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已经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了,还有人家在用着竹帘子,这不奇怪吗?其实一点也不奇怪,因为竹帘子有着其它东西不可替代的优点,那就是只通风而不进苍蝇蚊子。但是这得有一个前提,凡是用竹帘子的人家住的都是平房,住楼房的人家几乎没有用竹帘子的,因为这里面牵扯到了一个光学的问题,竹帘子在通风的同时也有屏蔽隐私的作用。 竹帘子一般分为两种使用方法,一种是挂在门楣上的,一种是挂在房檐下面的,挂在门上是为了通风而不进蚊蝇,挂在窗户上的是为了支起来能遮住直晒的阳光。帘子不但有竹子的还有布做的,普通人家也许就在门上挂一块布,只起到遮挡视线的作用,而不能阻挡蚊蝇的进入,有条件的人家到了冬天就把竹帘子换成棉帘子了,目的就不是为了通风反而是为了在开门的时候挡风用了。 都知道住平房的屋子外面会比里面亮堂,所以隔着竹帘子从外面看不见屋子里面的情景,而楼房正好相反,室内要比楼道里亮很多,所以要是开着门挂个竹帘子,外人站在昏暗的楼道里就可以对屋里的情况一览无余,屋里的人也就没有隐私可言了,这是住楼房的人不使用竹门帘子的主要原因,当然南北通透的楼房也不需要经常开门。 打小儿就对竹帘子情有独钟,因为那时候物资匮乏,不像现在似的要什么有什么,因为竹子只有南方才出产,在北方想找一根竹竿都不太容易,可是做屁帘儿放风筝又是非竹子不可,于是乎就把目标盯在了竹帘子上,当然好竹帘子是绝不能用的,谁要是敢冒天下之大不为拆了竹帘子做风筝,那等待你的不是笤帚疙瘩就得是跪搓板,虽然几乎家家都有竹帘子,可只能是任凭口水横流,也绝不敢下手打帘子的主意。好在竹帘子并不是一劳永逸,终归会有断线散架磨破布边的时候,到了这种情况下竹帘子容易扎手,就不能再正常使用了,只能是卷起来立在一旁,等待着打竹帘子的匠人来了再从新加工重新使用。 放在门外等待重新加工的竹帘子是最具危险的时候,倒不是说竹帘子能自己蹦起来扎人,而是说竹帘子本身会受到孩子们的算计,帘子上的竹棍儿会在不知不觉中一天天的减少,像长了翅膀似的不翼而飞,去哪儿了呢…上天了,这么好的材料储备绝不能放过,一个传俩俩传仨,搭成架子糊张报纸变成屁股帘儿,在欢声笑语中扶摇直上随风飘荡。别以为竹帘子能做屁股帘儿就不值一提,在关键的时候竹帘子能决定国家大事,慈禧老佛爷就给自个儿面前挂过竹帘子,前面坐着的小皇帝就得乖乖的听话,史上称为垂帘听政,垂帘不就是一个竹帘子吗。 慈禧用的那块竹帘子要是能留在现在,那可就值老鼻子钱了,即便是没留下来,会打竹帘的这门手艺现在也变成文化遗产了。竹帘子的用途非常之广泛,前面说过的用于门窗,在古代还可以用来抄纸,细致一点的夏天能当凉席,粗的可以在上面写字当竹简。中国的竹帘制作工艺在唐朝传入了朝鲜和日本,日本江户时代的竹帘因浮世绘而出名,江户帘被指定为东京传统工艺,2013年竹帘工艺被韩国文化遗产局指定为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人有勤俭持家的传统习惯,竹帘子能够延续使用几十年,甚至是可以传宗接代,因为竹丝非常坚固耐用,只要使用得当经久不烂,顶多是线断了边儿烂了,当残损以后一般都舍不得丢弃,只是换换线改改布边,再重新编制一下又能接着用了。篾匠会把老旧的竹帘子进行修整,焕然一新又是一用多少年,京城干这行的竹匠扛着个木头架子,仿如磨刀师傅扛着板凳的那样,先是走街串巷的吆喝…打竹帘子嘞!要是有买卖了就把架子立在当街,然后是把旧竹帘子拆散,择去上面的布边线脑儿,清理干净后再一根根的把竹丝摆在架子上,用缠着新线的小木坠儿一反一正的来回翻转锁住竹丝。做竹帘子的这个过程很具观赏性,那编打竹帘子的声音非常有节奏感,翻来覆去…噼里啪啦的…如同一支胡同交响曲。 过去的北京人大多数都是住平房,少数的是住四合院,多数人是生活在大杂院里,又都是没有完备的下水设施,垃圾也是随手往土箱子里一扔,所以苍蝇蚊子是院里的常客。夏天也没有空调,顶多是忽扇着一把大芭蕉叶,为了通风窗户可以糊上俗称的豆包布,一种眼儿很大的纱网布,而门是经常要开启的,尤其夏天要开门通风,这样一来苍蝇蚊子就管不住了,有了竹做的门帘子这个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冬天为了保暖有条件的就换成棉门帘子。做竹帘子的工艺非常讲究,高档的上面挂有各种流苏装饰,普通的也有画花贴线的,帘子的上中下各有一个用薄木片做成的夹板,一是为了增加竹帘子的强度,再有是为了方便用手推拉,要是没有这三道木板儿作为支撑,帘子就会软不邋遢的没有个抓手。 竹帘子两边的蓝包布一个是为了美观,另一个也实在是为了防止竹尖子扎手。中国是礼仪之邦,就算掀门帘子的这点小事也得讲究规矩,尽管屋门是开着的,但在掀开门帘子之前也要得到屋里人的允许,当人迈过门槛之后门帘子要随手轻轻放下,不能甩手一扔发出声响,即便是在公共场合,如果觉得身后还有人,那就得先用手撑住门帘子,等待后面那个人用手接住之后自己再松手进屋,不能不管不顾的把门帘子往后一扔,让后面的那位有被打脸的尴尬,更不能趴在竹帘子上往屋里偷窥,或者挑着竹帘子往屋里探头探脑。 有一句歇后语叫“猪八戒掀门帘儿”,一般解释为“出头露脸”,那意思就是说…这回你算是露脸了,有羡慕别人出风头炫耀自己的意思,由此可见竹帘子的文化非常久远。 垂帘听政的竹帘子 现在已经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了,还有人家在用着竹帘子,这不奇怪吗?其实一点也不奇怪,因为竹帘子有着其它东西不可替代的优点,那就是只通风而不进苍蝇蚊子。但是这得有一个前提,凡是用竹帘子的人家住的都是平房,住楼房的人家几乎没有用竹帘子的,因为这里面牵扯到了一个光学的问题,竹帘子在通风的同时也有屏蔽隐私的作用。 竹帘子一般分为两种使用方法,一种是挂在门楣上的,一种是挂在房檐下面的,挂在门上是为了通风而不进蚊蝇,挂在窗户上的是为了支起来能遮住直晒的阳光。帘子不但有竹子的还有布做的,普通人家也许就在门上挂一块布,只起到遮挡视线的作用,而不能阻挡蚊蝇的进入,有条件的人家到了冬天就把竹帘子换成棉帘子了,目的就不是为了通风反而是为了在开门的时候挡风用了。 都知道住平房的屋子外面会比里面亮堂,所以隔着竹帘子从外面看不见屋子里面的情景,而楼房正好相反,室内要比楼道里亮很多,所以要是开着门挂个竹帘子,外人站在昏暗的楼道里就可以对屋里的情况一览无余,屋里的人也就没有隐私可言了,这是住楼房的人不使用竹门帘子的主要原因,当然南北通透的楼房也不需要经常开门。 打小儿就对竹帘子情有独钟,因为那时候物资匮乏,不像现在似的要什么有什么,因为竹子只有南方才出产,在北方想找一根竹竿都不太容易,可是做屁帘儿放风筝又是非竹子不可,于是乎就把目标盯在了竹帘子上,当然好竹帘子是绝不能用的,谁要是敢冒天下之大不为拆了竹帘子做风筝,那等待你的不是笤帚疙瘩就得是跪搓板,虽然几乎家家都有竹帘子,可只能是任凭口水横流,也绝不敢下手打帘子的主意。好在竹帘子并不是一劳永逸,终归会有断线散架磨破布边的时候,到了这种情况下竹帘子容易扎手,就不能再正常使用了,只能是卷起来立在一旁,等待着打竹帘子的匠人来了再从新加工重新使用。 放在门外等待重新加工的竹帘子是最具危险的时候,倒不是说竹帘子能自己蹦起来扎人,而是说竹帘子本身会受到孩子们的算计,帘子上的竹棍儿会在不知不觉中一天天的减少,像长了翅膀似的不翼而飞,去哪儿了呢…上天了,这么好的材料储备绝不能放过,一个传俩俩传仨,搭成架子糊张报纸变成屁股帘儿,在欢声笑语中扶摇直上随风飘荡。别以为竹帘子能做屁股帘儿就不值一提,在关键的时候竹帘子能决定国家大事,慈禧老佛爷就给自个儿面前挂过竹帘子,前面坐着的小皇帝就得乖乖的听话,史上称为垂帘听政,垂帘不就是一个竹帘子吗。 慈禧用的那块竹帘子要是能留在现在,那可就值老鼻子钱了,即便是没留下来,会打竹帘的这门手艺现在也变成文化遗产了。竹帘子的用途非常之广泛,前面说过的用于门窗,在古代还可以用来抄纸,细致一点的夏天能当凉席,粗的可以在上面写字当竹简。中国的竹帘制作工艺在唐朝传入了朝鲜和日本,日本江户时代的竹帘因浮世绘而出名,江户帘被指定为东京传统工艺,2013年竹帘工艺被韩国文化遗产局指定为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人有勤俭持家的传统习惯,竹帘子能够延续使用几十年,甚至是可以传宗接代,因为竹丝非常坚固耐用,只要使用得当经久不烂,顶多是线断了边儿烂了,当残损以后一般都舍不得丢弃,只是换换线改改布边,再重新编制一下又能接着用了。篾匠会把老旧的竹帘子进行修整,焕然一新又是一用多少年,京城干这行的竹匠扛着个木头架子,仿如磨刀师傅扛着板凳的那样,先是走街串巷的吆喝…打竹帘子嘞!要是有买卖了就把架子立在当街,然后是把旧竹帘子拆散,择去上面的布边线脑儿,清理干净后再一根根的把竹丝摆在架子上,用缠着新线的小木坠儿一反一正的来回翻转锁住竹丝。做竹帘子的这个过程很具观赏性,那编打竹帘子的声音非常有节奏感,翻来覆去…噼里啪啦的…如同一支胡同交响曲。 过去的北京人大多数都是住平房,少数的是住四合院,多数人是生活在大杂院里,又都是没有完备的下水设施,垃圾也是随手往土箱子里一扔,所以苍蝇蚊子是院里的常客。夏天也没有空调,顶多是忽扇着一把大芭蕉叶,为了通风窗户可以糊上俗称的豆包布,一种眼儿很大的纱网布,而门是经常要开启的,尤其夏天要开门通风,这样一来苍蝇蚊子就管不住了,有了竹做的门帘子这个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冬天为了保暖有条件的就换成棉门帘子。做竹帘子的工艺非常讲究,高档的上面挂有各种流苏装饰,普通的也有画花贴线的,帘子的上中下各有一个用薄木片做成的夹板,一是为了增加竹帘子的强度,再有是为了方便用手推拉,要是没有这三道木板儿作为支撑,帘子就会软不邋遢的没有个抓手。 竹帘子两边的蓝包布一个是为了美观,另一个也实在是为了防止竹尖子扎手。中国是礼仪之邦,就算掀门帘子的这点小事也得讲究规矩,尽管屋门是开着的,但在掀开门帘子之前也要得到屋里人的允许,当人迈过门槛之后门帘子要随手轻轻放下,不能甩手一扔发出声响,即便是在公共场合,如果觉得身后还有人,那就得先用手撑住门帘子,等待后面那个人用手接住之后自己再松手进屋,不能不管不顾的把门帘子往后一扔,让后面的那位有被打脸的尴尬,更不能趴在竹帘子上往屋里偷窥,或者挑着竹帘子往屋里探头探脑。 有一句歇后语叫“猪八戒掀门帘儿”,一般解释为“出头露脸”,那意思就是说…这回你算是露脸了,有羡慕别人出风头炫耀自己的意思,由此可见竹帘子的文化非常久远。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2-26 18:10 , Processed in 1.090216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