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老北京“馄饨侯”

2025-6-30 13:24| 发布者: weiwei |原作者: 侯式亨 |来自: 燕舍谭

摘要: 旧时,北京有不少走大街、串胡同叫卖的馄饨挑子,他们那“馄饨开锅哟……”的吆喝声为老北京们所熟悉。经营此业的,总的来讲“行商”者居多而“坐商”者较少,其中也有几个出名的,上世纪90年代仍在东华门大街设店营 ...

     旧时,北京有不少走大街、串胡同叫卖的馄饨挑子,他们那“馄饨开锅哟……”的吆喝声为老北京们所熟悉。经营此业的,总的来讲“行商”者居多而“坐商”者较少,其中也有几个出名的,上世纪90年代仍在东华门大街设店营业的“馄饨侯”就是其中之一,是目前北京城内最大规模的一家馄饨馆,也是一家老字号,创始人是侯廷杰。侯家制售的馄饨素以馅大、肉鲜、汤香、佐料齐全而倍受人们喜爱,早在民国初年就在京中颇享盛誉。虽经多次历史变迁,但数十年来营业不衰,本身就是其经营质量与信誉的最好写照。

  馄饨是我国人民十分喜爱的一种小吃,是用很薄的面片包馅制成,形状有如耳朵。广东称之为“云吞”;四川人称“抄手”;北方则叫“馄饨”,在全国各地,称呼也是多种多样。追溯其历史,史料中的记载表明它至今最少也已有1500年以上了。南北朝时期北魏贾思勰所撰的《齐民要术》(我国完整保存至今最早的一部古农书,约成书于公元533~544年间)中称之为“浑屯”;《字苑》作“诨饨”。成书更早的东汉班固撰《汉书》云:“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浑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三国魏张揖撰的训诂书《广雅》亦有“馄饨,饼也”的记载。唐段公路《北户录》:“浑沌饼”。崔龟图注:“颜之推云:‘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似是今之饺子。陆友仁《砚北杂志》卷上记畅师文:“一日作馄饨八枚,召知府早食之。其法每枚用肉四两,名为‘满楪江’。知府不能半其一。”形制并与今之馄饨不同,像这样大的馄饨,恐怕就连今日的包子与之相比也难望其项背。如此说来,馄饨这种食品不仅古今称呼有各种各样,就连发展成今天这个样子,也走过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北京人爱吃馄饨也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清光绪三十二年  (1902年)刊行的《燕京岁时记》(富察敦崇著)有言:“(京师)冬至……民间不为节,惟食馄饨而已,与夏至之食面同。故京师谚曰:‘冬至馄饨夏至面’。”更早在清乾隆、嘉庆年间,伍宇澄便在其《饮渌轩随笔》中有这样的记载:

  “京师前门有隙地,方丈许,俗称为‘耳朵洞’者。雍正间,忽来一美丈夫,服皂衣,不知何许人,于隙地筑楼,市馄饨,味鲜美。虽溽暑,经宿不败,食者麋至,得金钱无算。”

  这段有关北京馄饨铺掌故的文字,说得神乎其神,生动而神秘,犹如《聊斋志异》中之故事。不过,北京旧时闹市区的馄饨铺生意兴隆,京城人们乐于品尝的情景还是描述得淋漓尽致、活灵活现,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吆喝馄饨开了锅,碗中五味喜调和。

  街头食品平民化,赚利原来并不多。”

  过去北京更多的是馄饨挑子,一般是每天下午走街串巷叫卖,夜里、晚上则在固定的地点设摊。叫卖时将挑子放下,用手拢住耳朵仰头吆喝——馄饨,开锅啊!

  其声音在街巷中浑厚而致远,几进院落都可听见。《一岁货声》“馄饨开锅啊”注云:“前锅灶,后方柜,卖杂面、元宵、煮炸货类略同,偏于晚间卖,或赶或当,以其担设摊。”具体组成是这样:前面有一块晾盘,中心圆洞处坐锅,下面是小煤球炉,盘的四周边沿可放碗、酱油壶等。后面方柜上层放肉馅大盘,可以随时包馄饨;中间几个小抽屉,放馄饨皮子、汤匙、碗、京冬菜末、虾皮、香菜末等;下层放一水桶,随时加汤。卖时边包、边煮、边卖。

  清人杨静亭在他的《都门纪略》一书中,对京师的馄饨评价很高,赞曰:

  “包得馄饨味胜长,馅融春韭嚼来香。

  汤清润吻休嫌淡,咽后方知滋味长。”

  现在,专门经营馄饨的店铺在北京已经是凤毛麟角了,但是“馄饨侯”则一直以其传统风味和卓著的信誉,赢得了广大新老顾客的信赖与光顾。为此,该店做了很大努力。上世纪90年代,这家饭馆的领导、职工专门讨论过如何提高产品质量的问题,认识到仅恢复“老字号”不行,重要的是要恢复老字号的产品质量,要对顾客负责。他们制定了食品质量标准,并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请来“开店”老师傅张士兰老人传经授艺,指导按照传统配方专人制馅并严格按工艺专人打皮,彻底改变过去图省事,怕麻烦,将鸡汤与馄钝一锅出的做法,恢复单吊鸡汤、分锅煮馄饨,以保证出售的馄饨皮薄、馅细、汤鲜、味美、作料全,保持这一北京传统风味小吃的特色。

  当年,馄饨侯甚至曾被国家总理请去做馄饨。为此,当事人陈宝增先生回忆道:“1960年11月初我在‘馄饨侯’工作……,一天单位领导通知我和师傅侯廷杰(馄饨侯创始人)带好工具到人民大会堂接受任务。到了那里以后,一位负责同志对我们讲,北京小吃非常有名,这次是周总理宴请缅甸总理吴努专门品尝北京小吃。请你们制作馄饨也是周总理亲自指示安排的……为了很好地完成任务,我们师徒按照传统的工艺,认真选料,精心加工,终于高水平、高质量地完成这一任务。宴会结束后由于总理繁忙不能亲自接见我们,特意派身边工作人员代表他向我们表示感谢。他说,总理要我转告你们:外宾非常满意,总理还说饮食业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一个组成部分,你们要发扬传统,全心全意地为广大的群众服务,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后来,为了更好地为食客服务,馄饨侯餐馆又推出多种馄饨及套餐,有虾肉馄饨、蟹肉馄饨、鲜贝馄饨、三鲜馄饨等。馄饨套餐除馄饨外,还配有黑芝麻烧饼及荤素小菜。

      1994年5月,馄饨侯挂上了由国内贸易部颁发的“中华老字号”铜匾。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7-2 00:11 , Processed in 1.094325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