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静谧幽深的大觉寺

2024-10-30 12:13| 发布者: weiwei |原作者: 鹭岛军歌|来自: 鹭岛军歌

摘要: 大觉寺乃北京西山千年古刹, 始建于辽代。具体建寺的时间不详,但从寺内八绝之一的《阳台山清水院藏经记》石碑可知,寺院在辽道宗咸雍四年(1068)已经建成,是一位名为邓从贵的善人出资修建的。碑文记载:“阳台山 ...


大觉寺乃北京西山千年古刹,  始建于辽代。具体建寺的时间不详,但从寺内八绝之一的《阳台山清水院藏经记》石碑可知,寺院在辽道宗咸雍四年(1068)已经建成,是一位名为邓从贵的善人出资修建的。碑文记载:“阳台山者,蓟壤之名峰;清水院者,幽都之胜概。”清水院乃大觉寺前身,因寺内有清泉流入,故名“清水院”。

至金朝,其第六位皇帝金章宗完颜璟时期,国家自海陵王完颜亮大举侵犯南宋,兵败长江采石矶,身死自家叛军之后,二十几年里国家承平、日渐富足。自幼喜爱汉文化,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所不通的金章宗,遂在金人“春水秋山”游猎出巡中,踏遍燕京西山名峰秀水,对大辽清水院等再加修缮,并大肆修建离宫别苑,逐渐形成了西山八大水院,分别是:圣水院、香水院、金水院、清水院、潭水院、泉水院、双水院、灵水院。当时的清水院因为皇帝和后妃们的驻跸而盛极一时,成为西山最为壮丽的寺院。在元朝清水院改名为灵泉佛寺。

至明朝,皇家祖孙三代三次重修大觉寺。大明的第五位皇帝宣宗朱瞻基继位的第三年(1428)奉其母孝昭太后之命,由皇家出内帑重修灵泉佛寺。现立于寺内御碑亭中的《御制大觉寺碑记》对此有详细记载:“北京旸台山,故有灵泉佛寺,岁久敝甚,而灵应屡彰。间承慈旨,撤而新之。木石一切之费,悉自内帑,不烦外朝。工匠杂用之人,计日给佣,不以役下。落成之日,殿堂门庑[wǔ ]岿[kuī ]焉奂焉……鹿苑鹫[jiù ]山如睹,西土万众仰瞻,欢喜赞叹,遂名曰大觉寺。”大觉寺一名沿用至今。

明宣宗的儿子明英宗朱祁镇继位后,时常怀念祖母孝昭太皇太后,于明正统十一年(1446),对大觉寺进行第二次大规模修缮。寺内的《御制重修大觉寺之碑》有载,英宗寄思祖母之情:“今虽銮驭上宾,然尤日切朕念。每诣山陵……躬谒[yè ]寺下,徘徊久之。”今再修大觉寺“亦皆新而大之。”

到了明宣宗的孙子明宪宗朱见深继位,其生母周太后世代祖居于阳台山附近,对大觉寺颇有故乡之情,周太后遂于宪宗成化十四年(1478)出资对大觉寺再次大规模重修,修葺[qì ]竣工后,周太后任命己出家为僧的从弟周吉祥主持大觉寺事务,自此大觉寺具有了太后家庙的地位。

从宣德三年(1428)至成化十四年(1478)整整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明皇室对大觉寺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重修和扩建,现存寺院建筑和规模基本是明代奠定的。明宣宗、英宗、宪宗、孝宗曾多次临幸驻跸[bì ],帝后们不仅出资重修寺庙、遣僧住持,还赏赐田亩、颁赐藏经,使大觉寺不仅殿堂巍峨,佛像庄严,僧弥众多,而且寺庙经济发达,成为西山三百寺庙中的一座巨刹。
至清朝,皇家父子二人两次重修大觉寺。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雍亲王胤禛大规模扩修大觉寺,增建四宜堂院,并亲题匾额,扩展了大觉寺南路建筑。

乾隆十二年(1747),乾隆帝出内帑翻修大觉寺,新建憩[qì ]云轩和香积厨等建筑,扩建了大觉寺北路建筑。乾隆帝多次在距离大觉寺东十五里的黑龙潭龙王庙祈祷上天保佑大清风调雨顺,每次在黑龙潭龙王庙祈雨后,乾隆帝常驾临大觉寺,此时每每会出现乾隆帝祈雨后行至大觉寺时,调和之风甘霖之雨自天而降,众臣寺僧均感乾隆帝祈雨感动上苍,雨随人至,大觉寺住持遂在山门北雁翅墙上书“风调”二字,南雁翅墙上书“雨顺”二字,显示着乾隆帝与上天相互感应的心声。

大觉寺自千年前按照契丹民族崇日襄[xiāng ]阳的民族心理建成坐东朝西的中路建筑后,历经辽、金、元、明、清五朝的维修增建,形成了东西长400米,南北宽100米,分为中、南、北三路建筑的规模。

大觉寺中路建筑由东向西排列在西山的阳台山东麓:

山门面阔三间,进深五檩,歇山顶,筒瓦履面,檐下单昂三踩斗拱。山门正中砖砌卧匾,上书“敕建大觉禅寺”,山门两侧雁翅影背墙,东侧写风调,西侧写雨顺。“风调雨顺”与“敕建大觉禅寺”匾额相映,彰显着大觉寺尊贵的身份和我佛给世间的祈愿!山门是1996年重修的。

天王殿和庭院。山门内是一座及其开阔的庭院,庭院南北的两座秀美的碑亭,重檐攒尖顶。北亭为明碑,南亭为清碑,碑亭旁侧古柏参天,意境古远。碑亭西侧开有放生池,池西侧是钟鼓二楼,钟楼内的大铜钟已有600年的历史。庭院最西侧是面阔三间的天王殿,单檐歇山顶。其北侧千杆翠竹直指蓝天,意境清幽。

大雄宝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大殿木构架和门窗彩绘已褪色,朴素淡雅,古意悠悠。檐下匾额大书“无去来处”,乃乾隆御笔。

无量寿佛殿,面阔五间,单檐歇山顶,门窗菱花均为古钱样式,精美剔透。檐下匾额为乾隆帝御笔“动静等观”。殿背侧有一组大型海岛观音壁塑,形象生动,殊为难得佳作。

大悲坛,寺院臧经之所,面阔五间,硬山顶,兽头脊,上层吞廓,二层挂有匾额“最上法门”,乃清末摄政王奕譞所书。

走过大悲坛再向山坡上走就进入了大觉寺的园林区,舍利塔、龙王堂、畅云轩、领要亭分布在山腰之上。夏日里园内古木参天,浓荫蔽日,暑热顿消,一派的清凉佛家世界。舍利塔是全寺最高处,塔高15米,四面雕饰龙纹,塔身呈履[lǚ ]钵[bō ]形,塔身正东面开有焰光式塔门,俗称“眼光门”。塔身上面是相轮,十三层,象征十三层天。其上是华盖,悬有8枚风铃。白塔造型优美,比之妙应寺白塔和北海白塔更为纤细秀美。

大觉寺南路为清代行宫,建有四宜堂、憩[qì ]云轩,还有依山而建的游廊,是游寺休息的好去处。
北路为僧人的居舍,有方丈院、香积厨、北玉兰院。两口巨大的铜锅令人感慨着当年大觉寺僧人众多的景象。
历史上大觉寺有八绝景致,即古寺兰香、千年银杏、老藤寄柏、鼠李寄柏、灵泉泉水、辽代古碑、松柏抱塔、碧韵清池。游览大觉寺时感到八绝中值得观赏的有三绝。

一是古寺兰香,四宜堂内的一株高10多米的白玉兰树,树龄300岁,树冠庞大,春季花开时花大如拳,白色重瓣,每年的清明前后白玉兰花绽放,香气满堂,气息氤氲[yīn yūn],弥漫不散。

二是千年银杏,无量寿佛殿北一株雄性银杏,辽代所植,树干上2017年的标牌注明树龄910岁,称千年“银杏王”。树高近30米,树径7.5米。乾隆帝曾写诗赞誉:“古柯不计数人围,叶茂孙枝缘荫肥。世外沧桑阅如幻,开山大定记依稀”。
三是辽代古碑,大悲坛的西北侧有一辽代古碑,刻有《阳台山清水院创造藏经记》,碑文记载奉辽朝道宗皇帝及萧太后之旨意于1068年三月立此碑,碑刻已近千年。

其它五绝要么已不复存在,如老藤寄柏。要么已然不具备当年的境况了,如灵泉泉水。虽然如此,但大觉寺洞穿肺腑的幽静与安然,值得每年一坐。当地的管理部门把寺内打造的既是佛家圣地,又是静心秘境,寺内可以随走随坐却能纤尘不染。大觉寺当下虽已是有佛像无佛事,但却胜过香烟缭绕的祈拜殿堂,看着苍松翠柏碧油青竹环绕的巍峨庙宇,走在寺内进入佛堂,崇佛敬佛之心油然起于胸间,低眉顺目轻步微息,感受着皇家寺院庄严神圣的静谧与幽深。当年大清文人纳兰性德随康熙帝游历大觉寺,对寺内景色的寂寥幽静佛性神光颇有感触,所做《浣溪沙·大觉寺》一诗可窥一斑:

  燕垒空梁画壁寒,
 诸天花雨散幽关。
篆香清梵[fàn ]有无间。
蛱[jiá ]蝶乍从帘影度,
樱桃半是鸟衔残。
此时相对一忘言。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21 12:00 , Processed in 1.126125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