝者增,人戴舁出。乘马者翘足马背,靴乃不濡。满洲大人例不得乘舆,有侍郎体肥不能翘捷,乃浮大浴盆,健儿数人扶舁水中以入,见者莫不大笑。讹言四起,查给谏肩舆甫出,市人奔迸云:“大水入彰仪门矣。”合城惊忧,老幼啼号。给谏奔车返,填街塞巷,一时乃定。

民国时期,1925年7月23日狂雨终朝,至下午雨势更猛,直至夜间始稍止息。下雨时间之长,为向来所未有,雨量如何虽未得确实报告,其已超过3尺之外则可断言也。各城街衢,泥泞不堪,马路水深及膝,东、西单两条大街,望之几成一片汪洋。顺治门(宣武门)内水深3尺以上,电车亦停止开驶。西长安街地方汽车因驶行水中,损坏者数辆。此外各城房屋坍塌者,更不计其数,西南城一区损失最巨。

宣武门外下洼一带情形如下:宣武门外张垂营(今帐垂胡同)一带地势低洼,每有雨水,住户就由屋内往外淘水。连日降雨,城南一带雨水均往该处汇积,苇塘已满,无处再为流泻,以致张垂营汪洋一片,住户纷纷冒雨各寻宿处。

……南下洼(今南华西街西)、窑台(今南纬路西南)迤东地方,去年被雨将三合里房屋冲塌100余间,于去秋修建完竣,但地势仍未垫高,以致此次淫雨该处复成泽国,后檐墙均已坍塌。其无处投奔者,在城隍庙前街迤南高坡,租桌椅支席,暂为栖身之所(以上地区大致今宣武区虎坊桥至陶然亭北一带)。

天桥东、西市场汪洋一片,平地水深二尺余,由高桥(误,当为天桥)至永定门一望无际。鉴于淫雨不止,张垂营、蔚文里、三合里及下洼等处房屋,被雨浸塌者在所难免,居民则无栖身之处,情形极惨。业饬巡官长向城隍庙住持商议,将庙暂借,容留无处栖身居民’。

各城街巷泥滂不堪,马路水深及膝。东、西单两条大路,望之几成一片汪洋,顺治门内水深达三尺以上,电车停止行驶。西长安街汽车因停水破坏数辆……此外,各城房屋坍塌者,更不计其数。西北(误,当为西南)城一区,损失最巨’。

到了新中国成立后,大暴雨所引发的最严重水灾,发生在1963年。

1963年是丰水年,年降水量达775.6毫米,是历年平均年降水量的1.20倍。按说这样的年降水量不至于酿成大灾,但是8月份的降雨出现异常,是历年平均同期降水量的2.32倍,成为致灾的重要因素。这年8月北京降水量异常增多,主要是受河北太行山区发生的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影响。8月4日开始,北京地区受此影响也开始在北京城区和城区西北出现特大暴雨。暴雨中心在当时的北京西城区(今北京西城区北部)和海淀区,日降水量在100毫米以上。

6日开始,暴雨中心移至北京西南部的房山十渡,日降水量达到194.5毫米,这已经成为大暴雨或特大暴雨。7日,暴雨中心移至北京西北的昌平王家园,日降水量达325.2毫米,已经是特大暴雨。8日,暴雨中心又东移至北京东北的朝阳来广营,日降水量甚至达到463.5毫米,这已经属于罕见的特大暴雨。9日以后,暴雨强度已经明显减弱,且东移到大兴、通县一带。

这次大暴雨的特点是降雨时间长,强度大,覆盖地区广泛。特别是暴雨中心的移动和河流的走向一致,使地面洪水和空中降雨叠加,相当于加大了洪水水势或降水量,因而加剧了下游地区的水患灾害。

1963年8月8-9日北京市连降暴雨。全市平均降水量为206毫米,达到特大暴雨级别。暴雨中心的东北郊来广营24小时降水量达463.5毫米。清河、坝河、通惠河、莲花河、长河、凉水河、温榆河等均漫溢成灾,淹涝农田99万亩,倒塌房屋18000多间。这次暴雨是1949年以来最大的一次。

据经历者回忆:8月2日,北京房山开始下雨。4日,北京城里也下了一场雨,雨量不算大,时而下,时而停。4日,北京城西部下了一场雨,海淀、西城区日降水量超过100毫米,7日,昌平王家园24小时降水量325毫米。8日8时,北京城区开始下雨,到8日18时,德胜门松林闸降水量达50毫米,傍晚入夜雨量骤然加大,到24时,降水量已超过100毫米,雨势继续增大,瓢泼大雨下了一夜。到9日8时,暴雨中心在来广营,24小时降水量达到464毫米,超过北京市年平均降水量的2/3。朝阳区气象站监测到的降水量为404.2毫米;酒仙桥为400.7毫米。

8日,雨下了一天。甚至冲垮了德胜门附近一段城墙,但总体态势还算平稳。真正的危机在于北京城里已是沟满壕平,蓄水量几乎达到极限。而一场百年不遇的暴雨正趁着夜色,悄然袭来。24时雨量骤然增大形成暴雨,德胜门松林闸水文站的雨线清晰地记录着突如其来的变化:原本走势平缓、徐徐上行的雨线突然间陡峭起来,仿佛被什么力量给硬生生地拽了上去,与原先的路径几乎构成了一个大直角。老人们说,从那时起,雨不是下的,而是倒的。到9日8时,松林闸地区的24小时降水量就达到了325毫米。

包括整个城区在内的900平方公里土地上,24小时平均降水量达到300毫米。

城区、近郊区河道漫溢,全线告急。护城河水位迅速拉高,超过历年最高水位。东南护城河水位超出附近地面1米,成了罕见的地上河。与护城河连通的93处下水道中,62处被水淹没。洪水顺着下水管道灌回下水口,一股冲劲居然把前三门大街的下水道井盖顶起老高,而后甩在一边。护城河以内,600公顷的积水面积无法下泄,就好像在城区里凭空添了三个颐和园昆明湖的水面,积水深度达到0.3-1.5米。天桥、永定门一带逢雨必涝,自然是积水重灾区。

据统计,城区和近郊区总共倒塌房屋11016间,危险房屋20913 间。公房漏雨305222间,庭院积水775处,影响住户8067户,总计4万余人。

东西长安街、新华门附近、王府井南口、交道口、新街口南大街、北河沿大街、永定门内大街、朝阳门内大街、广渠门内大街等城中心的几条主干道积水达半米以上。市内公共交通全部瘫痪,无轨电车自8日下午就停运,至9日上午仍未能开动。市内56条公交线路,全部停驶和分段停驶的有36条。

8月8日城区及近郊区的暴雨中心在朝阳区的来广营,日降水量达463.5毫米,市区平均日降水量300毫米,均可谓特大暴雨。由于暴雨强度超大,而且降雨过程长,山区洪水下泄和市区的积水相加,更加重了灾情。

朝阳区8月3-7日降水量为489.7毫米,占整个汛期降水量的72%,市区各河水位暴涨并普遍漫溢,清河沿途的体育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清河镇、成府街都出现大面积积水,清河流域的洼里、立水桥、清河营等低洼村镇房屋被淹,万亩农田被淹,农作物绝收。金盏村至沙窝村的温榆河道决口14处,尤以楼梓庄以东地区最为严重,一片汪洋,村民爬到树上或房顶上避险。坝河自三岔河到温榆河口共决口19处。南长河漫溢,西郊动物园被淹。北京城东北角、东直门、右安门、左安门护城河都先后出现险情。通惠河在咸宁侯村决口,水位暴涨,险些将第一热电厂取水泵房淹没。同时,受通惠河洪水顶托,南护城河水位暴涨,河水无法顺利下泄,纷纷溢出河堤,使南城沿河地区出现大片积水。大兴境内的凉水河在大红门以上河道全线漫溢,农田被淹。

据统计,城区及近郊区积水面积达200多平方公里。其中,水深超过0.5米以上的有263处,死亡 27人,倒塌房屋1万余间。市内交通大多断绝,295所工厂由于水淹而被迫停工。

这次洪水使朝阳区20个村镇、5个办事处的地域被淹,积水达1米左右。区内大部分农田过水,成灾面积15 万亩,倒塌房屋1220间,死亡9人。1963年,北京市河道排洪能力比现时低很多。永定河左堤只能防御15年至20年一遇的洪水,温榆河也只能排除20年一遇的洪水。市区内部的主要排水河道:通惠河、凉水河、清河、坝河泄洪能力很有限,只能对付日降水量在100-150毫米的雨水。一批河道旧建筑、临时性低标准建筑阻水严重。

根据经历过那场水灾的市民之记录,我们可对灾情有个大致地了解:

洪水顺着下水管道灌回下水口,一股冲劲居然把前三门大街的下水道铁盖顶起老高,而后甩在一边。

据说,暴雨时,正值党和国家领导人要在中南海接见某国青年代表团,车队行至新华门附近时再也无法前进,最后不得不出动警卫部队将车推进新华门,才使接见照常进行。

护城河外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

长河从白石桥到西直门桥全线漫溢,动物园被淹。幸亏,动物园的排水系统比较好,大水很快就从虎山旁边的出水口流走了。

莲花河的河堤决口,洪水围困住市商业局所属的马连道仓库。莲花河北岸的居民,住房被莲花河洪水淹没,许多人只好打着伞站到了马路上。

清河三个毛纺厂和清河粉丝厂被水浸泡得最为严重。全市工业损失在1000万元以上。农业方面,朝阳、海淀、丰台3个近郊区淹地30万亩,成灾9.8万亩,损失蔬菜1亿斤、粮食1000万斤。死亡35人。

这次灾后,北京市规划局于1964年提交了一份《北京市区防洪排水规划报告》。城市河道的防洪标准,按百年一遇的标准设计。这是北京市第一次有了自己的防洪排水规划,也是北京市第一次提出防洪排水标准。城市河道排水标准采用20年一遇的标准设计。此后,北京市所有河道、建筑物的建设都遵照这个标准执行,直至今天。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0-18 10:49 , Processed in 1.077620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