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胡同文化出空竹

2024-10-10 17:43| 发布者: weiwei |原作者: 李石|来自: 北京纪事

摘要: 第一次到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小星胡同9号北京空竹博物馆的时候,已是初冬时节,但挂满红灯笼的柿子树、石榴树,让这个古色古香的小四合院显得红红火火。在这里,我看到了北京空竹的发展历史,见识了各式各样的空竹。1 ...

第一次到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小星胡同9号北京空竹博物馆的时候,已是初冬时节,但挂满红灯笼的柿子树、石榴树,让这个古色古香的小四合院显得红红火火。

在这里,我看到了北京空竹的发展历史,见识了各式各样的空竹。

1  空竹与北京

空竹在我国至少有900年传播史,而北京,至少也有600年“抖空竹”的历史。2006年,空竹项目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北京市宣武区广内街道被认定为空竹文化的主要保留地和保护单位。让“做空竹和抖空竹”都成为古都北京的文化名片之一。

明代的空竹不仅有文字记载,还有图片与图画存留下来。秦孝仪编著的《海外遗珍·漆器》一书中,所收明朝永乐年间制作的“剔红婴戏纹圆盒”盒盖上的婴戏图所绘空竹图,以及明定陵出土的两件刺绣百子衣上的两童子抖空竹的图画,所显示的都是明朝时期旧都北京抖空竹的场景。抖空竹习俗的流转也是在北京,明代民俗大家刘侗和于奕正所著《帝京景物略》中有明确记载。

清晚期宫廷空竹  | 图源故宫博物院
清代有关北京空竹的记载,除了一些文字方面,如富察敦崇所著的《燕京岁时记》等,还在清朝出版的通俗画报之类的刊物上有影像记录,如晚清《启蒙画报》上的《抖空竹扯响簧》图等。在一些画家的笔下,也留下了北京人过春节玩空竹的影子。

为什么北京空竹博物馆要放在北京的广内街道?因为在北京,做空竹、卖空竹、抖空竹,广内街道是有历史传统的。

话说,清朝年间的都土地庙就离现在的空竹博物馆所在地不远,准确地说就在北京宣武医院的原址有座都土地庙。土地庙每月逢三,即农历初三、十三、二十三有庙会,规模很大,属于老北京五大庙会之一。该庙会又与崇文门花市火神庙庙会齐名,花儿市的庙会是逢四开办,因此老北京有“逢三土地庙,逢四花市集”的说法。此庙会与其他庙会的区别是以卖竹木产品出名的庙会,土地庙庙会一直延续到解放初期。

百姓街头抖空竹 | 图源网络

声响,是空竹的重要特点。《燕京岁时记》里说空竹声响“俨如天外晨钟”;清末梁溪坐观老人在《清代野记》里说,由于京师人士对外省的单轮地铃(空竹别称)的改造,渐而发展为以双轮空竹为主,从而声音“清越而长”。“嗡嗡——嗡嗡——”,随着人身的旋转和手臂的抖动,声响从车轮竹筒中飞将出来,成为北京城市之声的一部分!

老北京人曾把抖空竹发出的声音、蓝天中鸽子哨的声音、走街串胡同的叫卖声,并称为老北京市井文化的三大和谐之声。

抖空竹就是老北京胡同文化的组成部分。空竹起源于民间,以其简易、质朴、技巧、美感、声响等因素,成为老北京以胡同与四合院这种相交织格局的城市空间和市民百姓的宠物,也成为老北京人清明前后踏青时必不可少的游艺活动之一。如今,抖空竹已遍布京城,是春夏秋冬皆可,老少皆宜的一项活动。

《帝京景物略》所记明代流传的童谣:“杨柳青,放空钟;杨柳死,踢毽子”,其中的放空钟就是北京春天百姓抖空竹游艺的见证。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以北京广内街道为中心保护区的北京空竹项目,保持了空竹的平民性和游艺性的传统,同时发展和凸显了群体性的特点,赋予它新的时代色彩,使其成为一项颇受群众欢迎的群体性游艺和体育健身活动,其展演的场合,也从古老的庙会走向了更为广阔的市井、胡同、街道、广场、林荫道旁。

传人

说到北京南城的空竹项目,不能不提这两个人:一个是空竹制作技艺传承人张国良,另一个抖空竹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是李连元。

张国良是京城空竹制作世家“空竹张”的后代,1956年5月生人,自幼天资聪明。他在空竹制作技艺上传承了祖父张瑞如、父亲张宝全的传统制作工艺特点,并进行了改进与创新,使空竹的种类增多,由单一的双轮和单轮空竹发展到多轮、多层、多轴等不同造型的空竹,最大的空竹直径达到1.5米,最小的只有1厘米。

国家级非遗抖空竹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李连元
他从制作材料上进行了大胆创新,采用了红木、金丝楠木、紫檀木等高档木材制作,并将彩绘、烙画、雕刻、镶嵌等工艺融入到空竹当中,使空竹具有实用性、健身性、娱乐性和收藏性等特点,成为传统北京空竹制作技艺的第三代传承人。代表性作品有“中国空竹象棋”“海、陆、空系列空竹”“北京礼物六件套”等。张国良为继承空竹制作技艺,保护老北京空竹文化,创办了公司,经常参加国内外重大文化交流活动,到各个学校向学生传授空竹制作技艺,提升了空竹品牌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2007年6月,张国良以空竹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空竹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同年6月,李连元以抖空竹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空竹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李连元,1947年11月生人,原本是著名的“茶汤李”的后代,“茶汤李”还有一个绝活就是制作民间传统果糖。他很小的时候就跟奶奶学习抖空竹,当年在天桥三角市场他家卖茶汤和果糖的摊位旁,他奶奶以抖空竹和教他抖空竹来吸引行人驻足,以此促销自家摊位的货品。

李连元传承了传统抖空竹中绕、摆、旋、绷、抛、抄等的方法,发展了抖杯子盖、壶盖、锅盖和异形空竹、双轮空竹、球形空竹、手绢空竹、啤酒桶空竹等。其空竹的抖动方法潇洒、惊险、花样繁多、姿势多变;空竹绳索在其手中可翻编出各种花形和花样;其步法随着手中抖动的空竹呈现多种变化,抖动技巧有“仙人跳”“满天飞”“鸡上架”“放捻转”等,抖空竹的演员亦可做出“过桥”“对扔”“串绕”“抢高”等动作,使观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其中,“蚂蚁上树”是将长绳一端系于树梢,一端手持,另有一人抖动一只空竹,将飞转的空竹抛向长绳,持绳者用力拉动长绳,将空竹扔向五六十米高的空中,待空竹落下时,抖空竹者又将其稳稳接住,令观者惊叹不已。

2003年起,李连元致力于将“抖空竹”向社会推广的工作,把抖空竹活动引进敬老院、幼儿园、军营,人民大会堂,北京奥运会和许多社区、学校。傍晚时分,许多家长带着孩子在城楼南侧的广场嬉戏。如今,山河永定,百姓安居,应该就是对这座中轴线上北京南大门的最好注解。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13 15:50 , Processed in 1.084063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