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北京市中心的故宫(今故宫博物院),又名紫禁城,在明清时期为帝王执政和生活的场所。故宫古建筑群数量众多,造型宏伟,保存完整,为北京中轴线建筑群的典型代表。故宫古建筑不仅体现了古人卓越的建筑智慧,还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故宫古建筑的文化特征,主要包括建筑布局中的五行文化、建筑命名中的儒家文化、建筑避暑文化、御寒文化等。 1 故宫古建筑布局中的五行文化 故宫古建筑的布局与“五行”理论密切相关。所谓“五行”,即古人把对宇宙的认识通过“金”、“木”、“水”、“火”、“土”等五种要素来反映,各要素合称为“五行”。不仅如此,五行与方位存在密切联系。其中,“金”代表西方,“木”代表东方,“水”代表北方,“火”代表南方,“土”代表中央。如汉代董仲舒的《春秋繁露》载“是故木居东方而主春气,火居南方而主夏气,金居西方而主秋气,水居北方而主冬气……土居中央,为之天润”。该观点阐明了“五行”的特点以及与“五方”的关系。“五方”又与“五色”有联系,即东方对应青色,西方对应白色,南方对应红色,北方对应黑色,中央对应黄色。如《礼记正义》载“色,谓天龟玄、地龟黄、东青、西白、南赤、北黑”。以上“五行”、“五方”、“五色”形成对应关系。 相应的,故宫的整体布局与“五行”相对应。如故宫的东区有南三所,为皇子们生活的场所,而皇子处于人生成长阶段,犹如春天成长的幼苗,因而该区域的建筑功能与五行中的“木”对应;故宫的西区有慈宁宫,为皇太后养老的场所,而皇太后处于人生圆满阶段,犹如秋天成熟的果树,因而该区域的建筑功能与五行中的“金”对应;故宫南部为午门,其红色的城台烘托出皇权的威严,而“红”在古代多为火焰的颜色,因而与五行中的“火”对应;故宫的北部有钦安殿和天一门,其中钦安殿内供奉道教中的水神—真武大帝,天一门的名字则源于《河图》中的“天一生水”,因而与五行中的“水”对应;故宫的核心区域为外朝三大殿,为皇帝执行政治权力的场所,寓意统治国土,且三大殿的平面形状就为“土”字形,因而与五行中的“土”对应。 古人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相生”关系。如清代陈立的《白虎通疏证》载“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故宫的规划布局,与“五行相生”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故宫重要宫殿前,有贮水铜(铁)缸。这些宫殿建筑离内金水河、宫井等水源较远,而当它们遭受火患时,缸中水则是主要的水源。缸之所以不用其它材料制成,其主要原因与“金生水”理论有关。又如故宫北部为御花园,内种植大量树木。分析认为:北方对应于“水”,因而有利于“水生木”。因而御花园种植有大量树木。 古人还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相克(即此长彼消)的关系。隋朝萧吉的《五行大义》载“尅者,制罚为义,以其力强能制弱,故木尅土,土尅水,水剋火,火尅金,金尅木”。相应的,故宫的平面布局与“五行相克”理论相符合。 比如,故宫三大殿区域(外朝)不种树(图1)。民间传言,这是为了防止刺客藏匿。这种说法乍听有道理,但是皇帝生活区如养心殿、御花园等都种植有很多树木,且高大茂密。由此可知,该说法不正确。也有观点认为外朝不种树的原因是为了烘托帝王威严的气氛,这种说法也不妥。其主要原因在于,古代帝王在其它各个场所举行各种国家重要活动时,也需要有威严庄重的氛围,而天坛、太庙、社稷坛等处的建筑群周边同样有很多树木。“紫禁城外朝不种树”实际与五行中“木”克“土”理论相关。古人认为,紫禁城外朝处于五行中的“土”的方位,如果在太和殿广场上广植树木,就会犯“木克土”的大忌,对帝王执政显然不利。 图1 前朝三大殿(从左往右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又比如,文渊阁的瓦顶颜色为黑色。文渊阁位于故宫的东部、文华殿以北,建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为藏储《四库全书》的阁楼。乾隆皇帝下令建造文渊阁时,充分考虑了防火的措施,除了参照宁波天一阁的“纯用砖甃”(即采用砖墙砌筑)之外,还采用了“五行相克”的做法。“五行”中,“水克火”;而“水”用黑色表示,“火”用红色表示。为避免文渊阁发生火患,乾隆帝下令把其瓦顶颜色设为黑色。这在“五行”角度上,可满足“克火”需求。 2 故宫古建筑命名中的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内涵丰富,提倡德政、礼治和人治,追求德行的完善和人的道德价值实现,主张“义以为上”的道德取向,重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适宜性和协调性。儒家文化在故宫古建筑命名中有着广泛的体现,且以“内圣外王”、“三纲五常”为典型代表。 “内圣”指的是品德修养达到圣人的境界。故宫古建筑命名的“内圣”文化,如养心殿为清雍正及以后皇帝的寝宫,而“养心”一词,可见于《孟子·尽心章句下》。其中载:“养心莫善于寡欲”;意即控制欲望的做法,是修心养性的至高境界。养心殿内有三希堂,为乾隆皇帝的书房。其中,“三希”可见于宋代周敦颐的《通书·志学》。其中载:“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意即士人希望通过自己努力成为贤人,贤人希望通过进一步努力成为圣人,圣人还希望通过努力成为知天之人。乾隆帝希望通过“三希”的命名,来鼓励自己不断进取,达到“内圣”境界。又如乾清宫西侧的弘德殿,在明代为召见臣工之处,清代则为皇帝办理政务及读书之处。“弘德”语出《周易》之“君子以厚德载物”,意为“弘扬高尚品德”。弘德殿前抱厦挂有“奉三无私”的匾额,后室挂有“太古心殿”的匾额,后东室挂有“怀永图”的匾额。这些匾额的命名,都是皇帝修信养性,不断自我提高的理念体现。 “外王”是指具有强大的执政能力,可执行王道。故宫古建筑命名的“外王”文化,如前朝三大殿之太和殿(图2)、中和殿、保和殿。“太和殿”、“保和殿”的名字,源于儒家经典《周易》中的“保合大和乃利贞”。其中,“大”表示“太”的意思,“太和”寓意宇宙间万事万物和谐而统一。“保合”是意思就是神志专一,以保持万物和谐。中和殿之“中和”二字取自《礼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勉励皇帝办事不偏不倚,遵守中庸之道,这样天下万事万物才能兴旺发达。又如内廷后三宫的建筑命名,“乾清宫”、“坤宁宫”、“交泰殿”的名字均源于《周易》。“乾清宫”对应于“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意即宏大的乾元(天)之气,是万物生长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而这种动力不断贯穿于上天运行的道法中。“坤宁宫”对应于“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意即有了伟大的坤元(地)之气,大地上万物生灵得到了滋润生长,这就是对上天表达出来意愿的呼应。“交泰殿”对应于“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意即天地之气相交,双向互动,这有利于万事发展;君王往往利用这种规律来裁定执政法规,来管理天下百姓,以达到国泰民安。 故宫古建文化漫谈 图2 太和殿匾额 “三纲”即处理君臣、家庭关系的准则,可见于故宫部分古建筑的命名。如皇极殿为乾隆帝归政后临朝受贺之所,“皇极”寓意皇帝是天下地位最高的统治者,体现了“三纲”之“君为臣纲”的文化。又如螽斯门为西六宫门洞之一。其中,“螽斯”一词源于《诗经》之“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螽斯是一种昆虫,繁殖力强,善鸣,此处寓意皇室多子多孙,体现了“三纲”之家庭生育文化。再如慈宁宫为皇太后安度晚年的场所。“慈”寓意皇帝对皇太后的尊敬,“宁”寓意平静安宁的生活,体现了“三纲”之孝道文化。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等优秀品质,可见于故宫古建筑的命名。如故宫内有多座建筑命名含有“敬”字。“敬”的偏旁“苟”、“攵”均含有自我反省、自我告诫之意。“敬”在人伦关系中表明的是一种态度,即恭谦有礼;在为人处事中则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品质,即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因而符合“五常”品质。位于建福宫建筑区的敬胜斋,“敬胜”寓意勤勉不怠;位于武英殿建筑区的敬思殿,“敬思”寓意慎重的思考;位于重华宫建筑区的崇敬殿,“崇敬”寓意崇尚恭敬的礼节等。 3 故宫古建筑里的避暑文化 北京夏季天气炎热,而故宫内则有多种避暑方法。故宫古建筑的屋顶挑檐做法,以及厚重的墙体,有利于建筑内部的避暑。故宫内的冰窖建筑,有利于藏冰纳凉。另故宫内的古代冰箱,既能冰镇瓜果,还能起到“空调”作用。 故宫古建筑挑檐做法具有隔热作用。故宫古建筑屋顶檐部向外挑出(一般为柱高的1/3左右),并略带上翘的弧度,形成优美的曲线,称为挑檐做法。这种挑檐做法在夏天有利于避免阳光在正午时间照入室内。这是因为:太阳光在南回归线与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不仅每天,而且四季阳光照射的高度角,均不一样。在夏季,北京地区正午的太阳高度角约为73度。屋檐往外挑出一定的尺寸,使得建筑外部的阳光照射达到某种特定的效果:在夏天且早上温度较低时,太阳高度角很小,阳光照射到建筑内部;随着室外温度升高,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照射室内范围逐渐减小;正午时分,太阳高度角约为73度,阳光只能照射到檐柱外面,因而热量无法传入建筑内部。上述整个过程犹如对建筑的一个降温过程,使得炎热的夏天屋内始终保持一丝凉意(图3)。 图3 夏天正午太阳的照射范围 故宫古建筑的墙体很厚,如太和殿的墙体厚达1.45米,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在夏季有利于建筑内部的防暑。墙体厚,增加了外部热量传递到建筑内部的距离,使得建筑传热进入内部较少。同时,墙体材料不变、厚度增加时,热阻大、传热系数小,有利于隔热。另墙体的构造做法亦有利于隔热:两侧为整砖砌筑,中间则为碎砖、碎石填充,古建工程称“填馅”。这种断面构造不仅节约材料,而且利于隔热。其原因在于:外部热量通过砖石材料的传递过程中,由于碎砖石之间空隙的影响,阻碍了热量在颗粒之间的传递,因而使得建筑内部的热量到达较少。 冰窖是用于贮藏冰块的建筑。古人一般冬季从河湖中采取冰块,藏于冰窖中。其用途之一,即为第二年夏季消暑纳凉所用。故宫在历史上曾有冰窖5座,现存共4座。各冰窖坐落在隆宗门外西南约100米处,建筑的形制完全相同。各冰窖均坐落于院墙内,南北向布置,外表呈现为硬山屋顶、灰瓦面样式,内部则为半地下室形式,室内外地面高度差约2.0米。每座冰窖建筑内部长约11米,宽约6.4米。冰窖内部在2015年被改造成了餐厅,临时增设了楼板及支撑楼板的木柱,将内部空间临时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但是冰窖的内部原始空间并未受到扰动。古代无制冰设备,因而冰窖里的冰均采自天然,史书中称“打冰”。冰块源于紫禁城周边的河湖。冰块的大小亦有规定,如《大清会典》载:“取其明净坚厚者,以方尺有五寸为块”,即每块冰的尺寸为0.5米见方。第二年天气变炎热时,冰块被取出于冰窖,供宫廷人员消暑用。如明代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载:“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 故宫里还有古代冰箱,以乾隆御制款掐丝珐琅冰箱(图4)为例说明。其箱体为木质胎底,里面镶嵌一层铅皮,外表面则采用掐丝珐琅工艺。箱体高45厘米,上下均为正方形平面,上外口边长72.5厘米,下外口边长约63厘米,壁厚约3厘米,呈口大底小的的斗形。箱体底部一角有一个小圆孔,为冰化时泄水之用。箱体的两边各有2个提环,做成双龙戏珠型,美观坚固。箱体露表面为缠枝宝相花纹,底部为冰梅纹饰,工艺细致,色彩艳丽。冰箱的使用方法较为简单:在冰箱内放入冰块,盖上面板;在箱座架子内放入接水盆,与箱体底部出水口位置对应。箱体内的冰块融化,产生凉气,并由面板上的钱纹孔向上冒出,逐渐散发到室内空间,使得室内降温。冰块融化后的水,从出水孔流出,进入水盆,可避免地面积水。另箱内中部可放架空搁板;搁板下部为冰块,上部可放西瓜、荔枝、葡萄等夏令水果。这样一来,冰块释放的凉气既可冷冻瓜果,又可产生“空调”制冷的效果。 图4 乾隆御制款掐丝珐琅冰箱 4 故宫古建筑里的御寒文化 在冬天,紫禁城的户外比较寒冷,但居住在宫中的帝王及后妃感觉温暖舒适。这是因为,宫中有丰富的取暖设施或保暖用具,如火地、手炉、火盆、火壶等。 火地即为紫禁城古建筑的地暖系统。火地由位于窗户外面的地下操作口、窗户里面的地下炉腔、室内地面砖下面的火道组成。其基本原理为:宫廷服务人员身处操作口内,将柴火或木炭置入炉腔内燃烧,炭火产生的热源沿着火道路径扩散,并由地下的出烟口排出(图5),其间加热地面砖,利用地面自身的蓄热和热量向上辐射的规律由下至上进行传导,从而保持室内的温暖。 图5 火地操作口与出烟口 操作口位于室外,不仅不影响室内人员的生活,而且服务人员还可隔着玻璃观察室内的供暖效果,以便及时增减炭火。室外操作口在冬天以外的季节不使用时,通常盖上一个盖板,以防止小动物钻入。对于火炉产生的热量(夹杂少量烟雾),其在地下扩散后,仍从地下的专门小口中排出,该出烟口位于室外台明阶条石的下部。出烟口用了铜钱纹的镂空砖雕堵塞,即美观、又实用,还能防止小动物钻入。这种做法,完美阐释了“紫禁城的冬天烧炭取暖、但不见一个烟囱”的原因,反映古代工匠的卓越的建筑智慧。 手炉一般为铜质或珐琅质。其体积较小,内装有炭火,可手捧或放入袖内,以用于取暖。如故宫藏黑漆描金开光山水图手炉(图6),长约18.4厘米,宽约12.9厘米,高约14厘米(不含木质提梁)。其造型如同两朵对接的云朵,侧面周圈则以黑漆为底色,以我国传统彩漆描金法绘出山水楼阁、绿树飞鸟等图案。此手炉侧壁含内外两层,内层为铜胆,以贮木炭;外层为木胎,以髹彩漆。手炉的盖面,为铜丝编织而成的罩网,主要功能是通风换气。使用此手炉时,往炉内加燃炭,炭火产生的热量(高温)传到铜内胆,铜内胆再将热量传给木外胆(适温)。使用者的双手捧炉,即可感到温暖舒适。 图6 故宫藏黑漆描金开光山水图手炉 火盆是宫中取暖用具之一,其材质多为铜或掐丝珐琅,内放燃炭。如故宫藏掐丝珐琅八吉祥纹火盆,口径约52厘米,高约21厘米,三足底。火盆面周圈以天蓝色珐琅釉为底,面上饰以轮、盖、罐、伞、螺、鱼、花、肠等八种吉祥纹。火盆搬运很方便,因而可用于前朝(办公区)及内廷区域(生活区)。故宫的前朝没有火地,取暖的主要用具为火盆。如《乾隆六年各作成做活计清档》载,时年(1741)十二月初三,太监高玉等交“铜火盆大小五十八件、火盆罩大小三十四件”。该档案又补载:乾隆七年(1742)正月初九日,太监高玉等传旨:“太和殿、中和殿着添火盆,照着养心殿现安之,火盆样式放大些成造”。太和殿、中和殿均为皇帝举行重要礼仪活动的场所,乾隆帝要求增加火盆,以保证冬季在殿内举行活动时的取暖需求。 火壶是一种给水“保温”的用具,故宫藏银提梁方火壶即为实物之一。此火壶长约0.33米,宽约0.2米,高约0.25米,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前方的壶嘴、中间的壶体(带提梁)、后方的手柄。壶体顶面有两个圆形的开口,前面的为送炭口,后面的为注水口。送炭口下面连接竖向内胆,内胆底部为栅栏式,可使燃尽的炭末落入壶底。壶体正面有出炭口,用于清除壶底的炭末;出炭口表面有镂刻纹饰,既美观,又能通风助力炭火燃烧。内胆与壶体之间有较大空间,用于盛装热水。而由于燃炭供热,火壶中的热水可保证达到使用者所需的温度。 清代《弘历岁朝行乐图》中,火壶位于乾隆帝旁边的茶架上。新年的室外比较寒冷,乾隆帝要喝到热茶,火壶则是提供热水的实用器物之一。而此图中的火壶,其提梁与火壶底座连为一体,且为金质,集豪华与便利于一体。火壶坐落在底座上,形状为扁长方体;正面左下方有镶金边的长方形出炭口,与正上方顶面的送炭口对应;顶面后部的注水口,精巧细致。此外,火壶后侧的弧形手柄,集美观、实用一体。 综上不难发现,故宫古建筑丰富的文化特征,是故宫丰富历史文化的反映,亦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并传承其中的精髓。 (《光明日报》2024年8月10日第10版刊载,有修改)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2 22:27 , Processed in 1.084167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