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盔甲厂胡同 燕京大学和《西行漫记》

2024-9-30 10:04| 发布者: weiwei |原作者: 马晓冬和戴小劲|来自: 胡同儿里的溜达

摘要: 盔甲厂胡同东临二环路,西临北京站。明宣德二年(1427年),工部在此地设立了制造盔甲、铳炮和火药的作坊,取名盔甲厂。清朝年间,盔甲厂改为贮存枪炮火药的仓库。据清人查慎行《人海记》中载,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 ...

盔甲厂胡同东临二环路,西临北京站。明宣德二年(1427年),工部在此地设立了制造盔甲、铳炮和火药的作坊,取名盔甲厂。清朝年间,盔甲厂改为贮存枪炮火药的仓库。据清人查慎行《人海记》中载,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仓库发生爆炸,连工匠带街坊邻居“凡伤二百余人”。


20世纪初期,这条一度弥漫着硝烟的胡同,住进了两位来自大洋彼岸的文化名人。1919年,汇文大学、通州华北协和大学、华北女子协和大学三所教会大学合并,在北京成立了一所新的学校,取名燕京大学,创办人和校长就是美国传教士司徒雷登。成立初期,学校的女生校区位于灯市东口同福夹道(如今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男校区就设在盔甲厂胡同,曾经的盔甲厂就在校区之内。

为了学校的创建和发展,司徒雷登凭借一己之力,往返中美之间,向教会,美国的富豪及中国的官神们募捐。北洋军阀张作霖,段祺瑞,孙传芳都曾捐过大洋数万。现如今闻名于世的北京大学的所在地“燕园”,就是当年司徒雷登从山西督军陈树藩手中购得,而陈督军又把卖地所得款项的三分之一捐给了学校。1926年,燕京大学正式迁入这所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环境最优美的校园。那当儿,钱穆,钱玄同,俞伯平,顾颉刚,侯仁之,冰心等都是燕京大学的校友,而1928年在司徒雷登的努力下成立的“哈佛燕京学社”,更是使得燕京大学在那一年迈入了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


1946年,司徒雷登出任美国驻华大使,1949年在那篇雄文《别了,司徒雷登》的轰鸣中离开了中国。这个一生都心系中国的老人,最终和父母,妻子,孩子一起都安葬在了中国。


1951年,燕京大学转为国有,在随后1952年中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过程中,燕京大学的院、系分别被拆分,组建成多所不同的院校。燕京大学的民族学系、社会学系、民族语文系、历史学系组成了今天的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参与组建了今天的中国政法大学;经济学系参与组建中央财经大学;燕京大学的工学院并入清华大学,文学院、理学院并入北京大学。同一年,燕园的新主人换成了北京大学。司徒雷登和燕京大学对中国教育的发展做出了深远的贡献。

当年燕京大学迁走后,原盔甲厂校区的一部分,留给当时的汇文中学和汇文小学。听一位在树荫里纳凉的老爷子说,盔甲厂9号就是当年汇文小学的位置,如今这里是一所幼儿园。

1935年,《每日先驱报》和美国纽约《太阳报》特约记者埃德加·斯诺和夫人租下了盔甲厂胡同6号院(旧门牌13号)。1936年6月,在宋庆龄的安排下,埃德加·斯诺从这里秘密前往陕北,开启了西行采访之旅。同年10月,斯诺回到盔甲厂胡同进行整理、创作,并于1937年7月完成了纪实文学Red Star Over China(红星照耀中国)。1937年10月,《红星照耀中国》首次在伦敦出版,1938年 2月,中文版《红星照耀中国》在上海发行,书名叫《西行漫记》。

斯诺夫妇当年住过的院子已经被拆除,如今改成一家名叫“北京中安”的宾馆,宾馆的外墙和院子里如今还存有斯诺夫妇的照片和雕塑。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3:40 , Processed in 1.083320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