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味“洋”村居,中法友谊藏群山|【专栏】村居寻忆 清末民初,随着社会的逐步开放,西方的文化、科技、生活习俗也传入中国,成为流行风尚。这种趋势很快就反映到了建筑上,产生了一批土洋结合、颇有时代气息的宅院。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当时国人修建的新式宅院,外观往往采用西洋风格,内饰却是传统的,像中国人穿着西装;而一些在京的外国人宅院,经常内洋外中,如同洋人套上了马甲。今天我们聊的贝家花园是一位法国人设计建造的,建筑框架用水泥浇筑,但外观却极力模仿传统的木构建筑,彩绘柱枋、翘角飞檐,飞檐翘角,深得传统园林意趣的精髓。 海淀西部群山环绕,最高的阳台山主峰1278米,山间林木茂盛、泉水潺潺。1923年的一天,北安河村一位闵姓人家迎来几位客人,为首是位身材不高的洋人,大约五十来岁,西装笔挺、举止优雅,留着大胡子,但一开口却是流利的北京话,这引起了村民们极大的好奇心。这个外国老人名叫让·热罗姆·奥古斯坦·贝熙业,1872年出生于法国克鲁兹,1895年获得波尔多大学医学博士学位,之后他随法军前往塞内加尔、印度、伊朗和越南工作,获得了中校军衔。 1913年,贝熙业来到中国,任法国公使馆医官、总统府医疗顾问,之后他在东交民巷开办了一座法国医院。靠着精湛医术和出色的社交能力,贝大夫的名声很快在京城上流社会传播开来,很多达官显贵、社会贤达、演艺名伶都找他来看病,继而成为好友。这其中重要的一位就是著名教育家、国民党元老李石曾,他是清末名臣李鸿藻的儿子,早年曾在法国留学,回国后在北大生物系任教。1917年,李石曾在西山创办了生物研究所和天然疗养院,为了方便来往两地,他在碧云寺外建了一座别墅小南园。 1920年,李石曾在香山碧云寺创办了中法大学,他自己是董事长,拉来贝熙业任董事兼校医,俩人既是好友,又成为合作伙伴。为了方便上班以及同好友相聚,贝熙业也有了在西山建别墅的想法,这和现代人买度假房很类似,往往一个人买了,周围的朋友就跟着买。经过一番洽谈后,贝熙业决定租下闵家在阳台山前的一片林场,租期从1923年到2022年,期限99年。 外中内洋的山地花园 花园修建工程于当年启动,贝熙业亲自参与设计,其核心思路是:外中内洋、因地制宜,尽量利用原有的草木泉石,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对自然不做过多干预。宅基地位于阳台山东麓,周围有很多天然石块,用它作为建筑外墙,既方便运输,又能使房屋与山色融为一体,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施工的匠人大都是山下村里雇的,他们为建筑增加了碎石路、虎皮墙、碉楼、彩绘等浓郁的西山园林特色。 花园的建筑数量不多,沿着山谷逐层铺展,分为碉楼、北台和南台上,平面呈三角形,分布在三个台地上。最下面是一座碉楼,结构与香山健锐营清代碉楼相似,建在谷口北侧的小平台上。建筑平面呈正方形,每边长五米,高十二米,楼体自下向上逐渐收分,西侧延伸出一间单层的门厅,屋顶是阳台。墙体以黄青两色的石块砌筑,古朴简洁,各层以红褐色花岗岩横围一圈,作为装饰。每层四面各开有二窗,中央增设一扇假窗,窗洞外大内小,一层东面和南面各有一扇非常窄的铁门。碉楼内设木楼梯和栏杆,楼顶面积不大,外墙四角装饰有红色锥形石块。 民国年间,北京郊区也不很太平,碉楼最初的用途是用来瞭望和防御的,楼内设有储存武器的壁柜。不过住了一段时间后,贝大夫就与当地村民打成一片,不再觉得有危险,外面有什么风吹草动,村民都能第一时间跑来通知他。于是他把这里改成了一间诊所,给附近老乡们看病,底层作为候诊室,上层为诊疗室,设有病床,原本储存武器的石橱都用来存放药品。碉楼正门上方嵌有一块红褐色石板,上镌行书题额“济世之医”,落款是“民国二十五年春日刻于温泉,姚同宜、李煜瀛题赠”。这是他的好友李石曾夫妇赠送的,当时这座小医院已经非常有名。 从碉楼向北沿山谷走三百米,就到了位于山坳里的第二个台地——北台。北面靠山建有一座两层的四开间小楼,以混凝土模仿木构建筑,柱、梁、枋、雀替、挂檐板、吊挂楣子均做得相当逼真,枋间画的是苏式彩画,屋顶是筒子瓦。小楼屋顶西侧是硬山,靠崖的另一侧是歇山,东、南两面设有走廊,楼梯在外面。西北角建了一座砖砌的小碉楼,高约八米,是一座水塔,从前山上有泉水注入这里,供日常起居之用。房间内部均采用西式装修,每间都装有欧式壁炉,东边三间是正厅、餐厅和卧房,卫生间在西侧,里面设有大浴池,墙面贴着瓷砖。北楼前面有一大片山间平地,中间曾有一条溪流经过,溪流南北两边各砌了一座水池,池子都非常小巧,引山泉入池,一方一圆,相得益彰。南侧的圆池中间,立着一个高脚杯形状的喷泉,也是全园中最有西式风味的小景,但只是作为点缀。旁边是一座大型藤萝架,全以白色水泥浇筑而成,柱头为传统的莲苞式样,藤架中央悬挂着秋千。可以想象紫藤花开的季节,孩子们在这里荡秋千,潺潺的溪水从身旁流过。 南台位于北台斜上方,相距一百多米,这里地势更为陡峭,山前是人工砌成的高大台基,内部作为储物间,这样既减少了工程量,也增加了使用空间。台阶设置在两边,上面的主体建筑是一座面阔五间的硬山顶厅堂,坐西朝东。中央三间有外廊,墙面采用青砖与虎皮石混合砌筑,遵循了西山宅院的传统做法。厅堂两侧各有一间耳房,中央三间向 后延伸,在后山接出一个“老虎尾巴”,作为暗室。厅堂内部一字贯通,由墙体分隔,每间也有壁炉。平台上以小石块铺成花瓣图案,中央设有一个圆形小花坛,两边各种了一棵枫树。 北台视野最为开阔,周围山林以槐树、杨树、油松和荆棘灌木为主,都是西山的原生植物,而这两株枫树起到了很好的视觉效果。窗外春夏浓荫、秋日红叶、冬日枯枝,背后山石嶙峋,山下村落疏朗,风光宜人。当年这里一直作为主人的会客厅,贝熙业最爱和朋友们在此欢聚。花园的仆人有十几个,都是山下村里雇的,客厅后山坡上另辟了一处小台地,建有两间小屋,供仆佣居住。屋外有座半人高的石屋,里面是木头梁架,上覆筒瓦,瓦当上还有寿字纹样,这是家里小狗住的房子,趣味十足。 贝家花园,抗日物资中转站 花园建好后的几年,贝熙业一直过得颇为顺心。当时他身兼数职,仅校医一职,月薪就有200大洋,再算上其他政府职位,月入轻松过千。他在城里的宅子位于大甜水井胡同24号,每周三家里都会举办聚会,京城的中法学者、名流经常去他家喝酒、聊天、品尝美食,少则三五人,多则十几人。西山花园盖好后,大家夏季的活动就改在了这里,因为距离市区比较远,贝熙业在花园里设置了很多客房,客厅南面建有三间带餐厅的厨房,旁边盖有一个露天的石头烤炉,是用来烤法式面包的,平台下的地窖用来储存葡萄酒。1926年,他买了一辆别克轿车,配了个司机,这样更方便往来。 1937年,日军占领北平,抗战力量转入门头沟一带,成立了平西抗日根据地。新街口基督教堂的长老黄浩是贝熙业的老友,也是我党的地下交通员。1939年开始,日本人加强了封锁,根据地药品极度紧缺,于是黄浩担任了为八路军采买药品的任务,他找到贝熙业寻求帮助,贝大夫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两人商议将药品先运到贝家花园,分装后迅速翻过阳台山运到门头沟抗日根据地。贝熙业的汽车从大甜水井出发,经过西直门岗楼、海淀镇、温泉村,全长40公里,一路上要经过多个日军关卡,如果有人盘查,他就说为碉楼小诊所补充药物器械。据贝熙业司机的儿子回忆,执行任务时,家人如果问及,贝大夫并不回答,只是用手笔画一个“八”字。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物资开始吃紧,汽油成为战略物资,无法购买,汽车开不了了,年届七旬的贝大夫就弄了几辆自行车,每周蹬车前往贝家花园。贝熙业运送的药品中,很多都是连当时上海、香港都比较少见的稀缺药品和医疗器械,这批物资后来辗转运到了山西五台县,送到了白求恩大夫的手中。1943年8月,黄浩的身份暴露,为躲避日本宪兵的追捕,他从城里逃到贝家花园,在贝大夫帮助下奔赴了延安。 抗战胜利后,贝熙业年事已高,他卸下了社会职务,安心在贝家花园养老,每天的工作就是免费为村民看病。从一张坐诊的照片上看,贝大夫留着长胡子,穿着一件子母扣的中式长袍,俨然一位坐堂老中医。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许多外国人都回国了,连好友李石曾都去了瑞士,可是贝熙业却没有走,他已经在北平生活了三十多年,习惯了这里的一切,希望自己能终老在贝家花园。1954年,由于世界形势突变等原因,82岁的贝熙业离开了中国,贝家花园人去楼空,彻底荒芜。 四年后,贝熙业在法国老家病故,时年86岁。六年后,中法建交。2013年,贝家花园修缮后对外开放。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2 22:37 , Processed in 1.097680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