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大学“收藏”着一座“鲜为人知”的皇家园林

2024-11-5 07:15| 发布者: weiwei |原作者: 申哥带你走天下|来自: 北京号

摘要: 熟悉北京大学的人,却不一定熟悉这北大辖域内的承泽园如果你对北京大学十分熟悉,或干脆就是工作、生活、学习于此的北大师生及其家属,那么,你会对承泽园有所了解吗?这处规模并不庞大的清代中叶之王公贵胄园林景区 ...
熟悉北京大学的人,却不一定熟悉这北大辖域内的承泽园

如果你对北京大学十分熟悉,或干脆就是工作、生活、学习于此的北大师生及其家属,那么,你会对承泽园有所了解吗?这处规模并不庞大的清代中叶之王公贵胄园林景区,于很多北大人的眼里——都如同空气一般,根本不入法眼。至于来此观光的游人们,更是宁可去挤满“一塔湖图”;顶多,再加上一块三角地,一座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承泽园是什么?为啥要去?那里又有什么稀奇?看园子吗?出了北京大学,往北再走上一段,便是圆明园遗址。向西北方向行进不远,还有一座更完整的皇家园林-颐和园。

承泽园的第一代主人,便是那位“嬛嬛”所珍爱着的果亲王允礼

好吧,那咱们就先聊聊这座承泽园。作为清代中叶修建的小型皇家园林之一,承泽园实乃胤禛赏赐给果亲王允礼的休闲之所。该园营造于雍正三年(1725年)。其北邻挂甲屯村的吴家花园(也就是彭德怀元帅于落难之时所居住过的地方,1959-1965年。此花园亦曾为允礼的赐园,且与承泽园连为一体。只是到了道光、咸丰年间,才被分作东西两园。至光绪时期,西园又被赐给庆亲王的第三子载振。待到1921年,终由吴鼎昌购得,于是被人称为“吴家花园”),南接畅春园(康熙帝玄烨便是死在该园的清溪书屋之内,1722年)。果亲王后人承袭此园,直至清道光年间。(我努力寻找自乾隆至道光年间的承泽园资料,却并没见到多少)至道光时期,旻宁又将承泽园赐给了寿恩固伦公主。此寿恩固伦公主,乃是道光帝的第六女,道光十年(1830年)出生,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被封为寿恩固伦公主,并指配给景寿(姓富察氏,乃是乾隆重臣傅恒的侄孙子)。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公主下嫁,至咸丰九年(1859年)病卒,年仅三十岁。这位短命的金枝玉叶,能够享受承泽园的时间,不过十余年而已。

根据北大学子的调查:承泽园在改赐给寿恩固伦公主之时,官方曾对此地进行过较大规模的扩建。此前的承泽园,南以万泉河为界,堆叠土山作为屏障,不设围墙;园内引入一条与万泉河平行的长河,两端开阔如湖,中以石桥收束成哑铃状。待扩建之后,园林南界向南作了较大拓展,直抵畅春园北墙,万泉河被包入园中,从正中穿过。

三山五园的两次大劫难,都把承泽园落下了

待到1860年英法联军焚毁三山五园之际,承泽园却意外地被保留了下来。至光绪二十年(1894),慈禧太后又将此园赏赐给了庆亲王奕劻。奕劻乃光绪、宣统两朝权重一时之人物,承泽园又靠近颐和园(等同于接近慈禧太后)。展眼望西山,于三山五园的范围之内,除了颐和园外,仅有承泽园等为数不多的皇家园林尚存。于是,王公大臣便常以此地作为聚会宴饮之所。而外国使者的到来,也为主管外交事务之奕劻的居所“增添了无上荣光”。或许是这层原因,在庚子国难(1900年)中,承泽园又一次“得以幸免”。

张伯驹名下的承泽园,成为民国时代的“文人雅集之地”

至民国时期,承泽园为大收藏家张伯驹所高价购得。由于此园临近燕京大学(也就是后来的北京大学所在地),该校师生及其他院校的学者、艺术家等社会名流,便经常来此雅集。张伯驹乃是与张学良、溥侗、袁克文一道~被时人誉为“民国四公子”的漂亮人物。依国画大师刘海粟的说法:“他是当代文化高原上的一座峻峰。从他那广袤的心胸涌出四条河流,那便是书画鉴藏、诗词、戏曲和书法。四种姊妹艺术互相沟通,又各具性格,堪称京华老名士,艺苑真学人。”待到新中国成立之后的1953年,张伯驹将此园售与北京大学,并改作教职工住宅区。

如今的承泽园,只存留在部分“北大人”的生活空间里

而今的承泽园,其湖区北岸拥有北大现存唯一的一座两层古楼;而湖南岸,则拥有北大唯一的一座方轩亭;其湖区东北岸,且留下北京地区仅存的国家二级保护古木流苏一株。1998年,承泽园西部之厅堂、楼阁、游廊、轩榭等,均得以重修,并成为了北大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的办公场所。侯仁之先生还为之作文《承泽园西所修缮记》,并勒石于园内。然侯仁之刻石的具体位置,我却全然不知。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2 22:30 , Processed in 1.083366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