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古今重叠型城址”如此迷人,翻开“一页”,便真切地隔开了北京的过去与未来、已读与未 ...

2025-1-10 13:28| 发布者: weiwei |原作者: 李纬文|来自: 北京日报

摘要:   在我的高中时代,随着第二十九届夏季奥运会日渐临近,整座北京被工地覆盖。我看到城市的许多部分短暂地退回到裸土朝天的状态,然后又巍然耸立起巨大的楼宇。当那些地块的所有地上物——蜿蜒小巷、红砖旧楼、繁密 ...


  在我的高中时代,随着第二十九届夏季奥运会日渐临近,整座北京被工地覆盖。我看到城市的许多部分短暂地退回到裸土朝天的状态,然后又巍然耸立起巨大的楼宇。当那些地块的所有地上物——蜿蜒小巷、红砖旧楼、繁密杂院都一一消失,而新的结构还没有到来的时候,我发现它们呈现为一种短暂的前所未有的真空。这就像翻阅笔记本的时候,纸页有一瞬间以它的侧面对着你。只是一转瞬,下一页的内容就浮现出来了。尽管这纸页很薄,却真切地隔开了过去与未来、已读与未读。

  “城市密码”辗转存世

  北京并非仅有一个表面,而是由许许多多的层次上下重叠而成,就像一个记事簿。这座城市的每代人都身处在一个页面上,新的层次不断覆压在旧的上面。在城市的一些相对恒定的局部,岁月就像玻璃纸,我们可以直接读到许多层之下的内容。但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只能看到眼前那一页的表面,有关这座城市未来的内容尚未揭晓,而被时光翻阅过的页面则被隐藏在下头。

  然而,写在这座城市过去一些页面上的内容,其笔力太过深重,于是力透时光而映现出来,或多或少地留给了如今。正是在那个城市面貌巨变的时代,我逐渐发现,这种若隐若现的时光笔痕往往是城市里最诱人的景象:街区里的大院可能还保留着昔日一座府衙的轮廓;几条枝枝杈杈的胡同或许是一组已经消失的伟构留下的平面框架;不起眼的大杂院里两条平行的夹道竟然是当年某座巨刹的廊庑……重新发现这些流光残影,就像根据笔记本上的笔痕还原上一页已经消失的字迹一样让人着迷。

  后来,随着这些朦胧的感受转变为对建筑史与城市史的兴趣,我了解到赵正之先生、宿白先生、徐苹芳先生等先辈学者早已将这种时空格局定义为“古今重叠型城址”。在城市中,尽管各种单体建筑以及宫室、衙署、寺庙、园林等建筑群组会多次经历兴废,但是作为城市肌理框架的道路系统、水利系统和街坊格局、大型建筑群的占地规模,乃至细微的地形与地名,都具有超越时代的生命力,难以被彻底放弃或转变,而是往往得到沿用,或者改换功能与内涵而委曲存世。从城市画卷上这些笔痕中,我们得以还原出它在各个历史时期的面貌。用时髦的概念说,这是一套存在于每位城市居民身边的“城市密码”。它告诉我们,在这座巨大的城市中,那些对称与不对称的地标、两个地点的遥相呼应、相邻建筑的奇特反差,以及人们每天经过的街巷里那些不起眼的弯折与缝隙,其实都是生活的偶然与空间逻辑的必然所共同造就的,都有着它们自己的渊源。

  保留城市往日遗痕

  然而,学者们对城市过往层次的探索很早便伴随着危机感。这些笔痕往往是如此脆弱,作为“形态遗存”,它们甚至不一定有建筑载体,而往往只是一条胡同的弯折、一个局部高差、一个细微的角度、一个夹道似的缝隙,以至于当对它们的研究与破解还没有充分展开的时候,它们便在城市新陈代谢的浪潮中迅速漫漶下去,并趋于消失了。徐苹芳先生在《现代城市中的古代城市遗痕》一文的结尾说过一句“狠话”:“我可预言,若干年后,一个城市中有没有保留自己历史发展的遗痕,将是这个城市有没有文化的表现。”然而要想让遗痕不沦为遗恨,仍然有许许多多工作要做,并且需要多个领域的合作。我有时不免幻想,假如城市史、建筑考古领域的学者们与城市规划领域的专家们及时沟通,提前标记出城市中已知的或潜在的史迹——那些也许就在深巷尽头或者地下三尺等待我们的古老的时光层次,我们是否就可以在划定市政道路与开发用地的时候有意避让它们,或者留出弹性空间,让它们不再被仓促铲平或者经受粗糙轻浮的再创作,而是一旦显露出来便受到保护,并成为新建设的灵感来源?

  那时我对此还没有什么信心,我并不确定为城市勾画蓝图的人们是不是有兴趣把北京城的笔记本往回翻,去查找那些往日的笔痕。直到我有幸结识了一群规划界的师长们,他们让我确信,这座城市的往昔记忆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我的那些幻想并非不切实际。2015年,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赵幸老师鼓励我写出了最早的几篇有关北京史地话题的文章,讲述当时的几处老城规划热点以及北京城市文化高地背后的故事,如阜成门内宫门口、隆福寺、护国寺、宣南等,就此为我日后的许多史地写作奠定了文字基础。

  光有老故事还不够,在我的构想中,北京的层次感最适合用一系列画面来表示,在层层揭开中显露出超越时间的空间对应,就如同把那些纸背的笔痕补全,去望穿我们所无法直接翻开的历史页面。所以在我最早的构想中,这本书首先是一本“图册”。

  在本书的每个章节开始,读者都会看到一组由两幅或三幅画面组成的“动态图”。当读者揭开上面的画面时,一个表现更早时代的同角度画面便会出现在下面一层。反复翻动这些画面,岁月给城市带来的变化就会跃然眼前。

  相信读者们很快就会发现,如果想要完整地看到靠下的画面,需要把靠上的纸页掀起来,为此难免小费一番周章。我与本书的编辑董良敏老师觉得这样其实挺好,因为这座城市的层叠中比较古老的层次本来就是遮遮掩掩、若隐若现的,哪里是轻易能窥得全豹的呢?这就像古人描绘城市宫阙时故意铺排的云彩一样,虽然不免给今日的史地学者们平添焦躁,但也的确反映了古人空间认知格局中的迷雾与未知。所以当读者为了看到那些画面而翻来覆去、抬手落手的时候,也就与笔者的努力达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共鸣——让城市停在翻页的那一瞬间。

  尝试一种新的游历

  本书一共有十二个章节,每个章节包括一组画面、一篇正文与一篇“城市密码考证”的附文。“城市密码考证”有时是正文内容的展开和延续,也有时仅仅是对正文中提到的某个极小的点的发散。笔者在本书中并不打算以学术论文的细致程度处理所有那些引作谈资的主题,但仍然希望能够提供给读者们一些扎实的论述、建筑史与城市史的一个剪影,作为进一步探索与想象的基础。

  很显然,十二个章节远远不能覆盖北京的全部。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这些章节都仅仅点到了一个浩瀚世界的一角。但这十二个章节所涉及的城市局部与历史截面,又的确都是具有某种突出类型学特征的节点,因而构成了北京“层叠”结构中的一个松散而关键的星座。如果读者们感到意犹未尽,须知这座城市中其实还有无数这样大大小小的时空节点,隐藏在墙缝里、地层里、文献的字里行间,等待着人们去发现,并像面对宇宙虫洞的勇士那样纵身跃入。

  在我小的时候,有一次经过德胜门立交桥,我低头看着自己的脚走在水泥方砖地上,突然萌发出一种想象:是否有一天,我的脚步可以踏遍整座北京?后来,我意识到这件事几乎是不可能的。但现在,我们正准备尝试一种新的游历,那就是跳进这座城市的层叠中,在它的各个层次之间穿行。

  (作者为故宫博物院考古部馆员、北京城市史学者)

0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21 05:56 , Processed in 1.081154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