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买卖旧物的所在,名为“小市”。“小”字的意思就是告诉人们只卖零碎用物。北京有三处较大的小市:德胜门的北小市、宣武门的西小市和崇文门外的东小市。 小市以时间来分,有“早市”(亦名市),通常在拂三四点钟起日出散市,冬日至迟不过上午九点钟,在《京华百二竹枝词》中就有这样的描写:“小市东西遥对峙,平明买卖闹如蜂。万般故物杂真赝,准备收摊九点钟。”有“晚市”,时间在下午三四点时起,黄昏散市。有“夜市”,在掌灯后营业,至次日三更收市。 这里提到的宣武门西小市说的就是广安胡同内的“晓市”。广安“晓市”纵贯广安胡同整条街,并且向左右分出枝杈,经司家坑(定居胡同),延伸到老墙根,直线距离不下数里地。 由于开市时间较早,所以在这里做生意的有的打着灯笼,有的点着小煤油灯,找个旧包袱皮往地下一铺即可。这里也有个江湖规矩,如果用电棒或者油灯,都是照物不照人,卖者不吆喝,买者不喧嚷,因为有的货来路不正,大家也都心知肚明,犯不着打听。 集市上出售的旧货,品种繁多、价格便宜。小市上一个挨一个摆满了旧物排点,有旧家具、旧衣物、旧具古玩字画、旧瓷器、自行车及零件、旧手表、座钟、铜铁器等,来买东西的人摩肩接踵,交易双方却都声音很低,没有喧闹嘈杂的声音,有的甚至打手语,买卖双方把手缩在袖口里,互相握手说价钱。 或许是因为自发形成无人管理,并且是在夜色中进行交易,鱼龙混杂,多有弊端,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晓市被逐渐取缔了。虽然有关部门曾在宣内东侧城根建了一个露天旧货市场,营业时间也改在白天,并且设有专人管理,然而,时间与地点的变更,不合群众的口味,生意总也大不起来,不久,便销声匿迹了。 此外,旧时宣武门附近也有个旧货市场,它称“小市”而非“晓市”,营业时间均在白天,商品多为图书字画文房四宝之类,光顾者多为文人墨客或有些身份的人,颇类似琉璃厂但品位远不及。鲁迅在北京居住14年,逛的次数最多的地方是琉璃厂,其次就是小市了。仅在1916年正月,据《鲁迅日记》所载,他就游了小市14次。 《鲁迅日记》中不断出现“午后之小市”“往小市,因风无一地摊,遂归”“晚绕小市归”等词句。宣武门口一带的小市叫西小市。鲁迅从琉璃厂走出来,常常怀着浓厚的兴趣绕到小市去看看,然后再回到绍兴县馆的寓所。在小市地摊上,鲁迅高兴地买到了一些古钱、瓷印泥盒、笔筒、水盂,有一次还买到了《太平广记》的残本。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5-5-29 15:14 , Processed in 1.078656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