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松鹤楼菜馆是苏州一家最古老、最著名的苏菜馆,始创于清乾隆年间,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其具体开业年代现已无据可考,所见最早的记载,是在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重建“苏州面业公所”时所立碑文。其后,光绪十八年(1892年)、二十五年(1899年)修葺面业公所的碑刻上亦记有该店,并表明其规模又有所扩大,成为“面菜馆”。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松鹤楼店主徐金源等在同业中集资发起建立苏州“酒馆业公所”,规模与声名也越来越大。为了把这家驰名中外的正宗“苏帮”菜馆的传统美肴介绍给首都人民,北京与苏州联营,在北京东城区台基厂大街开办了这家苏州松鹤楼,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苏州老店的分店,于1984年7月开业。 “苏菜”口味偏甜、配色和谐,烹制的河鲜、湖蚧、禽蛋、肉类及蔬菜等都很有特点,充分利用和体现了这一“人间天堂”(“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中国人妇孺皆知)地区气候冷暖适宜、土地肥沃、河湖纵横、物产丰富的“鱼米之乡”为其提供的优越物质与文化基础。百年老店松鹤楼的菜肴,一直是正宗苏菜之佼佼者,该店拿手的“松鼠桂鱼”、“黄焖鳝”、“清蒸鲥鱼”及“天下第一菜”等传统名肴,更是脍炙人口、遐迩闻名。优质服务也是该店的优秀传统,上世纪60年代,曾有一部以介绍该店经营特色和优良的服务传统为题材的喜剧影片《满意不满意》在全国上映,轰动不小,“松鹤楼”也更因此进一步“冲出”了姑苏古城,声名远扬。 该店的姑苏名菜“松鼠桂鱼”,是在古代“金鱼炙”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桂鱼”又称“鳜鱼”、“桂花鱼”,此鱼“巨口细鳞,骨疏刺少,皮厚肉紧,质白鲜嫩”,是绝好的食用鱼种。说起来,松鹤楼的这道菜,还有一个小小的典故: 相传,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在苏州,一日便装信步来到松鹤楼菜馆。他见湖中游着条条桂鱼,此鱼背部隆起,青黄颜色且有不规则黑色斑纹,游动起来迅猛快捷,煞是好看,一时兴起,便要捉来食用。可是,在当时此鱼属敬神“祭品”,不可食用,却又慑于“圣命”难违,一时间使人不知如何是好。堂倌便与厨师商量,想出一“计”:取鱼头似鼠,松鹤楼首字有“松”之意,将鱼烹制成松鼠形状,以避宰杀“神鱼”之罪,同时又满足了乾隆皇帝的要求。 此菜鱼炸成后即刻上桌,浇卤汁时“吱吱”作响,恰如松鼠在欢叫。乾隆皇帝食后,果然对此赞不绝口,夸此菜色、香、味、形俱佳,美不胜收。从此,松鹤楼菜馆的“松鼠桂鱼”就成了其一道传统名菜,当然,其品质也日臻完美,向被誉为苏菜之冠。 该菜馆还有这样一道菜,名称为“天下第一菜”,听起来颇有点“大言不惭”的味道。这是一道镇江风味名菜,其实做法很简单,是由鸡、虾、辣椒、锅巴四种基本原料烩制而成。方法是:先把鸡煨出汁汤,在鸡差不多熟烂的时候,就要把剥好的新鲜虾仁炒熟,锅巴用油炸好,其间手脚要特别麻利,用尽可能快的速度准备成功。放在汤盆中,然后浇上煮好的鸡汤,虾仁、辣椒放在汤里,“天下第一菜”就做成了。 此菜为什么要采用这四种原料?据说,鸡表示有勇气,善于抵抗奋斗,且有“合群”的美德;虾则“能屈能伸”,知道进退行藏;锅巴是坚硬的;辣椒富有刺激性。发明者意在通过这样的解释和定名来表明某种“立意”,提倡某种“精神”,还是挺有意思的。不过,当人们进餐品尝这道菜的时候,知道它的典故、想到这些的人,恐怕一定是少而又少的··· “油鸡”则是松鹤楼常备的一道冷菜。其成品淡黄油亮,味道鲜嫩、清香,端上桌来,诱人食欲。其做法也颇有特色:选嫩油鸡一只,宰杀后去内脏,洗净,先用少许粗盐在鸡内外擦一下,腌两小时。然后将葱、姜、花椒用纱布包好,烧热锅放入清水10斤,再加入纱布包、黄酒、盐,将鸡下锅,烧开后转文火,待鸡煮至三成熟时,再加入大曲酒,待鸡有七成熟时捞出,待汤冷透后,再将鸡浸入卤内约半小时,取出,沥干卤,外面涂上麻油。上席时改刀成长一寸半、阔三分的长方块,装盆即可。 此外,北京松鹤楼菜馆还随时供应有“蟹粉狮子头”、“蟹黄鱼肚”、“早红桔酪鸡”、“发菜银鱼羹”、“炒鳝丝”、“白汁元菜”、“青鱼划水”、“虾蟹二鲜”、“金银炖锅”、“蜜汁桃园肉”等炒菜;“苏州卤鸭”、“拆烧”、“熏青鱼”、“卤面筋”等冷盘;还有“三鲜火锅”、“什锦火锅”、“银耳莼菜汤”、“海参银耳汤”等汤菜。 北京松鹤楼菜馆的菜肴所用的原料大部分是从江南运来,其中的鲜活菜品(如鼋鱼、鱼虾、鲜菜等),更是用冷藏车厢专程运来北京。因此,他们菜馆制做出来的江南风味的菜肴更加具备“清香鲜嫩”、“口味纯正”的特点,这是北京一般其他经营江南风味的餐馆难以匹比的。 还有,为了“制造”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该店还精心于餐厅的安排与布置,使之也颇具“姑苏风味”:菜馆外门楣上方高悬“松鹤楼菜馆”五个大字的牌匾,匾额系由费孝通亲笔题写。入得门来,正面楼梯上方又悬一块匾,上书“姑苏风味,誉冠京华”八个大字;餐厅也以苏州著名园林之名称之,左手一间“拙政”(拙政园,明嘉靖元年,御史王献臣归居而筑。全园以水为中心,荷池游鱼,小桥流水,一派江南水乡风味。 景致自然宜人,有“苏州园林之冠”的美誉),右手一间“留园”(明朝嘉靖年间,太仆徐时泰东园旧址。后虽屡遭战乱,此园独存,故名“留园”,历为苏州园林精华之代表),令你顿有俨然是亲临姑苏古城之感。 1997年10月,松鹤楼在当年的东城区台基厂大街10号装饰一新,以现代化的酒楼设施、“脍不厌细”的高品质河鲜美味,敞门迎客。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5-7-1 18:21 , Processed in 1.094568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