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畅春园遗址出土遗迹(四)雅玩斋遗址

2024-8-6 10:13| 发布者: weiwei |原作者: 岳升阳|来自: 勺海堂

摘要: 雅玩斋遗址位于畅春园遗址西北部、承泽园东南角。据清《日下旧闻考》记载,在畅春园西路北端,“集凤轩后河桥西为闸口门,闸口北设随墙,小西门北一带构延楼自西至东北角上下共八十有四楹。西楼为天馥斋,内建崇基中 ...
雅玩斋遗址位于畅春园遗址西北部、承泽园东南角。

据清《日下旧闻考》记载,在畅春园西路北端,“集凤轩后河桥西为闸口门,闸口北设随墙,小西门北一带构延楼自西至东北角上下共八十有四楹。西楼为天馥斋,内建崇基中立坊,自东转角楼,再至东面,楼共九十有六楹。中楼为雅玩斋、天馥斋,东为紫云堂”。

雅玩斋为其中一景。雅玩斋附近有梅花,康熙皇帝曾在此侍奉皇太后观梅,作《三月初十日恭请皇太后雅玩斋进膳看梅花》诗。道光年间拆除(《畅春园地盘形势全图》)。

《畅春园地盘形势全图》中的雅玩斋位置

从《畅春园地盘形势全图》可知,雅玩斋位于今北大承泽园东南角随墙门的南侧。晚清时畅春园衰落,此区域的一部分被纳入承泽园。

2015年,承泽园改造工程开工,在园子东南角出土建筑遗址,从位置看,应是雅玩斋遗址。畅春园西北部的延楼和雅玩斋的建筑布局目前尚不清楚,也缺少样式雷图的参照,此次能有机会考古,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从2009年起,北京市作出规定,老城内1万平方米的工程,郊区2万平方米的工程,在施工前都要进行文物勘探,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文勘。发现文物后,再进行考古。北京文物部门每年选定一批文物勘探队,参与北京的文勘工作,这些文勘队有的来自大学考古专业,有的来自外省市。

承泽园在施工前也进行了文勘,但在文勘中却出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

文勘有时会在拆迁后的土地上进行,面对拆迁后的地面渣土,文勘队往往先要挖去一定深度的渣土,再开始勘探。挖去的这层土浅者80厘米,深者达1.5米甚至2米,有时甚至要挖到生土为止。

这样的方法对于墓葬考古是适合的,对建筑遗址考古就难说了,搞不好会把遗址一起挖掉,而这事恰巧就摊到了承泽园身上。

承泽园南部区域曾有园林建筑,有样式雷图可以参照。园林建筑消失后盖起宿舍平房,平房拆迁后,留下几十厘米厚的渣土。文勘队清理渣土时,没有限于几十厘米的渣土,先用挖掘机直接挖去2米厚的地层,一直挖到砂层,再在砂层中寻找文物。

可以看到勘探人员手拿洛阳铲在砂层上转悠,还在砂层上开了探沟,不知在寻找什么。砂层上显露出一片片被挖断的木桩,残存的木桩像丛林一样矗立在砂层上,勘探人员对此似乎也并不在意,从旁边匆匆走过。

承泽园文物勘探场所

这些木桩是建筑基础,它的上面是三合土夯土。在挖掘机挖土后形成的坑壁上,可以看到一处处三合土夯土遗迹,分布于基坑各处,下面垂着大量木桩。这些木桩有的直径只有4—5厘米,应是乾隆及其以后时期的木桩,有的是直径在10厘米左右的粗木桩,可能是康熙年间的遗物。

在工地西部还有一片直径达十几厘米的木桩,木桩的材质和直径都与康熙年间木桩不同,有可能是明代遗物。

清理“渣土”后的基坑底部竖立着大量木桩

引人注意的是工地基坑东南角的遗迹,这里有一些与清后期不同的三合土夯土和木桩。对比《畅春园地盘形势全图》和现代地形图,可以断定这里就是样式雷图上标注的雅玩斋遗址。

《畅春园地盘形势全图》在畅春园西北部画有一个长方形的区域,区域的北界为畅春园北墙,在区域的东部标有“雅玩斋”“拆去”字样。区域北侧畅春园北墙外,画有一小段南北向墙,墙上画有一座随墙门。

今天承泽园东墙在此处也有一座随墙门,它是承泽园南墙与畅春园北墙之间过道东头的门,这座门应在道光年间已经出现,被画在样式雷图上。出土的清早期建筑遗迹位于随墙门的西南方不远处,正好是样式雷图上标有雅玩斋的地方。

此处地下2.6米为古清河故道砂层,砂层上面是很厚的黑色湖相沉积地层,再上面是褐色的黏性土层,其上为清代地层,有三合土房屋基础,顶面是现代渣土层。

承泽园地层剖面图

承泽园地层

坑壁上出露的三合土夯土不宽,成对分布,应是建筑基础的圈形夯土。清代建筑打三合土基础时,除了重要宫殿采用整体的一块儿玉形式外,一般建筑往往只是沟槽形式夯土,即沿着建筑大墙挖一圈沟槽,打一圈夯土,中心没有三合土夯土。当这样的基础被横向挖断时,剖面上呈现为两块平行、对称的夯土。

畅春园雅玩斋建筑的沟槽式三合土夯土遗址

夯土是分层夯筑的,一层称为一步,这些夯土或为两步,或为三步。夯土下有木桩,木桩直径约10厘米。在承泽园随墙门南侧,有一道东西向大墙遗迹,下面是粗木桩,木桩上有三合土夯土和石块,应是畅春园北园墙遗址。

随墙门南面的畅春园北园墙遗迹

今天在北大承泽园西南角的南墙西段,还可以看到一小段残存的虎皮石墙,它应该就是仅存的畅春园大墙遗迹,后代对它有过维修,但风貌保存下来。

畅春园北墙仅存遗迹

三合土是古建中所说“灰土”的俗称,为何叫三合土,可参考刘大可先生的《中国古建筑瓦石营法》,其特点是土与石灰的混合。

畅春园建筑的夯土更白一些,也更坚硬一些,石灰占比较高。而工地中部的承泽园建筑夯土为清朝后期所建,规格低一些,三合土较薄,石灰含量较低,下面用的是密密麻麻的细木桩,木桩直径只有4—5厘米,有如笤帚把儿。

从乾隆时起,很多建筑都采用了这种细木桩,它或许与所用木料来源变化有关,也可能还与费用有关。

承泽园工地中部的细木桩

工地北部有清代三孔石桥,它是承泽园早年的石桥,后成为承泽园内中轴线上的石桥。桥身位于地面,桥下空间在考古时被清理出来,但河道遗迹被挖掉了。

承泽园内中轴线上的石桥

看到园林建筑遗址被挖掉却没有进行考古,我赶快去问文研所,文研所的人也感到诧异,原来那段时间文勘队的派遣是由市文物局选定的,他们并不知情。

畅春园是三山五园皇家园林中唯一没有加以整体保护的遗址,地面上除了两座与畅春园相关的小庙门和一块界碑外,没有其他遗物,考古成为我们了解畅春园建设状况的重要手段。而当我们有了难得的考古机会,却又以文物勘探的名义把遗址挖掉了,如此失之交臂,实在令人惋惜,但愿今后不再出现此类憾事。

20多年来,在畅春园遗址区域内还有一些工程出土了清代建筑遗迹,如硅谷电脑城大楼、畅春园美食街、博士生宿舍楼、附中分校、农科所、畅春园食堂等,只是没有进行考古。但愿将来有关部门能抓住每一次考古机会,将畅春园地下埋藏的历史遗迹揭示出来,以便于更好地认识和宣传这座历史名园。


(未完待续)

本文作者:岳升阳,历史地理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北京城市历史地理、环境考古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2 22:10 , Processed in 1.101736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