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亭台楼阁轩榭廊舫」傻傻分不清?看这篇就够了

2025-4-11 11:48| 发布者: weiwei |原作者: 杨学涛|来自: 天天副刊

摘要: 原创 2025年04月11日 11:11 北京说起传统园林里的建筑,常见的有亭、台、楼、阁、轩、榭、廊和舫等不同类别。它们离当代城市建筑形态比较远,虽时见于书本,但若准确说出其含义、特色,也不是件容易事。今天我们就尝 ...

原创   2025年04月11日 11:11 北京
说起传统园林里的建筑,常见的有亭、台、楼、阁、轩、榭、廊和舫等不同类别。它们离当代城市建筑形态比较远,虽时见于书本,但若准确说出其含义、特色,也不是件容易事。今天我们就尝试以一篇文章,帮您快速地入门。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金文里,“亭”字就像我们现在看到的一把伞,它像伞一样庇护着下方。这是因为亭最早出现在周代,指的是设在边防要塞的小堡垒。秦汉以后,使用亭子的地方越来越多,逐渐成为了人们休息的地方。唐宋以后,亭子的造型越发丰富,建造也更加精细考究。

正因为这样,亭子也被纳入了园林设计当中,如果布置得合理,能把整个园林盘活,让园林空间有更好的景观艺术效果。

那啥叫亭子呢?从造型上来看,叫有顶无墙,四周是通的。《园冶》这本书中说,亭“造式无定,自三角、四角、五角、梅花、六角、横圭、八角到十字,随意合宜则制,惟地图可略式也”。也就是说,亭子以因地制宜为原则,只要平面稳定,那形式也就基本确定了,变化的地方集中在“顶”上。

亭子的顶有攒尖顶、歇山顶、庑殿顶、悬山顶、硬山顶等等。较常见的“攒尖顶”,就是各条戗脊从柱中向中心上方逐渐靠拢,最终集中成一个像伞头一样的尖顶。

还有,屋顶的檐角一般都反翘,北方的起翘比较轻微,显得平缓、持重;南方的比较夸张,像半月形一样翘得很高,像是要展翅高飞一样。


“台”在商周的时候就已经有了,盛行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最古老的园林建筑形式之一。

要特别注意的是,中国以前的建筑基本是以台为底,但这个“台基”和我们讲的“台”不一样,“台基”指的是建筑物的底座,而这个“台”,指的是一种高出地面的建筑物,方形、平顶。

台的作用很多,像用于祭祀的“礼台”,用于宫殿建筑群中的“崇台”,用于观赏景色的“赏台”,用于军事防卫的“御台”,用于观测星象的“天文台”。在江南园林里搭台,它的主要作用其实就很明显了,就是用来观赏景色,比如,扬州瘦西湖里有一个熙春台,相传是为给乾隆皇帝祝寿而修建,上下两层,端庄华丽。


楼很简单,就是两重以上的屋,所以有“重层曰楼”这么一说。楼的位置,在明代大多数是在厅堂的后面,在园林里一般用作卧室、书房或是用来观赏风景。由于楼高,也常常成为园中的一景,尤其在临水背山的情况下更是这样。

楼的大小根据需要和所处的环境而定,面阔多为三间或五间,偶见四间,三间半,或一间半带走廊的;进深多至六间,屋顶大多是歇山或硬山。

如果楼在园林里作为主景,它所处的位置应该明显突出,但如果是作为配景,就应该放在隐蔽处。


如果你读过唐朝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你应该有印象,其中就有“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的描述。据说阁是由古代的干栏式建筑演变而来的,这种建筑分为上下两层,底层是空的,上层则有实际用途。

所以,阁其实是一种小楼,形状跟楼差不多,但是四面开窗,比楼更为轻巧多变。阁的建筑大都是重檐二层;也有只有一层的,平面多为方形,或为正多边形,屋顶多作歇山式,或用攒尖顶,经常是建在假山或者高台之上;也有架在水上的,所以又有山阁和水阁的区别。

阁在园林中常常被安置在很显眼的地方,原因是要让人在上面能欣赏到四周的大好风景。

要说这“阁”,还有一个解释,尤其在南方,楼房上的小房间也被称为阁。所以你看,古代有些女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叫“阁”,出嫁的时候就有“出阁”这么一说了。

再有像我们现在的一个尊称,阁下,也和这个有关系。说对方所在位置高高在上使人仰视,因此“阁下”可解释为“我在您的‘阁楼(亭台)’之下”。


轩的意思是“有窗的长廊或小屋”,也是古典园林中起点景作用的小型建筑物,多在高处,从下面仰望,让人感觉有那么一种腾飞的感觉。

什么是轩?这个字在《园冶》中说“类车”“取轩轩欲举之意,宜置高敞,以助胜则称”。意思是说轩这种建筑形式像古时候的车,取的就是空敞而又居高的意思。


在古代建筑中,高台上的木结构建筑叫作榭,因为是用来赏景和休息的,所以只有楹柱和花窗,没有四周的墙壁。结构也随着自然环境不同而有各种形式,比如花榭、水榭等之分——隐在花丛之中的叫花榭,临水的叫水榭。现在的榭基本是水榭,平台伸到水面上,平台四周有低矮的栏杆,建筑开敞通透,体形以长方形为主。

南方园林的水榭整体装饰精巧、素雅,而北方园林的水榭在建筑尺度上相应进行了增扩,很有王者风范。有一些水榭已经不再是一个单体建筑,而是一组建筑群,在造型上也更为多样化,像颐和园中的“洗秋”“饮绿”两个水榭就最具代表性。


廊在中国古典园林里算是个功能性非常强的存在,相对于其他建筑来说,它不但有遮风挡雨和交互通连的实用功能,而且还能增加园林景深层次,起到分割空间、增加园林趣味的重要作用。

另外,廊自身也是独具魅力的景致,因为廊的形体大多数狭长而曲折,空间轻盈、通透,虚实结合,非常美妙。比如水廊,顾名思义,和水相关,近水而建,廊基一般紧接水面,也不砌成整齐的驳岸,而是顺着自然地势,和园林环境融为一体。

再比如桥廊,也有叫廊桥的,又是桥又是廊,一个建筑两个作用。桥廊的选址和造型一般都比较讲究,好看的廊桥在水中的倒影也是不错的景观。


舫,就是在园林的水面上建造起来的一种船型建筑物,一般分为三段:前舱比较高,中舱稍微低一些,后舱会建一个两层的楼房,可宴、欣赏水景。

舫这种建筑在中国园林艺术的意境创造中有一些特殊的意义。我们知道,船是古代江南的主要交通工具,庄子说“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着不系之舟”,后来,这被称为“不系之舟”的舫就成了古代文人隐逸江湖的象征,表示园主从此隐逸江湖。

比如,苏东坡同学就在一首词里写“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如何体现“江海寄余生”呢?那就在园林中造一个舫象征船吧。

所以,通过“舫”这个例子,我们不得不说,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真的是把浪漫情怀都带到了建筑之中,内心在想啥,看一眼园林就都暴露了。

最后要补充一点,园林里的这些建筑物其实并没有严格规定的样式,名字有的时候也会混用,大家千万不要在这些问题上面较真儿,因为园林建筑的最大特点就是自由。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4-19 15:42 , Processed in 1.082242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