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慈禧油画像修复记(二)

2024-8-27 13:23| 发布者: weiwei |原作者: 秦雷|来自: 颐和园微览

摘要: 二、荷兰提出资助修复项目和回应1. 荷兰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确立资助修复项目时隔十六年后,荷兰方面再次向中方提出修复慈禧画像的请求。2005年6月,荷兰林堡省文物保护研究院院长安娜·梵·格列芬斯坦(Anne van Gre ...
二、荷兰提出资助修复项目和回应

1. 荷兰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确立资助修复项目 

时隔十六年后,荷兰方面再次向中方提出修复慈禧画像的请求。2005年6月,荷兰林堡省文物保护研究院院长安娜·梵·格列芬斯坦(Anne van Grevenstein)教授访问颐和园,重提华士·胡博绘慈禧太后油画像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很高,保护问题非常迫切。

2005年9月,荷兰文化部长美迪·梵·德兰会见中国文化部副部长时,提出由荷兰组成一个专家组来北京修复这幅油画。2005年11月至2006年初,荷兰方面确定了资助方案,项目完全由荷方资助,所有的设备将由林堡省文物保护研究所提供,赞助方有荷兰外交部、教育文化科技部、林堡省文化部门,以及两个荷兰公司:ABP和 DSM 公司。

2. 中方积极回应 

受荷兰林堡省文物修复研究院邀请,2006年8月15至22日,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综合处副处长袁朋、颐和园副园长祝玮、颐和园文物管理部主任秦雷三名业务管理干部前往荷兰,主要就慈禧油画像修复一事进行考察。三人参加了阿姆斯特丹马斯特里切特夏季大学举办的“十七世纪的帆布油画技术”培训课程;会见了林堡省文物修复研究院院长安娜(Anne)教授,就华士 · 胡博绘慈禧像的修复方法、步骤及重要的理念和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参观了位于马斯特里切特的林堡省文物修复研究院,观摩了其设备先进完备的实验室、修复室以及修复师现场古代油画修复过程;会见了林堡省政府文化部部长沃夫斯(Wolfs)女士,了解了林堡省政府对资助修复慈禧画像的高度重视。

回国后,考察组向颐和园管理处和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提交了详细的考察报告。报告提出该件文物因其历史、艺术价值及保护状况曾经受到国际文物保护界的关注并提出修复要求,但出于安全考虑都没有批准。该件文物长期以来确实存在着褶皱、变黄、颜料脱落的情况,但由于油画文物修复方面的技术和人才在国内尚属空白,因此该油画像的保护性修复问题难以短时间内由国内解决。这次荷兰方面提出派其国家顶级的油画修复专家携专门设备来中国修复该画,对该画的修复和保护应是一个很好的历史机遇。9月8日,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主任郑秉军、副主任刘英专程听取赴荷兰考察组的汇报,基本同意考察组的意见。郑主任特别指出,该项目涉及外交、文物、文化艺术专业交流三个方面,相关的手续程序不能出任何纰漏,尤其是涉及文物修复报批方面的程序。

3. 论证报批过程 

2006年10月13日,颐和园管理处向北京市文物局提交了《关于荷兰方面资助修复华士 · 胡博绘慈禧油画像的请示》。按照北京市文物局按照相关申报规定,申报工作应分为两个主要步骤:先做文物取样分析报告,批准后根据取样分析的结果制定修复报告,两个步骤的方案都须经过专家会的论证。12月20日,颐和园管理处组织召集了著名油画家、中央美院戴泽教授、潘世勋教授、原颐和园总工程师耿刘同研究员等召开专家论证会,与会专家认同慈禧画像修复的必要性并高度评价了荷兰专家的方案和水平。2007年1月5日,颐和园管理处向北京市文物局整理提交了《关于颐和园藏慈禧油画像修复取样分析的请示》。由于涉及文物修复的国际间合作,北京市文物局按规定将请示上报至国家文物局审批。2007年5月24日,国家文物局印发文博函[2007]614号批文:“一、同意颐和园管理处与荷兰林堡省文物保护研究所合作开展为修复油画像的取样分析工作。由颐和园管理处与荷兰林堡省文物保护研究所按照协议书内容开展工作。二、合作应遵循‘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分析数据和研究成果如发表,应由中荷双方共同署名,中方有优先发表权。三、油画取样工作应避免在油画本体部位实施,……确保文物安全。”6月12日,北京市文物局京文物[2007]744号批文以同样的内容下发颐和园管理处,标志着慈禧油画像取样分析方案通过了行政审批,可以进入实质工作程序了。颐和园管理处为了即将到来的画像修复工作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成立了以主管文物的副园长祝玮为首的修复工作领导小组,由园文物管理部主任秦雷负责具体修复组织管理工作;并委派周尚云、张颖、张婉、刘博明、隗丽佳等几位年轻的专业文物工作人员作为助手全程参与配合荷兰专家开度修复工作。开辟了专门的修复工作室,配备了安全监控设施。 

三、油画修复的过程 

1. 修复第一阶段(2007年9月10日~15日)

2007年9月10日下午,荷兰油画修复专家林堡省文物修复研究院院长安娜、修复部主任耀斯及一个荷兰纪录片摄制组自荷兰乘飞机抵达颐和园,在一家荷兰文物保护公司担任中国代理的邱晓慧小姐担任翻译工作。在与颐和园领导及工作人员进行短暂的会晤后,荷兰专家组立即按照原定方案投入工作。

这一阶段,在颐和园文物工作人员的配合下,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①荷兰专家从镜框中将慈禧画像小心翼翼地取出,因为不清楚画像是如何与画布架相固定的,所以将画像正面用多条胶带进行保护,然后小心地将画像取出,放置到工作台上,仔细检查了油画的破损情况;

②对画像背面进行“潮湿处理”,使亚麻布的纤维松弛,然后从每一边的中间开始向边角每隔10厘米贴上胶条拉紧,然后在相邻的胶条之间再贴上新的胶条进一步拉紧。重复这个步骤几次,逐步地拉伸画布,让画布放松慢慢展平; 

③ 对翘起(脱落)的颜料进行原位固定,在使用鲟鱼胶测试后决定使用水溶白明胶(1.5克白明胶溶于50毫升水中)。选择白明胶是因为它能够在比较高的温度下保持黏性;

④ 按照承托画布木板的尺寸,制作了一个正好可以套在木板四边的木框,用于固定支撑画布,将画像伸展固定其上;

⑤ 将固定好的画布及木框竖起放置,检查画背,尽量揭除画布后裱糊的高丽纸覆背,画布破损严重的位置背纸较厚,暂不揭开;

⑥ 将破损严重处在正面用纸封护,再将画布重新固定; 

⑦继续用水溶性胶回贴脱落的油彩颜料,将起翘部位轻轻熨平;

⑧对画像用塑料薄膜封护后,移入恒温恒湿的地下库房内保存。过程中,取少许脱落的颜料颗粒,空运回荷兰进行检测分析,几天后,检测报告显示画布主要为亚麻纤维,夹杂少量黄麻;画布上从底向上依次为白垩粉底、自然树脂清漆层、颜料层、自然树脂清漆层。根据检测结果,荷兰专家制定了修复方案,主要是在脆弱破损的画布后面附加一层衬布,以为画像提供足够的结构性支撑 ;最后对画像脱落的部分进行还原性美学修复。

2. 召开修复方案专家论证会(2007年9月14日) 

9月14日,颐和园组织了由著名的油画家和文物专家参加的方案可行性论证会,受邀到会的专家有:著名油画家、中央美术学院戴泽教授、潘世勋教授,颐和园原总工程师耿刘同研究员、故宫博物院科技部主任宋纪蓉研究员,以及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综合处处长高大伟等。荷兰专家详细介绍了他们四个步骤的修复方案,对修复中的重要环节及技术难点进行了详细的解释。之后双方展开深入讨论,与会专家和高大伟处长分别从各自的角度对画像修复方案提出了各自的看法,主要形成如下意见:

①荷方有着认真负责的学术态度,方案非常仔细、完整、科学,其体现的技术水平是国内达不到的。我国油画修复技术比较落后,甚至存在着很大的空白,而欧洲的修复技术却是相当成熟的,而且该油画像为美籍荷兰人创作,由荷兰专家进行修复更加可靠,更了解作者的个人背景、创作习惯、使用的材料及绘画的风格特点;

②该幅油画像破损较为严重,而且破损处还在不断发展,修复工作越早越好。方案是代表欧洲最先进的修复理念的,修复工作完全是可逆的,体现了很好的文物保护理念; 

③修复中最容易引起争议的对缺失色彩部分的润饰步骤,有三十年前著名画家戴泽教授临摹的作品作为佐证,是很好的依据;

④画像修复完成后,需要在一个可以控制小气候的环境里保存,严格控制温湿度,才能保证画像的延年保存和展示。

11月21日,颐和园向北京市文物局正式提交了《颐和园关于园藏慈禧油画像修复的请示》。12月10日,北京市文物局京文物[2007]1589号文件《关于修复颐和园藏慈禧油画像文物的批复》,同意颐和园上报的修复方案,要求做好与文物修复专家之间的沟通协调工作,采取切实措施确保文物安全,做好文物修复前后相关资料的收集工作及相应记录。

3. 修复第二阶段:结构修复(2008年3月26日~ 4月1日)

2008 年3月26日和4月5日,荷兰专家组分两批再次抵达颐和园开展正式的修复工作。除了上次的安娜和耀斯外,这次的专家组增加了两位新成员:库勒姆勒博物馆修复部主任鲁克与林堡省文物修复研究院油画修复师比安卡。鲁克女士在油画颜料配制方面具有精确的把握能力,曾修复过不少梵高油画;比安卡是油画绘画功底深厚的修复师;而全程参与的耀斯先生则在结构修复方面执荷兰油画修复界之牛耳。由此可以看出,荷兰的油画修复专业人员有着细致的个人专长和分工;而这样的人员配置是要充分满足将要开展的修复任务。已经成为林堡省文物修复研究院的第一位中国学生的邱晓慧担任荷方专家组的协调和翻译工作。荷兰专家组首先验看了画像,没有发现任何损坏、异常和颜料脱落情况,说明保管工作是十分良好的。 

3月27日至4月1日,为画像结构修复阶段,主要工作内容和次序为:

①去除原有的高丽纸覆背和填补原画布漏洞的绢片,彻底清理上个世纪50年代的中式修复痕迹。为避免对画像本体产生不良影响,尽可能采取干揭方式,只在粘合顽固处辅以棉签蘸清水轻微润湿后揭除; 

②在画像破洞处填补新的画布,用胶与原画布粘接,并保持与原画布纤维的经纬纹理方向一致; 

③将画像边缘与无纺纤维布用胶加热粘接后,将纤维布紧绷在固定画布的木框上,使画像可以灵活操作;

④进一步固定颜料,揭除画像右下角破损脱落最严重处的保护性贴纸,将脱落的小片颜料用水溶性胶点涂粘接于原处,并将画像上颜料裂缝起翘部位填进极少量水溶性胶后用小熨斗垫硅酸纸轻轻熨平; 

⑤制作一个新的木框,尺度正好可以套在固定画布的木框外,将一整块人造纤维画布绷在新的木框上;

⑥开始加衬:从下至上依次放置塑料薄膜、浸湿二甲苯的亚麻布、人造纤维布、浸过胶的无纺布、慈禧画像,大约二十分钟后将塑料薄膜包裹浸湿二甲苯的亚麻布撤去,将PVC管上的气嘴接上吸尘器,开动吸尘器,两个小时后画布已牢牢地粘贴在木框内绷着的人造纤维布上了,放置一晚使二甲苯挥发,画布衬背工作完成。这一过程完全是可逆的,如去除加衬画布,黏合剂将保留在新画布上。 

4. 修复第三阶段:美学修复(2008年4月2日~10日) 

对画像缺失部分的修复处理始终是我方关注的重点,我代表中方多次向荷兰专家组强调,由于画像颜料缺失部分形成较早,没有留下影像记录等档案资料,因此对其的修复应该慎重,文物修复不同于一般修复,应避免想象性或推测性复原,尽力搜集相关资料,使修复建立在确凿的历史依据之上。荷兰专家组对我方的要求给与高度尊重,表示美学修复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可逆的,每一道工序都将在获得中方的同意后实施,如果中方对实施效果不满意,都可以退回到前一个环节。我方则提出,为了避免修复工作的反复和不确定性,荷兰专家最好能事先作出画像美学修复后的效果演示。在结构修复即将完成的时候,一个细节的发现和提出为美学修复扫清了道路 :看过慈禧画像的人都知道画面左右的家具摆设是对称摆放的,荷兰专家也敏感地发现了这一特点,将透明硬塑料膜放在画面右侧与画面左侧严重缺损对称部位,用细笔在膜上勾勒出完整的方几、花盆、花盆架等纹样,然后将透明硬塑料膜翻过来,放在画面左侧缺损严重部位比对,发现画面两边背景纹样基本吻合对称,只不过左侧的落款占去了一定的画面,因此花盆架的一条腿画得略短一些,由此可以推测,当年华士画像时可能也是采取了这样的两侧翻转对称处理方法,以加快绘画进度或者增加对称性 ;荷兰专家用电脑软件Photoshop将画像照片右侧完整纹样分百分比翻至左边缺损部位,结果图像显现左右十分吻合。我方对演示效果十分满意,认为这一发现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从画像本身解决了颜料缺失部位复原修复的历史根据,原本棘手的美学修复难题就此迎刃而解。 

美学修复的主要过程是:

①用纯净水稀释Tylose胶后,用棉签蘸着胶水滚动地清洁整幅画面,棉签滚脏后及时更换,去除了表面尘污的画像变得色彩明丽;

②在整个画面上涂一层很薄的二甲苯溶液,干燥后形成隔离层,其作用是加固颜料、增加颜色饱和度,并隔离将要施加的颜料和润饰,以保证润饰工作的可逆性; 

③用五份3%的Tylose胶加入一份DMC2胶混合调成底胶,再加入白色底粉(AI2O3)和少许颜料调色,底粉的颜色近于画面基本色即可;填补缺损较大部位的底粉中,加入一些竹纤维增加底粉的附着力;

④将调好的底粉填于缺损部位的人造纤维布上,用人造纤维布垫着压平实,同时注意要把垫着的人造纤维布纹理摁压在底粉上,保持底粉上印出的纤维纹理与画面上画布纤维纹理一致; 

⑤用 ParaloidB72、乙醇、双丙酮乙醇和颜料调试润饰颜料,比安卡主要承担了画面左侧缺失画面较多部位的润饰;鲁克主要进行画面左上部竹帘背景、盆花、果盘、苹果、慈禧像等图案的润饰。最后一道工序是画像润饰工作完成后的重新固定装框,由于慈禧油画像的原始支撑画架在1979年被用在了戴泽先生临摹的油画像上,经我方同意,决定恢复原初状况,临摹像另做支撑画架固定;原画架后有胡博 · 华士法文亲笔“太后自然画像、胡博 · 华士、1905年于北京”字样;在修复师耀斯的指导下,慈禧油画像绷回慈禧油画像修复工作全部完成。原画架,用钉固定,衬垫后装回玻璃镜框之中,装好背板。至此,慈禧油画像修复工作全部完成。

5. 画像修复完工专家论证会 

按照既定程序和计划,4月10日,颐和园管理处在颐和园组织了慈禧画像修复完成现场专家论证会,受邀前来的油画家、中央美院潘世勋教授,徐悲鸿纪念馆副馆长徐庆平研究员、颐和园原总工程师耿刘同研究员、故宫博物院科技部主任宋纪蓉研究员及北京市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刘超英等认为对慈禧画像的修复:

①严格遵循了既定的修复方案,修复工作严谨细致,修复过程的记录和归档保存完整,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是一次非常成功的修复; 

②修复材料是尖端、高水平的,可逆性的修复原则运用得很好,符合中国文物保护的原则;

③恢复了原作的面貌和艺术效果,画面的缺失部分修复得很好,反映了修复者深厚的艺术修养;修旧如初,保留了岁月的痕迹和历史的信息,是适度的修复;

④此次修复为中国油画修复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四、围绕画像修复产生的学术、文化交流及影响

1. 组织召开中荷油画文物修复技术研讨会 

2008年4月11日,由颐和园管理处主办、荷兰林堡省文物保护研究院与荷兰驻华大使馆协办的“中荷油画文物修复技术研讨会”在颐和园文昌院隆重召开,来自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馆、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军事博物馆、北京艺术博物馆、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徐悲鸿纪念馆、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贝罗修复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及颐和园管理处、荷兰林堡省政府、荷兰林堡省文物保护研究院、荷兰库勒姆勒(kroiier muller)博物馆和荷兰驻华使馆的专家、代表和领导约30人参加了会议。慈禧画像修复项目的重要推动者之一——荷兰林堡省政府的代表:荷兰林堡省文化部长沃夫斯(Wolfs)女士专程从荷兰赶来参会。进行大会学术发言的有 :荷兰林堡省文物保护研究院院长安娜(Anne)介绍了荷兰油画修复的发展历程以及颐和园藏慈禧油画像的艺术修复过程和方法:林堡省文物保护研究院首席修复主管耀斯(Jos)先生介绍了慈禧画像结构的修复过程和方法;耿刘同研究员论述了艺术品修复与中西文化交流的关系;故宫博物院刘舜强介绍了故宫藏油画的保藏现状和历史价值;徐悲鸿纪念馆徐冀介绍了徐悲鸿纪念馆与法国专家合作修复徐悲鸿受损油画的情况;荷兰库勒姆勒(kroiier muller)博物馆修复主管鲁克(Luuk)女士介绍了修复其馆藏梵高油画的新发现;园文物部主任秦雷介绍了颐和园纸绢类文物修复的理念与实践;荷兰华士胡博研究专家米卡拉(Micaela)女士介绍了画家的生平和作品;油画修复专家、贝罗修复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要国旺先生宣读了其“油画修复——一门新兴的专业”的论文。在随后的讨论发言中,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等单位的专家与荷方专家进行了热烈的交流。经过一天的议程,研讨会圆满结束。

这次研讨会,基本囊括了首都在油画文物收藏、修复、研究领域的专业骨干。在油画文物修复专业在中国刚刚引起重视,专业力量尚在培育的环境下,召开这样一个高端和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研讨会在中国尚属首次,必将对中国油画文物修复专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研讨会的成果和价值,获得了与会中荷专家一致的高度肯定。 

2. 荷兰驻华大使一行考察画像修复工作 

4月11日下午,荷兰王国驻华大使裴靖康先生、一等秘书兼新闻文化教育主管施鹤玲女士、政策官员瑞米先生、林堡省政府文化部长沃夫斯(Wolfs)女士、荷兰帝斯曼公司执行副总裁苏丹汉先生,来到颐和园了解慈禧油画像修复工作,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副主任刘英、颐和园园长阚跃等会见了大使一行。裴靖康大使详细听取了荷方专家对修复过程和画像历史价值的介绍,对中荷双方在画像修复上的密切合作表示满意。刘英副主任在晚宴致词中代表管理中心对具有历史意义的慈禧油画像修复工作的完成和中荷油画文物修复技术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对画像修复工作的推动者荷兰林堡省政府和相关公司的代表表示衷心感谢,对荷兰专家的辛勤工作表示诚挚的谢意,指出此次中荷合作修复慈禧油画像的举措表明颐和园的文物管理水平无论在理念还是行动上都在朝着现代化、国际化的目标迈进。随后,裴靖康大使、沃夫斯(Wolfs)部长、苏丹汉副总裁在宴会上也先后致词,对中荷双方圆满完成颐和园藏慈禧油画像的修复工作表示满意,对刚刚结束的中荷油画修复技术研讨会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对在美丽的颐和园中欣赏到美丽的画像表示荣幸,对颐和园和公园管理中心对荷兰资助修复画像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并对中荷之间进一步扩大文化交流表示了期待与展望。

3. 荷兰首相来园参观完成修复的慈禧画像 

慈禧油画像的成功修复引起了荷兰政府高层的关注,2008年10月26日上午10点,前来北京参加欧亚论坛的荷兰首相鲍肯内德一行10余人来园参观游览,并重点参观了慈禧画像。颐和园副园长祝玮向首相详细介绍了慈禧油画像修复工作情况,对荷方在油画修复过程中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鲍肯内德首相表示颐和园慈禧油画像的修复合作是中荷文化一次很好的交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希望今后两国还有更多文化交流合作机会。画像修复和荷兰首相来园期间,荷兰《电信报》、荷兰国家广播电台等荷兰重要媒体向国内详细报道了中荷联合修复颐和园藏慈禧画像的事件。

4. 荷兰文化教育科技部长一行参加慈禧油画像完工揭幕仪式

2008年11月4日上午,中荷兰联合修复慈禧油画像完工揭幕仪式在颐和园文昌院举行,专程来园参加仪式的有荷兰荷方嘉宾有文化教育科技部部长普拉斯特克(Plasterk)先生及夫人,高级政策顾问瑞德(Reeder)先生,荷兰使馆文化新闻主管施鹤玲女士,荷兰 DSM 公司负责人苏丹汉先生,林堡省文物修复研究院院长安娜(Anne),华士 · 胡博研究专家米卡拉(Micaela)及荷兰文化代表团共二十余人,中方参加活动的主要领导有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副主任刘英、颐和园园长阚跃、副园长祝玮等。双方首先在文昌院大会议室进行会谈,会谈由园领导祝玮主持,园长阚跃首先致欢迎词,对部长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中荷联合慈禧画像的成功修复给予高度评价;布拉斯特克(Plasterk)部长致辞,表示愿意展开进一步的合作交流;安娜与米卡拉先后介绍了画像修复过程纪 录片制作、华士 · 胡博研究出版书籍及画像修复的情况。随后,刘英主任与拉斯特克(Plasterk)部长来到综合展厅共同为完成修复的慈禧画像揭幕。京城的各大媒体北京电视台,新华社、中国日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新京报、京华时报及中国文物报等新闻和专业媒体都予以了报道,不少京外媒体也予以了转载;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栏目也拍摄了专题节目。

中荷联合修复慈禧画像工作,是颐和园管理处第一次引进和联合国际文物修复专家对颐和园藏珍贵文物开展修复并取得成功的范例,体现了颐和园文物管理者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开拓思想,勇于进取的精神;同时,通过该项工作,颐和园扩大了自身影响,增进了国际交往,熟悉了国际交流的规则,培养和锻炼了专业人才,取得了积极的社会效益,增强了以文物拓宽发展之路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慈禧画像修复工作的完成是颐和园新的更加广泛国际交流合作的开端。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2 22:13 , Processed in 1.081604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