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旗戏鼓天桥市,多少游人不忆家。”这是清末民初著名诗人易顺鼎在《天桥曲》中写下的脍炙人口的诗句。天桥原是位于北京中轴线南段的一座石桥,具体建造年代已无史可考。历经明清两朝至民国时期,这一带地区逐渐成为市井商贸娱乐的聚集地。新中国成立后,天桥地区焕发出新面貌,特别是随着天桥的复建,这里已成为京味文化的一张金名片。 龙须沟上天子桥 明成祖朱棣下旨营建北京,为祭祀天地、山川,在北京城南修建了天地坛和山川坛。皇帝祭祀时,从紫禁城一路南行,才能到达天地坛和山川坛,走过的这条大街被人们称为“天街”。 天地坛和山川坛的北边,有一条东西走向的水沟,阻隔了皇帝祭祀的道路。为方便皇帝的出行,就在这条水沟上建造了一座石桥。《天桥往事录》一书记载:“桥身很高,由桥南向北看,看不见正阳门;由桥北向南看,看不见永定门。”在老百姓眼中,把中轴线视为龙脉,把正阳门视为龙头,把石桥视为龙鼻,把这条水沟视为龙须,故有龙须沟之称。 龙须沟上的这座石桥被称为天桥,是在清雍正年间。它不仅是皇帝祭天祭农的必经之路,也是去南海子巡幸游猎、赴南苑阅兵的必走之桥,因只有天子才能使用,自然就叫天桥了。一般百姓过龙须沟,要走天桥两边搭建的木板平桥。 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清廷对天桥地区进行大规模整修,疏浚龙须沟。重修后的天桥,长约8米,宽约5米,高约1.9米。桥面用以铁锭连接的石板铺就,桥栏为汉白玉材质,莲座柱头雕刻极为精细,桥拱正中龙门石上雕有“戏水兽”。远望此桥,形如卧龙,洁白如玉,庄重威严。 然而,这座极具特色的石桥,却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逐步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清光绪年间,整修正阳门至永定门路段,将这段路上原来铺设的青石条一律移除,改建成碎石子马路,将天桥高大的桥身改成低矮的石桥,同时用土填平桥洞。从此,这座“天子之桥”变成了百姓随意通行的“平民之桥”。 民国期间,为铺设经过天桥的有轨电车轨道,需要降低桥身高度,而充填土石后的天桥,其桥面和地面基本平齐。为拓宽马路,将天桥仅剩的石质栏杆全部拆除,桥基被埋入地下,耸立百余年的天桥就此不见了踪影。 三教九流汇聚地 随着明朝政权的稳固和经济的发展,正阳门外的天街愈发热闹,林立的商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上至文官武将,下至平民百姓,常来这里消费游玩,天桥地区更加繁华。清朝定鼎北京后,实行旗民分城居住的政策,汉官和商民等迁移到外城,导致天桥地区人口大量增多,“五行八作”兴起,“三教九流”聚集,有力地推动了商业的发展。 民国时期,是天桥地区商贸市场、娱乐文化的鼎盛时期,吸引着一大批靠卖艺为生的民间艺人。这时的天桥一带,商场、酒楼、茶馆、戏园、书馆等纷纷开张营业。据1930年《北平日报》统计,当时天桥地区正式开设的店铺、戏园等共计347家,摊棚439处,成为繁荣的平民市场。 天桥平民市场中,尤以新世界商场、城南游艺园、水心亭三处最具特色。新世界商场位于天桥西侧,是一座带有屋顶花园的船形建筑,集戏曲、说唱、杂耍等文化娱乐和餐饮于一体。城南游艺园中设有京剧演出场、游艺场、杂耍表演区、电影院等。依水而建的水心亭集中了众多娱乐场所和茶社饭馆。 这里的说唱艺术精彩纷呈,河北梆子、京剧、评剧、评书、莲花落等轮番上演,特别是马连良、孟小冬、碧云霞、魏喜奎等名家名角的演出,深受大家的喜爱。这里的杂艺表演形式繁多,飞杠、车技、飞叉、耍中幡、摔跤、魔术、相声、戏法、拉洋片等表演层出不穷。 “天桥八大怪”为民间艺人中的佼佼者,历经几代,深受京城百姓青睐。后人有诗赞曰:“善撒白字穷不怕,滑稽皮簧云里飞。万人何迷一条腿,志贞和尚八大锤。赵瘸杠上轻如燕,狗熊会将罐壶吹。醋溺相声讲对口,傻子王腕保臂挥。”譬如,“八大怪”之一的朱绍文,是个穷困潦倒的秀才,原为京剧丑角儿,因扮相念打有所创新而遭到同行排挤,后在天桥撂地改说相声,起名“穷不怕”,表演时以白沙子撒字,边撒边讲字句中的道理,以此来招引观众,在笑声中学到知识。“白沙撒字”这一表演方式,是他对相声艺术作出的突出贡献。 江湖郎中也是天桥市场的一大特色,他们售卖的各种药品和提供的拔牙、修脚等简单医疗服务,价格比正规医馆和私人诊所低很多。有时候,这些郎中一边卖药,还一边表演武术和硬气功,非常吸引众人的眼球。 源远流长的天桥市场人头攒动,生意兴隆,京味浓郁,不仅满足了城市平民的经济需求,同时还营造出北京独特的市井文化。 京味文化金名片 阴霾散去,云开日出,北平迎来了和平解放,天桥的史册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新中国成立之初,北京市政府就对天桥地区进行环境治理,修筑马路,开通电车,填平臭气熏天的龙须沟,还建起了北京自然博物馆、天桥剧场、友谊医院等著名建筑。同时,调整娱乐场地、演出场所,实行商业、饮食业归口管理,成立民间曲艺杂技等演出团体,再现了往日热闹非凡的景象。“人民艺术家”老舍以整治龙须沟为素材,创作了话剧《龙须沟》,后改编成电影,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前后人民群众的不同命运,表现了新旧时代两重天的巨大变化。 艺人撂地演出的历史随着旧时代的消亡而结束,随着新中国的诞生而获得新生。不少人参加了新组建的剧团、曲艺团或杂技团。著名京剧演员梅兰芳、著名评剧演员新凤霞等登台献艺,吸引了大量观众,从而也带动了天桥地区的商业繁荣。 进入21世纪后,随着对中轴线南段的全面改造,天桥地区迎来了大规模的整治。拆除危旧平房,建成天桥小区和市民文化广场,而广场内的一组“八大怪”塑像是几代民间艺人的缩影,成为一种文化象征。2009年,北京市政府实施《促进城南加快发展行动计划》,着力打造天桥演艺品牌,建成天桥演艺区,里面既有京剧、话剧、音乐剧、芭蕾舞的演出,也有杂技、相声等表演,成为传统与现代融合发展的文化聚集地。天桥地区悠久的文化底蕴得到更好展现,并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2013年,作为中轴线上重要的地标性建筑,已被拆除的天桥复建亮相,重现历史文化景观,结束了天桥地区近80年“有名无桥”的历史。因天桥遗址所在地已是北京南城交通繁忙的路口,所以复建的天桥位置向南移了40余米,遗址原位以“印记”方式标示。 复建后的天桥 天桥在数百年的发展过程中,以独特的人情风貌,逐渐孕育和形成了天桥平民文化。因其深深根植于平民百姓之中,这种文化虽走过岁月沧桑,却始终历久弥新,成为具有浓郁京味的文化遗产,承载着古都文化的深刻内涵。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9-13 13:14 , Processed in 1.165258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