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印记。 中轴线,是记录北京发展变迁的重要载体。 在景山公园的万春亭,向南眺望,故宫尽收眼底,向北望去,鼓楼耸立;在正阳门箭楼,向南可观永定门,向北则可领略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 在北京老城中心的几个制高点上,纵贯老城南北这条壮美中轴线展现在眼前。它不仅是北京城市框架的脊梁,也是中国现存最为完整的传统都城中轴线建筑群。 北京中轴线全长7.8公里,始建于13世纪,形成于16世纪,此后不断完善,历经逾7个世纪。由古代皇家宫苑建筑、古代皇家祭祀建筑、古代城市管理设施、国家礼仪和公共建筑、居中道路遗存共同构成的城市建筑群等15处遗产要素构成,其选址、格局、城市形态和设计体现了《周礼·考工记》所记载的理想都城范式,展现了中国古代王朝制度和城市规划传统,见证了北京城市的发展演变。“北京中轴线”15个遗产构成要素为:钟鼓楼、万宁桥、景山、故宫、端门、天安门、外金水桥、太庙、社稷坛、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国家博物馆和人民大会堂)、正阳门、南段道路遗存、天坛、先农坛、永定门,遗产区面积589公顷,缓冲区面积4542公顷。 当地时间7月27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办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申报的“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项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世界遗产数量增至59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认可“北京中轴线”符合世界遗产标准3和标准4,高度赞赏中国政府在北京老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方面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取得的突出成绩。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北京中轴线”所体现的中国传统都城规划理论和“中”“和”哲学思想,为世界城市规划史作出了重要贡献(标准3);“北京中轴线”作为中国传统都城中轴线成熟阶段的杰出典范,代表了世界城市历史中的一种特有类型(标准4);认可“北京中轴线”的完整性、真实性和保护管理状况。世界遗产委员会表示,“北京中轴线”的真实性体现在其作为都城核心的延续性,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是“北京中轴线”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认可保持其现有形式的必要性。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表示,申遗成功是新的起点。中国政府将切实履行《世界遗产公约》,在遗产保护、管理、展示,以及社区参与和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持续发力,确保“北京中轴线”的突出价值持续传承,为世界文化遗产事业继续提供中国经验,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与时偕行:从保护蓝图到壮美画卷 北京中轴线上,古代皇家宫苑建筑、古代城市管理设施、国家礼仪和公共建筑、居中道路遗存分布于轴线之上,勾勒出中轴线的方向与主体结构。 历经逾7个世纪发展演进,北京中轴线的规划格局保持并延续了居中对称的布局形式。 北京中轴线(局部) 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办公室供图 如何从整体出发、以长远谋划,来守护这条壮美中轴?2023年1月,《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规划(2022年—2035年)》正式颁布实施。 这是一份对标世界遗产保护管理要求的“中国方案”,亦是一份指导未来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与管理的“行动指南”。 规划明确中轴线保护区域具体范围边界,遗产区、缓冲区总面积共51.31平方公里,指出“精细评估遗产保存状态,保护修缮坚持最小干预”。 北京中轴线遗产构成要素的管理机构构成多元,涉及文化遗产、文化旅游、园林绿化、道路交通等多个专业部门。在多部门多层级协作的保护管理体系下,一系列保护、修缮、监测措施顺利推进,致力于留住北京老城之脊。 “鲸海遥通一水长,沧波深处石为梁。”建于元代的万宁桥,最初叫海子桥。倘若穿越时空,在此看见的定是漕运繁忙、客舟如织的景象。 万宁桥 其历经700余载春秋,仍在行使作为“桥”连接水岸,便利行人的功能。桥体的检测结果也显示拱桥结构经久耐用。近年来,相关部门通过三维扫描、雷达探查、震动监测、荷载试验等对其安全评估,并持续为这座古桥“减负”—— 规定除公交车和7座(含)以下载客汽车外,禁止其他机动车通行;明确30公里/小时的车辆通行限速要求;还拆除了附着在万宁桥桥体东侧的自来水管道及通讯管路光缆…… 此时此刻此桥处,历史的涟漪和现代的蝶变共生共荣。 修缮文物,也是还原历史。古建修缮要最大限度利用原材料,甚至比重建一座仿古建筑更难。 按照“左祖右社”古制建成的太庙,于1950年改为“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并正式对社会开放。2007年经修缮后恢复开放,2018年完成居民用户腾退,目前新一轮修缮工作正在进行时。 “只有确需更换的地方,我们才会对其进行更换。”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副主任简耀先介绍,他们对每个瓦片都进行了编号。“揭下来的瓦在什么位置,它再次安置时仍然在什么位置。” 同太庙修缮一样,近年中轴线上的文物古建修缮,坚持原材料、原形制、原工艺,尽可能地保护真实的历史信息,“真实性、完整性”“最小干预”“不改变原状”等原则贯穿始终。 值得一提的是,与北京中轴线相关的环境景观要素,作为承载中轴线突出价值的一部分,也是保护的对象。 太庙 社稷坛 古柏 坐落于中山公园的社稷坛林木繁茂,槐柏参天,共有612株古树名木。其中,7株千年辽柏位于南坛门外,见证岁月变迁。 在“一树一档案,一树一方案”的保护原则下,相关部门定期检查、精心养护、专列课题,开展古树生长监测、周边环境改善等工作,让这些“活文物”亦得到妥善保护。 从太庙到社稷坛,这里曾承载的是古代帝王们对风调雨顺、江山永固的祈盼。如今,巍巍皇家祭祀禁地变身公众喜爱的文化空间,中轴线上的历史文化遗存正在新时代焕发出生机活力。 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监测与保护平台 为了给后续保护管理提供更精细、更立体、更全面的技术支持,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监测与保护平台应运而生。通过该平台,可以对中轴线文物本体及周边环境等各方面实时监测。 一块大屏幕上,中轴线遗产缓冲区上的221个文物保护单位、33个历史文化街区、294栋历史建筑、25座历史名园、11条历史水系、1119条传统胡同、4条居中道路、8753棵古树名木的信息,一目了然。 “这里可以实时监测文物是否存在地基下沉、震动、偏移等情况。”“根据这个热力图,能看到各点位游客的密度和平均驻留时长等等。”“工作人员日常巡查的轨迹也清晰可见。”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遗产监测部主任周子予介绍道。 皇都仪轨:从考古发掘到明证青史 先农坛观耕台正南侧,一片拔节期的粟苗长势喜人。 田地西北角有两方被玻璃罩保护的石基遗址。这正是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根据《光绪朝会典图》所载“台前为耤田一亩三分”而复原的耤田历史景观。2018年,通过考古发掘在这片区域清理出了明清耤田的礼仪活动区和耤田遗迹,实证古代皇家耤田礼制。 观耕台 神仓内院 耤田礼起源于周朝,意为天子要亲自耕田,为天下表率。发展到明清时期,每年春耕时节,皇帝都要下田亲耕,右手扶犁左手执鞭,两侧为户部尚书与顺天府尹,伴随着奏乐,皇帝往返扶犁三趟,户部侍郎从旁播种。耤田历史景观,是北京先农坛农耕文化的核心展示区,代表了农耕在古代中国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在中轴线南段,考古发掘补充了地面遗存鲜见的部分遗址要素。 中轴线沿线有多段道路,它们不仅连接着中轴线上的建筑群和公共空间、发挥着交通作用,也展现出各具特色的沿街风貌。中轴线南段的道路位于正阳门与永定门之间,是明清时期使用的国家祭祀大道,承载着国家礼仪功能。经过2022年的考古发掘,在居中道路区域揭露出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和珠市口南中轴道路排水沟渠遗存。 其中,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铺设于清雍正七年(1729年)前后,居中为石条,两侧为土路,是清代最高等级路面铺装做法。以北是永定门内中轴历史道路遗存,这里能够看到居中道路完整剖面,呈现出自下而上依次叠压的7条道路,表明中轴线沿线道路在历代不断沿用、位置未曾改变,反映出北京城市空间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中间石路部分的灰土基础宽度约4.8米,恰好是清代营造尺的一丈五尺,即三个五尺,三、五这两个数字,是中国古代常用的模数,体现着皇城御路的威严和古代建筑规制中的象征意义。 如果不是考古发掘,世人也很难想到,熙熙攘攘的前门大街入口区域地下,埋藏着一座桥——正阳桥遗址。 正阳桥是北京内城护城河上的9座桥梁之一,始建于明朝扩建内城之时。“每座桥梁都与一座城门相对应,正阳桥对应着明清北京城内城正南门正阳门,这是内城城楼门中体量最大、规制最高的一座,因此居中居南的正阳桥也是护城河上单体最大的一座桥梁。”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张利芳介绍道。 从《康熙南巡图》《乾隆南巡图》中可以看到,正阳桥石桥桥身为三券,桥面用栏板分成三路,中间一路专供皇帝出行,两侧供民众行走。 《明英宗实录》卷五十四记载,明英宗正统四年(1439年),修造京师门楼、城濠、桥闸,增修了瓮城、箭楼、左右闸楼,“深其濠,两涯悉甃以砖石,九门旧有木桥,今悉撤之,易以石”。据此可知,正阳桥石桥修建于正统年间,之前为木板桥。 民国年间,为适应城市交通发展,对正阳桥进行了改造。桥身加宽,桥拱降低,栏板拆除,桥身两侧重做水泥仿罗汉栏板,原券脸石拆安至新修拱桥外侧。20世纪70年代,护城河加盖,道路改造,正阳桥被埋入地下。 正阳门 正阳桥考古遗址现场 2021年9月至2022年12月,通过考古发掘,发现了明清时期的镇水兽及雁翅、1919年改造后正阳桥的东南部分。发掘情况与民国时期改造记录一致。 目前,正阳桥遗址第一阶段的考古发掘工作已经结束。站在地面俯瞰,3米长、1.5米宽的明代青石镇水兽雄据雁翅,石板、拱券等清晰可辨。 张利芳介绍,作为中轴线上考古发掘的新成果,证实了正阳桥和正阳门城楼在历史功能价值、建筑景观序列上具有密切的关联性,是中轴线遗址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正阳桥遗址的保护展示将与正阳门、五牌楼、前门大街形成有机整体,成为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城市公共空间,完整呈现古代北京的城市管理设施和城市空间形态。 本固邦宁:从禁庭深苑到公共文化空间 近年来,随着对中轴线文化遗产的保护阐释不断深入,展览展示丰富多彩,宣传教育别出心裁,古老的文化遗产正不断融入现代生活,与市民的日常共同构成了北京城生动鲜活的时代画卷。 “今年恰逢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它曾经为皇家祭祀用的社稷坛,1914年这里开放成为百姓休憩的场所,标志着北京中轴线公众化的开端。”中山公园研究室主任盖建中介绍道。 1981年天坛辟为公园开放,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并对公众开放,1926年鼓楼设民众电影院,1928年景山作为故宫博物院的一部分对公众开放……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北京中轴线上的建筑逐渐完成了公众化的转型转变,一系列市民公园和博物馆建设开放,满足现代都市对开敞文化空间的需求。 故宫 寿皇殿 昔日皇家宫苑,今日城市公园。如今,位于北京中轴线上的公园正致力于深入探索和实践创新的服务路径,以更好地满足公众对休闲、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需求,从而提供更加多元化和贴心的公共服务。 目前,中山公园正通过来今雨轩讲堂、“观察一棵古树”科普等多项社教活动,增进了公众对中山公园的认识和了解,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 景山公园也推出了多项便民措施。在暑期,公园每天进行多场关于景山和中轴线历史的义务讲解,周末会根据客流量增加场次。景山公园基建科科长都艳辉介绍,“为了应对暑期加剧增长的客流,特别是在万春亭和寿皇殿这两个区域,我们已经开始采取额外的人工干预措施。当入园游客量达到8700人时,我们会启动相应的应对措施,进行人为的疏解和管控。” 在北京老城区,中轴线和周围的胡同、四合院是共生的。 站在鼓楼向南远眺,景观视廊通透,城际天际线绵延。北京有序推进北京中轴线相关的景观视廊、城市天际线的保护管理,例如开展针对地安门外地区的管控以及钟鼓楼周边建筑高度整治、建筑第五立面整治以及地安门外大街建筑传统商业街界面整治等,使得北京中轴线相关景观视廊的通透性和完整性得到了显著提升。 钟楼 钟鼓楼广场 光影展示中轴线魅力 饲养信鸽是北京传统生活的一部分,在北京中轴线一带的老城区,许多居民保持着饲养信鸽的传统,但各种各样的鸽舍既造成了环境污染,也造成了街道形态的混乱。在环境改善过程中,通过征求居民意见,设计人员帮助居民重新设计了鸽舍,既延续了北京传统的生活方式,更有效地改善了街区的环境。 紫禁城的巍峨与胡同的烟火相互映衬,钟鼓楼的古韵与鸽哨的清越共鸣于天际。公众远眺中轴线景观,能够更加清晰地看到远处的历史建筑和自然景观,感受到中轴线的宏伟气势和北京城的独特风貌。 鼓楼上远眺 “时间的故事”展 在北京中轴线上的多座历史建筑里,正通过系统完整又各具特色的展览,将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与保护理念等推介给观众。 正阳门箭楼的“北京中轴线”专题展览,系统展示了“北京中轴线”的突出价值、遗产构成、文化内涵、保护管理等情况,是从世界文化遗产角度对“北京中轴线”的系统展示。 太庙的“大庙中轴——太庙历史文化专题展”中,太庙的祭祀、建筑、祭器等章节,用严谨的学术论证和资料考察,多角度展示着太庙之于中轴线的文化内涵。 永定门楼的“邦国永定——永定门历史文化展”,则是一部关于国家安宁与民族坚韧的史诗。展览通过精心挑选的文物、图片,展现了永定门作为中轴线南端起点的防御、礼仪功能以及历史变迁,让观众得以感受到国家安定的重要性。 如今,飞速发展的数字技术正在给文化遗产带来更多新的可能,在创新展示北京中轴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数字中轴”项目中,“北京中轴线”官网和“云上中轴”小程序相继上线。借助游戏引擎、物理仿真、区块链、知识图谱等技术,“数字中轴”项目先后推出“了不起的中轴线 我们一起来守护”互动小游戏、中轴声音邮筒、4D“时空舱”等多个富有创意的数字产品。 通过对北京中轴线上的古建进行高清照扫,还建立了“多模态”数字资源库,探索北京中轴线数字资源在音乐、游戏、文创衍生等多元文化艺术场景中的应用。比如,推出北京中轴线首个数字IP形象——北京雨燕,这只在中轴线上生活了700多年的“原住民”穿上了数字“花衣服”,让公众对北京中轴线遗产价值有了更生动的认识。 功成有我:从受益者到守护者 从修整街巷与院落路面,到改善排水与提升照明,“最美中轴线”上的居民社区,不仅有古朴整洁、环境宜人的“外在美”,更有生活便利、安全稳妥的“内在美”。 许多居民身为“受益者”之余,还多了一个“守护者”的身份,不断参与到中轴线保护工作中来。 西城区居民赵嫣一家有三位社区志愿者,8岁的儿子也报名了“中轴线上的小小讲解员”项目,通过专业培训,现在已经学会用童言童语讲述中轴文化。难得的周末,赵嫣选择用来参加志愿工作:“对我而言,申遗就好比申奥,因为我的根、我的家就在这里,我深深地爱着这片土地。” “数字打更人”小程序 北京中轴线遗产区界桩 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监测与保护平台和志愿者巡查数据同步显示 吸引41万人参加,报名作品累计近20万件,辐射人群超过2亿人次,联动各类社会组织与机构超过百家……已经持续开展了3年的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大赛,是名副其实的“助力申遗播种机”,真正把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的风吹进了千家万户。 12岁的杨自若小朋友就是在备赛时“触电”了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凭着一腔热爱,杨自若不仅入选了“北京中轴线申遗助力团”,还在北京市文物局和社区的支持下,成立了中小学生公益志愿讲解团组。“通过参与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我们从小就树立起了文物保护和遗产传承的理念。我相信,有了今天的学习,将来,当珍贵的遗产和未来的城市传承到我们手中时,我们一定会全力守护!”杨自若说。 只要扫描“云上中轴”二维码,就能加入“数字打更人”项目,成为中轴线保护者。 在中轴线的每处遗产点,设有界桩二维码,游客可以通过“云上中轴”小程序对身边建筑、文物拍照,实时传送到遗产监测平台。目前,“数字打更人”已成为各遗产点专业巡检的重要辅助手段,形成了“公众化+专业化”融合发展模式,切实将公众力量用新、用好、用活。 为切实保障公众参与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的权利,进一步健全完善居民、社区和社会力量全民参与的遗产保护体系,北京创新推出全国首个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公众参与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支持引导机制(试行)》,制定《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监督员管理办法(试行)》和《北京中轴线志愿者服务管理规定》,为激活积蓄在北京肌体内的文化动力撑起保护伞。 (图片除标注外,均为徐秀丽拍摄) 采写:徐秀丽 赵军慧 李 翔 翟如月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3:36 , Processed in 1.125448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