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初一十五举办亡灵婴灵超度法会的寺院,十方普觉寺(北京西山卧佛寺) “寺以人兴 人以寺名”的卧佛寺 京西香山脚下的古刹卧佛寺,受益于清代雍正皇帝的十三弟怡贤亲王允祥的大力修缮,和雍正乾隆两代帝王的皇恩加持。如今幽深的寺庙院落内《清世宗御制十方普觉寺碑》和《清高宗重修十方普觉寺瞻礼诗碑》经历光阴岁月,见证着卧佛寺因为允祥的缘故,使它一跃而成为中国十大名寺,香火旺盛,而允祥也因为重修卧佛寺让后人长久地记住了他的贡献和名字。 卧佛寺成为名刹的关键人物 十方普觉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初名兜率寺,因寺中三世佛殿供奉一尊三米多长的香木卧佛,俗称卧佛寺,距今已有1300余年,是北京现存历史最久的寺院之一。元代是卧佛寺的鼎盛时期,至治元年(1321年)12月,“冶铜五十万斤作寿安山寺佛像”,始称寿安山寺,中期称大昭孝寺,元末称洪庆寺。明代始称寿安禅寺,崇祯年间改称永安寺。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重修后,雍正皇帝赐名“十方普觉寺”后沿用至今,位列中国十大名寺。自元至治元年(1321年)铸铜卧佛至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在400多年的时间内,因两尊卧佛共存一寺而名闻天下。1957年,被公布为北京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上卧佛寺与皇家渊源颇深,唐代后的扩建、修缮均出自皇家手笔,特别是元、明、清三朝定鼎北京,皇室对卧佛寺的扩建、修缮不遗余力,多位帝王亲临卧佛寺祈福朝圣,并钦命高僧执掌法席,卧佛寺逐渐具备了“开山第一巨刹”的规模。明末清初,社会动荡,“乱后寺废,香灯久断矣”“饥僧二三人,踏落叶、守败椽”。雍正八年(1730年),赐给怡亲王允祥为家庙。据《清世宗御制十方普觉寺碑》记载:“岁久颓圮,朕弟和硕怡贤亲王以无相悉檀,庀工修建;嗣王弘晈、弘晓继之,舍赀葺治。”经过允祥和其子弘晈、弘晓父子兄弟接力修葺整治,“琳宫梵宇,丹雘焕然,遂为西山兰若之冠。”寺中至今仍存有乾隆元年“怡亲王诚造”的铜钟。 雍正十二年,允祥大规模修建卧佛寺工程竣工后,雍正亲撰碑文,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加一级臣励宗万奉敕敬书,记述修寺缘起;钦定寺名,赐名“十方普觉寺”;为寺内佛堂题写楹联匾额,御书匾额多达七处,世属罕见;命全国著名法师“无阂永觉禅师超盛往主法席”,即做卧佛寺住持。这一系列超乎寻常的举动,充分显示了雍正对卧佛寺的格外重视,其背后透露出雍正对十三弟允祥的深厚感情。这在历代帝王中不一定是绝无仅有,但绝对是罕见和稀有的。 允祥生前身后不但受到了雍正的青睐和不加掩饰的偏爱,还得到了他的侄子乾隆帝的尊敬和追思。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弘历对十方普觉寺进行了一次扩建,琉璃牌坊和行宫院都是此时增筑的。1785年农历四月,卧佛寺重修竣工后,乾隆帝到此观礼,乘兴赋诗一首,后镌刻于《清世宗御制十方普觉寺碑》碑阴。乾隆余兴未尽,在该月的初一(朔日)、十五(望日)又赋诗四首,后被镌刻于《清高宗重修十方普觉寺瞻礼诗碑》的碑阳、碑阴及左右两侧。 允祥是何方神圣、有何德何能,能够令雍正这位一向以严厉苛刻著称的帝王如此厚爱?又让圣眷绵递,令他的侄子乾隆继续对其家人给予特殊的恩典? 考察雍正朝历史的一面镜子 清圣祖康熙有三十五子,雍正为第四子,允祥为第十三子,众多兄弟中,胤禛独与允祥关系密切,雍正即位后的第二天,即封允祥为怡亲王。雍正一朝历时十三年,上承康熙,下接乾隆,在清代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雍正在位期间,整肃吏治、清缴钱粮亏空,实行摊丁入亩、火耗归公等具有重要意义的政策,为“康乾盛世”的延续打下了基础。 康熙皇帝鼓励各省向四川大规模移民,帮会“啯噜子”应运而生_凤凰网视频_凤凰网 康熙八岁即位,亲政后擒鳌拜、平三藩、收台湾、绥准部、和沙俄,英武睿智,功迈汉唐。但到了康熙晚年,吏治废弛,凡事宽纵,雍正即位后面临的就是这样一种暮气沉沉的官场、一群混日子的官员和亏空巨大的财政。雍正果断起用允祥、张廷玉、鄂尔泰、年羹尧、李卫、田文镜等文武官员,清理财政,追查亏空,改革赋税制度,实施地丁合一、耗费归公,发放养廉银,惩治贪腐,奖励生产,兴修水利,解放贱民奴仆,中枢设立军机处集中权力,提高行政效能等措施。经过一系列大刀阔斧、触及官员利益的改革,吏治、财政均有明显改善,仅国库存银就从最初的只八百万两,增加到五千多万两。 雍正时期,是允祥人生的最后八年,也是他一生功业的黄金时期。雍正与他相知相得、兄友弟恭,这一对君臣兄弟齐心协力开创了一番盛世繁华。雍正即位伊始,允祥即被封亲王,很快又命他总理户部三库。从雍正元年开始,允祥被任命为总理大臣,主持中枢,与张廷玉、鄂尔泰等协助雍正治国理政,如总理户部、治理河工、筹谋西北用兵、提审刑狱、为国荐才等。雍正还把负责自己安全的圆明园八旗禁军也交由允祥督领。此外,允祥还跋山涉水亲自勘察风水宝地,为雍正寻找寝陵,将潜邸雍王府改为雍和宫,办理养心殿造办处事务等皇帝的私密事宜。这一时期的允祥,诚如著名历史学家、《雍正传》的作者冯尔康先生所说的那样:“既是参与帷幄的重臣,又是雍正的大管家和侍卫长。” 有清一代他和他的“第一” 允祥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受废太子事件牵连被圈禁,革除贝子爵位,后又屡遭康熙的训诫和刻意打压。从康熙五十年(1711年)开始,胤祥右腿患病,疼痛难忍,胤禛为他遍寻名医,还让总督鄂尔泰帮忙找名医来京为允祥治病。由于心情郁闷,加之患腿疾多年,严重损害了允祥的身心健康。雍正即位后,允祥受封怡亲王,并被任命为四位总理事务大臣之一,迎来了他人生的黄金时代,才华得到充分展现。允祥不负雍正所托,视国事如家事,事无巨细,都仔细筹谋,悉心办理。长期艰巨繁重的政务加重了允祥病情,他最后选择环境幽静、风光优美的卧佛寺调养身心。雍正八年(1730年),允祥病死,年仅四十五岁。 雍正对生母、儿子和与他争储的几位兄弟感情淡漠,唯独对允祥青睐有加,几乎是无底线的信任和信赖。允祥也成为雍正朝最显要的人物,开创了许多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先例。 【镜头里】第1119号:藏身北京植物园内的卧佛寺(二)-中关村在线摄影论坛 雍正元年(1723年),允祥受封亲王,并赏给永远承袭册书,成为有清一代第一位恩封的世袭罔替亲王,也是清朝的第九位铁帽子王。雍正二年(1724年),因允祥贤能,皇帝爱屋及乌,追赠其母敏妃为皇考皇贵妃,特例连升两级。雍正三年(1725年),以“怡亲王极其敬慎,遵守臣节,凡朕所交事件,竭尽忠诚,勤劳办理,三年来佐朕治理之功甚大”为由,让允祥在诸子中指名奏请受封一位郡王,允祥坚辞不受。允祥去世后,雍正赐封其四子弘皎为宁郡王。咸丰临终之际,允祥五世孙载垣与郑亲王端华、大学士肃顺等人被任命为“顾命八大臣”,辅佐幼主同治,同治的生母慈禧联合慈安和恭亲王奕訢发动“祺祥政变”,载垣被赐死,世袭罔替的爵位被降爵。直到1864年,怡亲王的世袭爵位才被恢复。 允祥英年早逝令雍正悲痛欲绝,他下令辍朝三日,并亲率宫眷及诸弟子侄辈,以家人之礼,到守丧的庐舍拜祭。后又为祭奠允祥着素服一月,并要求群臣穿常服,宴会一律取消。雍正还下旨动用昔日藩邸私银办理允祥后事。允祥去世多年均有祭文,记于《皇朝文典》的就有十篇,为清代诸王之最,充分表达了雍正对允祥的颂扬与怀念。由于康熙三子诚亲王允祉在允祥丧礼上面无哀戚之容,被下令夺爵,并幽禁于景山永安亭。 雍正还将允祥的功绩昭告天下,下诏将“允祥”改回“胤祥”,他由此也成为清代唯一不避讳皇帝名号的亲王,配享太庙,谥号为“贤”。清代得“贤”字美谥者仅两人,另一位是光绪帝生父醇亲王奕譞。雍正又认为单字谥号不足以彰显其功,又赐“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八字加在“贤”字之前,是清代谥号最长亲王。 允祥曾治过水患的白家甿等十三村民感其恩德,请求为他建祠,雍正应允并拨官地三十余顷为祭田,免租赋作为祭祀香火之资;下令为允祥违园寝制度,按照常例再行增加特殊的祭祀礼仪,“又命未殡,月赐祭;小祥及殡,视大祭礼赐祭;三年后,岁赐祭。皆特恩,不为例。”乾隆年间,允祥入祀盛京贤王祠。雍正遵从允祥遗愿将王府舍宅为寺,并赐名“贤良寺”。允祥“生荣死哀,备生人之全福”“为天潢懿亲振古未有之荣”。 雍正十年(1732年)九月,允祥下葬于直隶涞水县水东村。陵寝内的神道碑、石牌坊和三孔拱桥、五孔拱桥及华表,均为双数,是清代等级最高、规模最大的亲王园寝。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寺疗愈留圣迹 卧佛寺所在的北京大西山地区,峰岭连绵,泉甘木茂,自古以来就是人们休闲度假,踏青旅游的理想场地。经过历代帝王后妃、达官贵人持续多年的大兴土木、营建扩造,再加上无数文人墨客的诗文唱和、驻足留痕,在京西燕山余脉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留下了大量弥足珍贵的宫殿寺观、名人故居、碑刻匾额等古代建筑,也留下了无数历史故事、逸闻趣事和民间传说。 雍正初年,允祥曾奉旨到西郊白家疃一带兴修水利,“尝因田猎,往来于此”,在此修建“别苑”,“以为憩息之所”。每有余暇,还与当地百姓“话农桑课耕织”,喜爱之情溢于言表。雍正七年(1729年)冬,允祥病情日重,转到离圆明园较远的西山休养,在这里度过了他人生中的最后时光。 西山地区除卧佛寺外,还有樱桃沟、碧云寺、香炉峰、团城演武厅等名胜古迹。进入21世纪后,北京市以“三山五园”为重点来打造京西旅游名片,美丽的西山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参观游览。 值得一提的是,卧佛寺东侧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故居。曹雪芹在此居住期间,多次沿一条山间小道山后访友,为百姓看病,这条小道现被称为“曹雪芹小道”。小道从正白旗村开始,经关帝庙、卧佛寺、樱沟谷、三炷香到达白家疃,有清代引水石渠、碉楼、古井、碑林、隆教寺、五华寺、贤王祠等历史遗迹和景点,这为他后来的创作提供了素材和启发。红学界普遍认为北静王的原型就是允祥。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5-4-19 21:43 , Processed in 1.086061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