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心斋位于北海北门西北侧,原名镜清斋,是北海古建筑中保存最完整、最幽美的一处行宫小园,素有“乾隆小花园”之称。 乾隆皇帝一生曾六下江南,对江南园林格外青睐。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第二次巡视江南回京后,便诏令在“西苑三海”之一的北海仿建一座以叠石为主景,配以亭榭楼阁、一步一景的“园中之园”,以为读书之所,并赐名“镜清斋”。“镜”者,“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清”者,则是清心寡欲,有着“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深刻内涵。 精巧美妙的布局 静心斋以叠石为主景,周围配以各种建筑,亭榭楼阁,小桥流水,叠石岩洞,幽雅宁静,布局巧妙,体现了我国北方庭院园林艺术的精华,是一座建筑别致、风格独特的“园中之园”。 静心斋南门与琼华岛隔水相望 静心斋占地面积4700平方米,内有四个院落,南面三个小院,北面一个主院。主要建筑有镜清斋、韵琴斋、抱素书屋、罨画轩、焙茶坞、画峰室、枕峦亭、沁泉廊等。位于西北侧的叠翠楼为园内的最高建筑,楼高两层,登楼远眺,北海景色尽收眼底。该园以山、池、桥、廊、亭、殿、阁的优美建筑布局取胜,是一座风光如画,妙趣无穷的小巧园林,为我国园林艺术中的杰作之一。 静心斋原为明代普通官房,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在扩建“西天梵境”时也修建了静心斋,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竣工。 咸丰十一年(1861年),慈禧太后通过“辛酉政变”夺取大权,实行“垂帘听政”。光绪十一年(1885年),她到北海踏青赏景,游至镜清斋门前时,驻足许久,她越看越觉得“镜清”二字不吉利:“镜清”乃“镜中之大清”,大清国怎能如一面镜子,到头来空空如也呢?慈禧考虑再三,遂将“镜清斋”改为“静心斋”。 显然,这两字之差折射出的是慈禧太后忧心难静的矛盾心态,此时大清朝内忧外患,她却无可奈何,将“镜清”改为“静心”,以此聊以自慰。 北海静心斋建筑分布图 进入静心斋正门,即到达第一个院落。此院对称布局,以一东西狭长的长方形水池为中心,水池北面是全园的主体建筑镜清斋。 “镜清斋”---主体建筑,是乾隆皇帝临时处理政务、读书和休息的地方。 主殿镜清斋面宽21.6米,进深11米,面南背北,面阔5间,前廊后轩,檐下悬“镜清斋”隶书匾额。其后轩部分宽14米,进深3.4米,号称“不下堂筵而能坐穷泉壑”。水池东西两侧各有9间廊环抱,水池南北两边都有罗汉栏板及方首望柱,古朴而素雅。 此院落以水池为主,以建筑为辅;以池水为镜,将蓝天白云、建筑物、左右跨院古树倒影以及池中点点秀莲,皆收于“镜”中。 镜清斋以水池为主建筑为辅,将蓝天白云、建筑物、皆收于“镜”中 整个院子的主体建筑——镜清斋以一池之隔,抑去了外界的纷扰。从两侧绕行,才能抵达后院,由幽暗的前庭到后院,在视觉感官上有着颇为明显的差异,眼前忽然开阔明亮,有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一个精致的古典园林呈现,令人惊叹其间的别有洞天。 不大的院落,亭台楼阁假山小桥,高低错落,有致有序,就连植物似乎也是明显的层次布局,高大的乔木在整个庭院的四周,园内则是低矮一些的植被,比如灰色的假山上,披挂着这一季最艳丽的色彩—爬山虎,既不会遮挡园中景,显凌乱,又与建筑的红色柱子相呼应,皇家的贵气在耀眼色彩中彰显,这里的琉璃瓦摈弃了皇室专属的黄色,以雅致的灰替代,却有着低调的奢华。 斋内两池水,都非常的清澈透明,边配以亭、榭、楼、阁、小桥流水。 静心斋内有两池水,都非常的清澈透明,周边配以亭、榭、楼、阁、小桥流水和叠石岩洞,布局巧妙,体现了我国北方庭院园林艺术的精华。 花窗走廊能够透光,还能通过图案和光线变化营造出丰富的视觉效果。 静心斋东枕山,西倚寺,南面沧波,园内亭、榭、廊、轩、石桥、水池、叠石、假山以及楼台,殿阁建筑形式既不失北方园林宏伟壮丽的气魄,又有江南园林小巧玲珑的情趣。 静心斋正门与琼华岛隔水相望,碧鲜亭紧贴花墙外,起点景之妙。 静心斋内遍布太湖石山景,玲挑剔透,与隐现在翠竹花木中的亭、轩、桥相互辉映,景色幽雅,加上自然造形的湖石假山,把园内的建筑分隔成几个大小不同的院落,环环相套,层层进深,极富层次感,有乾隆小花园和园中之园之称。 东端接游廊,西端接爬山廊的罨画轩 罨画轩东接的弧形游廊,廊的一面开畅,一面为墙,这种类型的廊称为单面空廊,其设计目的在于创造一种半开放、半封闭的空间形式,有时墙上会开空窗。而静心斋后院的单面空廊,兼具了观景和围合两种功能。 罨画轩西接光绪年间添建的爬山廊,爬山廊指建于地势起伏的山坡上,不仅可以把山坡上下的建筑联系起来,而且廊子的造型高低起伏,丰富了园景。静心斋后院内的爬山廊蜿蜒曲折,建于最北端的叠石上。 爬山廊一面开畅一面为墙,兼具了观景和围合两种功能。 “罨画轩”和“画峰室”两座建筑专门是用来品鉴欣赏字画,当年乾隆皇帝把它作为读书养性的所在,后来成为皇太子的书斋和后妃们避暑消夏之所。 抱素书屋和琴韵斋是另一处园中的独立小院,二者由游廊相连接。抱素书屋南向面对的是一片茂密的绿竹,琴韵斋西向面对着白墙灰瓦的围墙和湖石假山。它们环形围绕着一池浅水,各色小鱼在睡莲下游弋。 抱素书屋和琴韵斋是一处园中的独立小院,二者环形围绕着一池浅水。 韵琴斋顾名思义,是一个听琴的地方。其名称“韵琴”不仅指寻常的琴声,还指院中泉落之声似琴声。据说当时这个院子里有个小瀑布,水流过的声音仿佛抚琴一样,因此得名“韵琴斋”2。 抱素书屋最初建于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是乾隆皇帝及其皇太子读书的地方。抱素书屋的名字取自老子的“见素抱朴”,寓意“保持本真,少私寡欲”,反映了乾隆皇帝对自己品德修养的期望。 抱素书屋的环境幽静,景物清素,门前有一副对联:“地学蓬瀛尘自远,身依泉石兴偏幽”,表达了将闹市视为仙境,心灵可以远离尘俗的意境。这种环境非常适合读书和思考,因此成为皇帝和皇子们学习、写作的理想之地。此外,抱素书屋的名字也与《汉书》中的“易乱除邪,革正异俗,兆民返本,抱素怀朴”有关,表现了对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景。 据说,末代皇帝溥仪在特赦回京后,也曾在这里写作他的回忆录《我的前半生》,所以有溥仪曾在这里办公一说。 中国建筑的“斋”字,根据传统解释,代表的是一个专心一意工作的地方,并不特指某种建筑形式,而是一种幽居的房屋之意。在古代文献中,“斋”字常用来描述一种简朴、清净的环境,适合进行冥想、读书、作画等精神活动。 焙茶坞是具有江南风格的茶室,焙茶是制茶的一道工艺。 静心斋整个庭院虽然不大,却是兜兜转转高高低低,从主大厅(镜清斋)后环绕水池穿廊亭、攀假山迈小桥一圈,每一个角度的视野中,都按照画意布局,怎么看都是一幅唯美的园林山水画卷,诗情画意尽在一步一景中,中国古典建筑是非常精于此道,据资料介绍假山的修建出自当时国内顶尖高手。 建筑布局的精妙是一种“预谋”,乾隆是个追求调性的极致者,当然,前提是人家有钱,可以随便“造”,建这个院子的目的为了念书学习之用,也兼顾养心休闲,因此在功能设置上,画室、书斋、琴房、焙茶屋一应俱全,学习之余闲暇听泉看景品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八雅”之事尽有,也彰显了乾隆是个品味顶级的文化人。 中国园林艺术讲求“境界”,从构想从视觉、从画面达到意境生成,将人工的自然的完美结合,浑然一体,从而实现情景交融,静心斋中的抱素书屋,乾隆要体现的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意境;在池边植一株梅花,则暗喻“梅花香自苦寒来”勤奋与成功必然;还有园中那几丛青翠的竹子,又蕴含了鲍叔那句“只须三两杆,清风自然足”的闲情;还有沁泉廊,是一处听景的地方,置身廊间,身边的泉水从假山缝隙间潺潺而出,叮叮咚咚,“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想必那是在月光如水的宁静夜晚里最美的意境了。 漫步园中如同欣赏一曲来自过去的古典乐章,建筑的构成形式都带着自己的韵律与节奏,让人不禁想起那句出自18世纪德国哲学家谢林的名言:“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园内建筑分四个不同的院落,环环相套,层层进深,极富层次感。 静心斋是乾隆关于美好江南的幻相呈现,在小的空间里将整个江南装下,就连桥也是各具风格的两座,石拱桥、九曲栈桥(有没有九曲我没数),对假山的运用到了,堆叠出高耸的山谷下面是溪流的视觉,高处的亭子和长廊已是游客止步,但可以想见站在高处,可远眺院外的白塔与湖面,也可俯瞰整个园中,仅这就足以令人叹服了。 静心斋建筑前后有清澈的池沼,其间有精致的小桥相连。 镜清斋到了清末慈禧手中之后不仅仅是改了名字,她还在西北至高点建了一个二层小别墅-叠翠楼。后来还增设了小火车站,铁轨由中南海经阳泽门,沿西北岸直抵斋门。 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时,日本侵略军司令部就设在静心斋,致使静心斋惨遭破坏。 藏着历史故事的静心斋 静心斋不仅是一个美丽的园林,还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静心斋内的建筑布局精妙,功能设置齐全,包括画室、书斋、琴房、茶屋等,体现了清乾隆帝对文化生活的追求和品味,进入民国后,文化的色彩更为浓厚。 袁世凯执政时对这里大加修缮,作为外交部宴请宾客的地方。时任北洋政府外交总长的陆徵祥就住在这里,至今门额上悬挂着的“镜清斋”隶书匾额,就是陆题写的。 悬挂在门上的“镜清斋”隶书匾,是当年陆徵祥居住在这里时题写的。 陆徵祥(1871-1949年),字子欣(一作子兴),上海人,是北洋政府时代有名的外交官。陆的父亲是上海耶稣教的传教士,因此幼年他即入外国语学校,英、法文学得很好。民国成立后,他在北洋政府期间多次出任外交总长。 陆的外交生涯复杂,他以签订卖国条约《二十一条》而臭名昭著,也曾以拒签丧权辱国的巴黎和会协约而获赞誉。 陆徵祥的私生活及晚景受其家庭生活影响甚大。陆的夫人叫博斐培德,是比他大22岁的比利时人,陆氏一生受她影响很深。培德的父亲与祖父均为比利时的将军,她去世后,陆徵祥就去比利时作了洋教士。 陆徵祥在比利时留学时认识了博斐培德并深深地爱上了她,尽管她比他大22岁。当时陆的亲友和顶头上司都极力反对,他们俩还是在俄国结了婚。由于培德年纪比陆徵祥大,又出身于名门世家,家教好,举止大方,交际活泼,因此她很快在俄国外交界成为名人,在俄宫成为贵宾,这使得陆徵祥佩服敬爱。 袁世凯当大总统期间曾任命培德为总统府礼官处女礼官长,负责招待各国使节夫人。因为她熟悉国际礼节,兼通中、英、法、俄、比等国语言,所以工作相当称职,颇获各国使节夫人的赞颂。后来,她因不满陆徵祥受袁世凯胁迫签订的《二十一条》而辞了职,这也可以看出她的节操要高出陆徵祥。 当年签署了“二十一条”之后,陆徵祥得到了袁世凯的慰勉,但他十分冷静地说“我签了字,即是签了我的死案”,“三、四年后,一辈青年不明如今的苦衷,只说陆徵祥签了丧权失地的条约,我们要吃他的肉”。他隐约感到,卖国贼的帽子怕是跑不掉了。 一战期间,为摆脱北洋政府的窘境,陆徵祥给袁世凯、黎元洪出了个补救之策——加入欧战,借战胜国的地位提请各国修改中日条约。 1917年8月14日中国对德国宣战,采取“以工代兵”的方式成为协约国的一员,并最终成为战胜国。 1920年,陆徵祥辞去公职,投入到社会救济工作之中,夫妻二人把每月收入的十分之一捐给孤儿院,1922年为了帮助救灾甚至把北京的宅子卖掉。 这一年,培德夫人患了一场重病,医生称北京的气候不适合疗养,陆氏夫妇于是告别北京前往瑞士居住,陆徵祥任驻瑞士公使,闲余时间则陪伴夫人。 1926年培德夫人病危,弥留之际写下了一封遗嘱给陆徵祥,感人极深。信中说:“子欣,我的病大概没有希望了。亲爱的,你平生一切都对得住我,只是一件我认为最不光彩(即签订《二十一条》)。你这件事不仅对不起我,也对不起你的国家,并且对不起上帝。我死之后,你最好赶快到比利时从前我读书的学院教堂里去服务,也许能得到上帝的赦免,还可望到天国去。永别了,子欣!你的培德。” 陆徵祥看完这篇遗嘱后痛哭流涕悲痛欲绝,绝食三天之后便赴比利时的修道院作教士去了,陆后来当上该修道院的院长,直至1949年去世。 不过循入空门的陆徵祥依然关心着祖国,二战期间,他以神父身份主编《益世报海外通讯》,向欧洲人介绍中国人民浴血反抗侵略者的情况,呼吁世界人民支持中国的抗日战争。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21 05:58 , Processed in 1.095196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