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老北京的“书棚子”

2025-2-18 11:24| 发布者: weiwei |原作者: 陈鸿年|来自: 燕舍谭

摘要: 老北京过去说评书,大多数是在“书棚子”里说。说的是什么内容,都是很老很老的小说。如:《水浒》《大五义》《小五义》《三侠剑》《三国志》《列国志》《聊斎》《寇志》《施公案》《彭公案》等。或者有的读者,一撇 ...

老北京过去说评书,大多数是在“书棚子”里说。说的是什么内容,都是很老很老的小说。如:《水浒》《大五义》《小五义》《三侠剑》《三国志》《列国志》《聊斎》《寇志》《施公案》《彭公案》等。

或者有的读者,一撇嘴,像这种老掉牙的书,还提得上话谱儿啊?您别忙!我跟您抬回杠,像这些书,直到1949年离开北平时,它仍到处都有。

我还敢打个小东道,此时此地,没有一份像故乡说书的,如果真有,不管哪位,您去听听试试,如果说不上瘾,我认输!

北平的书棚子是专说书的地方,捎带着卖茶,大屋子的正中间,一个小讲台似的,大小只能放一张长方桌儿,一个凳子,坐一位说书先生。

桌儿上放一把茶壶,一个茶碗,一盒洋火,无冬无夏,有一把扇子另一块“响木”。在书头、书尾,都用它:“啪!”地摔打桌子一下,这是说书的规矩。

一张张的长条桌子,都一顺溜儿的,冲着说书先生。

听书的,都或左或右,斜着身子坐着听。自带茶叶,喝喝茶,只给一大枚水钱,书钱另算。

笔者听书很早,从一小枚买五个牌子,直听到一大枚买四个牌子。听到说书先生的“且听下回分解”,茶馆儿的伙计,拿着柳条儿编的“小笸箩”,挨桌儿见每位收一个牌子,这是一段。

等收齐了牌子,小笸箩往先生面前一放,说书先生的一袋旱烟,也“吧嗒”完了,接说下回。

一大枚买四个牌子的时候,假若听一个下午,或是听一个灯晚儿,怎么着也得五大枚吧!

书棚子,是说书的地方,有的茶馆儿,也请一位说书的先生,以广招徕。不过不论书棚子与茶馆儿带说书,若是白天,是从正午十二点到六点。若是灯晚儿,是从八点到夜十二点。

有钱的大爷,一进书棚子,大摇大摆,挑个得听得看的地方一坐。书棚子和戏园子一样,戏园子不是有听“蹭戏”的吗?书棚子也有听“蹭书”的呢!


冬境天儿,小西北风儿飕脖颈子,书棚子的窗户,真是糊得严上加严。听蹭书的,站在窗根儿底下,虽是听的很真了,但是光听不行,他还得看呢!

听蹭书的,用唾沫一湿,用一个食指一捅,捅一个小圆窟窿,用一只眼睛,去看说书的先生比画身段,听到高兴热闹的地方,不自觉的还拍巴掌呢!

书棚子的伙计,嘴都损,常会说:“嘿嘿!外头的几位!又都给窗户捅啦!听蹭儿还吵哪!天儿不早啦!该回家看看豆汁儿,得了没有!哪儿轰出来的,穷吵什么啊!”

是听蹭儿的,都有高度之涵养,你骂你的,没听见,该听的还是照听不误!这么些人,是说他们的吧!

北平著名说书的,可太多了,可是人家不乱说,今天说《水浒》,明天又说《聊斋》了。在这家说《三国志》,在另一家又说《说岳》了。人家讲究一部书说一辈子,吃一辈子,这一部书,都烂在肚子里,虽不敢说,可以正背倒背,几十年净说一部书,真得说是滚瓜烂熟!

这里我给您介绍几位名家:第一是说《包公案》的王杰魁,此人若今仍健在,少说也有七十以上又以上了!

他从二十几岁,就说《包公案》,说到七八十岁了,这部《包公案》,成了他们王家的传家之宝,两所小四合房,儿子在大学读书,都是说《包公案》说出来的。

在这种情形下,王杰魁还用戴老花镜?还用对着《包公案》,看一句说一句?

看人家说起书来,手里一把破扇子,又当刀,又当枪,比画什么像什么,学谁便像谁。王杰魁的晚年,说起书来,慢条斯理儿的,不慌不忙,最大的长处,是“细”,细到一个字儿,一个字儿的,字字送到听众的耳鼓。

乍一听,好像有气无力的,那是您还没有上瘾,他就这样迟迟钝钝的,能说得一大间屋子鸦雀无声!

再一位是说《精忠传》的,姓连(注:连阔如),想不起叫连什么名字了,外号儿人称“跑马连”。他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把书里的事,如数家珍的一般,听“跑马连”说书,听的是精气神儿,真过瘾!现在给您学一段儿:

“话说大金邦,四太子,昌平王,扫宋大将军,完颜兀术,带领全国精锐人马,尤其是万夫莫敌的‘拐子马’,一路之上,逢州得州,遇县夺县,兵不血刃,渡过了大宋天堑的黄河,兵扎朱仙镇,眼看大宋之东京,危在旦夕!


“兀术所以如此猖獗,全凭他的精锐‘拐子马’。这种马尽关外精选而来,健壮高大,四蹄如飞。而且五匹马连环一处,马上人使长枪。人有藤牌,马有马甲,刀枪不入,一旦冲锋陷阵,旋风般的,风涌直前,就听得哇呀!呀!呀!呀!山崩地裂地一般逢人人仰,遇马马翻……”

就冲这一阵“哇呀呀!”加上一张嘴,快如连珠,就把听书人,一个个听得呆若木鸡,如在战场,如临其境,尤其是:

“眼看大宋之东京汴梁,朝不保夕,上而宋王天子,下而满朝文武,忧心如焚,一筹莫展。正是千钧一发之际,忽然闪出一人,在朝堂之上,奏道:臣保举一人,可以使国土失而复得,社稷危而复安,拐子马可破,强敌可以驱逐。

“宋天子闻而大喜,忙问此人是谁,快快奏来!这位贤臣一片言语,说的什么?保举是哪位爷?怎么大破拐子马?明天请早!”

一个扣子,扣到这儿了,正是紧关节要,叫人痒痒的地方,您能明天不来?所以没事人听书,是最好的消遣。

若是忙人,可真能误事啊!

再如说《施公案》的金杰丽:“话说黄天霸,换了夜行衣,暗探九黄七珠的莲花院,但见淫僧淫尼,置酒行乐,秽不可言。背上抽出单刀,在左脚上,就是这样:‘唰!唰!唰!’一钢刀··”

说到“背上抽出单刀”,金杰丽的左腿一抬,左手一扳,马上就是一个“朝天蹬”,用扇子当作刀,在左脚鞋底上,一钢刀。就是这手,在说书的里也是一绝!

他如品正三说隋唐,到李元霸三锤击走裴元庆,锤震四平山。品正三,一拉眼皮儿,一鼓嘴,一学大舌头,呆头呆脑的样儿,大家就知道傻小子李元霸来了。

说书的要能将一十八般武艺,能说能比画。学谁是谁的模样,不能滥用,要能有紧有慢,惯于制造高潮。要精于一书,不能门门通,门门松。若是拿着书说书,去一边待着去吧!

北平的书棚子说书的,最好您别去听,无论谁要一听,我敢说比大烟上瘾,都上得快,能够沾边儿就迷!

当学生的一听书,准保逃学,拉洋车的一听书,包管搁车半天儿,忘了拉座儿了,买卖地儿的跑外的一听书,准忘了要账,回到柜上冲掌柜的瞎话溜舌去蒙事!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2-22 05:21 , Processed in 1.142740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