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让我们认识到人类该如何生存 据新华社消息,正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27日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在一个城市生活,你却未必了解它。 北京生,北京长,少时也曾被老师带着在中轴线上走来走去,几十年对永定门、天坛、正阳门、天安门、万宁桥、钟鼓楼等等地名熟悉到孰视无睹,后俯首书斋几十载,才理解背后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什么。 ——这,居然是七旬北京中轴线研究权威、北京史研究会名誉会长李建平曾经走过的道路。 一条线,尽显古都壮美秩序——这条线,就是北京中轴线。北起钟鼓楼,南至永定门,全长7.8公里的“北京中轴线”,始建于13世纪,成形于16世纪,此后历经逾7 个世纪的建设,成为纵贯南北、统领北京老城规划格局的建筑与遗址组合体。 近二十年,李建平的学术研究,全部聚焦北京中轴线,数度推出专著,也为类似《中国文化名片:北京中轴线非遗之旅》等北京中轴线相关著作撰写序言,但近日推出的这本《北京中轴线》还是有点特殊。 新书面世之际,李建平慨叹:“中轴线像个富矿,我们刚挖到第一层,越挖越觉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他笔下的中轴线,和中华民族每个微小的生命个体息息相关,“北京中轴线让我们认识到人类该如何生存”。 奥林匹克公园选址, 打开北京中轴线研究的一扇窗 尽管生在北京长在北京,李建平深刻认知中轴线的缘分,却是发端于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 当年的他,在北京市规划办工作,单位旁边就是北顶村——后来举世瞩目的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所在地。 为奥林匹克公园选址时,李建平经常和团队去踏勘。那会儿,四环边上的北顶村,村门口有个红火的店,门匾上写着“肉饼大王”。当年,奥林匹克公园的选址就有好多种。“原来也想在南边在东边,最后定在了北边。”随选址工作组行至北顶村,李建平站在高处往南一望,一眼望见钟楼——北京中轴线的北起点,与北京老城的传统中轴线相连。 选好了址,就开始规划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建设方案。“当时想呈现北京的现代化。但现代化是什么,大家不清楚。大家以为现代化就是高楼大厦,以为现代化就是电灯电话立交桥,其实不是。我参加过一个逛新城活动,看新北京是什么样,看的是亚运会的成果,亚运村、立交桥、高楼大厦……新的气派都是高耸的现代建筑,感觉像到国外一样。当时觉得这就是现代化。” 认知的偏差,导致北京奥林匹克公园规划方案总差强人意。 当年邀请了很多世界级规划大师来提案。“我统计大概将近30来人从世界各地到北京,来之前都信心满满,觉得奥林匹克公园规划不成问题。他们见过东京的,见过汉城的——现在叫首尔,见过亚特兰大……他们都规划过奥运场馆。可是到北京后,全傻眼了,为什么?我们奥林匹克公园选址是在北京中轴线的延长线上。要想把奥林匹克公园规划好,你必须了解中轴线,了解北京怎么回事。” “深入研究人文奥运才知道,现代化不仅仅是高楼大厦,现代化特别重要的是文化。”李建平说,“原来在规划大师们的设想里,北京就是一座城市而已。直面时他们才发觉,北京不仅是一座城市,而且是历史文化名城。它的文化太厚重了,天坛、天安门……一路了解下来发现,文化内涵太深了。” 李建平 转眼就到了2004年,规划方案还在一次次被推翻,始终悬而未决。“我们曾对着全世界承诺,给我们一个机会,还世界一份精彩。中国人办事特别认真。这可是国际奥组委第一次给中国人机会。到底怎么办?” 这时,北京大学的侯仁之教授说,要想找到打开北京文化的钥匙,还得到中轴线去看一看。它是城市的脊梁,也是城市的灵魂。 侯先生说,北京城市发展当中有三个里程碑:第一个里程碑是600年前明朝修建紫禁城——北京中轴线的文化精神价值就此确定。第二个里程碑是天安门广场的改造——在新中国首都北京,不复皇权至上,而是人民至上。第三个里程碑就是国家奥林匹克公园的修建——北京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的里程碑。“他说,后边你要发展,必须看看它的本源。我们回到中轴线去看,看中轴线到底有什么可以借鉴的。侯先生说,奥林匹克公园为什么不用我们中国的思维?不用中国的传统?不用中国的文化?要不用挖湖堆山?” 明朝建紫禁城的时候,对北京中轴线来了大手笔——“挖湖堆山”。“有山有水,风水才调顺了。挖湖把泥土堆起来,堆积成山,水一定在前头,山在后头。”“明朝让故宫多了一条护城河,元大都工程没有护城河。挖出这些泥土搁哪去?搁故宫后头。故宫后边有靠山,是谓万岁山。” 经过侯先生一番点拨,“挖湖堆山”一举中标。李建平记得,那次北京奥林匹克公园面向国际的建设方案招标大赛中,70%的设计提案都有“挖湖堆山”。“这说明什么?说明他们认同中华文化。最后中标的,是中美两家设计机构联合投标。” 于是,奥林匹克山“仰山”诞生了——挖龙形水系的土堆成的,水系叫奥海。“我们这才认识到,建筑是相对次要的,文化是根深蒂固的。它是一棵大树。什么样的文化,长出什么样的树。深厚的文化,长出苍天大树。” “中轴线是城市脊梁,是城市的灵魂。它是脊梁,因为统领了整个城市前后左右的空间、建筑的布局;它是灵魂,因为整个城市的人文精神、中华文化的传承基本都聚集在这儿。” 这一亲身经历,让李建平深刻意识到,北京的“人文奥运”与北京中轴线密不可分,从此开启了深入研究北京中轴线的旅程,甚至萌发了结合奥林匹克公园建设写就一部北京中轴线专著的想法。经过实地考察、理论研究,李建平第一部研究中轴线的专著《魅力北京中轴线》于2008年6月面世,一时间“洛阳纸贵”。 “北京发展最大的优势在文化” 2008年8月8号晚,是全世界人民记住北京的夜晚——北京奥运会开幕仪式上,焰火设计师蔡国强的《大脚印》,63秒跨越15公里,震撼全球。时至今日,这29个从永定门开始、沿着永定门走进鸟巢的焰火“大脚印”,依旧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甚至是奥运历史上最经典的片段之一。站在2024年回忆这一切,李建平说:“这个设计灵感把传统的中轴线和新的中轴线联系在一起,整个城市就活了。” 就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对北京奥运会的赞叹“太精彩了”,李建平总结:“精彩在哪儿?在文化。” “我们当时旗帜鲜明地把‘绿色奥运’放在首位,之后去悉尼奥运,发觉这不是我们最大的优势。就‘科技奥运’而言,世界各国是一起迈进一个个新科技时代的。北京这才发现,北京奥运最大的优势是‘人文奥运’。”奥运结束后,北京将“人文奥运”的倡导融入“人文北京”建设,提出借助北京中轴线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促进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保护。在此背景下,李建平的《魅力北京中轴线》也于2012年修订再版。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整体保护的理念转变,是一个非常艰苦的过程。这是一场和现代化建设的博弈。“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曾经提出旧城改造,其间,一些很有价值的四合院就被整片拆迁了。” 这20年,最主要的转变,就是文物保护意识的转变。“我们在回答,什么叫真正的保护?我觉得,这是申遗给我们留下的最深刻的影响。这一转变,是中国人的进步、文化的进步。其实,现代化就是人类文明的提升。人文重在‘人’。没有‘人’的现代化,没有真正的现代化。‘人’不现代化,就会做出一些不稳定的事儿。理念转变了,才不会在改造一条大街的时候把北京门墩当建筑垃圾处理了。” 北京中轴线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稳步推进着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保护。李建平对北京中轴线文化内涵的开掘,也日渐深入。 2024年《北京中轴线》的面世,无疑是李建平的北京中轴线研究继《魅力北京中轴线》之后的又一重大成果。 书中,李建平写了“中轴线之实”:中国古代建城历史早在红山时期就有中心轴线概念。曹魏时期的邺城经过考古勘测有明显的轴线,然后在东都洛阳、隋唐长安、宋都汴京,一直到金中都,都有明显的都市中轴线。现今申遗的北京中轴线规划设计始于元大都,经过明清定型完善,至今已有750年历史。“北京中轴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连续性的典范”。 也写了“中轴线之名”。尽管自元大都以来,北京中轴线就已经存在,但第一个提出北京中轴线概念的是建筑学家梁思成。梁思成在1942年编写、1944年完成的《中国建筑史》中,在论述中国建筑平面布局的特点时,开始使用“中轴线”一词,“紫禁城之全部布局乃以中轴线上之外朝三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中心,朝会大典所御也”。梁思成称北京独具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线的建立而产生,“气魄之雄伟就在这个南北引伸、一贯到底的规模”。梁思成也说北京中轴线“是有音乐节奏”的,北京中轴线被他形容为有层次、有高峰、趣味深长的画卷。这些,李建平深以为然。 更写了“中轴线之神”。这些年,对北京中轴线这一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李建平的研究重点是人文精神——“中正和谐、天人合一、与时俱进、开放包容”,被他和研究团队概括为北京中轴线的文化精髓。“北京中轴线是两种文化遗产,一个是物质文化遗产,一个是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北京中轴线》这本书里,介绍了“左右对称的审美文化”“五行、五镇、五色的传统文化”“阴阳和谐的理气文化”“古代天象文化”“神秘的数字文化”“九门宫阙文化”“桥梁水系文化”等内容。 在李建平的认知里,北京中轴线是有自己独特色彩的。“北京中轴线的色彩是中间突出‘丹韵’,外围是‘银律’,而其中主要遗产点有‘红、黄、蓝、白、黑’五种尊贵的颜色。故宫的红、琉璃瓦的黄,敬天圣洁的蓝白……这是由中国的‘五行’、‘五镇’、‘五色’来确定的。” 北京中轴线也是“动态的”、“有生命的”、“有韵律的”。“比如天坛神路,三百六十米长,展现二十四节气变化。万宁桥到正阳门距离三千六百米,暗指一年时光。所以,北京中轴线相当于太阳子午线,统领着天地、日月、人世间年轮的变化。” “古人管时间叫光阴,根据建筑光影变化来记录时间的变化。我们平时总说,人的命天注定,可问天是什么可能答不出来。什么叫天人合一?天就是基本规律——日出东方月落西方,地球围着太阳转……这叫天道,天的运行轨道;人生活的规律即人道,要符合天道。天黑了你不睡觉就容易生病,对不对?”在这些年的研究过程中,李建平越来越深切地意识到,“一条北京中轴线,在讲什么?看似是礼仪秩序的建筑,实则是在讲人生,讲人世间怎样生活。” 为了更明白更准确, 用童子功把中轴线画了出来 相较自己第一本关于北京中轴线的专著《魅力北京中轴线》,李建平说《北京中轴线》更像是普及读本。“第一本书一直卖得不错,2012年修订再版。后来,出版社编辑再次找我商议加印之事。说在网上拍卖价高达300多500多,因为外面买不到了。我没同意加印,而是花了一年多时间重新梳理。我必须把有些新的内容整理进去。”新书首发式上,华文出版社社长包岩说,李建平是最早在央视“百家讲坛”讲中轴线历史文化的,《北京中轴线》可谓李建平几十年来研究中轴线的精华之作。 这次为了“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把中轴线的事说清楚、说准确”,李建平甚至专门为《北京中轴线》这套书绘制了37张示意图。他是美术教师出身,有这个手艺。 1954年出生的李建平,1971年到1978年间在中学做美术老师。那时候中小学缺音乐体育美术这三科的老师,因为之前相当长一段年月里,师范院校里这几个专业不招生。为救急,他被招到师范美术班学画画,学了一年多马上充实到中学教学队伍里,教美术。 绘画,对李建平而言,就此成为“童子功”。以至于后来上北师大历史系学成归来改教历史的时候,他很多时候用图来教历史——只是这段时间不长,没教多久社科院就给调走了,之后调到市社会规划办搞科研管理,不想却把北京中轴线研究做成了一生志业。 退休后李建平捡起老手艺,“我的画不一定比大画家们强,但是画中轴线必须了解中轴线。”现在市面上关于北京中轴线的图书,很多画有不准确之处。“比如,有的把永定门错画成红城墙;有的把午门两边阙楼的攒尖宝顶,错画成歇山顶;有的把先农坛太岁殿的七开间,错画成九开间。” 画画的“童子功”,遂了李建平普及《北京中轴线》。和人聊天时,他最常提的一句话就是:“北京中轴线是北京城市的脊梁和灵魂,大家有空去走一走,看一看。”“既能看到老北京的传承,也能看到新北京的发展和愿景。”李建平说。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3:44 , Processed in 1.103897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