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2025年05月23日 10:31 北京 我一直在研究张次溪的著作《北平天桥志》、《天桥一览》和《天桥丛谈》的出版顺序以及内容的区别,已经有了一些研究结果,因为一位朋友前几天问起《天桥一览》再版的问题,答复之后,想到可能会有更多的人也在关注类似的问题,不如就一起发表出来,抛砖引玉,供大家讨论: 前两部书出版的时间都是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我研究后认为:应该是民国二十五年的年初先出版的《天桥一览》,然后在五月份出版的《北平天桥志》。但是,因为出版社和作者之间的未知原因,《天桥一览》实际的定稿、出版、印刷时间大约在民国二十五年秋季。 《北平天桥志》和《天桥一览》两部书的区别是: 一,篇幅相差甚远。《北平天桥志》18页,《天桥一览》共计135页。 二,《北平天桥志》按照“史志类”书籍的格式写成。内容有: 1,沿革及界域 2,历史事件 3,建筑变迁 4,诗词歌赋 5,地方名产 6,地理特点 三,《天桥一览》的内容则广博多样。内容有: 1,天桥变迁 2,天桥现状 3,写32种经营摊商 4,写34个艺人游商 5,集13篇天桥史迹文献摘抄 《天桥一览》这本书只有在1969年被台北市的“古亭书屋”编入《北平地方研究丛刊》全八本的第二册中重新出版过。同时编入这册书的还有《旧京琐记》和《都市丛谈》。 天桥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是《人民首都的天桥》,在1951年由北京修绠堂书店出版,印行两千册。1988年由中国曲艺出版社重新出版。2016年由中央编译出版社以《天桥丛谈》的书名再版。 该书是张次溪先生1936年出版了《天桥一览》以后,对同时出版的《北平天桥志》不满意,他想对其修改补充完善后,以《天桥志》的名称重新出版,所以张次溪先生开始了新的创作。书稿积累逐渐盈尺,但是时局不定,战乱不断,一直未能出版问世。解放后,开始以《天桥新志》委托北京修绠堂书店出版,后来又听取了责任编辑的意见,将书名确定为《人民首都的天桥》在1951年7月出版。 该书以北京天桥为背景,叙述了明清六百多年间天桥的历史变迁。作者以美妙的笔触描摹了天桥初期的游乐、曲艺及杂技的演变,再现了天桥的热闹场景及丰富的历史涵蕴,细致地刻画了那个时代灵活灵现的艺人及令人叹为观止的绝技。另外,作者还重点展现了天桥的历史风情、天桥的摊贩情景以及天桥的美味食品。 本书内容丰富,史料翔实,历来为多方学者所征引。 作者积二十年许对北京天桥的调查研究和学习所得,以民国二十四年(1935)所著的《天桥一览》为基础,进一步介绍了天桥的历史沿革与丰富多彩的生活风貌。书分九章,除对天桥的变迁史、初期的游乐、摊贩、吃食给予了介绍外,其中第四、五、六章,以约占全书一半的篇幅,集中论述了清代末叶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展示于天桥的曲艺和杂技等民间艺术形式的演变,各怀绝技的诸多艺人,及形形色色的大小演出场所。文中涉及八角鼓、相声、评书、双簧、十不闲莲花落、子弟书、大鼓书、坠子、太平鼓、渔鼓、弹词、数来宝、拉大片等多种流行于北京的曲艺形式,均在阐述各自形式特征、历史源流之后,又附录说词、唱词片断加以形象化说明。该书还为随缘乐、石玉昆、穷不怕、老云里飞、万人迷、焦德海、双厚坪、百鸟张等数十位在北京观众中深有影响的曲艺艺人立传,分别就其艺术特色、拿手书目曲目、师承关系等方面给以介绍。 该书的主要内容有: 陈垣题写书名,周作人、李景汉、孙至诚、黎景熙四位赐序,张次溪自序,汪公岩、夏蔚如、潘伯鹰、陈器伯、郭蔼春、陈彥通、周维华七位题记。 目录: 一,六百年来天桥的变迁 二,学者和诗人在天桥的故事 三,天桥初期的游乐 四,天桥演出的曲艺和杂技的演变 五,天桥人物考 六,天桥曲艺场和杂技场的情况 七,天桥摊贩的情况 八,天桥吃食 九,天桥调查研究方法 笔者在研究了张次溪先生的《天桥一览》《天桥丛谈》《北平天桥志》等著述之后,决心继承研究北京天桥历史文化重任,收集齐全所有天桥的历史文献,分析研究归纳总结,编撰一本全面系统科学客观介绍与天桥相关的所有历史地理环境变迁,所有建筑道路市井胡同,所有商铺饭店酒楼茶馆,所有当地单位艺人演员学者的《北京天桥志》,完成所有研究天桥的学者没有能够完成的心愿。 经过将近十年的努力,《北京天桥志》终于出版啦!待印刷完成后,将先后安排在线下和线上发行,敬请关注此书的读者们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5-7-2 02:34 , Processed in 1.086406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