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新桥南的张自忠路历史悠久,相传在元代这里就已形成了胡同,胡同因一对铁狮子而得名,名为铁狮子胡同。1946年国民政府为了纪念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张自忠将军,特意将铁狮子胡同改名为张自忠路。 明、清两代甚至到民国年间,铁狮子胡同内都居住过很多权贵。例如,今位于张自忠路23号的孙中山先生行馆,这里曾是明崇祯皇帝宠妃田贵妃的“娘家”,左都督田弘遇的住宅,清康熙年间田府改为靖逆侯张勇的府第,名为“天春园”,清道光年间由某官员购买修葺后改为“增旧园”,民国初年房主将增旧园拆分出售,其中一部分卖给了银行家任振采,后此处成为外交总长顾维钧的官邸,1924年12月31日,孙中山先生扶病抵京,临时寓居于顾宅,数月后病逝于此(1925年3月12日)。顾维钧将孙中山曾居住过的西院捐出,作为孙中山先生行馆遗址。 除此之外,铁狮子胡同内还有一座公主府,一座贝勒府及一座王府。公主府位于今张自忠路7号孙中山先生行馆的东侧,这座公主府是清乾隆皇帝为其女儿固伦和敬公主结婚所盖,和敬公主是孝贤皇后所生四子女中唯一长大成人的孩子,乾隆皇帝非常宠爱她,在公主16岁时,乾隆皇帝将其下嫁给了蒙古科尔沁部的辅国公色布腾巴勒珠尔,为了不让女儿远嫁特意在离紫禁城不远的铁狮子胡同内为她建造公主府,据资料记载这座公主府建有239间房屋,分为中、东、西三部分。民国年间,公主府成为北洋政府陆军部所在地,陆军部又对公主府进行了扩大和改建,今公主府仅存西部的殿堂区,尽管如此这座公主府仍是北京保存较为完整的两座公主府之一。 在和敬公主府的东侧原本还有一座贝勒府和一座亲王府,但在清朝末年这两座府邸就已经拆除,取而代之的则是一座中西合璧规模庞大的宅院,这座宅院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段祺瑞执政府。它建造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至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院内的每一株花花草草,每一块方砖都写满了历史。这座署衙曾亲眼目睹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痛苦挣扎,也心怀祈盼的迎接过五族共和,又历经了血雨腥风的洗礼,今天它作为历史的“见证人”,在平凡的每一天里向人们默默述说着不平凡的过去,尤其是府门石狮旁那个刻有“三·一八惨案发生地”的石碑,向过路的行人提醒着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从亲王府到贝勒府 和敬公主府的东侧曾经还有一座多罗贝勒斐苏府,但在清末就已拆除,当时虽没有照相技术,但它却清晰的记载于《乾隆京城全图》之中。《乾隆京城全图》绘制于清乾隆十四年至十五年,是现存最大的北京城市地图,它详细准确地绘制了城门、皇宫、衙署、寺庙、府宅等位置,是研究北京古建筑和城市规划的珍贵文献。 提起多罗贝勒斐苏府,就得从多罗贝勒斐苏的祖上说起。斐苏的祖上是清世祖顺治皇帝的第五子常宁(“宁”字后因避讳也常用颖字代替),他是康熙皇帝的弟弟,康熙是清代帝王中比较重视亲情的一位皇帝,他继位后对在世的二哥福全和五弟常宁非常照顾。康熙十年,常宁被封为恭亲王,他曾随康熙两次出征噶尔丹,康熙四十二年薨逝,年仅四十七岁。 清朝规定皇子们成年后要分府单过,恭亲王常宁的王府就位于铁狮子胡同东口,据文献记载,康熙十二年恭王府曾经遭灾,康熙皇帝得知后下令要求内务府按照裕亲王府的规制重建恭王府,裕亲王府规模庞大,在《康熙会典》中有明确记载:“(裕亲王府)大门一座五间。正殿一座七间。东西配楼二座,每座九间。左右顺山房二座,每座三间,牌坊门一座。寝殿一座七间,抱厦五间。东西配殿二座,每座五间。南北相房各两座,每座三间。后楼一座七间。随楼转角房二座,每座八间。仓房二十三间,围房二十三间,周围墻一道长一百一十五丈,三尺高一丈六尺厚五尺,其正殿正门覆以绿色琉璃瓦,又家庙正殿三间,东西配殿六间,大门三间,周围墙五十九丈,花门一座,燎炉一座”,由此可知恭亲王府规模一定不小,但在《乾隆京城全图》却找寻不到恭王府的踪影,只能在恭王府的原址上看到其后人多罗贝勒斐苏的一座面积不大的贝勒府,这又怎么回事呢?短短几十年恭亲王府怎么会消失不见了呢,原来这一切都与府主人的遭遇息息相关。 恭王常宁薨逝后,他的三儿子海善继承爵位,恭亲王的这个爵位不属于世袭罔替而是降袭继承,因此海善只能袭贝勒爵位。康熙五十一年二月,海善牵扯到讬合齐受贿案之中,爵位被革,同年十一月他的二哥满都护替他继袭了贝勒爵,但没过几年(雍正三年二月七月),山西巡抚伊都立向雍正皇帝参奏前任巡抚诺岷包庇九贝勒允禟的首领太监李大成打人一案。诺岷是满都护的属下,且满都护又与允禟为邻,因此雍正皇帝认定满都护一定是允禟一党,将满都护降为镇国公。 海善和满都护都是恭亲王常宁的后人,虽然他们都已经降到贝勒爵,但仍生活在原恭王府内,不过到满都护袭爵时,恭王府应该已经“一分为二”了,《啸亭续录》中曾记载过:“恭亲王(常宁)府、贝子允禟宅,俱在铁狮子胡同”,雍正皇帝也曾在上谕中提到“满都护、允禟比邻而居”,这也都能证明恭王府此时一半归其后人居住,另一伴则归九贝子允禟居住。满都护被革爵后,雍正为了延续恭王一脉的爵位,特意将海善之孙斐苏封为多罗贝勒,因此在乾隆初年绘制的《乾隆京城全图》中看到的是多罗贝勒斐苏的府宅。这座贝勒府位于铁狮子胡同东口的路北,府门面阔三间,内分为东,中,西三路,中路为其主要建筑物,有银安殿,东西配殿、神殿、寝殿、后罩房等,府内共有房屋二百余间。 和亲王府里的“荒唐王爷” 在斐苏贝勒府东侧还有一座和亲王府,这座王府的主人是和亲王。和亲王弘昼是雍正的第五子,雍正十一年封为和亲王。弘昼与他的四哥弘历(乾隆)年岁相仿仅差九个月,他们十二岁时一同搬入紫禁城的毓庆宫生活,从小就一起玩耍读书感情极好,这也是日后弘昼成为“荒唐王爷”的底气。乾隆登基后对这个弟弟特别大方,不仅屡封大官,而且还将雍正皇帝做皇子时所居的潜龙邸(今雍和宫)内的财物悉数赠予弘昼。弘昼结婚后并末立即分府单过,而是依然居住在紫禁城内,乾隆二年乾隆皇帝将允禟在铁狮子胡同的贝子府收回,改建为新和亲王府赐予弘昼居住。 从《乾隆京城全图》中可以看到和亲王府的详细结构。和亲王府东临北新桥南大街,南边位于嘎嘎胡同北,王府坐北朝南,正门外还套有一座院落,这是因为在清朝品级高的王府都不能临街,院落东西两侧开有阿塞门供路人穿行,两侧的阿塞门将铁狮子胡同东口阻断,如果东西两侧阿塞门不开,行人想到铁狮子胡同只能绕到南边的嘎嘎胡同行走。和亲王府大致分为东西中三路及倒座四部,中路是王府的主要建筑:王府的大门面阔五间,建于丹墀上的钦安殿面阔七间,东西配殿各面阔五间,正殿后的后殿面阔三间,后寑面阔五间,后罩面阔五间,王府中的房间大大小小加起来有六百余间,由此可见其规模。 和亲王弘昼一生极受乾隆的宠爱,因此养成他嚣张跋扈、性格乖张,据《啸亭杂录》记载,一次朝会大臣讷亲与弘昼观点不和,弘昼就当着众大臣的面对讷亲大大出手,而目睹全过程的乾隆皇帝不管也不问,引得满朝震惊。弘昼不仅敢打大臣,还敢直怼他的皇帝哥哥,据《清史稿》记载,某次乾隆和弘昼在正大光明殿监考八旗子弟考试,快到午饭时间,弘昼让乾隆先去吃饭,乾隆并未离开,弘昼竟对乾隆说:“您是不是怀疑我花钱买通了这些士子为我办事”,第二天明白过来的弘昼向乾隆请罪,乾隆说:“像你昨天说的话,我只要一句就可让你粉身碎骨”,之后俩兄弟又和好如初。除了这些事外,最出格的是弘昼特别喜欢给自已办葬礼,他亲手制订丧议,让家人哀泣祭奠自已以此为乐,还说“人无百年不死者,奚讳办?”乾隆三十年,荒唐王爷弘昼走完了自已的一生,由他的二子永壁袭和亲王爵位。 陆军部和陆军贵胄学堂 清朝末年,清庭积弱不堪,西方帝国主义及日本帝国主义都对中国虎视眈眈,清光绪皇帝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实施了一系列经济和政治上新政。光绪三十二年九月(1906年11月)清政府将原兵部、练兵处、太仆寺合并成陆军部,新陆军部的办公地点就选在恭亲王常宁的府址上,其东侧的和亲王府也被征用,改为培养军士人才的陆军贵胄学堂。 1906年这两座王府被拆除,一年之后两座大楼在王府的原址上拔地而起。这组建筑中西合璧,规模庞大,技艺高超,是由中国建筑师沈琪设计的。陆军部位于院落的西侧是这组建筑物的主体建筑,它的主楼正对大门,高二层,面积约2200平方米,女儿墙和钟楼的设计采用城堡式雉堞,具有维多利亚哥特式的特点。楼的外立面上雕刻了大量的繁复花纹,如花蓝、卷草、雀替、寿、万字等中国传统纹饰,主楼后面的东西配楼与后楼,装饰较为简洁,配楼以红木为柱,白抹灰作板壁,外带券廊,东侧的一组建筑是陆军贵胄学堂,它与陆军部相似只是整体规模与装饰稍次陆军部。 从总统府到段祺瑞执政府 晚清所建的陆军部和陆军贵胄学堂还没用几年,清朝就灭亡了,时间来到了民国。民国元年(1912)袁世凯将总统府搬入这里,1913年海军部也随之进总统府,就位于原陆军贵胄学堂的位置。 民国八年(1919年),这里又成为靳云鹏的总理府。民国十三年(1924年),段祺瑞又在这里成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执政府,当时门牌为铁狮子胡同1号的执政府成为新贵们的聚集地,民国十五年(1926年)3月18日,段祺瑞执政府门前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北京数千名爱国民众在中国共产党北方区委的领导下,到执政府门前要求段祺瑞拒绝日、英、美等八国所要求的中方撤除大沽口防务,不想段祺瑞的护卫队竟公然向群众开枪,当场死难47人,伤二百余人,鲁迅先生目睹了这场惨案奋笔写下了《无花的蔷薇之二》和《纪念刘和珍君》两文,称此日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同年4月北京发生政变,段祺瑞被冯玉祥赶下台,这里改为北平卫戍区司令部。“七七事变”前后,宋哲元将军任29军军长兼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这里又改为29军驻北平军部及冀察政务委员会所在地。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华北,此处又成为冈村宁次的华北驻屯军总司令部,东院(海军部)则成为以喜多为首的日本特务机关兴亚院。1945年到1949年期间,国民党河北省政府又搬进此地。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座历经风雨的晚清旧衙署终于回归了人民,政府将其归为新组建的中国人民大学使用,如今院内的东部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部,西部仍为中国人民大学老校区。1984年,该建筑以“段祺瑞执政府旧址”名称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该建筑以“清陆军部和海军部衙署旧址”名称被国家文物局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2-6 03:59 , Processed in 1.096795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