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城的胡同巷陌间,常活跃着一个年轻的身影——贾维琳,一位土生土长的北京姑娘。毕业于人大附中、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专业,如今是北京广播电视台生活频道《迷尚北京》节目的主持人。镜头前的她总是元气满满,带着特有的京味儿引领观众探寻这座古都的独特魅力。 作为《迷尚北京》节目的主持人,贾维琳将自己的爱好完美融合——既是对北京传统文化的痴迷,又是对探索新事物的热情。这档节目以主持人亲身体验的方式,带领观众发现北京休闲生活的好去处,感受新旧交融的文化消费场景。从国子监的书香到798的艺术气息,从胡同里的老字号到新兴的文创园区,贾维琳用她独特的视角,为观众打开一扇扇了解北京的新窗口。 很多人说北京变了,但贾维琳觉得这座城市最迷人的地方,恰恰在于它既保留着千年古都的底蕴,又焕发着现代都市的活力。她会带观众去景山公园看日落紫禁城,也会探访藏在胡同深处的独立咖啡馆;会在簋街品尝地道的老北京小吃,也会打卡三里屯最新开的网红餐厅。在她看来,这些看似矛盾的元素,恰恰构成了北京最真实的面貌。 “做这档节目最大的收获,是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成长的城市。”贾维琳在采访中动情地说。从部队大院出来的单纯的姑娘,到现在能够深入解读北京的文化密码,她与节目一起成长,也与这座城市建立了更深厚的联结。每当夜幕降临,站在高处眺望万家灯火,她总会想起节目开播时自己说过的话:"这座城市的故事,值得我们用一生去讲述。" 如今,《迷尚北京》已经成为了解北京文化生活的一个窗口,而贾维琳那充满朝气的身影,也成为了连接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国际的文化使者。在这个快速变迁的时代,她用镜头记录着北京城的脉动,用脚步丈量着这座城市的温度,用一颗赤子之心诉说着对家乡无尽的热爱。 以下是我与贾维琳的对话: 问:请贾维琳做一下自我介绍,作为一位北京的姑娘,谈谈自己的兴趣爱好,特别是对北京传统文化的热爱。 答:我是土生土长的北京女孩,毕业于人大附中,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专业,现在是北京广播电视台生活频道主持人。喜欢拍照,喜欢旅行,总是元气满满。属于又菜又爱玩的选手,喜欢和朋友一起探索更多的世界,当然作为北京人,也非常热衷于北京的传统文化。 问:请您介绍以下“迷尚北京”这个节目的主要内容,以及自己在“迷尚北京”中扮演的角色。 答:《迷尚北京》节目是以主持人亲身体验的方式,给观众朋友分享北京休闲生活好去处,感受北京新的文化消费场景以及独特的文化魅力。漫游北京,品味生活。这些年来因为拍节目我不断深入了解自己成长和生活的北京城,从而更加爱上北京。 问: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姑娘,您觉得自己从小到大与北京这座城市的关系有何变化?这座城市对您的个人成长和职业生涯有何影响? 答:我觉得北京还是给生活在这的人们赋予了一些独特的气质,比如局气、正义、直爽等。作为千年古都北京见证了无数的历史变迁和风云变幻,天子脚下皇城根畔的得天独厚,赋予了我们北京人一些优越感,但这并不指傲慢自大,而是一种源于历史文化的自信。我本人性格也带着一些从容的松弛感,比较随和直率,心直口快,整体心态比较淡然。我从小到大除了在新疆援疆的一年,从来没有离开过北京,并且也从来没有想要离开过,其实毕业的时候也有去地方台的机会,是有可能比在北京获得更快速的发展,但我也从没想离开。 问:您第一次接触到北京文化是什么时候?有哪些特别的经历让您对北京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答:毕竟在北京土生土长,所以可以说从出生开始就被北京文化浸染。要说对北京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可能是做节目吧,会因为某一期选题去深入了解这些老北京的东西,就觉得原来北京有这么多故事,有这么多值得探索的角落,平时反倒可能因为生活在这里就不以为然。 问:在您看来,北京文化有哪些独特的元素?这些元素如何影响了您的生活和工作? 答:北京的文化是非常多元的,这座古老而现代的城市,承载着悠久的历史,作为六朝古都,已经申遗成功的北京中轴线是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以及核心组成部分,这里面有皇家文化、建筑文化等。其次是民俗文化,胡同、四合院等等,展现的是老北京百姓风貌。还有北京的博物馆文化,作为国内博物馆数量最多的城市,北京有很多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博物馆,这在其他城市是很难看到的。在这座传承与进步相融合的城市里,北京不仅有深厚的传统历史文化,还有现代的时尚先锋文化艺术,比如有很多特色文创园区、胡同里的时尚小店、艺术工作室,各种各样科技、艺术展等等,北京不仅仅承载了首都的功能,在我看来它更是一座具有无限魅力的宝藏城市,在这里既可以追寻历史,又可以体验潮流。好多领域顶尖的人才、资源都汇聚在这里。 问:在“迷尚北京”中,您是如何通过节目向观众传递北京文化的?有没有特别的节目让您印象深刻? 答:北京的文化是多元的,是现代时尚和传统的结合,既有像胡同、博物馆以及各种古建这些千年古都的底蕴,同时还有像很多文创园区、新奇体验店等等这些创新活力,同时也会举办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这些年来通过亲身体验、探访,拍摄过承载了北京核心历史文化底蕴的北京中轴线系列,通过很多不一样的方式和角度来认识、感受、体验中轴线的魅力。也拍摄过北京的公园系列,北海公园、北京动物园、紫竹院公园、龙潭湖公园这些承载着很多北京孩子儿时回忆的地方如今的新变化。还有北京的特色咖啡厅、文化商圈、文创园区,当年火爆的各种密室、露营地、潮酷刺激的运动体验比如滑翔伞、潜水、冲浪等等,不仅展现北京的传统文化,同时也展现了北京丰富多样的生活方式。 印象深刻的有很多吧,比如沉浸式感受中轴线的系列节目,我们并没有选择常规的方式,请相关历史专家讲述中轴线文化,而是选择了一些中轴线上的特色活动,比如研学登鼓楼、穿皇后娘娘服装游故宫拍照、前门剧本杀等方式,沉浸式的感受中轴线。还有北京公园系列,紫竹院公园、动物园、北海公园,因为拍节目又重新认识这些承载着我超多儿时童年回忆的地方,很亲切感动,同时也看到了公园的“变”与“不变”。还有一直以来致力于留住老北京胡同里的声音的民俗家阿龙老师,去他在胡同里的老物件博物馆看那些叫卖的响起,每次阿龙老师都非常热情招待我们。然而去年阿龙老师因突发疾病去世,再也听不到他悠扬回转的胡同的叫卖声了。 问:您对北京胡同的理解是什么?在节目中,您是如何呈现胡同的历史和文化的? 答:北京的胡同是北京文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历史悠久,也有很多建筑文化,比如“门当户对”,门墩门楣、四合院的门等等。但我觉得胡同里最迷人的是他承载这老北京最地道的文化和生活,胡同生活的那种浓郁的烟火气,是老北京的文化根脉和精神符号。节目中我们会从不同角度带大家感受北京胡同 会通过citywalk的方式带大家了解著名的史家胡同的历史故事和底蕴,去东四三条至八条历史文化街区感受城市更新和文化传承的双向奔赴。还有一期叫“胡同中的旧时光”,我们找到了在隐藏在胡同深处的小店,是北京第一家老玩具博物馆咖啡厅,主理人多年来的爱好就是收藏古董玩具。还有胡同里做“兔儿爷”的传承人,会发现很多胡同里的小店,感受胡同里小店的人情味。 问:在您的生活中,有没有在胡同中度过的难忘时光?这些经历如何影响了您对胡同的热爱? 答:因为我姥姥姥爷是部队大院的,所以受“大院”文化影响多一些,没有在胡同中生活的经历,但我很喜欢漫无目的的逛胡同,总是会在不经意间遇到很多惊喜,比如发现胡同里的“拐弯抹角”,邂逅某个旧时王府的四合院,或看着胡同那些气派敞亮的门,想象里面“昔日王谢堂前燕”的景象……总之逛胡同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问:作为“迷尚北京”的主持人,您觉得自己与北京的关系有何变化?这座城市对您的职业生涯和个人成长有何影响? 答: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我以为我对北京很熟悉,但每次拍节目我才知道原来这么多年我似乎只看到了北京的凤毛麟角,每一次节目中的探索,都会让我重新认识北京,感受到北京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从而会从心底更尊敬、热爱我的家乡。我很享受每一次拍节目的过程。北京这座城市很难用一个或者几个词来形容,它承载了太多的内涵。北京的气质也会无形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的性格、价值观。身边有朋友初识以为我是南方姑娘,后来他们说我身上有很多“北京大妞”的影子。 问:您对未来在“谜尚漫游”中继续探索北京文化的计划是什么?希望通过节目传达哪些新的视角? 答:随着中轴线的申遗成功,北京中轴线很多周边也有了新面貌,北京的文化也如同北京这座国际化大都市一样,在坚守传统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发展。所以如果有条件的话我真的想一直给大家展示老北京、新北京的不同魅力。 问:您对想要深入了解北京文化、胡同和四合院的观众有什么建议或寄语。 答:北京这座历史与现代交织的城市,每一块砖石都藏着故事。不管大家是来北京旅游,还是生活在北京,都希望你们能在胡同的烟火气里、古老建筑的飞檐斗拱间,点亮对这座城市的热爱,感受它的独特魅力。 感谢贾维琳的分享,期待她继续在“迷尚北京”中为我们带来更多关于北京文化、胡同和四合院的精彩故事和独特视角。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5-4-29 16:17 , Processed in 1.121126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