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花时晴色酿芳原——袁宏道踏青高梁桥

2025-5-13 17:34| 发布者: weiwei |原作者: 刘永加|来自: 北京日报

摘要: 袁宏道,明穆宗隆庆二年(1568年)出生于湖北公安县,万历十九年(1591年)中进士。袁宏道的文学成就非凡,与其兄袁宗道、其弟袁中道,共称“公安派”或“公安体”。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袁宏道来到京城,此后 ...
袁宏道,明穆宗隆庆二年(1568年)出生于湖北公安县,万历十九年(1591年)中进士。袁宏道的文学成就非凡,与其兄袁宗道、其弟袁中道,共称“公安派”或“公安体”。

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袁宏道来到京城,此后不久被任命为顺天府教授,第二年被提升为国子监助教。这次进京,袁宏道在工作之余博览国家收藏的丰富图籍,又和谢肇淛、黄辉及兄袁宗道、弟袁中道等结“葡萄社”,在城西崇国寺品评诗文,论古说今,生活过得闲适快乐。

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阳春三月,袁宏道和朋友王章甫、僧人寂子一起来到高梁桥游玩。高梁桥为京城的一大盛景,尤其是踏青春游的胜地。游览后,袁宏道写下《游高梁桥》一诗:“花时晴色酿芳原,出郭犹如出槛猿。雾质风梢新柳缕,皴皮瘦骨老藤根。红云尾变知鱼热,碧缬纹繁觉水温。耳听碧流心翠岭,闲谈恰已到山门。”对高梁桥的美景大加赞赏。袁宏道还兴致勃勃地写下了《游高梁桥记》一文,为我们留下了不可多得的高梁桥文旅史料:“高梁桥在西直门外,京师最胜地也。两水夹堤,垂杨十余里,流急而清,鱼之沉水底者,鳞鬣皆见。精蓝棋置,丹楼珠塔,窈窕绿树中……当春盛时,城中士女云集,缙绅士大夫非甚不暇,未有不一至其地者也。”

清末时的高梁桥。(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高梁桥位于北京西直门外半里许,因跨高梁河而得名,始建于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自元代以来,朝廷注重沿河的绿化,在高梁河沿线形成了一条绿化带,特别是高梁桥一带十余里,更是大树参天。有了好的生态环境,一批寺庙扎根此地,形成了一个宏大的开放式公园。从袁宏道的《游高梁桥记》就可以看出高梁桥一带多么优美。明姚旅《露书》卷八也记载:“京师风尘涨天,独少流水。高梁桥浅水涟漪,游鱼可数,清明之后,渐游集焉。两堤垂柳,交阴清流,佛宇辉煌,罗绮花骤,亦一乐境也。盖雨花以闹胜,高梁以清胜。”

在明代的北京园林,以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为主,真正能够让大众涉足游玩的地方不多。高梁桥离京城很近,附近浅水涟漪,柳树参差,环境清幽,赛似江南。高梁河水急而清,堤岸柳树垂青,成为京师一大游览休闲胜地是必然。每当春盛,缙绅士大夫和普通百姓纷至沓来。明汪逸《人日集高梁桥试春》诗写道:“佳时值得半城虚,桥影将携几客初。暖气已催冰暗解,东风如择柳先嘘。清尊野地相哗处,红袖长堤送目余。七日春逢天色好,游人诵入史登书。”

高梁桥一带绿化好风景美,寺庙设置众多,各种节庆活动不断。据记载,高梁桥附近窈窕绿树中,有海潮庵、广通寺、天仙庙、极乐寺、五圣庵、佑国元圣庙、慈献寺、寿安寺、龙翔寺、青塔禅院、佑圣观,各自都有优美的园林风景。袁宏道《游高梁桥记》就有游览极乐寺的记载。

这些位于高梁桥一带的寺庙园林,是当时社会重要的文化交流场所,都人或访胜寻幽,或探春消夏,或赏秋踏雪,一年四季,游人络绎不绝,随之而来的是各种节庆活动在这里如火如荼地开展。清明时人们扫墓之后会趋芳泽,择园圃,踏青高梁桥。据《帝京景物略》载:“岁清明,桃柳当候,岸草遍矣。都人踏青高梁桥,舆者则褰,骑者则驰,蹇驱徒步,既有挈携,至则棚席幕青,毡地藉草,骄妓勤优,和剧争巧。厥有扒竿、觔斗、筒子、马弹解数、烟火水嬉……是日游人以万计,簇地三四里。”明朱茂炳《清明日过高梁桥作二首》则写道:“看场压处掉都卢,走马跳丸何事无。那得丹青传好手,清明别写上河图。”他用清明上河图来比喻这里的热闹。清明时节,都人竞相观杂耍、看柳枝舞动,或游玩于高梁桥附近的寺庙园林,十分热闹,好似一幅清明上河图。

端午节时,人们也会到高梁桥盘桓娱乐。明陆启泓《北京岁华记》载:“五月,端午用角黍、杏子相遗,挈酒游高梁或天坛,坛中有决射者,盖射柳遗意。”明沈榜《宛署杂记》也载:“端午日,士人相约携酒果游天坛松林、高梁桥柳林、德胜门内水关、安定门外满井,名踏青,妇女如之,比之南京雨花台更盛。”

袁宏道最后一次游览高梁桥已是万历三十七年了。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12月,40岁的袁宏道改任吏部主事。此时他事业正值上升期,可谓春风得意,意气风发。从礼部转到吏部,看似平调,但吏部是管人事升迁调动的,是重要部门,属于重用,袁宏道自然非常高兴。

他上任伊始,正值吏部任免、选派官员的繁忙阶段,袁宏道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决心为朝廷选拔清廉能干、政绩突出的好官,坚决免除那些堕落的贪官与政绩平平的庸官。到了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春,袁宏道升任吏部考功司员外郎。寒食节这天,袁宏道与朋友再次来到高梁桥游玩。

这次游览高梁桥,袁宏道固然被高梁桥的美景所感染,但是他却有着另一番心事,这在他写下的《寒食高梁桥》一诗中就能看出:“簿领送春光,须眉分外苍。僧犹怜我老,水亦怪人忙。两作青山色,风吹翠袖香。醉中如有忆,艇子上余杭。”袁宏道虽然景色描写不多,但还是给予高梁桥高度评价,甚至把它比作杭州西湖盛景。也许是冥冥中生发了一些感触,此次游览高梁桥,袁宏道借景抒情,慨叹时光匆匆,老之将至。

此后,袁宏道因政绩突出,被擢升为吏部验封司郎中,正当他准备大展宏图之时却溘然病逝,年仅42岁。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5-17 10:16 , Processed in 1.141613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