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从兵力部署解读明代宣府镇防御体系

2024-8-19 10:28| 发布者: weiwei |来自: 长城志

摘要: 本期刊载韩祥瑞和韩雁华共同撰写的《从兵力部署解读明代宣府镇防御体系》,从《宣大山西三镇图说》等史料出发,比较详细地介绍明代宣府镇的兵力部署,说明了各兵种的作用和意义。明代将士是如何守卫长城的,这是一个 ...
本期刊载韩祥瑞和韩雁华共同撰写的《从兵力部署解读明代宣府镇防御体系》,从《宣大山西三镇图说》等史料出发,比较详细地介绍明代宣府镇的兵力部署,说明了各兵种的作用和意义。

明代将士是如何守卫长城的,这是一个值得研究和关注的有趣话题,因为我们与许多人一样不甚了了。近读《宣大山西三镇图说》与《宣府镇志》《宣化府志》等史籍,对这个问题才有所了解,写此文与广大读者分享。

彩绘本《宣大山西三镇图说》(引自李孝聪《古地图上的长城》)

一、《宣大山西三镇图说》中记载的宣府镇各路兵力部署情况

《宣府镇总图》(引自李孝聪《古地图上的长城》)

在明万历年间成书的《宣大山西三镇图说》的“宣府镇总图说”中记载:“本镇形势,紫荆控其南,长城扼其北,居庸左峙,云中右屏,内拱陵京,外制胡虏,盖屹然西北一巨镇焉。东自昌镇界火焰山起,西至大同镇平远堡界止,延袤一千三百余里,闔镇见在官军八万一千三百八十三员名”,并详细记载了各路各城堡驻军的情况。其中:宣府镇城20348员名;上西路7658员名;下西路8343员名;南路4816员名;上北路11232员名;下北路5966员名;中路5305员名;东路8856员名;南山路6205员名。


《广舆图》中宣府镇的兵力部署(引自李孝聪《古地图上的长城》)

并指出,宣府镇额定驻军数为15万,到了万历年间实际驻军为8万余人。这种情况一是说明当时的军饷紧张,养不起那么多士兵;另一方面也说明明蒙隆庆议和后,长城沿线实现了和平,国家可以适当减少兵力驻守。

二、《宣府镇志》《宣化府志》中有关长城边墩兵力部署的记载

清乾隆年间成书的《宣化府志》引用了明嘉靖《宣府镇志》中的资料,详细记载了明嘉靖年间宣府镇长城墩台数量及墩台驻守情况:
东路边墩114座,守瞭官军829员名;
北路边墩562座,守瞭官军3768员名;
中路边墩101座,守瞭官军695员名;
西路边墩303座,守瞭官军2157员名。
总计边墩1080座,守瞭官军7449员名。宣府镇边墙长约1300余里,大约平均每一里有一个边墩,其密度是比较高的。平均长城每个边墩守瞭官军7人。
与边墩同时存在的还有火路墩,这些墩台不在长城之上,而是位于长城与城堡之间,主要用以传递军情。火路墩同样有士兵驻守。火路墩更属于信息传递系统。

三、结论

从上述资料中,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一是明代宣府镇的兵力部署以宣府镇城为中心,镇城驻军达2万余员名,约占全镇驻军总数的四分之一。这是为了适应其他城堡遇有战事,可以有镇城强大的军力支援。   

二是直接驻扎在长城边墩的兵力约为7500人,占全部驻军的9.3%。这些直接驻守长城边墩的兵力,分散在长达1300余里的长城上,他们的主要职责应当是瞭望与传递军情,而不是阻挡蒙古骑兵的入侵。
三是驻扎在各城堡的兵力约占全镇驻军的66%,此数据说明明代宣府镇防御的重点是各城堡。其中重要关隘附近的城堡更成为防御重点,许多重要的战斗都发生于这些城堡,比如宣府镇的独石口堡与张家口堡就是明代发生战事最多的城堡 之一。城堡是长城防御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环。即所谓“城堡第一,墩台第二”。

以上看法是否符合历史实际,谨请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2024年8月1日)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9-20 00:53 , Processed in 1.162590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