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春季特别礼物:王嵬时隔7年再创新作《追火车·西北青藏卷》

2025-2-10 18:51| 发布者: weiwei |原作者: 马尾的旅行随笔|来自: 京包大拿

摘要: 《追火车·西北青藏卷》封面有朋友常问我,《追火车》系列何时会有下一卷?我的回答总是:“酝酿之中。”每次回答时,心里总带着几分惭愧。由于拍摄、考察以及铁路文化保护等事务缠身,我一直未能继续撰写。然而,我 ...

《追火车·西北青藏卷》封面

有朋友常问我,《追火车》系列何时会有下一卷?我的回答总是:“酝酿之中。”每次回答时,心里总带着几分惭愧。由于拍摄、考察以及铁路文化保护等事务缠身,我一直未能继续撰写。然而,我始终相信,好作品不怕等待,尤其是影像类的内容,它需要时间去沉淀和发酵。

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我多次回到那些“追火车”的经典之地,用镜头记录下不同阶段的风貌。这不仅能为大家提供两个历史切面,也能更直观地展现当地的变迁。2024年,我终于觉得手头的内容足以支撑一本新书,于是决定出版《追火车·西北青藏卷》。尽管距离《追火车·华北东北卷》的出版,已经过去了整整9年,距离《我的京张铁路》3本书的出版也已经过去了7年。

我一直认为,西北是拍摄火车的绝佳之地。这里地貌丰富、历史悠久,城市间距大,许多铁路的走向与古驿道、长城相似。常常,我会在汉代或明代的夯土长城前,看见驮着货物的骆驼,而远处,则是风沙无阻地横跨戈壁与沙漠的火车。我喜欢将不同时代的交通方式拍摄在同一画面中,把这种富有历史叠加感的影像分享给大家。顺便一提,一百多年前的许多明信片中,骆驼商队也被称作“train”。

这本《追火车·西北青藏卷》收录了包兰、兰新、青藏、南疆、嘉策、临哈等干线和支线铁路的珍贵影像,详细记录了西北和青藏地区独特的铁路风貌。我拍摄了三道岭煤矿推挽运行的蒸汽机车,那些喷吐火焰、奔腾前行的钢铁巨兽,也记录了包钢、白银、公乌素、雅满苏等地的蒸汽机车风采。此外,书中还呈现了白色NJ2型机车驶过青藏铁路关角展线的壮观画面,南疆铁路鱼儿沟至和静段翻越天山的震撼场景,以及临哈铁路穿越沙漠棚洞的奇景。

这本书中,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挚友王璐为本书撰写的序言,分享给大家:

《我所认识的王嵬》王璐

我和王嵬第一次见面,是在2015年的冬天。穿过雾气蒸腾的房间,王嵬戴着顶英式火车司机帽,出现在北京的一家涮肉店里。他和我握了手,脱下已经有些褪色的冲锋衣,露出一件深色的格子衬衫。初次见面,我和王嵬聊得很愉快,只感觉他是个健谈的北京大男孩,并没有什么知名摄影师的架子。那时他刚满25岁,却已几乎拍遍中国所有的铁路。一年之前,央视还播出过他拍摄火车的纪录片。

饭桌上,王嵬送给我一本他刚出版不久的图书《追火车》(华北东北卷),并告诉我,续作的照片也在拍摄和整理中了。我举起酒杯说:这是好事。当时我没有想到,自己后来也会参与这本续作的出版。

《追火车》(西北青藏卷)记录了王嵬从2008年到2019年在西北和青藏高原拍摄火车的经历,收录了大量精美的图片。书中刊载的每一张照片皆是王嵬跋山涉水得来的作品,其背后的艰辛往往难以想象。王嵬曾在额济纳旗拍摄过临哈铁路的一处防沙明洞。当时正值七月,巴丹吉林沙漠正午的气温高达52摄氏度。王嵬顶着烈日在洞顶守候了三个多小时,最终拍摄到了满意的作品。而在寒风凛冽的嘉峪关,王嵬等火车时喝光了随身携带的水,只好捡食地上的积雪止渴。同样作为摄影师,我深知书中的每一张作品都来之不易。

新书与前作最大的不同在于,书中记录的不少铁路风景如今已经成为了历史。在过去的十余年间,伴随着中国铁路基建的飞速发展,新通车的高速铁路不断取代老铁路,我们见证了越来越多铁路风景的消逝:2014年,青藏铁路和老南疆铁路的多个大型展线群相继被废弃。2018年,甘肃白银矿区蒸汽通勤列车停运。2024年,新疆三道岭煤矿的蒸汽机车正式退役…不知不觉间,大功率电力机车淘汰了服役数十年之久的内燃火车头,越来越多的隧道和特大桥取代了在雪山和草原间蜿蜒盘旋的铁路展线。往日能够打开车窗的老式绿皮客车越来越少,从前车身五彩缤纷的“红皮车”、“蓝皮车”和“白皮车”,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相继从人们的视野中退场,取而代之的是统一为墨绿色涂装的“新空调绿皮车”。为了留下这些老铁路的影像记录,王嵬将相机镜头对准那些老铁路、火车、老车站:他五次来到海拔接近4000米的青藏高原进行拍摄、三次前往深藏天山腹地的南疆铁路展线群,拍摄下这些即将消失的铁路景观。正如书中所述:“虽然任何题材都可以成为摄影的对象,但拍摄那些即将消失的事物更有意义。如果在他们消失之前,摄影师记录下了它们最后的模样,那么这些事物就在镜头中获得了永生。”

王嵬常说,铁路虽然是近代人类创造的产物,但它不仅仅是冷冰冰的火车头和钢轨。从铁路诞生的那一天起,火车便改变了铁路沿线人们的生活轨迹,又因他们的存在而被赋予了人文内涵。无论是设计车站的建筑师、驾驶机车的火车司机、乘坐绿皮火车的乘客,抑或是热爱铁路、辗转于各地拍摄火车的铁道迷,他们都在不经意间构筑了铁路文化的一部分。在王嵬的这本新书中,我们总能看到这些个体的身影:他们是在荒漠小站里独自值守的铁路员工、是热情招呼火车迷搭顺风车的蒸汽机车司机、是在硬座车厢里通宵打牌的大学生、是在天山深处铁路小镇开旅社的淳朴夫妻,还有和王嵬一同旅行的好友王天成:一个刚上初二就前往青藏高原拍火车的“真车迷”。在王嵬的文字里,我能感受到这些普通人的朴实和善良,他们用自己平凡的故事书写着这个国家铁路文化的篇章。

我有幸和王嵬一同拍摄过书中记录的几条铁路。在酒泉的荒原、在阿拉善盟的沙漠、在哈密的露天煤矿,我们驾车飞驰于戈壁,在烈日和沙尘中风餐露宿,分享着拍摄出满意作品的喜悦。在拍摄途中,我发现王嵬对那些不起眼的老站房、信号机、锈迹斑斑的水塔和蒸汽机车情有独钟。他向我解释道,每当新建的铁路开通后,那些老铁路上的站房、桥梁和隧道经常会被漫不经心地拆除,封存的机车和车厢被当作废铁丢入炼钢炉,这让他感到痛心不已。王嵬说,这些老物件是工业文明和铁路文化的载体,它们记录了这个国家迈向工业化、接受现代性的进程。如果让这些老物件从此堙灭,那将是一件令人扼腕的憾事。他决心为保护这些逐渐消失的机车和建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从我认识王嵬开始,我目睹了他从一个单纯热爱铁道摄影的火车迷,逐渐成长为一名研究、保护铁路遗产的独立学者。王嵬曾经周游列国,认真考察过北美和欧洲国家的铁路。在英国,他看到建造于维多利亚时期的火车站房被妥当修缮,维护良好的蒸汽机车依旧牵引着旅游客车,吞云吐雾行驶在百年历史的铁路上。在美国,民间铁路爱好者团体使用募得的资金,修复了一台又一台老旧蒸汽机车,让这些“老家伙”得以重新上线运行。王嵬觉得,外国对铁路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完全可以加以借鉴,老铁路与现代城市建设之间并不冲突。他经过调查,多次向文物保护部门提交不可移动文物申请书,使几十座历史悠久的老火车站免于被拆除的厄运;他自费收集大量史料,并结合实地走访,撰写并出版了三卷研究京张铁路的学术著作。不过,王嵬的事业也并不总是一帆风顺,这其中也有他努力争取、但没能做到的憾事:那台伴随王嵬成长、在他心中感情最深的东风4型1659号内燃机车,最终还是没有摆脱报废后被拆解的命运。

在司马辽太郎的历史小说《坂上之云》里,主人公之一的秋山好古曾说过:男子汉一生只做好一件事,就已经足够了。在我认识的朋友中,像王嵬这样执着于自己所爱事业的人并不常见。出于可以理解的原因,铁道摄影在大多数人眼里只是一个小众爱好。身边不少朋友或因工作压力、或为家庭妥协而放弃了爱好,逐渐从铁道摄影的圈子中隐退,王嵬却能始终追寻他心中的理想,并将多年来旅行拍摄的作品整理成书,这让我们这些王嵬的好友们钦佩不已。在这本新书的第一章里,我们也欣喜地得知,王嵬终于找到了那位能够理解和支持他事业的意中人。在追逐梦想的路上有人相伴、互相倚靠,我想,这对而立之年的王嵬而言,应该是命运最好的馈赠了。

“将身寄于清风,寻找闪闪发光的东西”,就用这句歌词作为小序的结尾吧。愿王嵬在追寻梦想的路上,前行的脚步依旧轻盈。

2024年11月9日

于青海省唐古拉山镇
(本文为初稿,书中有删改)


以下为本书部分精彩内容:

关于封面:

这本书采用双封面设计,如果你更喜欢另一种封面,只需将封面整体取下,翻转过来,就能看到另一版封面。本书的封面之一选用了三道岭蒸汽机车喷火的震撼瞬间。熊熊烈焰从机车顶部喷涌而出,映照着苍茫大地,展现出蒸汽时代最后的辉煌与震撼人心的力量。

本书的封面设计之一采用了“动轮”主题,展现了蒸汽机车强劲有力的驱动轮细节。滚滚钢轮承载着历史的厚重感,也象征着铁路不断前行的力量。

本书的内封选用了库俄铁路穿越天山大峡谷的壮丽画面。这条铁路蜿蜒穿行于峭壁之间,展现出天山雄伟壮阔的自然景观与人类工程的壮举。希望这幅画面能带你感受到铁路穿越大地的震撼与魅力。

欢迎大家点击左下角的阅读原文订购本书,随书还将附赠一份特别礼物,期待与你一同踏上这段穿越铁道与时光的旅程!🚂📖✨

特别礼物:

西北早期铁路机车——平绥路Mikado 12型机车特别印章、王嵬签名章

随机赠送一张90年代西北地区铁路硬板车票

随书加购新品——姜尼车钩开瓶器,可享9折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2-22 05:26 , Processed in 1.074875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